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家族觀:令堂、堂兄中的「堂」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2020-12-16 阿凱閱讀

我們知道,稱呼父親的兄弟的孩子,要叫堂兄、堂妹等等。大家知道為什麼要用「堂」這個字嗎?「令堂」又為什麼能指代「母親」的意思呢?

明_藍瑛_雪溪圖

"堂"這個字牽涉我國古代非常有趣的建築格局。

▲堂,金文字形,這個字形出自河北平山中山王陵戰國時期的中山王墓宮堂圖,是一個會意字,上面是"尚"的省寫,下面是"土"。

關於"尚"字,左民安先生認為中間是屋牆,下面是屋牆上開的窗戶,最上面的兩橫是煙氣上騰的樣子,因此"尚"會意為煙氣從窗戶上升騰而起,引申為"高出"的意思。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尚"字像酒器,表示舉杯致敬之意,引申為崇尚。還有人認為下面像有窗的房屋,上面像分開之形,意為分成兩面的尖斜屋頂,引申為高大。

綜合各家看法,"堂"的這個字形會意為土臺上所建的高大建築。

▲堂,金文字形,這是《說文解字》中收錄的籀文寫法,很明顯也是一個會意字,最下面是一堆土,土堆上面是"尚"的省寫,最上面是樓臺重疊的形狀,會意為建在土地上的很高的房屋。

▲小篆字形,變成了一個"從土尚聲"的形聲字。

《說文解字》:"堂,殿也。"針對這個解釋,段玉裁批評道:"許以殿釋堂者,以今釋古也。古曰堂,漢以後曰殿。古上下皆稱堂,漢上下皆稱殿,至唐以後,人臣無有稱殿者矣。"意思很明白。簡單來說,"堂"要高於一般房屋,"堂形四方而高",因此可以引申為盛大或者容貌壯偉的樣子,比如堂堂大國、相貌堂堂、堂皇,等等。

古人的每個獨立建築單元(院)內一般分三個部分:堂、室、房。最前面是堂,主要功能是祭獻神靈,祈求豐年,不能住人。

在"堂"裡舉行祭祀活動的時候,要在西南角,這是因為古人的房子面南背北,陽光從南邊的窗戶射進來,室內背光處為西南角和東南角。西南角這個方位最為尊貴,有一個專用的稱呼叫"奧",是黑暗、幽深的意思,因此有"一窺堂奧"一詞。"堂奧"即指堂的深處,也比喻深奧的義理,深遠的意境。

"堂"高大軒敞,又是祭祀的重要之地,因此古人就把父母尊稱為"高堂"。"堂"後來引申泛指房屋的正廳。傳統上,一家的主婦,也就是母親要住在東房的北部,房、室相連而沒有北邊的牆壁,因此用"北堂"來指代母親的住處,後來也用來稱呼母親了。

萱草是一種草本植物,據說可以使人忘憂,遊子出門遠行的時候,常常要在母親居住的北堂的臺階下種上幾株萱草,以免母親惦念遊子,同時讓母親忘記憂愁,因此就將母親的居處稱為"萱堂"。唐代詩人聶夷中有詩:"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令堂"更是對對方母親的尊稱。

古人很注重家庭觀念,常常是數代人住在一起,在同一個"堂"祭祀,因此叫數世同堂,同一個祖父而不同父親的兄弟姊妹因此稱堂兄弟、堂姊妹。

重返語言歷史現場,原來漢字這麼有趣!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找到了另一半,卻從此過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哪些字被挪作他用,卻從此一借不還?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哪些字命運多舛,後來誰也不認識它原本的意思?還有哪些字等級森嚴,又有哪些字有滿肚子學問?

本書詳細講解了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變,而且由漢字字形入手,講解了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社會的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相關焦點

