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呈現的社會傾向:適齡青年為何不想結婚

2020-12-22 貓v說娛樂

並不是所有的90後青年不想結婚,而是認為婚內消耗太嚴重,從而導致生活的質量下降。

朋友們反應過:「我相信愛情,但這不是我結婚的理由。」

結婚不難,一男一女花個幾塊錢就可以拿到結婚證,但是要如何面對未來的一生。也許上一輩的老人會牽扯到家庭傳承的觀念,可是匆忙的婚姻往往讓大家難以面對沒有感情的人渡過漫長的一生。

現代社會是一面反映客觀現實的鏡子,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是不在提高。正所謂飽足思淫慾,為溫飽掙扎的日子已經過去,溫飽不再是90後青年的首要思考問題,質量的提高也意味著花錢的地方更多、花的更細、更頻繁。

01

時代背景的變化

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以及到農業時代,對女性的束縛重來沒有放鬆。在沒有技術發展的流傳,勞動力往往是男性,女性的單獨生活能力隨著年齡增大而難以生存。婚姻,則是當時女性的選擇。為了更好的生活環境,寧願遵從三從四德等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只為能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男性也需要婚姻,受到家族傳承觀念的影響。農民家庭對於子女的觀念則是越多越好,人多意味著勞動力多、收入也能增加;大家庭當中,子女越多意味著爭權爭產,爭取經濟支配勸。

2020年,思想開放的當今,女性也能擁有自己的資產,不再需要依靠男性生存。但是結婚的標配基礎是有房有車,還要同時兼顧兩個家庭的經濟問題,孩子出生後的各種費用、醫療費用以及日常的生活開銷等等。

生育孩子的觀念不像從前,現在的孩子養育成本在提高,經濟收益在20年內很少能提高;這都是90後適齡青年的壓力,金錢、父母、家庭和孩子都積壓在他們身上。

結婚正面的刺激越來越小,離婚反面的刺激越來越大。

02

雙方的思想觀念不同

多少女性結婚之後從職場回歸家庭,照顧父母和孩子;男性在職場拼搏,為了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質。女性不甘被家庭束縛,也想為做更大的努力;男性寧願在外奔波,很少願意被家庭的瑣事絆住。

身邊的朋友談戀愛的越來越少,理想的結婚年齡基本都在30歲以後。基本在25歲左右,父母就開始為自己的婚姻操心,安排的相親事情永遠是最積極。

大部分適齡青年認為剛才學校出來,沒有玩夠,不像受到家庭的束縛。雖說相親是婚姻的渠道之一,但是大部分人的擇偶標準都存在,父母一味的催促,使之產生逆反心理。

主觀意識很強的人,不會在意社會的輿論,所給予的意見會自己判斷和吸收,提取適合自己的價值信息。生活的安穩取決於對欲望的大小,欲望越大,生活越難以安穩。

03

舉個身邊常見的例子

結婚前的費用可以先不計,婚後妻子懷孕最少一年半以內的生活壓力在男性身上。

嚴剛的工資是6K,沒結婚前只用寄2k回家給父母。結婚之後工資除去父母的2k生活費,3k交給妻子用在生活開銷,自己的能用的費用一再壓縮。身上的房貸車貸也是和妻子一起分擔,緊湊的生活讓他不得不在空閒時間找兼職賺點孩子的奶粉錢。

一人吃飽,全家不愁;有了家庭,入不敷出。錢鍾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但婚姻還是一種修行」。

為什麼現今社會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現在的人也越來越不想結婚,認為婚姻是枷鎖,是負擔,晚婚晚育似乎也已經成為常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結婚?難道,我們真的不再那麼渴望且需要婚姻了嗎?問問身邊結婚的朋友:「結婚快樂嗎?」

有的人只喜歡生活不被人闖入,不希望生活被指指點點,養養寵物、外出旅遊,不願被事情絆住理想的腳步。

然而在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界限,認為符合自己結婚的年齡在30~40歲之間。到時工作穩定,資金充足,能夠給家庭穩定的生活。

