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畫的熱水瓶和茶杯你絕對沒見過,大師都是熱愛生活的!

2020-12-16 美術中國

2017年6月26日是山水畫大家陸儼少誕辰108周年紀念日,也是陸儼少藝術院建院18周年。「典·藏——陸儼少書畫文獻捐贈作品特展」在陸儼少藝術院(上海市嘉定區東大街358號)與觀眾見面,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

捐贈作品中除了紙本山水畫作,頗讓人意外的是還有畫在熱水瓶與茶杯上的畫作,還包括陸儼少生前用過的家具等。

20世紀80年代,陸儼少在杭州南山路晚晴軒中作畫。

陸儼少,1909年6月26日生於江蘇省嘉定縣南翔鎮(現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作為20世紀成就卓越的山水畫大家,他一生致力於山水畫的傳承和發展,汲古為新,借古開今。

早年築基於明清山水,繼而上溯宋元,多年來,他遍遊神州大地,飽覽山川秀色,從氣象萬千的自然風光中,吸收了豐富的藝術營養,加上深厚的文學素養和文學功底,使他既具備了繼承傳統的嚴謹功力,又能「以造化為師」,具有強烈的現代意識。

他對於線條和墨塊的運用,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多年來一直為海內外所推重,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畫餘雜綴 陸儼少手稿 陸京捐贈

陸儼少手繪熱水瓶 潘華信捐贈

「典·藏——陸儼少書畫文獻捐贈作品特展」的展品是從藝術院數百件館藏書畫文獻精品中遴選出來的,涵蓋了陸儼少的山水精品、杜甫詩意畫、詩文雜抄、文獻手稿和文房遺物50餘件,其中大都是陸老生前、其家屬子女以及學生後輩的無償捐贈。

值得一提的是,在陸老次子、陸儼少藝術院副院長陸亨的大力支持下,藝術院又得到了陸老在深圳「晚晴軒」使用過8件家具原物,填補了館藏品種類上的缺憾,使得藏品更加豐富多彩。

同時,「陸儼少藝術院藏捐贈作品特展」也將在2017年暑期推出,公教延伸品牌「筆墨精儼——陸儼少書畫精品展(高仿品)校園行」即將在9月至12月在嘉定區內部分學校開展。

陸儼少所繪茶杯 陸亨捐贈

洛神圖 陸儼少捐贈

陸儼少師生畫展名單 陸曉波捐贈

陸儼少書畫賞析

陸儼少先生1909年6月26號出生在江蘇省嘉定縣南翔鎮(今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1993年10月23日,重陽節,因病於上海逝世,享年85歲。

陸儼少是20世紀成就卓越的中國書畫大師,主攻山水,花鳥、人物兼善,亦工於書法、詩文。少年時便志於書畫,得遇前清翰林王同愈先生,學習古文、書畫,後經引薦拜海上名家馮超然為師,潛心山水繪畫,由明清正統一脈入手而上溯宋元各家。

戰時避難於川蜀之地,顛沛流離,繪畫卻也得以運造化之功而出入於古人之間,頗有自家面目。壯年蒙受冤屈,但仍然堅持繪事,終開自家面目。及至晚年,依然執筆不綴,致力於創新求變,終成一代大家。

陸儼少《水墨山水卷》局部 1931年

陸儼少先生山水畫早年由董其昌、四王一脈入手,以筆墨、氣韻為重。1935年在南京第二屆全國美展之時,得以遍覽宋元諸家名跡,為宋元巨作所撼,潛心觀摩數日,構圖、筆墨等精彩之處皆默識於心,自比「貧兒曝富」,自此取法上溯宋元。

陸儼少 《登峨眉絕頂》 1942年

抗戰之時避難川蜀之地,執筆不輟,遍訪青城、峨眉諸山。戰後乘木筏東歸,歷經峽江險水,其間雖因躲避戰亂,生活困苦,但川蜀峽江之地的遊歷也為他以後開創個人面目提供了創作條件,如杜甫詩意題材與峽江題材的創作。

陸儼少 《杜甫詩意百開冊》之一 1959年

陸儼少 《三峽圖》 1987年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二為」和「雙百」的方針下,積極投身新中國建設,兼習連環畫,隨上海中國畫院下鄉採風,描繪祖國山河新風貌,如新中國畫題材和寫生題材的創作。