  • 令尊、令堂、令愛、令郎、令兄……這個「令」字啥意思
    「令」作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敬辭,比如敬稱對方的父母為令尊、令堂,有的時候還會後面加上「大人」二字,比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閒的格外尊敬。除了令尊,令堂,在稱呼對方兄弟姐妹,兒子姑娘都可以加上一個「令」字,比如敬稱對方的兄長為令兄,敬稱對方的弟弟為令弟,敬稱對方的妹妹為令妹;對方的兒子為令郎,對方的女兒為令愛(「令嬡」 ài)……這個「令」字到底啥意思呢、「令」從字面看乃命令之意
  • 第六課|「令堂」這個稱謂,只能尊稱對方的母親
    只有敬稱對方母親的「令堂」一詞十分費解。那麼,「令堂」為什麼用來尊稱對方的母親呢?這要從古代中國的建築樣式說起。古時候的房屋,面南背北,內部分為三個部分:堂,室,房。最前面是堂,「堂」不住人,是家族舉行祭祀或者接待賓客等禮儀活動的處所。「堂」建在一個高臺上面,臺前有臺階,或為三階,或更多階。之所以建在臺上,是為了防潮的緣故。
  • 《詩經》中的「雅」字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理解錯了!
    不過,歷代以來,人們對「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近現代的一些研究還認為,古人的一些理解是錯的。意思是「雅」的字義為「正」,和「政」含義接近,因為「政」有大小,所以雅也有大小。《詩大序》對雅的解釋,一直都被古人們認可,直到宋代朱熹開始從內容方面去解釋「雅」字。因為「雅」詩大多都是周代貴族所作,內容用途各有不同,所以他認為《小雅》是「燕享之樂」,大雅是「會朝之樂」,兩者分別是宴會和朝會上的歌謠,因而也有大小之分。
  • 臺北市小學檢測 小六生不知"令堂"是啥意思
    臺北市小六生不知道「令堂」是什麼意思?「吝嗇」可以用「一毛不拔」來形容,但有些人也莫宰羊;小六課本只介紹篆、楷體,一碰到行書、草書,學生只能對著看不懂的字體發呆。老師發現,如果上課不加補充教材,學生參加小學基本檢測會很吃力。
  • 為什麼古人有了名字,還要取「字」?這個「字」代表了什麼意思?
    看過古裝片的人都知道,古人都有一個「名」和一個「字」;比如《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字雲長;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那麼,為何古人的名字裡面都要取一個「字」呢?這個「字」有代表什麼意思呢?
  • 造出㵘燚茻䨻㙓這些字的古人,究竟經歷了什麼?
    原標題:造出㵘燚茻䨻㙓這些字的古人,究竟經歷了什麼?你一定也被網紅漢字家族「又雙叒叕」刷過屏吧?俗話說「一個漢字容易讀,一把漢字難讀對」,雖然不知道古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創造出這種「一家人齊齊整整」的漢字,但今天文字君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這些堪稱強迫症福音的漢字家族到底有什麼內涵吧!
  • 古人名字中為何有「字」?「字」又代表著什麼
    但對於古人來說,他們除了必要的名和姓,還有「字」。那麼「字」究竟有怎樣的由來與故事,咱們追根溯源一探究竟。在那個蠻荒的年代,鬼神論普遍盛行,取名字也是一項相當神聖的職責,並非現在父母所決定,伴隨一生的名字,他的教法和規則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所謂「名字」,應是「名」和「字」的合稱。「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所以古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年二十而冠」,即二十歲時舉行冠禮(結髮加冠),並取字。有了字,就表示進入了成年。
  • 《西遊記》中五指山上的封條是哪幾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西遊記》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幾乎全國人都看過這部神話電視劇,《西遊記》中孫悟空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形象深入人心,對其中的一個橋段,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相信大家都還記得。當時為了防止孫悟空從山下逃脫,如來佛祖給山上貼了一個封條,讓猴子徹底被壓在山下,無法翻身,而貼條上是「唵嘛呢叭呢吽」這幾個字。
  • 「堂」的來歷及其它
    文/ 戴鳳春    「堂」最早是怎麼來的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上說:「堂,殿也。從土尚聲。」可見,「堂」是個形聲字。《說文解字注》作了如下解說:「殿者,擊聲也,假借為宮殿字者。釋宮室曰,殿,有殿鄂也,殿鄂即禮記注之沂鄂。
  • 古人的名字為何有「字」?「字」是什麼意思,它代表什麼?
