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老了嗎?年齡不止於數字,活著永遠是青年

2020-12-15 探索與生活

人人都嚮往擁有一個年輕健康的身體,保持一顆年輕跳躍的心。但在我們的社會卻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年輕是一件有時間期限的奢侈品,而且這個代表「年輕」的時間期限好像在變得越來越短。

幾年前我在一家便利店跟收銀的女孩子聊天,結帳的時候順口問了她一句:「你有20歲了嗎?」 沒想到這位女孩聽了之後拉長了臉十分委屈地嘟囔了一句:「我看起來有那麼老嗎?」 「我今年18。」

我當時對她的反應感到很驚訝,因為按照她對年齡的理解和邏輯,我這個70後已經是個老得不用再活下去的人了。後來聽到關於「老了」的說法就越來越多了。比如在網絡視頻上有人自稱為「80後老阿姨」,「90後大叔」等,仿佛不先進行一番自嘲就沒辦法繼續在社會上生存似的。

那個便利店的女孩如今應該二十多歲了,按照以上標準,她現在儼然已經進入了「老年」!

這種奇怪的「老人」邏輯在我們的社會十分盛行。在各傳媒平臺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標題:「四十歲的老阿姨……」了,某明星「47歲看起來像少女」等等。這種在年齡和外表上的專注和發酵,讓很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人未老心先老」了起來,而讓那些年齡更長的人,退縮到類似無地自容和隱形的尷尬處境。

我們普遍對年齡十分敏感。那麼到底多少歲算是年輕人,多少歲算是老年人呢?雖然大家都會說「年齡就是個數字」,但數字還是會讓我們感到歲月蹉跎。

國家對「青年」是這樣劃分的:

國家統計局統計部門對青少年的劃分是0歲至14歲。對老年人的劃分標準有兩個,分別是60歲以上,65歲以上,但是對青年年齡段沒有劃分。「

國際標準這樣劃分「青年」:

聯合國曾在一份文件中把14歲至25歲的人稱為「青年人口」。世界衛生組織44歲以下的人被列為青年;45~59歲的人被列為中年;60~74歲的人為較老年(漸近老年);75~89歲的人為老年;90歲以上為長壽者。

無論我們現在多少歲,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一天跨越這些數字——跨越得越久越長壽。

對年齡感受的刻意解讀,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美容整形行業的遍地開花和廣告的見縫插針,隨之誤導人們而導致社會價值觀的扭曲變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對年輕人最為深刻,對於「未老先衰」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本應該張揚這個年齡的自信和活力,但不幸的是,正如你已發現的一個現象,「如今的90後已經沒有欲望了」,「90後佛系」,甚至「00後佛系」。

對年齡和年輕這兩個概念的理解,以下兩位人物你不會太陌生。

第一位是終南山院士。疫情期間,83歲的終南踏上戰「疫」崗位。他腰杆筆直,身材健碩,健步如飛。更重要的是,他說話時不喘不急,還能接受各大國際媒體的英文訪問。隨便觀察身邊一個65歲以上的普通大爺,你會發現一般的老年人體態臃腫,行動開始蹣跚,反應開始遲鈍,口齒開始不清不楚。而這些人,一般是在生理上的中年危機之後感覺自己已不再年輕了。

有關鍾院士是如何保持身體健康的,相信網絡上已經有了大量的介紹。醫學和體育的結合,確實能夠見證奇蹟。

另一位是被稱為「中國最美大爺」的王德順先生,他活出了「80後」少有的狀態:自信和活力在這位八旬男性的身上,仍然可以感受得真真切切。

這些人用自己的經歷和行動證明了年齡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就只是個數字。相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你也可以細數一下。如果沒有,我們還可以從現在開始讓自己立刻恢復滿身熱血,去認真熱烈地生活。

人在年齡上的增長,是上天對我們的眷顧和祝福,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過的痕跡,就像夜空中的流星,長壽而康健的人始終讓我們心懷敬仰和美好。

我們老了嗎?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老。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始終年輕。如果你看過故宮的松柏,你一定自愧不如,它們在世間已經存活了幾百年,仍然屹立挺拔;如果你夜晚抬頭看星空,你就明白,我們再老,也老不過日月星辰。

