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聰明人,首先要保持初心

2020-12-12 Hitech

孔子曾說過有三種學習智慧的方法:第一種,是通過反思,這是最高級的方式;第二種是通過模仿,這是最簡單的方式;第三種則是通過經歷,這是最艱難的方式。增長智慧,這種所有文化中都最為推崇的美德,是需要長久的生活經歷,仔細的分析以及三思而後行的行動共同累積起來的。

保持初學者的心態。

佛教裡面有個詞叫做「初心」,就是指人們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開始之前的心態。懷有初心才易於接受智慧。面對新的事物要主動地避免預先判斷,打開思路,並且告訴自己「這可能不僅僅是我想的這樣」,這能幫你打開心扉接受智慧。當你能不再受人或者事物帶給你的固定思維模式的影響時,你就可以得到一些新的想法,領悟到新的智慧。

多提問。

無論你是大學生,或是有了孩子的成年人,甚至是兩鬢斑白的老人;不管你是科學家,藝術家,教授或者學者,總有事物是你還有沒學到的,陌生的。聰明的人在生活中會不停地審視人們的動機,然後再伺機提問,因為他們知道有哪些東西是自己是不知道的,是需要學習的。

慢慢來,學會沉澱。

每天抽一段時間安靜地思考一會兒,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反思和沉澱。每天忙得暈頭轉向可能會讓你變成勞模,但是不會讓你變成智者。停下來,想清楚,然後慢慢來。

三思而後行。

有時候並不需要當著人們的面立即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聰明人往往人不會總急著證明自己如何有能耐。只有當非說不可的時候才說。就像古話說的「有幹將器,不露鋒芒」。 但是這也並不是讓你迴避一切社交活動,讓你不說話,而是讓你善於接受別人的觀點,做個好的聆聽者。別人說話的時候你漠不關心,覺得自己最有智慧然後就等著輪到自己做「壓軸」的陳詞。這可不是智慧,這是自負!

三人行,必有我師。

在你身邊找到自己覺得最有智慧,你最尊敬的人,然後學習他們為人處世的方法。向他們提問,注意聆聽他們的教誨,你會從他們的經歷中學會不少東西。有疑問時,可以直接問他們,尋求解答或者指導,你也不用事事都同意他們的觀點,在你自己思考的過程中就會有不少收穫。這裡所說的良師益友並不一定是普遍意義上的成功人士,或者你想要成為的人。他們很可能僅僅是一個普通職員。試著去發現普通人身上的智慧。

廣泛的閱讀。

看那些心理學或者社會評論讀物;看漫畫;看劉慈谿的小說。你也可以讀讀當代以色列的詩歌,讀梅爾維爾……總之就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看各種各樣的書,不一定要讀那些厚厚的枯燥的名著,把閱讀作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一種享受。一邊閱讀,一邊思考。

學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探視自己的內心並且誠實面對自己是最難的,但是你任然要努力找出自己心中的信仰,觀念以及偏見。只有當你真正地了解自己,正視自己了之後,你才能擁有真正的智慧。了解自己還能給自己一個成長的空間,同時還能在今後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更容易寬宥自己,善待自己。

最後,你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人無完人,你不可能什麼都知道。

真正最有智慧的人是那些雖然學富五車,但是仍然覺得自己還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學然後知不足,你學得越多,才發現有更多的知識你不知道,你所學到的只不過是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認識到這一點,才能讓你成為真正的智者。