陸儼少 《沸騰的上海工業區》 1964年

陸儼少 《閩西寫生》 1957年

六七十年代由於受到政治迫害,書畫創作受到限制,但仍然抓住條件堅持畫畫,如這一時期創作的《毛澤東詩意圖》系列。

七十年代後期,書畫創作開始增多,1977年在井岡山寫生期間,創作了《井岡山五哨口》。

陸儼少 《井岡山哨口圖》局部

八十年代隨著寫生、創作交流活動的增多,往來於全國各地,並為國家和地方創作了大批大尺幅的裝置畫,如為北京中南海所作《層巒暖翠圖》等。

八十年代,隨著「勾雲、畫水、留白、墨塊」等技法的成熟,「陸氏山水」面貌日臻完善。已入晚年的陸儼少先生仍然致力於山水畫的創新求變,如在繪畫色彩上借鑑西方材料,力求衰年變法。

陸儼少 創新畫 1984年

陸儼少先生在致力於山水畫的同時亦著力於人物畫和花鳥畫。在中國畫的學習上陸儼少提倡「兼善」,主張人物、山水、花鳥三科相互借鑑。陸儼少人物畫最早受馮超然影響,學改琦、費丹旭一路畫風。

1950年去上海與同門湯義方學習現代人物畫,並一同創作連環畫,1951年參加上海文化局舉辦的連環畫研究班,此後五六十年代,陸儼少創作了大批人物畫創作。不同於以西畫入手的人物畫家,陸儼少所畫人物更重視以書入畫,強調筆墨表現,並注重借鑑取法唐宋人物畫技法。

