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居士《佛學問答類編》:名相(11)

2021-03-03 妙音蓮海流通處


問:印光法師說的阿伽陀藥是什麼?(何永丁)

問:六方分成實大乘,及三論與三論宗之分別?(蔡明谷)

  答:尊問未指明出處,不能知上下文,自然無從答起,茲以望文生義答之。成實論乃小乘之空宗,其立論頗似大乘,或有人稱「成實大乘」。三論指「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三書而言。三論宗者,依此三書治學之宗派也。西土推文殊為初祖,東土推羅什為初祖,亦如依華嚴治學者稱華嚴宗,依淨土三經治學者,稱淨土宗,同一義也。「六方分」之問,必知接連之文,方可置語。

問:實報莊嚴土的佛是微塵相海身,方便聖居土是解脫相嚴身,西方安樂土是大乘根界身(見靈巖念誦儀規123頁),又清淨大海眾是滿分二嚴身,這幾種身的略釋如何?乞開示(大寬)

  答:微塵喻多,海喻無邊廣大,即謂無邊微塵數之剎土,佛身盡為包含也,是名微塵相海身。三界九有,無不攝度,是名大乘根界身。福慧二者圓滿具足,莊嚴其身,是名滿分二嚴身。

問:大懺悔末了有如是四法廣無邊一語,這四法是哪幾種?乞示。(大寬)

  答:此即指上文,「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二句而言。謂世界,眾生,業,煩惱等四法。此華嚴行願品之偈也,其義四法無有盡,菩薩之願,亦無有盡也。

問:一、事理無礙法界,二、同時具足相應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因陀羅網微細境界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廣狹自在無礙門,八、十世隔法異成門,九、主伴圓明具德門,十、託事顯法生解門。上列十條是不是大乘教實行的方向?請解釋指教。(高清標)

  答:所問十條,名為十玄門,乃華嚴宗所立。以華嚴玄深似海,通此十義,可以得入。確是「大乘方向」,但非初學所能了解,更非外道窺其萬一。尚希暫勿談此高調,恐有好事之徒藉之謬解眩惑眾也。按探玄記所載,並無事理無礙法界一條,餘九則同,其不同之一,為「秘密隱顯俱成門」耳。

問:阿鞞跋致是指根器愚拙是否?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這是何解說?(林金蓮)

  答:是句為梵語,譯華文為「不退轉」。即是生到彼界,一切修因,及果位,只有向前進步,決無退轉。非如此界修眾,進三步退兩步者然。下三句是承「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三句而來,乃說已發願者,業已有往生者;現今發願者,也有現今往生者;當來發願者,當來也一定會往生。

問:何謂二六時中?(羅德彰)

  答:一日夜共為十二時辰,分為晝六夜六,故云二六時中。

問:佛法分藏通別圓,四諦亦分四種,除生滅四諦外另三種請指示並略述其意!(蔣俊義)

  答:四諦四種,除生滅種外,餘為「無生,無量,無作」等。因藏通別圓各教,所了之境界不同,故四諦深淺,各見其異。通教了「苦集道」當體皆空,已不見生滅謂之無生。別教了「苦」諦有無量之相;「道」諦有無量差別,修學而斷塵沙,謂之無量。圓教已了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於「苦滅」二諦,不起造作,謂之無作。此其大略也。

問:凡做功德之表文,記載一灑天下,南瞻部洲,係指吾中國。是中國以外,包含其他地方否?字何解?(張阿隆)

  答:佛學講宇宙,在假定組織中,四個大洲之一洲,乃稱一個天下,玩其文義,當系專指南瞻部洲一天下而言也。此南瞻部洲,即指吾人現居之地球,吾國不過南洲之一部分耳。灑者,以水揚潑之義,表文內或有甘露法雨等字樣,故云灑也。