    前幾天剛追完一部古裝劇《陳情令》,除卻裡面高顏值的演員,讓我比較感興趣的就是他們各自的「字」了。例如魏嬰,字無羨;藍湛,字忘機。那麼古代人為什麼名字裡會有「字」呢?它的具體意思指的是什麼?難道和現在一樣,算是一個人的乳名嗎?
  • 古人為何把上廁所說成出恭,究竟什麼意思,其實這與古代科考有關
    「恭」是個褒義字,通常用於表達謙遜、恭敬有禮的意思。然而我們都知道,古人把上廁所稱為「出恭」,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著這樣一個褒義詞和如廁之事聯繫起來的呢?考生們就在號舍中進行答題,考試期間考生不得離開好舍。那他們是如何解決內急的呢?在每一個好舍中,都被放置了一個便桶。
  • 表親三千裡,堂親萬萬年,怎麼區分堂親和表親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所謂「內親」,指的就是同一個宗族裡的人,在古代,一般大一點的宗族都有自己的祠堂,所以凡在這個祠堂裡的親人,就是自家人,被稱為「內親」,也就是堂親,就像堂兄、堂弟、堂叔什麼的;相反,凡不在這個祠堂裡的親人,就是「外戚」,也就是表親,比如表姐、表妹等等,所以也就有了父親一脈稱堂,母親一脈稱表的說法了。
  • 史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古人寫錯字叫通假字,而現代人寫錯字就是蠢
    說起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大概就是古人的錯別字和現代人的錯別字了吧!在讀書的時候,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什麼會有通假字的存在,當時可能還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現在想想覺得這個世界好不公平呀!憑什麼,古人的錯別字就是通假字,而我們的寫錯字就是蠢?這不公平。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呢?可別亂取哦!
    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姓名」和「名字」意思是一樣的,在平常我們更加習慣使用「名字」這個詞。但是在正式文件中都是使用「姓名」這個詞,例如你的戶口本,因為我們今天只有「姓」和「名」,沒有「字」了。在與人交往時,互相稱對方的字以示尊重。在《周禮》中,有「婚生三月而加名」的文字敘述,意思是說孩子出生三個月之後,由父親來為孩子取名。因為「字」是用來取代名字作為稱呼,所以在取「字」的都是在「名」的基礎上發揮,給主人賦予了更加美好的意思。
  • 古人用字習俗一瞥
    字,古人尊稱、敬稱或卑幼者對尊長者要稱字,平輩之間除極熟的朋友可以不拘禮節稱名外,一般要稱字。古時男人二十及冠,女子十五及笄,成年了就要取字,男女皆可取字,但女子取字較少。一般可由自己取字,或父輩師友幫忙取字。當然,字為士人所樂用,底層百姓,大皆有名無字。一般來說,字與名意義相近或相反,如張飛,字翼德;關羽,字雲長,就是意義相近。如韓愈,字退之;朱熹,字元晦,就是意義相反。
  • 古人為何有名有字,名和字有什麼不同?
    那便是古人不但有「姓」有「名」,還有"字"。在戲劇、小說,以及古裝電視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個人以字來稱呼另一個人的場景,最典型的例子,如《三國演義》,書中,劉備將自己的兩個結拜兄弟叫做"雲長"、"翼德",而比他身份更高的曹操則是稱他為"玄德"。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而劉備則是字玄德。
  • 古人的名、字、號,有什麼區別?
    在許多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能見到人物一出場便自報家門:在下姓啥名啥,還要補上一個字。其實,不僅是影視劇,在語文課本中我們也總會在作者介紹一欄裡看到,某某詩人名何字何。雖然今天我們依然注重姓名的寓意,但已沒有了古人的字、號等,只是在秉承先輩姓氏的前提下,取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名。
  • 《道德經》:道教為何被稱為「玄門」,「玄」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該 如何去理解玄字的意義,玄字究竟表達的是什麼意思?玄妙玄字在現代漢語字典中的三種釋義,本義為赤黑色或黑色,因赤黑色或黑色顏色較為模糊,由此引申出深奧,玄妙等意思。而玄為懸的古字,表示由繩懸掛,又引申出天空,幽遠等意思。
  • 古人的姓、氏、名、字、號都是什麼意思?訪寶寶起名老師紀中石
    其實,華人尤其是漢人,有姓氏,有名,有字,還有號,那麼這些姓名字號都有什麼區別呢?在古代,男子滿20歲時要舉行「結髮加冠」之禮,以示成人,這時就要給他取字;而女子滿15歲時要舉行「結髮加笄(束髮用的簪子)」之禮,以示成人可以出嫁了,並且這時也要取」字",正如《禮記·曲禮上》說的:「女子待嫁,笄而字。」所以,把女子尚未定親叫做「待字閨中"就是這個意思。古時男女皆有字,如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字永叔,東漢史學家班固的妹妹,名字叫班昭,字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