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為大乘的藝術家,誠不可不借波陀雷爾(波德萊爾)的魔惡之劍,一...

2020-12-20 國旗下吃泡麵

導讀

★經典文學作品——法國著名詩人、評論家夏爾·波德萊爾一生zui主要的著作

★百年老店,商務印書館精裝珍藏版

★著名法文翻譯家、法國文學學者,郭宏安先生譯作

波德萊爾,19世紀法國象徵派詩歌先驅

美國詩人艾略特稱他是「所有詩人的楷模」

英國詩人蘭波認為他是「慧眼者,詩人之王」和「真正的上帝」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曾說「人生還不如波德萊爾的一行詩」

中國劇作家田漢更表示,「欲為大乘的藝術家,誠不可不借波陀雷爾(波德萊爾)的魔惡之劍,一斬心中執著

作者簡介

波德萊爾

19世紀法國象徵派詩歌先驅

法國古典詩歌的最後一位詩人

現代詩歌的最初一位詩人

一位精神領袖

內容介紹

《人造天堂》是波德萊爾的散文合集。《人造天堂》出版於1860年,因其細膩的筆觸、大膽的想像和深刻的社會意義廣受好評。

正如波德萊爾本人在1864年的一次演講中所說:「我要寫的書不純粹是生理學的,而是倫理學的。我要證明的是,那些追尋天堂的人所得到的是地獄,他們正在成功地準備著這個地獄,挖掘著這個地獄;這種成功,如果他們預見到的話,可能會嚇壞他們的。」

《惡之花》是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詩集之一

奠定了波德萊爾的文學地位

象徵主義文學經典詩集

問世便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學者這樣評論說:

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是一卷奇詩,一部心史,一本血淚之書。

惡之為花,其色豔而冷,其香濃而遠,其態俏而詭,其格高而幽。

它綻開在地獄的邊緣,它是伊甸園中的一枚禁果。

——郭宏安

內容節選

讀者們啊,謬誤、罪孽、吝嗇、愚昧,

佔據人的精神,折磨人的肉體,

就好像乞丐餵養他們的蝨子,

我們餵養著我們可愛的痛悔。

我們的罪頑固,我們的悔怯懦;

我們為坦白要求巨大的酬勞,

我們高興地走上泥濘的大道,

以為不值錢的淚能洗掉汙濁。

在惡的枕上,三倍偉大的撒旦,

久久撫慰我們受蠱惑的精神,

我們的意志是塊純淨的黃金,

卻被這位大化學家化作輕煙。

編輯推薦

19世紀文學經典之作《巴黎的憂鬱》,是法國有名詩人波德萊爾對散文詩這一在當時還尚未成為獨立文體的新的文學形式的嘗試與完善。波德萊爾自己則這樣評價《巴黎的憂鬱》:「這還是《惡之花》,但更自由、細膩、辛辣。」從巴黎街景到中國故事,從街頭老婦到喜劇演員,我們能看到現實的世俗與醜惡、聽到波德萊爾真誠的心聲;無論是詩意地流動著的文字,還是字裡行間直率的諷刺,我們能感受到波德萊爾很幽微的思緒和他對美的嚮往。

內容介紹

波德萊爾著的《巴黎的憂鬱(精)/波德萊爾作品》收錄《巴黎的憂鬱》、《人造天堂》、《私人日記》三部作品,是波德萊爾的散文詩代表作。波德萊爾以描繪古代生活的奇特、別致的方式來描寫現代生活,更確切地說,一種更抽象的現代生活。在《人造天堂》中,波德萊爾以一種抒情性的筆調繪聲繪色地描繪了三種興奮劑、麻醉劑或毒品――酒,印度大.麻,鴉片的作用及其後果:它們並不能造成一個極樂世界,相反,通向的可能是萬劫不復的地獄。

精彩內容

波德萊爾著的《巴黎的憂鬱(精)/波德萊爾作品》收錄《巴黎的憂鬱》、《人造天堂》、《私人日記》三部作品,是波德萊爾的散文詩代表作。波德萊爾以描繪古代生活的奇特、別致的方式來描寫現代生活,更確切地說,一種更抽象的現代生活。在《人造天堂》中,波德萊爾以一種抒情性的筆調繪聲繪色地描繪了三種興奮劑、麻醉劑或毒品――酒,印度大.麻,鴉片的作用及其後果:它們並不能造成一個極樂世界,相反,通向的可能是萬劫不復的地獄。

4.《浪漫派的藝術》(即將出版)

5.《美學珍玩》(即將出版)

