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千裡赴京捐幹細胞:想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

2021-01-10 環球網

湖北小夥千裡赴京捐造血幹細胞

患白血病少女獲救助 捐獻者稱想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

37歲的陳方俊是湖北省黃岡市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務員,多年前他在目睹戰友兒子因白血病飽受折磨後,自願將血樣留給紅十字組織,加入了骨髓庫。5年後,陳方俊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得知了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與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在做好家人思想工作後,他於本月到北京接受了捐獻手術。「人的一生,總要為家庭和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日前,陳方俊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說道。

5年前留樣造血幹細胞

陳方俊是一個頗為熱心腸的人,左鄰右舍誰家有困難,只要能幫上忙的,他都會不遺餘力地伸出援手。在大家的心中,陳方俊是個實實在在的「暖男」。

從2006年第一次義務獻血到現在,多年來,只要身體允許,他一直沒有間斷過。在2012年的一次獻血時,陳方俊還做了造血幹細胞骨髓庫的血液採集與留樣。「之所以留樣,因為多年前我的戰友有個8歲的小孩患上急性白血病,我當時去探病時,看見孩子躺在病床上的痛苦表情,這一幕讓我畢生難忘。」他說自己也為人父母,「我對戰友的遭遇特別感同身受,所以決定加入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者。」

配型成功爽快答應捐贈

幾年過去了,就在陳方俊幾乎要忘記曾做過採樣時,今年6月他卻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中,對方稱自己是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此次電話是通知陳方俊,他當年留樣的造血幹細胞,已經與一位白血病患者的血樣初步配型成功。接下來如果復檢及體檢成功,會需要陳方俊進行捐助。陳方俊十分爽快地答應了,告訴對方:「等我忙完手頭的工作就可以配合你們捐贈。」

很快,黃岡當地紅十字會就與陳方俊取得了聯繫,在今年7月底安排了高分辨血液留樣。一個月後,他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前往武漢進行了例行體檢,結果顯示他一切正常,符合捐贈標準。

雖然陳方俊一口答應了下來,但他的家人卻有些擔心。「母親怕捐贈會影響我身體健康,不同意我去做手術,我兒子很支持我幫助他人。」陳方俊說,孩子專門上網搜索了多資料給他奶奶看,這才完完全全地獲得了家人的支持。

另一方面,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心裡也有些忐忑,怕陳方俊臨時改變主意,一再做他的思想工作。陳方俊說,「既然答應了就要去做,不能一開始給了人家希望,可最後又讓人家白白激動一場。要知道你所做的承諾,不僅能夠讓一個人重獲新生,更能拯救一個家庭。」

千裡獻愛心少女獲救助

本月11日陳方俊來到了北京,進行術前調整。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將會捐給一位剛滿18歲的小姑娘。按照規定,捐獻者和受助者彼此不能知道對方更加詳盡的信息,只有在成功配對一年後,按照雙方意願可以在紅十字會的安排下進行會面。

5天後陳方俊被推進了空軍總醫院,開始造血幹細胞的捐獻手術,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沒過幾天他的身體便恢復了。隨後,陳方俊馬不停蹄地回到了湖北。「與對方見面或者不見面,我並不在意這些,只要小姑娘身體康復了比什麼都強。我幫助了她,她在康復後也能將愛心傳遞下去就可以了。」

