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聰明人!

2021-02-27 紅師論纏

很多人會覺得,聰明與否大概都是天生的,可是數據顯示,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差距其實非常微小,而很多現實當中很成功的人,其實並非是打小就表現得非常聰明的那群人。

另外聰明其實是可以培養的,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從隋煬帝開創科舉以來,一千多年的封建時間內誕生的狀元,以及改革開放之後,在2000年之前開始各省自主命題之前,全國統一考試的狀元,大多數都來自江蘇,可是沒有任何數據顯示,江蘇的人智力明顯高於其他省份,而答案其實就在文化底蘊和教學模式上,後天的氛圍和環境,才是最終造就成功的關鍵!


那麼怎麼樣做,才能成為一個聰明人,取得事業和交易上的成功呢?

第一:對事物有極強的好奇心,並願意與有好奇心的人惺惺相惜。

在我看來,「好奇心」是成為一個聰明人的入門標準。所謂入門標準,是指:有好奇心的人未必聰明,但沒有好奇心的人幾乎一定不聰明。這裡所說的好奇心不是指愛八卦或者窺探別人的隱私之類,而是指:在大部分人習以為常的場景下有探究規律本質的欲望。

思考了太陽的東升西落,讓克卜勒發現了天體運動的規律,蘋果落下,讓牛頓又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萬有引力,能發現和意識問題的人,就有成為聰明人的潛質。

當然,好奇心是可以偽造的。

有些人,為了證明自己很有好奇心刻意提出很多槓精型問題的,那也是走火入魔了,而真正有好奇心的人,是願意和另一個有好奇心的人惺惺相惜的。如果你看到一個人,自己喜歡問很多問題,但是在別人提類似問題的時候卻顯得十分不耐煩,那就並不能說明他是一個有好奇心的人,只能說明他頗具槓精屬性。

於交易上而言,每天堅持復盤一部分強勢股票的走勢,慢慢的你會理解纏論所說的自相似性原理,為什麼每一次的頂部和底部必然出現分型,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為什麼盤整之後離開中樞需要三買和三賣來確認,並且配合量能來進一步保證有效性?反覆思考之後,交易不是自然有所提高嗎?

第二:能在一件事情上極為專注。

專注力是另一個辨別一個人是否聰明的入門標準,即:高效的人未必聰明,但聰明的人必然高效。這並不是說聰明人總能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得井井有條。

實際上,很多聰明人並非勤奮,有些甚至十分懶惰,但無論是勤奮的聰明人,還是懶惰的聰明人,都總能在需要竭盡全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調動起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在這段時間內,他能達到比常人高效很多倍的程度。這真是一種天賦,硬生生地拉開了聰明人和不太聰明的人的距離。

很多家長都非常喜歡誇耀自己成績一般的孩子,說什麼:老師說這個孩子什麼一學就懂,就是靜不下心來,比較馬虎,人還是挺聰明的。你可千萬別被這種毒雞湯害了,難道非要老師告訴你你孩子笨你才能意識到問題嗎?

記住:保持專注,以及長時間持續專注,本來就是一種異常難得的天賦,甚至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


而用在交易上,很多人應該都發現了特別有趣的一點:那就是自己長期持有的一隻股票,在跟蹤一段時間,每天梳理了他們的運動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慢慢地具備了一定預測後續走勢的能力,而這種預測的能力,根本不需要任何理論支撐,完全來自於你投入進去感受走勢之後的「盤感」。

第三:有極強的概括和拓展能力,並善於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個事件。

能用簡單的語言去概括和抽象複雜的事件,是聰明人的另一個顯著標誌。但聰明人同樣知道,無論一個概括如何精準,都無法完全避免信息的缺失。因此,他們不僅僅會抽象一個複雜事件,也懂得如何去還原它——這意味著他們不僅需要擁有概括能力,並且懂得那些丟失的信息具有什麼特性,從而便於自己拓展回去,甚至拓展更多。

