哈嘍大家好,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阿甘正傳》這本書吧,沒錯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本小說,這本小說由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創作的一本帶有嚴重諷刺味的長篇小說。而在1993年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同名電影《阿甘正傳》就是據此改編而成,於1994年7月份上映,該片的上映引起了一片譁然。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看原著在電影版縮減下,那些沒有引人注目的事情到底諷刺的是什麼?
主人公名叫阿甘,英文名 Forrest Gump,由於檢測出只有 75智商,自然而然的大家就把阿甘當成弱智、白痴。在小說中雖然阿甘的智商只有 75,但是阿甘在其他很多方面可以說是天才。比如說音樂方面,讀過原著的都知道阿甘隨身攜帶一個口琴,任何曲目他只需要聽了兩三遍,就用隨身的口琴吹奏出來。在小說裡,除了音樂方面之外,後來阿甘還獲得了橄欖球明星、戰爭英雄、西洋棋大師、摔跤手、商業大亨等很多頭銜。
不過在電影裡,這些天賦都簡化,然後全部轉化成了一項:就是運動能力,畢竟電影在有限的電影時長裡,這樣的簡化或許更能推動劇情,畢竟電影中的阿甘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就是不停地跑。
但是不管在電影中還是原著中,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運氣爆表,運氣這種東西很玄妙,正因為有這樣的運氣才能讓阿甘在後來的生活中發生了所有人都會覺得不可能的事情,比如說阿甘一戰封神的越戰中,阿布被炸死,丹中尉失去了雙腿,只有阿甘屁股上中了一槍,其他的沒什麼事情。
還有就是NASA選中了阿甘,將其作為太空人送上了太空。結果一起隨行的猿猴弄壞了飛船,使飛船墜落在食人族部落裡,就這樣,阿甘還能活蹦亂跳的出來,這簡直就是人生開掛啊。
不管在小說裡還是在電影裡,就好像什麼事遇到阿甘就會變成好事,而在別人身上可能就是災難,由於影片的排版實在是很有水平,將諷刺藏在了幽默裡,所以顯得不那麼突出,不過這樣更能反映出當時的美國社會的險惡複雜,這有阿甘這種思想簡單的,不需要思考太多的人才能存活。
說完阿甘,我們再來說說阿甘的愛人珍妮,如果讀過小說的朋友再去看這部電影,可能你會同情珍妮,甚至是會怒罵導演串改劇情。不過確實電影幾乎將阿甘的所有不堪過往全部轉移給了安妮。在電影中安妮由於長期在單身父親暴虐的陰影下,導致其扭曲的人生,自暴(裸唱)自棄(吸毒)甚至自殺,不過就是沒有成功而已,最後雖然回到了阿甘的身邊但是卻死了。
很多沒有看過小說的女性朋友都會因為這些悲劇情節黯然落淚,感動得稀裡譁啦,然而在小說裡,吸毒的是阿甘;到處留情的是阿甘,最後為了名利放棄真愛的也是阿甘。
電影把這些鍋全部甩給珍妮了,就是為了引起當時的女性觀眾,很多女性走進影院心裡都希望自己能有遇到屬於自己的「阿甘」。
可如果你讀過原著,很可能就不這樣想了……
小說裡的阿甘在後來天賦逐漸顯露出來,就連總統甘迺迪都接見了她,而且詹森總統還給他授勳,作為主角註定他不會平凡,畢竟主角的光環是強大的,這裡我想說,珍妮還是活在小說裡會比較幸福吧。
不管是原著還是電影,也不管發生在他們誰的身上,這些悲慘的情節都批判了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美國社會的庸俗市儈。
不得不說將一部長篇小說改編成時長有限的電影,不管劇情如何調整都很難把小說的中心思想完全地表達出來,不過這部影片導演抓舉了人物典型以及小部分的劇情真的很到位,不僅滿足了電影的時長篇幅,而且切合了小說的想要表達的中心內容確實值得看一看。
好了,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我是九一,喜歡的點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