陳方俊表示,自己的身體已經恢復得很好了。「說實話,我的想法其實挺簡單,就是想為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北京晨報熱線新聞記者 黃曉宇 實習記者 曹雁南 線索:辰先生 陳方俊供圖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千裡救援:蔬菜分揀員捐造血幹細胞救助10歲患童
    疫情之下,千裡奔波,為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和一份8年前的承諾。4月20日上午,美菜網蔬菜分揀員楊玉斌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捐獻184毫升造血幹細胞,為一位年僅10歲的血液病孩子點燃「生命火種」。‍一次義務獻血時他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和大家一樣,最關心的也是「捐獻後對自己的身體有什麼影響」,為此他找了醫生認真諮詢,查找了很多資料,才放下心來填寫資料並留下血樣。時隔多年後,再次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他實現匹配,再次徵詢他是否同意捐獻時,40歲的楊玉斌坦承:「有點懵。隔了太久了,都快把這事忘了。」
  • 「最難忘」教師節千裡奔赴搭起「生命橋」──長汀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赴福州捐獻
    「最難忘」教師節千裡奔赴搭起「生命橋」──長汀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赴福州捐獻【9月10日,在這個全國教師接受讚歌和祝福的節日裡,龍山中學九年級數學教師易素楠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教師節。她要奔赴福州為一名廣西11歲重度地中海貧血兒童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她的善舉和大愛將為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了不起的她不僅為學生們傳業授道解惑,還成為了他們言傳身教的好榜樣!】
  • 河南小夥為捐「生命種子」 書八百字「小仁救人」文說服家人
    原標題:河南小夥為捐「生命種子」 書八百字「小仁救人」文說服家人「大仁救世,小仁救人,我自認做不了拯救世界的人,但一輩子能有一次救人的機會也是可遇不可求……」這是郭棟棟給父親寫的信中的一句話,也正是這封長達近八百字、感人肺腑的信,他最終說服父親,完成了自己一直以來希望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的心願。
  • 易烊千璽回應粉絲為癌症患者捐頭髮,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我很驕傲
    這部劇導演說他非常適合片中男主角的角色,簡直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之前易烊千璽的粉絲為癌症患者捐頭髮,讓人看了非常暖心。《送你一朵小紅花》導演說:「這部電影拍攝的目的就是讓更多人去關心陌生人,去感受每個命運的掙扎。電影其實是這樣一個初心,然後千璽的粉絲在電影還沒上映時去做了這樣一件事,我真的覺得很欣喜,也很欣慰」。
  • 嵊州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讓千裡之外的患者重生
    幸有恩德之士傾生命之大愛捐獻骨髓,讓我有了重生的機會。我將永生銘記厚德,揚起生命的風帆,回報您,回報這個溫暖的社會。」這是北京一名白血病患者寫來的感謝信,這位患者在信中所要感激的人,是嵊州市崇仁鎮中心衛生院的裘陽醫師——嵊州市第三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近日,裘陽榮獲紹興市第二季「紹興好人」榮譽稱號。
  • 一封來自千裡之外感謝信——記河北分庫第48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李...
    李向波今年37歲,河北臨漳縣人,此時他正在進行造血幹細胞的捐贈。之所以眼裡有淚,不是因為疼痛,而是因為一封來自千裡之外的感謝信。「您的勇敢讓她的生命照進了希望的光」這封信中的「她」是一個在福利院長大的8歲小女孩,同時也是李向波造血幹細胞的受捐人。感謝信中提到,女孩因嚴重的血液病從小被父母遺棄在福利院,每個月都需要前往醫院進行輸血才能勉強維持生命,有時一個月要去兩三次。女孩相當於已經將全身的血液更換了幾十次,但是輸血不能從根本上治癒疾病,如果想治癒必須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
  • 中南大學湘雅學子為武漢少年捐獻造血幹細胞
    醫生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付美晶同學頒發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付美晶同學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接受造血幹細胞提取。醫生在為付美晶同學做捐獻造血幹細胞提取前的準備工作。「做這個決定其實內心想法很簡單,這對我來說不是一件艱難的決定,但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決定,希望能夠盡己所能幫助別人,今後做醫生也是一樣。」付美晶在接受採訪時說道。從「無辣不歡」到「清淡飲食」2018年付美晶第一次踏上獻血車獻血後,護士向付美晶介紹了骨髓捐獻。
  • 水果收購最忙季節,彝族小夥放下生意到成都捐獻造血幹細胞
    今年24歲的袁夢夢,是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裡,第一位配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彝族小夥。↑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偶然獻血時錄入造血幹細胞庫差不多一年半之前,袁夢夢在老家鎮上見到一輛獻血的採血車,「當時啥也沒想,看到別人都在獻血,那就獻嘛。」袁夢夢說,採血工作人員問他是否可以把信息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如果配型成功,可能會拯救一個人的生命。袁夢夢同意了。
  • 23歲南昌小夥遠赴長沙為生命接力
    在為國內一名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後,11月24日上午,南昌市新建區青年志願者熊禮國平安歸來。他的同事們早早就在南昌西站出站口等著他,大家用鮮花和掌聲迎接捐獻者歸來。▲南昌小夥熊禮國在長沙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 準大學生捐「生命種子」救雙胞胎患兒 稱:做這樣的事很有意義