相關焦點

  • 【佛學常識】《李炳南居士 佛學常識課本 01》79
    【李炳南居士(1890~1986年)】李炳南,名豔,字炳南,號雪廬,法名德明,別署雪廬、雪叟。山東濟南人,清光緒十六年(一八九〇年)庚寅臘月七日生。父壽村公,世居濟南城內卷門巷,好善樂施,教有義方。雪廬自幼聰穎好學,諸經子史,循次讀誦,善詩,能奏笛,好劍術,兼治岐黃之術,無不精妙。
  • 【歷史】李炳南居士與印光大師的因緣
    當時梅擷芸居士在濟南大明湖畔設佛學講座,李炳南參加聽講。北伐期間,兵臨莒城,縣知事棄城逃走,城內秩序混亂,雪廬率警兵維持秩序,安定人心。民國十七年(1928),悍匪劉桂堂部犯莒城,縣長北去,雪廬聯合機關及邑中士紳,組織臨時縣政委員會,搶救災民,守城待援軍。  民國十九年(1930)四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反對蔣介石的中原大戰爆發,西北軍攻佔了莒城,中央軍來援,把莒縣縣城包圍起來。
  • 鄭振煌:李炳南的佛教事業
  • 李炳南老居士的傳奇人生和殊勝往生紀實
    這時,佛學大師楊仁山居士的學生、江西南昌的梅光羲居士任山東高等檢察廳廳長。梅光羲居士(1880—1947)在光緒二十四年考中舉人,後來畢業於日本陸軍振武學校及早稻田大學。全書計為八種:  (一)佛學類  1.阿彌陀經摘注接蒙及義蘊  2.大專學生佛學講座六種  3.佛學問答類編  4.弘護小品匯存  (二)醫學類  1.內經摘疑抒見  2.內經選要表解  (三)文學類  1.詩階述唐  2.雪廬詩文集(八百餘首)
  • 淨丨李炳南居士:修淨土法門必須要了解的十件事
    點擊本文標題下【騰訊佛學】添加關注,點擊【查看歷史信息】閱讀之前發送內容。
  • 學佛必備工具書《佛學大辭典》:中國第一部新式佛學辭典
    在《佛學大辭典》「自序一」中,他說自己為編纂這部辭典「摒棄一切,痛自淬厲」,「沉面濡首,至忘寢食」。在編纂的過程中,他參考了日本織田得能、望月信亨等人編的多種佛教辭典。1919年,丁福保終於完成了《佛學大辭典》的編纂工作。
  • 廣東佛學院居士佛學培訓班招生簡章
    廣東佛學院第五屆居士佛學培訓班招生啦!即日起,大眾可以從廣東省佛教協會官方網站和廣州光孝寺微信平臺下載報名表,我們將組織符合條件者參加入學考試,並限額錄取部分優秀學員。為解決此類問題,幫助在家信眾樹立正信,增進愛國愛教情懷,廣東佛學院在明生院長「智慧成就人生」的理念下,開展居士培訓教育,旨在為在家信眾提供更為方便的學習平臺,把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傳遞給更多的人,使信教群眾能夠將自身工作與生活相融合,以覺悟的智慧導引身心之行,全身心地投入到創造美好新生活的理想目標中去,報四重深恩,利十方有情。
  • 丁福保居士:百科全書式學者
    他在醫學、佛學、文字學、錢幣學等學科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一生中所撰寫和主持編纂的關於算學、醫學、佛學和文史類書刊等有兩百餘種,其中最有名的包括《內經通論》、《說文解字詁林》、《佛學大辭典》、《古錢大辭典》等,都堪稱是專業領域內的權威工具書。
  • 復丁福保居士書三
    昨接所惠佛學小詞典一部,閱之不勝感激(不過翻翻而已,一排亦未卒業)。孫繼之居士發此大心,導利初機,功德無量。
  • 復丁福保居士書二
    此文中所錄內容為印光法師寫給丁福保居士的一篇書信,印光法師在信中的語氣一如既往地謙遜,對丁福保居士所作的《佛學初階》一書於世間初學佛者所起的勸善入佛的接引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
  • 有沒有居士佛學院?
