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聰明人的思考

2020-12-25 一文壹心

周日與一在高中做老師的朋去徒步,兩人相談甚歡,但他的一些觀點我卻不敢苟同。比如,有的學生智商不高,你怎麼逼他學習都是沒用的。

如果智商測試就可以決定誰會考高分,那麼教育已是很簡單的事,智商高的去學習更多高深知識,智商低的學謀生技能就好。

事實上,智商並非不會變的,通過練習、培訓、方法選擇是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提高記憶力及判斷力以變得更加聰明的。

看看我們今天的教育,各種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就在爭奪優質生源。所謂優質就是通過考試來判斷的,考試不過是變相的智商測試罷了!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學校教師精力主要就是在培養智商高的學生身上,因為這些學生才能給他們帶來業績。對其他學生,只要不出事故就好了!

我有意查了一間公辦小學08屆學生每學期前一百名學生名單,六年下來,有八十個學生一直在前一百名。而前十名學生早早就被要出成績的民辦初中學校免學費發獎學金預訂了。

我一直認為,這種「精英教育」在基礎教育就開始搞是極不妥的,應該延遲在大學以後。人絕非出生就決定了是不是人才,人才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一個聰明人,要具備努力奮鬥,面對錯誤,不屈不撓的品質。只有能面對困難,解決困難處境才是真正的聰明。

很多學生上了多年學之後,從未用知識解決過任何問題,判斷力只是局限於做試卷,從未因判斷失誤付出令他們警醒的代價,他們只是簡單地被要求記憶和模仿而已。

所以,在文盲基本沒有的今時今日,我們這個社會仍然是這裡騙子特別多,傻子不夠用。豈不是都成聰明人了?想多了,因為有騙的市場,騙子才特別多。騙子卻不一定是聰明人!

騙子也大多沒有基本判斷力,因此你騙我,我騙你。

絕對不能以騙了多少人作為是否聰明人的判斷標準,否則社會道德底線就會崩潰,只能靠科技來約束信用是人類的悲哀!

每個人都可以做聰明人,只要他們能靠努力解決困難,而不是被困難打倒。這也是教育者應該有的理想!