    ,這位將於9月8日到四川一所高校報到的準大學生,在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前,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兒:在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捐獻「生命種子」,幫助挽救一對年僅1歲、正在重慶一家醫院接受救治的雙胞胎男患兒。
  • 紀檢幹部捐造血幹細胞救廣東患者 系海南首例
    並告訴他,等待做身體檢查的通知。  8月26日,在海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趙志剛在海南省人民醫院進行了全面體檢並鄭重籤署了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9月28日,中華骨髓庫傳來消息,受捐的白血病患者計劃10月7日開始入艙清髓,10月17日、18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
  • 90後小夥瞞著父母來濟南捐髓 杭州獲捐男孩寄來感謝信
    正在採集造血幹細胞的張明陽 記者孫鎮鎮 攝時報4月10日訊 「親愛的大哥,您好,因為不知道您的姓名,只能稱呼您一聲大哥,感謝您給我帶來再生的機會,也給我的家庭帶來了希望……」4月10日,一封來自杭州的感謝信送到了90後小夥張明陽手中。
  • 青島「90後」小夥赴濟捐造血幹細胞,為在讀醫學博士
    他將在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1名白血病兒童的生命,捐獻成功後,他將成為山東省2021年度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青島市第102例捐獻者,同時是青島市首例在讀博士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王一休是棗莊人,出生於1992年,2011年考入山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大學期間,他熱心公益,2012年開始多次參加獻血活動,同年加入中華骨髓庫,隨時準備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他人生命。
  • 中南大學女醫學生為武漢少年捐獻骨髓
    三湘都市報12月9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 通訊員 高雯 李宜昕 李雲舒)12月,本該在醫院進行實習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6級學生付美晶再度回到長沙,奔赴一場希望之約——為武漢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
  • 小朋友別怕,「我陪你戰鬥」 中南大學女醫學生為武漢少年捐獻骨髓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6級學生付美晶正在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 通訊員供圖本報12月9日訊 12月,本該在醫院進行實習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6級學生付美晶再度回到長沙,奔赴一場希望之約——為武漢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
  • 「我陪你戰鬥」 中南大學女醫學生為武漢少年捐獻骨髓
    通訊員供圖 華聲在線12月9日訊 12月,本該在醫院進行實習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6級學生付美晶再度回到長沙,奔赴一場希望之約——為武漢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做這個決定其實內心想法很簡單,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決定,希望能夠盡己所能幫助別人,今後做醫生也是一樣。」付美晶說。
  • 永修婦產科醫生赴京捐「髓」救香港白血病患者
    2017年5月,接到江西省紅十字會的通知,有一位香港患者通過中華骨髓庫,與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徐巧娟留存血樣初次配型成功,之後進行了高分辨檢測,結果顯示相符。  原計劃於2017年11月初徐巧娟前往北京捐獻,但因香港患者病情發生變化而擱置。2017年11月28日,再次接到江西省紅十字會關於為香港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通知,徐巧娟得知該消息後激動得蹦了起來。
  • 南陽女子想在去世後捐獻眼角膜 曾報名捐造血幹細胞
    這個年紀,人生的旅途還很長,連前半生都沒過完,她卻把後半生的事給計劃好了。她有一個心願——去世後捐獻眼角膜,為他人帶來一片光明。於是不知手續如何辦的她,撥打了晚報熱線求助,才讓記者了解到她和她這個心願背後的故事。她叫王昭軍,是市公交總公司的一名現場管理員,就是以往人們所稱的「調度員」。「我想做些幫助別人的事。」
  • 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2018年元旦佳節之際,家人團聚時刻,獨自一人在他鄉的她特想做一件有特殊意義的事情,於是她登上獻血車參加了無償獻血。在獻血時,她巧遇濟南市紅十字會的志願者在泉城廣場愛心獻血屋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活動,當她了解到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時,便當場決定用自己綿薄之力去拯救更多的人。田博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了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
  • 「90後」護士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我市第39例捐獻者
    7月30日,記者從東營勝利醫院獲悉,我市第3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周偉,赴濟南成功捐獻後歸來。周偉現為勝利醫院麻醉手術科一名「90後」護士,今年4月,她接到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的電話,一名患者需要移植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而她和這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