相關焦點

  • 聰明人要保持自己生活的不確定性
    你要想真的做一個聰明人,你就要學會保持不確定性。我覺得這句話太牛了,你要作為一個聰明人,你要學會保持不確定性,你知道我們每天擔憂的事主要是什麼嗎?就是怎麼樣能夠讓所有的事都確定,我們希望一切東西都按照我們的想法按部就班的,一個一個的落實,這個叫做確定。
  • 做一個聰明人!
    那麼怎麼樣做,才能成為一個聰明人,取得事業和交易上的成功呢?第一:對事物有極強的好奇心,並願意與有好奇心的人惺惺相惜。在我看來,「好奇心」是成為一個聰明人的入門標準。所謂入門標準,是指:有好奇心的人未必聰明,但沒有好奇心的人幾乎一定不聰明。
  • 《如何閱讀一本書》:充滿誘惑的世界,如何保持一份讀書的初心?
    二、閱讀的初心是從主動開始無論是工作中,還是家庭生活裡,我們總要接觸很多信息的輸入,這種信息的輸入也即閱讀。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去閱讀一些枯燥的文獻,查閱一些工作報告,翻看一些不喜歡的書籍,如果在閱讀的時候,我們表現出不耐煩,帶著一種被動的姿態去閱讀,結果可能是收效甚微。
  • 別讓我保持初心
    至於文章內容,大部分保持了獨立性,意思就是,如果拿掉文末推薦,也是一篇完整獨立的文章。即使是這樣,也會有讀者抱怨,也不知道礙著他啥了。還有些老讀者會語重心長的留言,老池,我看你寫了六年了,勿忘初心啊。讀者不願看我是不在乎的,因為在乎也沒用。但是你跟我提初心,我就不樂意了。現在滿大街文章都在寫勿忘初心,那我就問問你,到底啥是初心?
  • 做到這4點,成為別人眼裡的聰明人
    做到這4點,成為別人眼裡的聰明人我們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學校會分普通班和實驗班,每個班又有學習好的同學,和學習不好的同學。我們會發現,即使是同樣的老師,同樣的課本,同樣的課堂,有的學生能夠當堂領悟課上所講的內容,有的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即使花費大量的課外時間,成績也比不過對方。
  • 聰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今天說說我前一陣讀的一本書《聰明人是如何思考的》,作者是比爾 盧卡斯。
  • 「真正」的聰明人,都懂這些時候要「傻」
    他不會事無巨細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過問去指點去耍小聰明,真正的聰明高人一等是知道審時度勢,知道什麼時候該聰明什麼時候該傻,知道什麼事情該自己做什麼時候該讓別人去做。真正」的聰明人,都懂這些時候要「傻」。1、為人處事傻一點(看破不點破)為人處世,看破不說破,這是一種大智慧。
  • 正能量:若想成為更出色的人,首先要做好真實的自己
    2.若想成為更出色的人,首先要做好真實的自己。我選擇善良,不是我軟弱,因為我明白,因果不空,善惡終有報應;我選擇寬容,不是我怯懦,因為我明白,寬容了他人,就是寬容自己;我選擇糊塗,不是我真糊塗,因為我明白,有些東西爭不來,有些不爭也會來。3.不要太在意一些人和一些事,順其自然的面對,因為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
  • 心理學:提升城府並不是聰明的表現,7個方法讓你成為聰明人
    想學習總不缺機會,要犯蠢更是常事。這樣的時代,我們如何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聰明人呢? 我所說的真聰明,並不是城府深就是真聰明1.聰明人的第一個準則:誰是誰非並不重要,如何快速的解決問題。記得小時候有個文章,說兄弟兩個射大雁,大雁還沒有射下來,討論如何吃法?
  • 我相信:學生們會通過使用方格筆記本,都成為「聰明人」
    原因無他,就是當時我正在學思維導圖,就想著也要把這種好的歸納方式教給孩子們。(我做的單元歸納示範)這個學期教7個班,超過380個孩子,怎麼帶領這麼多的孩子好好學科學,一直讓我很苦惱。暑假裡,看了一本書《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如獲至寶,因為方格筆記的方式和邏輯,會教會孩子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框架」梳理小學科學中繁多的知識點。
  • 聰明人如何思考問題?
    普通人平均提取一個概念需要10毫秒,聰明人可能只需要5毫秒,因此在相同的時間內(以及相同的工作記憶內),聰明人進行提取-加工的概念數量,遠遠比普通人要多,亦即他的思維速度更快,思維深度更深。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因為,對於聰明人來說,他們刻意練習過「提取」。