相關焦點

  • 五四獻禮,《後浪》刷屏,不用羨慕青年,因為青春無關年齡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顯得格外熱鬧。一大早,朋友圈裡就被B站的《後浪》刷屏,看得人是熱血沸騰,就像文案中所說,心裡有火,眼裡有光。截止今天中午12點,這支片子在B站上線19個小時,累計了507萬播放量,並收穫了66萬點讚,成為了全網爆款。
  • 第一批90後馬上就要30歲了,三十而立越來越難?
    原標題:90後三十而立倒計時嶄新的2020年即將到來。這一年,第一批90後將陸續邁入30歲人生「關口」。所謂三十而立,在中國人心中,30歲是個很重要的年齡分界線。然而,有一種聲音卻認為,三十而立已經變得越來越難。作為當代中國具有觀察樣本價值的一代人,90後們的三十而立與他們的祖輩、父輩相比,有哪些不同?
  • 珍愛網相親靠譜嗎?90後青年為何盛行不婚主義?
    珍愛網相親靠譜嗎?90後青年為何盛行不婚主義?如今,不婚主義這個詞在90後青年當中越來越盛行,究其原因還是由於大部分的年輕人沒有準備好直接步入到婚姻當中,因此對於婚姻產生各種恐懼的情緒。但是,大多數年輕人終究要選擇成家立業,因此結婚依然是很多人必須要面對的事情,為了能夠揭開90後青年對於婚姻的態度,珍愛網直營店進行大數據調研,以下是本次調研的結果分析。
  • 90後呈現的社會傾向:適齡青年為何不想結婚
    並不是所有的90後青年不想結婚,而是認為婚內消耗太嚴重,從而導致生活的質量下降。朋友們反應過:「我相信愛情,但這不是我結婚的理由。」正所謂飽足思淫慾,為溫飽掙扎的日子已經過去,溫飽不再是90後青年的首要思考問題,質量的提高也意味著花錢的地方更多、花的更細、更頻繁。
  • 當代青年的人生價值觀?為什麼活著?
    前兩天中午和90後的同事一起去吃飯,等待的時間,我看她面無表情,便問了一句怎麼了看你面無表情,臉上有一絲憂鬱,發生什麼事情了?他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她說:「活著太沒意義了,我都想前兩天台風怎麼不來我們這裡,或者來個地震什麼的。」
  • B站帶火月躺賺50萬的90後「包租婆」,打了誰的臉?
    月躺賺50萬的90後包租婆五四青年節,一廣州女青年在網絡上爆火,原因是她在廣州坐擁400棟樓房。看清楚了,是400棟!而不是400套,另外,她的每棟樓都能月躺賺50萬!這一辣眼的數字立即引來了大家的羨慕嫉妒恨。有人表示,這才是秒殺所有的躺賺方式,是真正的睡後收入。然而,該女青年是一個地地道道的90後!隨後,有人開始質疑90後「包租婆」的真實性。
  • 青年醫生成急診室版「北青」:主角變「90後」
    ,當然,也依然與時俱進在記錄著當下的勵志青春,只是主角換成了「90後」,《青年醫生》,其實就是披上白大褂的《北京青年》。趙寶剛的堅持:永遠撕不掉的趙氏標籤青年醫生成急診室版「北青」:主角變「90後」演員篇:專治各種半紅不紅《青年醫生》裡,任重、張鐸、張儷、王陽雖然也在演藝圈打滾多年,但目前的人氣只算是穩中有升,距離一線還有距離,但趙寶剛依然委以重任,讓一幹大咖為他們配戲,扮演綠葉。
  • 張佳寧《青年醫生》開暖萌模式 展90後職場心路
    90後初入職場的工作狀態;導演趙寶剛也解讀:無論這三個活寶是八卦還是歡樂,都表現著90後的成長意識,他們需要逐步成熟。而此次張佳寧在《青年醫生》中出演的這個艾小天,除了依舊是有點「二」之外,完全沒有了那種「好媳婦」的形象,  90後萌醫艾小天本對於工作滿懷憧憬,在經歷了緊張的搶救、見證了生命的逝去後,開始對自己工作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另一方面,由於年齡和性格的關係,艾小天一直以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和他人,雖然鬧了不少笑話,但卻讓人感覺溫暖快樂。
  • 思考死亡,是為了優雅地活著
    近日,「90後」電競選手若風找律師立遺囑上了熱搜,將輿論導向了年輕人為什麼開始立遺囑?截至2019年8月底,中華遺囑庫在全國範圍內訂立遺囑的「90後」已經達到了236人,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遺囑訂立群體多為企業白領、程式設計師、律師等行業職員。而未成家立業的群體會將財產給自己的父母,其中包括線上支付和遊戲帳號等電子財產。
  • 海亮全球招聘英才 90後青年才俊 有望拿到500萬+年薪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王燕平還記得嗎?青年管理天才候選人,90後佔近四分之一據海亮集團首席人才官張濱介紹,海亮的「星青年」人才戰略發布後,共吸引了海內外2萬多人報名,其中1800多人畢業於國內外知名高校或就職於知名跨國企業。
  • 珍愛網相親靠譜嗎?90後青年男女的單身情況