    北京福慧慈緣聞思講堂居士學佛問:為什麼沒有居士佛學院呢?或者佛學院為什麼不招收在家居士呢?曙祥法師開示:沒有專門的居士佛學院,但有佛學院招收居士的。1、有招收居士的佛學院很多佛學院,或者說大多數佛學院不招收居士,所以給大家的印象是佛學院不招收居士。招收居士的佛學院,北京的法源寺就有,中國佛學院招收居士啊,每年暑假都招,法海探源佛學班,雖然時間短,沒有專門說是居士佛學班,但性質一樣,居士都可以來學到東西的。
  • 果卿居士將應邀到山東濟南神通寺進行佛學文化交流
    佛教在線濟南訊 2010年9月18日至19日,《現代因果實錄》及《漫談慈悲梁皇寶懺》作者果卿居士將到山東省濟南市柳埠鎮神通寺進行佛學文化交流。聯繫方式客堂電話:0531-82157719同聖法師:13864000373仁廣居士:13864055771乘車路線1、火車站到神通寺:天橋南乘坐67路到四門塔站下車。2、長途汽車總站到神通寺:南行500米到堤口路東口乘坐67路到四門塔站下車。
  • 【三聖學堂】公益佛學沙龍:慧律法師《心靈幸福講座》
    【三聖學堂】定期組織公益佛學沙龍,學習並交流慧律法師講經及開示。俾令眾生,見而法喜,頓悟人生,早脫苦海。有人以欲為樂,有人以智為樂,智者惜善知識,如同生命。願志同道合者,早開般若智,同登清涼岸。【慧律法師簡介】慧律法師1953年出生於臺灣雲林,幼年遭逢困頓,深刻體驗人間疾苦。
  • 佛教:淨土宗居士袁宏道的佛學
    在古代的明朝時期,公安三袁皆好佛,兄弟三人曾在北京崇國寺結蒲桃社,研究佛學。而其中最特出的是袁宏道。他有詩說:「一榻書和卷,三生缽與衣。塵勞方未己,合掌願皈依。覺路昏羅彀,禪燈黑絳紗。作為一個文學家,袁宏道卻著有《西方合論》、《德山塵譚》、《金屑編》、《六祖壇經節錄》、《宗鏡攝錄》)等佛學著作。其中,《西方合論》被明代高僧智旭列於《淨土十要》。而《金屑編被李贄大為推崇,贈詩相贊:「誦君金屑句,執鞭亦忻慕。早得從君言,不當有勞苦。」
  • 佛學英文讀書翻譯培訓班在中國佛學院開班
    合影留念(圖片來源:中國佛學院 攝影:鄧特)2012年5月6日,中國佛學院與北京佛教居士林聯合舉辦的佛學英文讀書班開班儀式在中國佛學院禮堂舉行中國佛學院副教務長廣如法師、教務處副主任永興法師、培訓部主任容通法師、網絡部主任智俊法師,北京佛教居士林林長夏法聖居士、辦公室主任吳炎居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張耘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徐懷靜教授、中央音樂學院李國玲教授等出席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中國佛學院研究部主任園慈法師主持。廣如法師代表中國佛學院作了發言,他表示,中國佛學院大力支持此次佛學英文讀書班的開辦。
  • 刀兵劫起因和可怕狀況(李炳南居士)
    李炳南老居士講述【編註:淨空法師的恩師李炳南老居士是印光大師的傳人,真正是捨己為人,修得生死自在,往生前兩年已預知時至,很少見。
  • 明一居士全新講課機,粵語國語共574堂課,改運從聽課開始(含助印講課機名單)
    講課機又稱為電子講課機,是一種採用現代電子技術,可以自動循環播放善知識為大眾宣講:生活問題,佛學講座,傳統文化等的一種袖珍型電子產品。電子講課機聲音清晰,方便攜帶,所到之處,清淨莊嚴,天龍擁護,吉祥如意,開啟智慧,遠離愚痴無明。
  • 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第三期居士教育「福慧班」招生簡章
    普陀山學院立足當前時代發展和廣大信眾的實際需求,以「弘揚正信,倡導正行,努力培養具有時代特色的知識型居士群體」為辦班目的。根據首屆、第二期居士教育班辦學的良好反映,經學院研究,現決定舉辦第三期居士教育班,望廣大佛教在家二眾居士踴躍報名。一、培養目標1、常隨佛學,開蒙養正,覺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