陸儼少《拾糞積肥》1950年代

陸儼少 《上山下鄉支援農業生產》 1958年

陸儼少 《教媽媽識字》 1956年

陸儼少先生的花鳥畫作品多於晚年所作,早年並不多見。所作題材以梅、竹為多,晚年尤喜作梅花。梅花意態取自陳洪綬,古拙生趣,而用筆加以放,老辣縱橫。

陸儼少 《水石梅花圖》

相關焦點

  • 陸儼少後期的畫出現程式化問題
    原標題:陸儼少後期的畫出現程式化問題   陸儼少是當代著名的書畫大師,其功力深厚的山水畫尤為畫壇所公認。然陳振濂指出,陸儼少的山水畫有固定程式,在他筆下風雲變幻的過程中卻並不想著要徹底打破這種程式。而陳傳席亦遺憾點評,陸儼少晚年雖有所創新但最終屈服於畫商,而停止了藝術的追求,最終影響了他的成就。
  • 陸儼少:對於學畫,寫字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肌肉訓練
    這樣學到一點傳統之後,就應該到生活中去,卻到大自然中去,體察印證,前人如何創法,而我怎樣去發展傳統技法,領略山川之精神,開拓胸襟,培養意境,加減學到的技法,創立自己的新面目。面目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之間,而是學傳統,看山川,多次反覆,不斷改進,是一輩子的事。陸儼少 讀李之仙早辭白帝(二)論氣韻氣韻包括氣息、神韻、韻味等。這些都是抽象的,統攝著整個畫面。
  • 圓桌|陸儼少的啟示,不僅是「四分讀書三分寫字三分作畫」
    第二個階段,我父親19歲的時,故宮博物院在南京舉辦了一個畫展,我父親生活在鄉下,根本看不到原作,那次我父親就特意住到親戚家裡,天天去展覽館看了11天故宮的展,那次展覽展出300多張古畫,他喜歡200張,並認為最好的大約有100張,這100張早看晚看,怎麼畫、怎麼個筆法他都看,基本上他眼睛一閉,這張畫就在眼前,所以這次故宮博物院的畫展對於我父親在藝術生涯裡面的影響太大了
  • 潘天壽、陸儼少等先師課徒記述——聽聽他們和學生們都說些什麼
    故畫面之空白,每有不能分毫減少者,故款識絕對非空白即可題之也。此點必賴乎學者各自之經驗而經營之,庶可臻穩妥、平衡、美觀之境域,其他與題款有關者,亦簡單分述如次:諺有之:書家未必善畫,而畫家例多能書。蓋我國繪畫與書法有絕對關係,故習畫者皆習書法。良以書法之用筆,極有關於繪畫之線條,而題字時亦便利多多,此節暇時另題討論。
  • 在茶杯裡建花園,31萬網友圍觀點讚:這是我不曾見過的童話世界!
    在茶杯裡建花園,31萬網友圍觀點讚:這是我不曾見過的童話世界!每一個花園都有一個主題,製作之前都要經過周密的設計。小小茶杯,一方天地,「工程量」卻一點都不小。於尋常處見功力,於細微處見真章。
  • 紀念陸儼少誕辰110周年
    」等精品都是首次向社會公開亮相。其間,他沒有放棄對傳統的鑽研,但獨立的創作已成主流,作品題材兼容古、今,形式風格有傳統式、舊瓶新酒式、新探索式;畫法則涵括了工筆、寫意、兼工帶寫、水墨、青綠等。早期縝密娟秀和奔放縱逸兩類風格,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 素描界又出一位大神,畫的東西你見都沒見過!原來學美術可以這麼帥!
    學畫這麼久,見過不少素描作品精細的、塊面的、意境的、結構化的。。。好的不好的都有但是像今天這位玩到極致的也是很少見好的東西怎麼只能點點一人享受所以今天介紹給各位來自美國紐哈芬,是一位從事視頻遊戲行業的資深概念藝術家,目前就職於CGMA二維學院,任職大師班講師,也參加SyFy頻道電視節目Face Off的生物和角色素描藝術家,電影與遊戲的生物設計,曾就職於Subterranean Games
  • 多件海派大師罕見代表作現身嘉禾十周年拍賣會
    本次十周年慶典拍賣會上,一批十分罕見的海派藝術大師精品代表作將上拍,而這些海派藝術大師的後代和弟子們也對拍品給與了精心鑑定,並為廣大藝術愛好者解讀品賞,以進一步弘揚海派藝術的精髓。 吳昌碩 吳昌碩先生的金石、書法、詩歌、繪畫並稱「四絕」。
  • 兒童畫教程|巧用色彩暈染和圖案裝飾,畫桌布上的小茶杯
    在今天的繪畫中,我們以茶杯為主題來展開創作,通過設計茶杯的外形,並為茶杯添加美麗的花紋,鍛鍊和提高小朋友們造型和裝飾的能力;同時,在茶杯的桌布上,我們將運用非常好玩的暈染的方法,通過摺疊暈染的方式,來染出一塊五彩繽紛的桌布,使創作在新奇有趣的過程中,激發小朋友們的創作興趣、感受繪畫的樂趣。情景描述小朋友們,你們有觀察過各種各樣的杯子嗎?
  • 畫家沒文化亦能畫好畫嗎?