相關焦點

  • 晨讀|「遇見」波德萊爾
    我在「偶遇」散文集《巴黎的憂鬱》後,領略了波德萊爾的光芒——剝開表面的「惡」,欣賞被掩蓋的「花」。作為中文系學生,大學期間我從未讀過波德萊爾的作品。寢室和我同月同日生的好友特別喜歡波德萊爾,鑑於她的品味和我們的共同志趣,我後來也買了一本《惡之花》,但不曾細讀。
  • 波德萊爾,人生還不如他的一行詩
    今天是波德萊爾誕辰198年紀念日。如今,在眾多文學藝術愛好者的眼中,詩人波德萊爾已然成為一代偶像,甚至被封為現代社會「喪文化」的祖師。但是在波德萊爾生前,他的作品飽受社會爭議,甚至因《惡之花》的出版被送上法庭。兩個世紀以來,關於《惡之花》的爭論持續不絕。
  • 《波德萊爾》節選:浪蕩子波德萊爾
    [版畫](厭惡工作的波德萊爾過著一種自由放蕩的生活。此時已升為指揮官的奧皮克為他的繼子安排了「一次漫長的海上旅行,到印度或某個比印度更遠的地方去」,以便讓他遠離「巴黎的陰溝」。[巴黎,裝飾藝術美術館])鳳凰網讀書頻道專稿,如無授權,請勿轉載。
  • 大經合贊——幸福人生之必讀《無量壽經》
    欲修淨業者必贊此經,因其為淨宗諸經綱要故;非讀不能深入故,讀之能得總持故。未信佛者不可不讀此經,以此經能起正信故;因緣願力出生善根故;一染識田永為道種故;能讀此經,即不信佛亦不失為善人故。向大乘者必讀此經,因經中云:如說修行,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是人已曾紙過去佛,受菩提記,無量億菩薩,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故;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故。
  • 觀經談讀誦大乘
    從觀經經文看,是非常提倡讀誦大乘方等經典的,如:淨業三福,包括讀誦大乘: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 《波德萊爾》節選:預言家波德萊爾
    預言家波德萊爾 Baudelaire Prophète 儘管具有諷喻意味,但這最後一句話還是清晰地表明,波德萊爾自豪地擁有的「某些信念」並非政治信念,而是道德信念。若要揣測這些信念究竟是什麼,也許莫過於《迸發》中這些最重要也最完整的段落了:世界行將終結。世界還能延續的惟一理由是它存在著。
  • 朱旭與英若誠告訴你:愛喝酒的老藝術家才是真藝術家
    這兩位惺惺相惜的老藝術家一起喝了一輩子酒,哪怕是下放到幹校勞動改造,別人都在為自己的前景而發愁,可這哥倆卻全然不當回事,說不擔心也是假的,但這酒該喝也得喝呀。朱旭老師那可不是凡人,太聰明了,弄了一個透明的玻璃罐子,不怕你看見,就怕你看不見,裡面灌得滿滿的酒,放一條黑白相間的蛇皮。
  • 詩人之外,身為「毒舌」與「差評師」的波德萊爾
    今天的夜讀,詩人小海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這位「差評師」,也是藝術鑑定家的波德萊爾。一首十四行詩或哀歌你很難想像當下的中國批評家會有這樣的「波式批評」。波德萊爾的畫評是那麼主觀、率性。他的評論直道而行、直抒胸臆,他的評論膽識互鑑、光明磊落,他的評論感性迷人、汪洋恣肆,嬉笑怒罵皆憑天賦與性情。
  • 塵世的繁雜 靈魂的超凡——在波德萊爾的詩裡盡情暢遊
    ——《惡之花 ·高翔》讀波德萊爾的詩,似乎能感受到極度渴望自由的靈魂,勇敢也畏懼、執著卻孤獨。波德萊爾一直以專業的反叛者而自居。波旁王朝復闢,他和動蕩不安的社會、腐朽的舊王朝鬥爭、繼父的出現,他與固執且具有強烈掌控欲的繼父展開較量、清高卻惡毒的情婦,給了他微妙的快樂之後,卻也潑灑著不忠的毒水、寄希望於比利時之行。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的修行次第與彌勒法門
    大師譽此經為「法備五乘,義周十宗」,頗為推重。』為何此經愈來愈受到近代佛教的重視呢?主要是此經的題旨明確與『法備五乘,義周十宗』的法義豐富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契機於太虛大師所謂之『時機合宜』。在題目方面,即是此經的宗旨所在,從十二分教之一的『本生』為基礎,以諸法皆從心地所生的『心地觀』為喻說,顯示能生世出世法之能依與一切法皆可依止之所依二義。
  • 皮特對《藝術家》女主角一見鍾情 欲拋棄朱莉
    皮特對《藝術家》女主角一見鍾情 欲拋棄朱莉     近日,好萊塢萬人迷布拉德·皮特再度爆出花邊新聞。
  • 帕斯卡爾·皮亞著《波德萊爾》簡介