相關焦點

  • 聰明人是怎麼樣思考的
    心理學家馬克斯威爾-馬爾茨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所有人都是為成功而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但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沒有,那是因為每個人的思考方法不同。」其實,思考並非難事,一個正常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即使人在發呆的時候其大腦也在想一些事情;人即使在夢中,潛意識也在對白天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過濾,進行著大量的思考。雖然思考看起來是太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卻很少有人關注自己在思考什麼、思考結果怎麼樣、思考的方法有哪些、自己是不是一個聰明的人。
  • 聰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今天說說我前一陣讀的一本書《聰明人是如何思考的》,作者是比爾 盧卡斯。
  • 聰明人如何思考問題?
    為什麼聰明人想到的解決方法比普通人更多?只是因為他考慮過類似的問題,也了解過這些不同的方法,甚至對比過他們的優劣點。這樣,一旦問題發生時,他就可以迅速作出反應。為什麼聰明人能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及應對的方式?只是因為他經歷過足夠多的思考,將思考內化成一種積累和習慣。從而,當面對任何抉擇時,都能迅速調動自己的積累來使用。
  • 如何像聰明人一樣思考?
    文章來源 | L先生說(lxianshengmiao)什麼是聰明人?聰明人是如何進行思考的?在談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認識一個概念——認知框架。聰明人和普通人的區別就在這裡體現出來了——許多聰明人的特點,就是會對認知框架進行審視。他們不會局限於在框架之中思考,而是會先思考框架本身。這也是深入認識事物本質,作出更好決策的根本方法。
  • 聰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思考了很久那些」聰明「到底觸動到我的是什麼,以下說的可能很抽象(而且都跟理工科有關),但都是親身感受。  聰明的人對「難」更鈍感,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更輕鬆地面對陡峭的學習曲線。打個比方,如果把學習曲線看作一道陡坡,對於他們來說可以減掉30°的傾角,雖然走的未必快,但是很輕鬆。
  • 啥叫聰明人?怎麼變成聰明人?
    這個詞沒人不知道,大概意思也都懂,但好像把聰明人的定義是什麼說清楚,以及把變成聰明人的具體路徑梳理出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所以今天打算把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嘗試把「啥叫聰明人」以及「怎麼變成聰明人」這兩個問題給搞清楚。(這類文章我特別愛寫,因為這種文章對我來說屬於全新思考,是一個創新過程。
  • 我想做個聰明人——《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序言部分筆記
    當然這個筆記就是聰明人用的方格筆記本嘍。這本書寫的不單單是筆記的寫法,更多是一種思考方式。讓人得以通過聰明人的思考方式來鍛鍊自己的思維,再次看向這個聰明的世界。01聰明人的筆記三分在序言部分作者就一針見血地點出聰明人的筆記和其他人的筆記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在哪呢?最關鍵的點就是在是否能得出「結論」這一點上。
  • 聰明人是怎麼思考的!
    3:尊重對方尊重對方的人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剛愎自用的人往往到最後都成了孤家寡人,這樣的人,非失敗不可;懂得尊重人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4:堅持原則有些人看似強硬,實則沒有原則,缺少主心骨;有的唯上,領導怎麼說怎麼好;有的跟風,潮流怎麼行,怎麼隨;這樣的人,難成大事。
  • 聰明人的思考方法,50步提升你的思考力!
    前段時間讀了一本書叫《聰明人是如何思考的》,書中有大量有趣的觀點和方法,例如:什麼是腦力、提升腦力的方法,還有各種變聰明的小竅門.是一本兼具可讀性和執行性的書
  • 做一個聰明人!
    思考了太陽的東升西落,讓克卜勒發現了天體運動的規律,蘋果落下,讓牛頓又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萬有引力,能發現和意識問題的人,就有成為聰明人的潛質。當然,好奇心是可以偽造的。有些人,為了證明自己很有好奇心刻意提出很多槓精型問題的,那也是走火入魔了,而真正有好奇心的人,是願意和另一個有好奇心的人惺惺相惜的。
  • 【一周書情】銀行家如何服務小微 聰明人如何思考問題(組圖)
    然而,在這層繁盛的表象之下,一場可怕的危機正悄然醞釀著……  《聰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英比爾·盧卡斯 著 劉暢 譯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陽光博客  以聰明人的思維方式用腦,你的大腦就會越來越靈活,潛能將得到充分挖掘。
  • 職場的4種頂級思維,你務必知道,看看聰明人如何思考
    在職場中,隱藏著這4種世界級的頂級思維,你務必要懂得,這才是聰明人思考問題的方式。1、墨菲定律。這種負面的心理暗示經常會打擊我們的心態,因此,在職場上,我們首要的則是克服墨菲定律,要堅定自信,以穩定的心智、積極的心態來應對工作,而非感情用事,消極思考。2、吉德林法則。把所有的難題明明白白地寫出來,就已經相當於解決了一半問題。只有認清問題所在,才能更好地解決。
  • 老實人與聰明人,你傾向於哪個?
    沒有人反駁,我這個傻子卻偏偏要當這個「出頭鳥」,要求利用周日停工、放棄自己的休息還「逼迫」車間技術員陪我一起在機器上「上竄下跳」把機器修好,為車間省下了十幾萬,刨去通脹現在就是幾百萬呢,聰明人早就跑去厂部邀功了,「老實人」似乎並沒有參與此事。
  • 誰是聰明人,聰明人的十大特徵
    二,聰明人有更恰當的溝通方式。三,聰明人多角度思維。除去專業知識之外,聰明人知道很多。聰明人天賦就是思維活躍,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和興趣。四,聰明人不僅能在一件事情上極為專注,而且有極強的概括和拓展能力,並善於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個事件。五,聰明人敢於面對錯誤,面對挫折。微笑的面對發展糟糕的事情。聰明人很堅定,永遠不會打倒。
  • 別再盲目跟風了,做個聰明人吧!
    比如知道的多,聰明人往往涉獵廣泛,知識面豐富,但在網絡時代,信息唾手可得,領域變得越來越細分,流量分割嚴重,每個人了解信息和領域千差萬別,因此不具備可比性。那麼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聰明人有標準嗎?有,在小助手看來,真正的聰明人,往往有這樣幾個標準。
  • 思考關於思考這個問題
    關於思考這個問題,最近又被自己拿出來思考,或許人生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自然被切割開,是分段式思考模式。 搜索記憶中最早關於思考這個問題,是小學時候上數學課,一直很納悶:老師講的為什麼總是複雜的計算方式,明明可以簡化,於是就自己在書上做各種自己思考的筆記,雖然現在書已經不知道被老媽借給哪個學弟或學妹,然後消失了…… 回憶初中時候,老師一句話,改變了自己對數學的看法:你雖然沒有XXX腦子好,所以你現在數學成績沒他好…好吧,於是我停止了思考這件事,至少在數學這個事情上面,雖然沒有因為數學成績影響到最後的提前高考結果
  • 思維風暴:和全世界聰明人一起思考打造100%黃金思維
    該書從人類的思維寶庫中總結出15種黃金思維並精選風靡全球的700道思維名題,每一種思維向讀者提供了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打開了一扇洞察世界的窗口。思維風暴思維是人類最本質的資源,一個聰明人和一個普通人本質的區別在於思維和思考。
  • 職場中的聰明人,你以為是投機取巧,其實是思維和格局的體現!
    在我們周圍,總有這樣一群「聰明人」,跟我們「普通人」形成了鮮明對比:面對同一個事件,普通人看到表象,聰明人看到規律;面對同一個問題,普通人想到兩三種解決方法,聰明人能想到十幾種,並且能迅速找出最優方法;面對同一個行動,聰明人會考慮到各種可能性,並且在不同可能性下都能作出應對。普通人大多順其自然,且容易茫然失措。
  • 聰明的人如何思考問題?
    只是因為他經歷過足夠多的思考,將思考內化成一種積累和習慣。從而,當面對任何抉擇時,都能迅速調動自己的積累來使用。我有一位朋友,他的文章,總是會令你覺得無可挑剔,甚至想找毛病都找不出來,無論你想到什麼,他已經在文章裡面替你回答了。是他天生比較聰明麼?其實不是的,他跟我說過,他在寫作時,每寫一句話,都會反問自己一句:「為什麼非要是這樣?
  • 書評:《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學習、看書總是記不住,是因為記憶力...
    高橋政史寫的書《聰明人用方格本》指出,聰明人與不聰明人的區別在於信息整理能力的不同。如果你在學習或看書的過程中,沒有正確的記筆記,那學過的東西,能夠記憶住的內容,就會很少。什麼樣的筆記本才會讓人變聰明呢?先來看看自己手上的筆記,做一個判斷吧。你的筆記是不是打開發現完全沒有「再現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