所以你會發現,對於同一件事物,聰明人不僅可以把事物本身的原理描述清楚,還可以透過事物把背後的邏輯和接下來可能遇到的情況梳理出來。

有了這兩方面的能力,就可以把一件事情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和信息量去描述。這使得在面對各種與事情相關度不一卻關心事件的人時,他還可以依據對方對事物的了解水平,去選擇最合適的講解方式了。

所以纏論用分類的思維解釋了市場,無論是哪只股票,最終都逃不過趨勢和盤整的情況,統一而簡潔的概括了市場,為當下是否具備操作基礎給出了先決條件。而關於分類的思想,需要各位好好的去感受~


第四: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會不斷修正對事物的印象。

人們總說,我們對一件事或一個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從心理學的角度說,這句話當然是對的。但我觀察後發現,在平庸的環境中,這句話幾乎可以成為金科玉律,但對聰明的人,這句話卻可能不太適用。

這是因為,聰明人非常樂於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他們相信,事物是不斷變化的。除此之外,他們十分樂於接受變化後的事物,對感興趣的事物,他們熱衷於比較變化前和變化後事物的區別,然後思考變化的原因。

與之相對的,大部分不太聰明的人卻對事物的變化十分不敏感。這可能源於他們對事物認知方式的缺陷:他們中的很多人,喜歡給一個人和一件事貼上標籤以便於記憶,這使得去標籤化會讓他們感到極為不適。

當下市場的改變最能說明問題,我們反覆的提到註冊制到來之後的思維轉變,可是很多人卻始終在用以前的思維衡量市場,類似「大盤股漲不起來」,「市盈率超過多少不該買」的舊思維比比皆是,於是便有了市場上一些同樣迂腐和守舊的博主開發出來什麼「牛頭熊」的論調被追捧,這裡再度勸告大家,如果還不能及時的轉變思維,也許只會A股漲到一萬點,賺錢都可能與你無緣了.

第五:往往能包容事物的多樣性

這世上有很多反對同性戀、反對吃狗肉的人,而這些人在聰明人之中極為罕見。他們知道,同性戀的人雖然和自己的性取向不同,但對社會並沒有什麼顯性的害處;他們知道,雖然自己不吃狗肉,但對有些人來說,吃狗肉和吃雞肉、鴨肉、豬肉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這也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所以沒有必要去反對它。

對與自己不同而無害的「異類」的包容,從另一角度看,源於他們對自身適應力的自信。他們能和各種各樣的人和睦相處,因此無需通過渴望別人和自己一樣來獲得安全感。

就如同纏論一樣,你在它的身上可以看到其他所有技術分析的影子,但纏論卻又不同於他們,有一套自洽的邏輯,而纏師的所謂不廢一法,也沒有去否定其他理論的作用,對分析市場的角度和方式呈現開放性的思維。事物受用於我,而不是我受用於事物,很多人總是試圖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方式,卻無法兼容別人的方式,甚至可以為了某一件事胡攪蠻纏,一定分出個高低才肯罷休。

通過上面的講述,各位的事業也好,交易也罷,站在一個聰明人的角度去思考,你自然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讓你驚喜的事情。而一個好的思維方式,受益之處,將會是你人生的方方面面.