    不同的藝術,後面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支撐,哪怕同樣作水墨畫,實驗水墨和傳統水墨的要求就不一樣,倘若畫吳昌碩、齊白石那樣的寫意花鳥,那首先必須是一個文化人,不然做不到詩、書、畫、印的高度融合;但另一方面,我見過一些很有天分的小孩,他一提筆,隨心所欲間那些線條頗具靈性,可一旦在「有知識」的人的指引下,上培訓班學素描、色彩,走上了畫畫這條道,往往反而破壞了他的天分,泯然眾人矣。
  • 陸儼少繪畫技巧:風、雪、雨、霧的畫法
    山石上既有線的勾勒,也有皴擦,分出受光面和背光面,使山石有了立體感。到了元代,創為水墨畫,其中幾個高手,都能運用水墨畫在麻紙上的效果,恰好地表現出物體的質感和空間感。但也漸漸地著重筆墨趣味,有把點線孤立起來的趨向。明清一些所謂「正統」畫家,大多數不從自然界中吸取養料,僅僅在故紙堆中討生活,模擬前人的筆墨,而不去研究前人為什麼用這樣的筆墨來表達物體,及其末流,筆墨僵死,毫無生氣。
  • 玩物致志 | 紀念陸儼少先生誕辰110周年秦權壺
    「隔林聞笑語,風送焙茶香」是陸儼少先生曾經寫下的詩句,這句詩被鐫刻在這樣一把有著特殊紀念意義的紫砂壺上。2019年是陸儼少先生誕辰110周年,優畫網聯合宜興紫砂壺頂級匠師,特推出紀念陸儼少先生誕辰110周年秦權壺。 此壺由顧景舟傳人親自擔當監製,它用料十足,重量十足,恰如陸儼少先生在藝術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 你知道噴著紅雙喜的蓮蓬牌熱水瓶嗎?
    象嘴氣壓熱水瓶、紅雙喜熱水瓶都是上世紀70年代需要走後門或結婚證才能買到的緊俏貨。長沙保溫瓶廠前生是長沙搪瓷熱水瓶廠。1953年建廠時名為建湘窯業公司,1958年更名建湘搪瓷熱水瓶廠。廠址在瀏陽河黑石渡附近。
  • 陸儼少:書法創作必須學古人精神,創自家面目,最終超越自我
    據筆者所見,此前有兩篇關於陸儼少先生書法的論文:一為俞建華先生的《意在山水之間 韻含筆墨之中——陸儼少先生的書法藝術》,一為周凱先生的《陸儼少書法藝術初探》。兩文作者均為陸儼少先生的學生。前文作宏觀闡述,後文作微觀剖析,恰好從兩個互補的方向對陸先生的書法藝術作了精闢的研究。儘管因為陸先生畫名太著,談論其書法藝術的文章較少,但這兩篇論文,頗有學術深度,足以突顯陸儼少先生書法藝術的境界和歷史地位。
  • 絕對沒見過!全球最恐怖 最罕見的動物(組圖)
    原標題:絕對沒見過!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今天真的是開眼了,世界上原來竟然有這麼多我們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怪異動物,本文中這些恐怖的小怪獸,不僅極其罕見世間少有,你連名字都叫不出來,且其猙獰的面目無不讓人看得目瞪口呆,不知你有沒有興趣和膽量一度它們的「芳顏」呢?
  • 歷代名畫解析:跟著陳磊臨摹陸儼少先生的樹石課徒稿
    山水畫技法很多,一般先從學習畫樹、畫石開始。所以山水畫的第一堂基礎課程是樹石法臨摹,從一棵樹、一塊石開始入門。樹法、石法既稱之為法,就有門徑和規則可言。陸儼少先生的樹石法課徒稿是本次解析的範本,也為初學者進入山水畫這座殿堂搭建了橋梁。
  • 一把陳舊的竹殼熱水瓶
    誰知此時熱水瓶裡正好沒有開水了,我母親實話實說,「他嬸子,開水沒有了,剛才讓小愛她娘都倒完了,她家孩子發高燒,倒去吃藥了,你看我忙得還沒來得及燒呢!」 豈料,主任的老婆沒等我母親把話說完,扭頭就走,嘴裡還嘟嘟囔囔地說個不停:「咋那麼巧,人家來倒開水都有,我一來就沒有了。隊長家每次來都有,是不是嫌俺家當家的官小了,真是眼高鼻子凹,門縫裡看扁人!」
  • 一隻熱水瓶
    冬天,一隻熱水瓶,是清晨的慰藉,夜晚的依傍。那時,我現在尊稱為師姐的零二,因病住新幹縣醫院。照例,每天早上由入院才認識的男知青毅龍去打熱水,等水開的時間,他離開了一會,回去發現熱水瓶被人拿走了。這下苦了零二姐,一個大姑娘,每天要洗腳擦面的,缺了熱水瓶就沒法過日子。於是,她到縣城去,想買一隻新的熱水瓶,沒想到,整個縣城都沒有,有也是要憑票供應的。
  • 「明朝熱水瓶」真假難斷
    因此,這種青花熱水瓶的器型真出現在明代也不算離譜。  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出自歷史傳衍,根本沒有太多的創新發明。節目上的專家,單憑藏家展出的這件瓷器器型像現在的熱水壺就說是贗品、是偽造,這種看法太武斷了,完全是用主觀的判斷來否定歷史文化的可能性。你在這個世界上才能活多少年?中國古代的歷史綿延到現在多少年了?你憑什麼就敢說這種東西古代肯定沒有呢?
  • 這樣的尋人照,你絕對沒見過!
    這樣的尋人照,你絕對沒見過! 「你是警察叔叔。」 「叔叔給你拍張照, 幫你找爸爸媽媽好不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