    珍愛網相親靠譜嗎?90後青年男女的單身情況時代的開放給予了90後的成長足夠的包容,90後成為了個性、獨立、嚮往自由的一代。這些個性獨立的90後有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並且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價值觀來應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對於婚戀問題,他們自然也有自己的觀點和追求。
  • 90後還過五四嗎是什麼意思?五四是什麼節五四青年節哪些人過
    90後還過五四嗎?關於五四青年的劃分標準是什麼?青年的劃分標準(一)我國青年年齡劃分:1.共青團共青團章程第一條對團員的年齡作出了明確規定:年齡在14周歲以上,28周歲以下的中國青年,承認團的章程,願意參加團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團的決議和按期交納團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年滿28周歲,沒有擔任團內職務的,應該辦理離團手續。
  • 中國90後被說「佛系」,牛津詞典2017年度熱詞卻是「青年震蕩」
    繼「保溫杯」「油膩」「脫髮」後,最新一個被印上年齡標籤的是「佛系」。不同於以往禿了、垮了、油膩了、保溫杯裡要放枸杞了的「中年危機」,這次中招的是90後。  「佛繫戀愛」、「佛系追星」、「佛系交友」、「佛系購物」、「佛系上班」……所謂「佛系」,大概意思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 90後,一個尷尬的年齡
    —— 《領悟》90後,第一批90後也是到達29歲,最小的90後也是到了20歲我常說,這個年齡階段是一個尷尬的年齡段,沒有了拼搏的勇氣,沒有了該有的成熟,卻多了些幼稚我們莫名其妙的接了80後的軌道,還沒等到完全熟悉,又來了00後,感覺自己夾在了兩個時代的中間,不能懂80後的宏圖大志,
  • 90後結婚年齡,90後普遍結婚年齡是多少
    說到結婚年齡這個問題,在以前古時候,結婚的年齡都普遍偏早,甚至有些地方還制定了規矩,在一定年齡之前沒有結婚的人,是違反當地縣城法律的,當時會年輕人提倡在成年之際,聽父母之命,完成媒妁之言,儘早完婚以敬孝道,這也是一種歷史性的傳統習俗,但是,在當今社會,結婚的年齡開始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 90後成數位音樂消費主力軍
    原標題:90後成數位音樂消費主力軍   日前,曾經的「新三板音樂第一股」多米音樂就被曝出將無限期停止音樂服務。但是與此同時,根據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音樂市場的全球排名已經上升到第12位,數位音樂更是排名全球第9,而中國數位音樂在整個音樂產業總營收中佔比達96.34%,這一比例水平更是位居全球首位。根據QQ音樂公布的大數據顯示,在數位音樂這個廣闊的市場背後,90後已經成為了中堅力量,而能否抓住粉絲經濟的商機和90後市場,則成為了在中國數位音樂市場生存和做大的關鍵所在。
  • 我們不是在生活,只是在拼命的活著,被房價後壓垮的90後
    前一段時間聽到一篇報導說剛畢業的90後在北京房價平均7萬一平的情況下要不吃不喝努力工作到80歲才能在北京有個小小的房子,聽到這裡很多人震驚了。是啊90後的年輕人一畢業就得步入中年時期早出晚歸只為在大城市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但是憑著他們可憐的薪水這個也就成了最大的夢想。
  • 90後與00後的代溝,表現在這3點,網友:年齡差真可怕!
    90後與00後的代溝,表現在這3點,網友:年齡差真可怕! 在4、5年前的時候,大家都還在談論90後的孩子怎麼樣?但是現在談論的對象已經換成了00後,因為現在出生在00年的孩子都已經19歲了,慢慢展現了他們的主觀思想,最明顯的就是90後與00後之間有代溝了。
  • 你感覺自己老了麼,如何才能人老心不老?
    事實上,社會發展到今天,關於老年人的年齡定義也早已不再是70歲。所以現在對於老年人的稱呼,具體年齡是怎麼劃分的呢?實際上, WHO早就給出了準確的答案。世衛組織將老年人分為三類:青年(60至74)、老年人(74至90)和長壽老人(90歲以上)。簡單地說,到60歲已經算得上是老人了。要相信很多人對於這樣的答案仍然無法接受。
  • 第一批20後寶寶出生!80後、90後網友的評論亮了
    其實早在2019年的時候,網絡上就流傳著一個段子:「20後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20後看80後,就像80後看40後。」按照年齡差來看,80後、90後足可以算是20後們的「爸爸輩」、「媽媽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