掃碼關注,紅師纏論

相關焦點

  • 我想做個聰明人——《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序言部分筆記
    日本人寫的方法論真的是極致的精細,以至這本書我反覆讀了兩遍並做了詳細的筆記。當然這個筆記就是聰明人用的方格筆記本嘍。這本書寫的不單單是筆記的寫法,更多是一種思考方式。讓人得以通過聰明人的思考方式來鍛鍊自己的思維,再次看向這個聰明的世界。
  • 一個大笨蛋管一群聰明人
    一個大笨蛋如何管一群聰明人的?兩個歇後語,推薦給大家。第一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李零將這個比喻為「一個大笨蛋管所有聰明人」。問題來了,大笨蛋憑什麼?烏央烏央的人為啥爭著「上鉤」呢?因為人有所求,追求權、錢、聲譽、美女、酒肉等。有人說,這是人性的弱點。
  • 啥叫聰明人?怎麼變成聰明人?
    這個詞沒人不知道,大概意思也都懂,但好像把聰明人的定義是什麼說清楚,以及把變成聰明人的具體路徑梳理出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所以今天打算把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嘗試把「啥叫聰明人」以及「怎麼變成聰明人」這兩個問題給搞清楚。(這類文章我特別愛寫,因為這種文章對我來說屬於全新思考,是一個創新過程。
  • 別再盲目跟風了,做個聰明人吧!
    什麼是聰明人?我想提出這個問題後,大家的答案會五花八門。有人說,成績好就是聰明;有人說,情商高就是聰明;有人說能說會道就是聰明;有人說,知道的多就是聰明……這些答案對也不對,這些雖然都是聰明人的表現和能力之一,但不能作為評判是否是聰明人的標準。
  • 一個真正的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你有說明你也是聰明人
    正所謂「悶聲發大財」,真正的聰明人往往是低調的,不容易被發現的。一般來說,一個人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如果你也有的話,說明你也是聰明人。一、有謀略張居正說:「察而後謀,謀而後動,深思遠慮,計無不中。 明察事情原委之後再去謀劃,謀劃之後再去行動,只要深謀遠慮,目的就沒有達不到的。」小人謀身,君子謀國,大丈夫謀天下。
  • 白話說三國:三國是聰明人的遊戲,一個空食盒,為何逼死一個大臣
    ,那一群聰明人的世界裡面,他們玩的所有的東西其實作為一個如果說腦子反應稍微不過來一點的人,或者說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但是,老實的一個人,其實作為這樣的一個人,他在那個時候也是非常吃虧的。他是歷史上出了名的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她這個人其實是不會掩藏自己的,他什麼時候都把很多的事情做在明面兒上,這樣的人其實是不是很聰明的,因為有些事情雖然說是板上釘釘就是這個樣子的,但是你也不能明著說出來,因為明的說出來就會觸動很多人利益,他們就會對你群起而攻之,這樣對你自己來說不是一個好事。
  • 誰是聰明人,聰明人的十大特徵
    ——西塞羅   如果你具備以下特徵你很可能就是一個聰明人。一,聰明人更善於傾聽,多聽善聽更容易變聰明。傾聽是人的本能,通過傾聽來接受外界的信息;傾聽是你了解認識這個世界的重要途徑;嬰幼兒就是在傾聽中漸漸地成長起來。
  • 一隻花蛤:聰明人為何做傻事
    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聰明人也會做蠢事」,這正是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作者認為,智商不是人類智慧的全部。所謂的「聰明」僅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智商是智商,理性是理性,要將兩者區分開來。高智商並不等於高理性,所以「聰明人」做蠢事的現象就不足為奇了。聰明人之所以做傻事,是因為「理性障礙」。什麼是理性障礙?
  • 王一博是一個低調,有自己的思想和認知的聰明人,眼神很堅定
    王一博是一個低調,有自己的思想和認知的聰明人,眼神很堅定一博知世故,但不願世故。他本可以世故,圓滑,迎合,不拒絕,但他不。怎樣在做自己的同時又不讓別人不適,怎樣在不迎合的同時又不讓別人尷尬,一博做出了榜樣。
  • 什麼樣的人才算的是聰明人?聰明人應有的六個特質