  • 如何像聰明人一樣思考?
    文章來源 | L先生說(lxianshengmiao)什麼是聰明人?聰明人是如何進行思考的?在談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認識一個概念——認知框架。如何消除認知失調呢?大腦最常用的方法是:既然新信息可能造成認知失調,那我就不接收這種信息,只接收我想要的信息。聰明人和普通人的區別就在這裡體現出來了——許多聰明人的特點,就是會對認知框架進行審視。
  • 啥叫聰明人?怎麼變成聰明人?
    聰明人的思考和行動過程:升維思考(處理問題的「範式」),想清楚從長遠看,自己要什麼樣的生活狀態,然後收集選項(處理問題的「範式」),找到滿足自己要的生活狀態的職業可能性,進而做篩選判斷(處理問題的「範式」),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選項。聚焦後收集並信息,並付費找牛人指導(找到足夠多、足夠好的信息來源),明確目標後開始行動。這就是「普通人」和「聰明人」區別。
  • 一個大笨蛋管一群聰明人
    一個大笨蛋如何管一群聰明人的?兩個歇後語,推薦給大家。第一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李零將這個比喻為「一個大笨蛋管所有聰明人」。問題來了,大笨蛋憑什麼?烏央烏央的人為啥爭著「上鉤」呢?因為人有所求,追求權、錢、聲譽、美女、酒肉等。有人說,這是人性的弱點。
  • 你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嗎?
    智商高等於聰明人,但是人的智商其實沒有這樣簡單。 比如:愛迪生,小時候就不是個聰明的孩子,製作個板凳都要被老師笑話。 所以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我們誤以為智商低,其實這些人長大後,在事業上更加成功。 比如:成龍,小時候後學渣,長大後一路成就大哥身份。
  • 職場上,搞定「六種關係」,讓你成為領導和同事喜歡的「聰明人」
    有人問:怎麼成為讓領導和同事都喜歡的「聰明人」?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總的感到能夠處理好「求快與求穩、埋頭與抬頭、共性與個性、服從與盲從、唯上與唯下、重才與重德」六個關係,就算是職場上的「聰明人」。聰明人做法:學會確立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無論工作多與少、急與緩、難與易,都時刻保持淡定、心平氣和,能夠把事情看的小一點,把利益看得淡一點,把得失看得輕一點,求功不心急,逐利不心切,能夠始終保持平常心態。越是急事難事,越是從容不迫、沉著冷靜、從容應對,得到了領導賞識和同事讚許。觀點總結:求快不是什麼問題,求穩也不是什麼過錯,但兩者都要避免走向極端,要找到求快與求穩的平衡點。
  • 面對自己十分討厭的人,看看人家聰明人怎麼處理
    你不是一個人,即使混跡於職場多年的老司機,也承認有那麼幾個同事簡直要把自己逼瘋。這些惱人的同事要麼輕率衝動,要麼自大傲慢,有的同事喜歡幹涉別人的工作,有的則批評你的心理、懷疑你的能力。放棄吧,你不可能喜歡每一個同事,總有那麼幾朵奇葩毀你三觀,心理學家指出,一個所有同事彼此融洽的團隊是不存在的,聰明人都明白要想方法和心理討厭的人相處。
  • 正能量英語 ▏為什麼聰明人總能保持冷靜?
    (再比如)你正帶領著一組人一起工作,並且正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或者是一個不可能趕上的截止日期。好嘛,你現在需要做的是啟發這些人,儘可能讓他們做出成果;這會讓你解決問題的概率更大一些。如果你慌了,你可能會打擊到他們,於是不只是你,你的整個團隊都會發揮不佳。
  • 聰明人往往都會有的3大特徵,常人都有,但很少人做得到
    或許你和聰明人相隔不遠,可能僅僅只是少了這三種特徵而已,其實人人都有,但就是很少有人做得到,人人都有習慣,但聰明人會有自己的良好習慣,每個人都能學習,聰明人往往會知道如何學習,每個人都有思維能力,聰明者會有自己的獨立思維能力,這三大聰明人特徵你中了幾條?
  • 生活中,情商高的都是什麼樣的人,怎麼做一個聰明人
    那麼我們 如何做一個高情商的人呢?第一點:他們總是在傾聽你的心聲在交流中,一段對話的開始往往是從傾聽開始,而不是自述,真正聰明的人他們都善於傾聽,善於陪伴,從這些方面他們能夠更快速的體味到對方的心態,更能夠貼近對方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