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的福德並非是無限的,要懂得惜福,否則業障將會降臨

2020-12-23 法妙明心

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在中國的一句古老的額諺語中就詮釋了人的福德的重要性,但是也在更加的深層講述了一個人道理,那就是人的一生中能夠享多大的福和遭受多少的苦難都是定下來的,也就是一切皆成定數。

福德和苦難產生的根源來源於哪裡?實際上都是從自身的一生所作所為有很大的關係,人做了好事就能夠獲得福德增進,而做了壞事就產生惡業,而且兩者之間是一種互換的關係並同時不能互相抵消。簡單的說就是你做了壞事就會失去福德,而在失去福德的位置就由惡業填充。

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三生因果的體現,當然並非是都指前生、今生和來世,同時也是指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人經常感嘆命運的不公,實際就是凡夫畏果的體現,他們只看到自己所承受到的果,卻沒有看到自己造成這個果的成因。

天道無情,並不會偏袒任何作惡之人,也不會遺忘積德行善之家,萬般因果皆由自己鑄造。人以前積下多少的德,今生就能夠享受多少的福德,只有明白這個道理,你才能夠不去羨慕比人或者是嫉妒他人所獲得的一切,否則你帶著一些不好的心,就會在無形中又造下一些業力,舊因尚未完結又要添加新的因果。

當明白一個人的福德是通過自己去修來的,人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通過福德去交換來的,如果好的家境,美好的容貌和身材甚至是擁有很大的財富。因此在很多老一輩人都講過人要積福和惜福,因為人的福德都是有定數,當一個人的福德享受完畢之後,你擁有的一切將離你而去,這個就是福報已遠,那麼你的業障就要降臨。

不僅僅是人這裡將福德,就是在欲界和天人界都是講究福德的,他們的福德能夠讓她們在美好的世界中無憂無慮的生活千年左右,然後他們進入「天人五衰」的時期,身體變得汙濁,衣服變得破舊,然後只能重生入輪迴。

所以人一定要懂得惜福,不要隨意的去揮霍自己的福分,以前程咬金作為瓦崗寨的王的時候,他為了能夠多吃幾頓肉,就規定瓦崗寨每一月過一次年,結果是他原本可以當12年的混世魔王愣是讓他一年就當完了。這個就是不知道惜福的緣故,但是他後面又隨著李唐徵戰天下,讓天下歸一也是積下了大福德,所以能夠進入凌煙閣受後人敬仰。

如果你財多的時候多布施,多做一些善事,欲先取得必先捨得,隨著你不斷的布施,那麼你的福德就是不斷的增加,當一個人的福德非常大的時候,他真的是可以每一輩子都有享不盡的福德,當然他一生中也會出現病業,這個是他業障的體現,但是總體上他的福報時間是大於業障的時間的。

要知道福德的存在就是一種善的因素,它能夠抑制人內在的負面因素,德行不好,風水馬上轉壞,負面因素馬上就凸顯出來,兩者之間看起來並不是有關係,但是卻是相輔相成的。福德得來不易,耗費起來卻是極其的容易,所以要惜福。更不要去做壞事。