    那麼在科學家眼裡的聰明人都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呢?①懂得不多,當一個學霸說出他什麼都不會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翻白眼,但是其實不管是在什麼領域,鑽研越深就會發現自己不知道的越多。如果有人聲稱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無所不知,就覺得算不上是個聰明人。
  • 聰明人辦事,會替自己做五個準備,你知道是什麼嗎
    先不管原因是什麼,先來看看那些聰明人辦事之前會替自己做的五個準備吧,也許這就是他們能夠把事情辦得特別利索的原因:一備方案---讓自己有更大的空間>不錯,但是也是需要有空間的,如果只備一個方案,會讓你選擇的餘地太窄。
  • 關於聰明人的思考
    周日與一在高中做老師的朋去徒步,兩人相談甚歡,但他的一些觀點我卻不敢苟同。比如,有的學生智商不高,你怎麼逼他學習都是沒用的。如果智商測試就可以決定誰會考高分,那麼教育已是很簡單的事,智商高的去學習更多高深知識,智商低的學謀生技能就好。
  • 公司聚餐,聰明人從不做這3件事,難怪受領導器重
    公司聚餐,聰明人從不做這3件事,難怪受領導器重職場是一個很講究的地方,裡面有著非常多的門道,或者說潛規則。就拿酒桌飯局來舉例,其中就有著說不完的細節。比如說,公司聚餐,聰明人往往從不做這3件事,難怪總是受到領導的器重,升職加薪更是不少。第一件:從不勸人喝酒職場中的聰明人從來不會在飯局上勸別人喝酒,為什麼呢?因為很容易得罪人,且讓人反感。在職場,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既然可以交朋友,為何要給自己樹敵呢?
  • 聰明人往往都會有的3大特徵,常人都有,但很少人做得到
    或許你和聰明人相隔不遠,可能僅僅只是少了這三種特徵而已,其實人人都有,但就是很少有人做得到,人人都有習慣,但聰明人會有自己的良好習慣,每個人都能學習,聰明人往往會知道如何學習,每個人都有思維能力,聰明者會有自己的獨立思維能力,這三大聰明人特徵你中了幾條?
  • 一個聰明人,從不做這3件事,所以往往能較快獲得成功
    這世上的人是有聰明和愚蠢之分的,聰明人往往能較快在社會上脫穎而出,而愚蠢者並非真的天生愚笨,他們只是不明白一些道理,所以往往陷入生活的泥沼中不得而出。我有一個朋友是個殘疾人,但是他身殘志不殘,自主創業,籌措獎金建起了一個農莊,平時養養鵝、雞、豚等,也養了一些魚,每日在農莊勞作辛苦。可是總有一些人瞧不起他,認為他搞不起來,你一個殘疾人怎麼能成功呢?
  • 聰明人是怎麼樣思考的
    其實,思考並非難事,一個正常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即使人在發呆的時候其大腦也在想一些事情;人即使在夢中,潛意識也在對白天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過濾,進行著大量的思考。雖然思考看起來是太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卻很少有人關注自己在思考什麼、思考結果怎麼樣、思考的方法有哪些、自己是不是一個聰明的人。
  • 衛生間不要做淋浴房了,聰明人都喜歡這麼做,方便又實用!
    衛生間不要做淋浴房了,聰明人都喜歡這麼做,方便又實用!現在的年輕人都特別的愛乾淨,一般都是會天天洗澡的,主要還是因為現在有了這樣的條件。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響著我們對裝修的判斷,裝修房子最主要就是要讓自己住的舒服,否則其他都是白搭。
  • 教你如何做一個聰明人
    「只要你可以安靜足夠長時間,每一個人都會以為你是哲學家」 我們常常都會認為哲學家、科學家這些聰明人不善言辭、總保持沉默才是正常,就如同《美麗心靈》中的約翰·納什。
  • 聰明人新房裝修如今都做這些設計,美觀又實用!非常值得收藏!
    見到別人很多裝修案例,其實不難發現,聰明人新房裝修如今都做這些設計,美觀又實用,每個空間合理運用,對於一個家該有的設計都會有了。還沒裝修或者對於裝修沒有任何經驗的朋友,這樣的裝修經驗非常值得收藏,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好的裝修靈感。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為什麼聰明人反而不容易成功?
    有一個讓很多人感到好奇的問題:為什麼很多聰明人並不成功?《聰明人的才華戰略》這本書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一個典型的聰明人,多才多藝,通曉多種語言,對數學也頗有研究,他曾經做過計算機工程師、制琴師、雜誌編輯、記者和作家等職業,也是柔道藍帶選手,還曾經想成為天文學家和搖滾明星。不過,他雖然在每個領域都能快速上手,但興趣總是消退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