    他的詩集《惡之花》標誌著西方文學的思想感情與寫作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因其思想的複雜與豐富,他成為後世不同流派競相爭奪的精神領袖。本書通過細讀波德萊爾的文本,勾勒還原出詩人無盡探索的一生。書的下半部中精選了波德萊爾對同時代文學家的批評,展現出他作為美學評論家的現代魅力。
  • 現代詩由此發端,聽樹才講波德萊爾《惡之花》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 現代派詩歌從波德萊爾開始發展到現在,各個國家凡是表達現代經驗的詩人,都繼承了波德萊爾的遺產。6 月30日,由十月文學院策劃主辦的大型系列文學講座活動「名家講經典」第十一場講座在十月文學院(佑聖寺)舉辦。
  • 尤良誠—《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8》提名藝術家
    出生於青島市1988 畢業於山東紡織工學院(現青島大學)美術系,同年創立新潮藝術團體「青島藝術研究社」2005-2009 任中國防衛科技學院環境藝術系主任2010 創辦山東省第一家非盈利性當代藝術推廣機構「138藝術倉庫」2011 推出青年藝術家計劃和青年策展人計劃
  • 波德萊爾:他是惡魔,也是上帝
    可是在他死後,他深刻影響了蘭波、魏爾倫、馬拉美等法國大詩人,蘭波更是稱他為「詩人中的國王,真的上帝」,他還被視為象徵派詩歌與現代文學的鼻祖。這位詩人就是波德萊爾,那本被告上法庭的代表作,叫《惡之花》。| 《惡之花》作者:[法]波德萊爾譯者:錢春綺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年19世紀早期的浪漫主義詩人,乃至古典時代的幾乎所有詩人,都會在詩中尋找慰藉,這種慰藉要麼來自於天神、上帝,要麼來自於愛情或自然之美。
  • 「今日對聯」168期,欲借天梯摘日月,開通北鬥定星球
    欲借天梯摘日月(艾曉東)但憑法寶問神仙(小橋流水)5. 欲借天梯摘日月(艾曉東)便騎仙鶴攪風雲(花竹閒客)6. 欲借天梯摘日月(艾曉東)肯將衰朽惜殘年(水清而木華)7. 欲借天梯摘日月(艾曉東)已登雲路探乾坤(孫昌茂)8.
  • 波德萊爾:末世感、現代性和醜陋的美學
    這首詩包含了光與火逐漸減弱的過程,這一過程一直過渡至冰冷的深夜和對泥沼惡蟲的恐懼。這樣的象徵是不容誤解的。它指向的是最終的晦暗,它喻示了即使在頹敗時仍可能擁有的靈魂深處對自己的信賴也遭喪失。波德萊爾知道,一種與時代命運相符的詩歌只有通過把握暗夜之物和反常之物才能獲得:這是唯一一處讓自我異化的靈魂還能寫詩並逃脫「進步」之平庸的處所,末世正是以這「進步」為偽裝的。
  • 愛人就是你內心情感的映照,讀波德萊爾《情人的形象》
    叄波德萊爾在《情人的形象》中,通過四個中年油膩男之口,談了一下自己對女人的看法。也就是在小說中,借他人的嘴巴,描繪了四種「別人」眼中的女人形象。可不,依照《聖經》上的說法,女人可真是男人的肋骨生成的,扯一扯可會疼痛的哦。甲為強勢女人,「是一個一心只想玩弄男人、擺布男人的」,總是認為自己才應該是男人,敘述者對她簡直忍無可忍:「每當我對一本書、一首詩、一場歌劇讚美幾句時,她馬上會說:『你只看到表面上的東西,你能理解其深刻意義嗎?』
  • 波德萊爾代表作《憂傷與漂泊》欣賞
    夏爾·波德萊爾是法國象徵派詩歌的先驅,在歐美詩壇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惡之花》是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詩集之一。從1843年起,波德萊爾開始陸續創作後來收入《惡之花》的詩歌,詩集出版後不久,因「有礙公共道德及風化」等罪名受到輕罪法庭的判罰。1861年,波德萊爾申請加入法蘭西學士院,後退出。作品有《惡之花》、《巴黎的憂鬱》、《美學珍玩》、《可憐的比利時!》等。
  • 詩論|波德萊爾:末世感、現代性和醜陋的美學
    但是這主要還是一種氣氛,在文化的夕陽餘暉中獲取的色彩之美讓其失去了毒性。波德萊爾也將自己和他的時代歸於末世,但是是通過其他的圖像和刺激來表現的。自18世紀以來直至我們當代遍布歐洲的末世論意識在波德菜爾筆下成為了受到悚懼也讓人悚懼的敏銳識見。1862年他的詩歌《浪漫派的夕陽》問世。這首詩包含了光與火逐漸減弱的過程,這一過程一直過渡至冰冷的深夜和對泥沼惡蟲的恐懼。這樣的象徵是不容誤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