如果人生開始不順的時候,去燒香拜佛也沒有任何作用的時候,更應該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命由己造,既然已經發生,那就會先從行善開始,先從改變自己開始,不浪費食物,不嗔恨別人,不貪求太多的東西,多一些語言吉祥。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願大家六時吉祥,感恩閱讀和分享,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業障」深重之人,身上會出現這4大徵兆,要小心!
    佛教裡常提到一個詞叫「業障」,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業障」其實就是指一個人作惡所造的惡業、種下的惡因,因緣具足、業力現前,各種障礙便會顯現。很多人信佛、信命,其實「命由己造」,信佛就是信因果。佛教並非禁慾,夫妻正常關係屬於「正淫」,而邪淫多指出軌等不正當行為,這種念頭或行為最折損人的陰德,惡報非常重,且當下即感苦果、障礙重重。邪淫是人愛欲上的貪婪,「色字頭上一把刀」,慾念過頭,終是業障。二、「嗔恨」心重如果一個人常發脾氣,也是業障的顯現。
  • 佛教:做好培植福運的5個方面,此生必然福德滿滿!
    佛陀住世之時,十分注重弟子們要修福修慧,因此多次強調這兩點。福德具足,就具備修行的種種外在條件,智慧具足,就能夠領悟佛理,而步步深入。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福慧是缺一不可的。如果能做好以下5個方面,就能夠迅速積累福德資糧,使自己在此生成為一個福德滿滿的人。1.持戒佛陀說佛住世之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也就是說,戒乃是佛的根本;能夠嚴持戒律,即是行佛之正道,反之則不是佛道。
  • 佛教:消業障的3大方法,第三點要謹記,有不可思議功德
    佛教業障的觀念,是建立在因果通三世的基礎上的觀念。大部分人以前都沒有聽聞過佛法,曾經犯下很多的過錯,這些過錯都會對自己以後產生影響,就是業障,我們眾生最大的業障就是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困難等等。當然我們累世除了造惡業外,坑定也做過很多的善事,有的人也有大量的福報。對於我們自己來講,是業障大還是福報大呢,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個衡量標準,對於學佛人都清楚,人人皆有業障,若無業障,就不會來到這世間,酬償業報。所以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應該就是怎麼才能快速消除業障,其實業障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深信佛法。下面給大家分享消除業障的3大方法。
  • 佛教:「業障」重,會有4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就拿學佛來說,有有些人在學佛後,越發覺得自己諸事不順,這往往就是業障現前的表現,我們不必慌張,只有業顯現了,我們才能更深刻了認識到它的存在,我們也才能夠發露懺悔來消業障。只有業力清淨了,我們的人生才會吉祥。佛教中有這樣一句著名的話,叫做萬般帶不去,唯有業相隨。
  • 什麼是業障,業障有哪些表現,如何消除業障?
    業障示現後,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很多善知識與同修問的最多的問題便是,怎麼能夠消除業障。那麼首先,我們得要清楚究竟什麼是業障。在佛教當中,業障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概念,指的是眾生於身、口、意所造的能蔽障正道的惡業。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一句話,業障自然消除!
    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當你煩惱和痛苦太多時,說明你業障很深,要想獲得好運,只有消除自己的業障。只有業障消除了,人才會遇到好運,人生才會順風順水,當你發現自己最近經常走背運時,發現自己業障深重時,可以在心中默念一句話,業障自然消除。
  •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在佛前擺放供果時,一定要牢記「因果」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我們在供奉瓜果時,一定要明白「因果」在佛教文化中的意思。佛門中常說的「因果通三世」,你的前世、今生、來世都是因果循環的過程。凡事都有它的因,但也有它的果。因果報應並不會因為身體的滅亡而消亡,無論是善果還是惡果,都有自己的業力。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往往會出現這4個徵兆,一個也要小心
    我素來崇尚喜愛佛學文化,因為我認為在佛教門派的文學知識中存在著參悟人生的真理存在,故此平時喜歡遊歷天下廟宇,廣結佛友。這不前段時間在我們佛學愛好者的一個微信群裡,就經常看到有人聊到有關於業障的話題。群裡很多剛剛接觸佛學的人可能並不是特別了解,到底什麼是業障?希望知者能夠為他們略解一二。
  • 佛教:「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相信許多學佛的人應該常聽到「業障」這個詞,它是佛教專用語,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造惡業所感召來的果報、障礙、不順。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皆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質疑因果。所謂「命運」,並非上天決定,而全在人自己手裡。每個人一出生都拿著不同的「牌」,好牌爛牌,如何打好,如何扭轉乾坤,全在自己手中。很多人信佛,卻只是一味地苦苦求佛,卻從未去反思懺悔自己,從未在「因」上下功夫,依舊肆意妄為,福氣怎麼會來?《增一阿含經》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斷惡修善才能消業增福,自己的因果唯有自己了,自己的業障自己消。
  • 佛教:生活中出現這五種跡象時,說明你將要苦盡甘來了!
    當我們感覺到生活不順之時,一切都是業障使然。這個時候消業培福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佛教中認為,多行善事、真心懺悔、樂善好施等廣結善緣,都是在培植我們的福田。我們的福報就是來自於我們的福田,想要福報深厚,那麼就要多修福、多積福、多惜福。否則,福報不夠了,業障頓生,我們自然感覺生活越來越不順,時運不濟,做啥都做不成。所以,一定要修福報。
  • 佛教:什麼是業障病?
    『業障』乃佛教術語,意為『罪孽』,皆因無明愚痴所造。對修行人而言,指得是妨礙修行證果的罪業障礙。影視劇或小說中也屢被提起。比如西遊記中,神、佛、菩薩收服妖怪之時,「業障」,「孽畜」之類的詞語就會出現。大家都是有智慧的人,僅字義就能理解出大概意思來。
  • 佛教:消除業障的三大有效方法
    到底什麼是業障?你是否常常感覺生活不順,無端端會出現各種問題?你是否常常無緣由地產生煩惱,而這種煩惱總是難以解決?你是否經常狂妄自大對一切眾生沒有恭敬之心?這些都是業障的表現。有業障就要消除,否則人的身心不夠安寧,煩躁不安,無法得到解脫,消除業障有以下幾種有效的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首先要懂得懺悔,懺悔,先明白到自己的過錯。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有這5大表現,你有嗎?
    業障,佛教語,指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 。詈詞。它指責他人他物為惡果、禍患的根源。出自南朝梁慧皎 《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消耳。」「業」,梵語為羯磨,有造作之意。指我們人類以身、口、意三業所造作善惡是非的一切行為。所謂「障「,即是障蔽。
  • 佛教:「業障」現前,會出現這4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何謂「業障」?其實就是因果報應。曾經種下的惡因,因緣具足,果報現前,各種障礙就現前了。比如有些人學佛之後,越覺諸事不順,這往往是業障現前,不用慌亂,顯現業障才能消業,發露懺悔,罪業即消。業力清淨了,人生才會吉祥順遂、無有諸苦。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5大徵兆,千萬要小心!
    佛教常說一句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即因果,因緣果報即因果緣法,世間一切事物皆因緣聚散而生滅變幻,成住壞空皆不離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的命運如何全在於自己,你種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報。
  • 佛教:這2種人「業障深重」,容易導致家庭不寧,要及時懺悔
    業障指人以身、口、意三業所造之罪孽,障是障蔽,人被世間虛妄幻象障蔽了心智,就會變得無明,無明為造業的根本,眾生之煩惱皆是因為無明而來。  因此,佛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每個人所造之業決定了他人生是福是禍。
  • 佛教:一個人「業障」消除,身上會有這3大徵兆,你有沒有?
    佛教裡常常提到一個詞叫「業障」,應該有不少人都聽說過,「業障」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消業」?其實不難理解。佛家最重視「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業力,佛教將人的業力分為「身口意」三業,「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種善因修福報,種惡因造惡業。
  • 什麼是業障?業障深重的人,一般會出現這5大徵兆,一定要小心!
    首先,先弄清楚什麼是業障?業障,在佛教認為,是一個人由於身、口、意,這三種所造的蔽障正道的惡業。通俗講,就是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思想意識、語言表達等不善良,不管你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會給自己積累惡的業力與能量。
  • 102歲老僧開示,人往往走黴運,只要是3種業障所致
    實際上人通過自己的行為意識造下的福德和惡業統稱為業力,它有善業和惡業之分。什麼是業力呢?它是指人的行為意識和個人慾望的概述,可以理解是我們的身業,口業和意念業。這個詞並非是佛教獨有的,有更加久遠的歷史,目前能夠找到論證的是在《奧義書》。既然業皆由己造,在佛教中就認為人人在業力面前平等。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我們的古人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如果你有錢了,與其浪費奢侈,還不如偷偷資助幾個貧困兒童;遇到了需要攙扶過馬路的老奶奶,善意的一個舉動,就是在積陰德;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也是在積陰德。遇到了迷路的孩子,如果可以,送到派出所,或者是給他的父母打電話,這就是在積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