相關焦點

  • 不想買房,不想結婚,不想加班,現在的90後95後到底怎麼了?
    那些高級喪的非主流青年 這本《低欲望社會》,今年初曾在國內引起熱議,我覺得,大概是因為它狠狠戳中了中國社會的痛點。 有人說,日本的現在就是中國的未來。其實,就我個人的觀察,在中國的年輕群體中,低欲望傾向已經開始萌芽。
  • 為什麼現在的90後都不想結婚
    據民政局的調查顯示,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的結婚率為7.7%,在2013年的時候結婚率還是9.92%,已經連續四五年呈現下滑的趨勢。並且目前中國單身青年男女總人數超過了兩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婚或者晚婚,首先就是90後的學業時間長,他們畢業時已經二十四、五歲了。剛開始忙於工作還沒來得及考慮結婚這種破事。還有思想觀念的影響,現在這批青年,思想比較前衛,喜歡享受。比如像談戀愛那樣,先要找到感覺,喜歡二人世界,不願意過早步入婚姻那柴米油鹽的瑣碎和沒有激情的生活。
  • 為何越來越多的90後不想結婚了?
    現代社會不願意結婚的九零後女性越來越多。到底是為什麼會存在這樣一個普遍現象呢?鹿與默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我親姐她是90年生的,到今年滿打滿算已經快30了,但她到現在也沒有結婚的想法,包括根本就沒有談戀愛,周圍的親戚朋友非常的著急,都在給她介紹,但是我姐就會越來越煩躁,導致她現在越來越不願意結婚。其實我姐她不願意結婚有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她在年輕的時候,可能二十二歲的樣子有談過一個男朋友,當時其實感情非常好,已經到了見家長的地步。
  • 90後青年為何盛行不婚主義?
    90後青年為何盛行不婚主義?如今,不婚主義這個詞在90後青年當中越來越盛行,究其原因還是由於大部分的年輕人沒有準備好直接步入到婚姻當中,因此對於婚姻產生各種恐懼的情緒。但是,大多數年輕人終究要選擇成家立業,因此結婚依然是很多人必須要面對的事情,為了能夠揭開90後青年對於婚姻的態度,珍愛網直營店進行大數據調研,以下是本次調研的結果分析。
  • 90後為什麼不想結婚或者說不能結婚?
    最近我看到一個話題:說是有一億多90後都是單身。一億多你敢信嗎?那為什麼呢?他們還不想結婚了嗎?90後也不傻呀,他們明白如果不結婚自己一個人,吃什麼住在哪都沒關係,再難只是委屈自己,可以一旦結婚了,你想想能不能給到對方一個舒適的家,能不能以後個孩子一個完美的童年,兩個人有沒有能力去贍養好雙方的父母呢?想到這能不害怕嗎。
  • 00後比90後少了4700萬,大家為何越來越不想生孩子了?
    在以前,結婚生子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但如今許多年輕卻早已不把生孩子當作人生的必選項。明明生活條件有了顯著的改善,可大家為何越來越不想生孩子了?少子化危機曾幾何時,人口增長過快是我國面臨的最大人口危機,因此國家不得不提出實行計劃生育。
  • 為何現在的90後越來越不想上班?
    據專業數據統計,2009年-2011年的高校就業率均在95%以上,但自2013年起,全日制本科生籤約率下降,基本不高於44%,即便是已經混跡於職場的90後,在跳槽方面也是「任性妄為」,早已不知「穩定」為何物了。那麼到底是職場環境讓追求個性的90後被約束還是90後本身對工作就嗤之以鼻呢?
  • 這一屆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結婚了?|研究發現
    2018年後,最小的90後也滿了18歲,到了國家法定的結婚年齡。相比起父輩們,這一屆的年輕人更加的喜歡自由戀愛。但根據最近《中國青年研究》刊發了一篇題為《中國「90後」人口特徵及其形成原因解析》的研究文章結果發現:推遲婚育年齡是「90後」的普遍屬性,未婚人口比例高且未婚人口內部性別結構失衡嚴重,存在一定的男性婚姻擠壓。
  • 90後,說不想結婚,很怪異嗎?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離婚率的數據,中國民政部發布了2018年各省份社會服務統計數據,其中2018年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同比下降4.9%,離婚登記人數為380萬對。 根據各個省市的數據表明,年輕人的婚姻周期很短,80、90後的婚姻。尤其是80、90後起訴離婚的比率達51%。
  • 90後青年如何自我救贖?
    「同輩壓力」一直是在外國非常流行的一個觀念,如今在國內也開始盛行起來,那麼90後青年中的「同輩壓力」究竟有多嚴重呢?此前在一項調查當中顯示,由於「同輩壓力」的存在,多數90後感覺生活失去了快樂,陷入了盲目的比較當中。
  • 90後為何不願結婚生子?網友直言:完全可以,但真沒必要
    當年第一批90後,也都到了而立之年。除了在職場力爭上遊,在個人問題方面,90後也到了一個必須要做決定的時候了。然而我們看到,很多90後對於結婚生子並不在意,甚至抱著排斥的態度。這是為什麼呢?90後為何不願意結婚?當年不被理解的90後,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同樣不被長輩理解。
  • 他們為何幹一天玩三天?社會學者「潛伏」半年還原「三和青年」
    他們的這種生活方式,也成為網友熱衷討論的對象,只是這些討論多停留在碎片化的呈現之上,甚至一些網絡信息以極端視角看待他們。三和青年群體的真實出鏡是怎樣的?這背後又與社會劇烈變革之下的城市化有怎樣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者田豐、林凱玄「潛伏」三和,歷時半年,完成了20多萬字的研究筆記《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採用白描式研究手法,還原三和青年生存處境,打破大眾對這一群體的刻板印象。「豈不懷歸」出自《詩經》,意為「難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鄉?」田豐稱,書名有兩層意思。
  • 「不敢戀愛,不想結婚」:現在的90後都怎麼了?
    小編身邊有許多朋友,都不想結婚。談起婚姻,他們一是害怕結婚之後,要買房買車的重擔;二是害怕跟自己結婚的這個人不是對的人;三是害怕結婚生孩子後生活花銷會很大等等。種種原因,導致他們出現了恐婚恐育的傾向。小時候,小編總幻想著以後自己的婚禮。
  • 為什麼很多90後都不想結婚了,而喜歡單身?看完有沒有同感!
    越來越多的90後不喜歡結婚而選擇單身,無論男生女生趨之若鶩。作為成長在六十年代受傳統教育的父母來說,是心中的痛和嘴上的無奈。我們一直在捫心自問:到底是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讓原本可以正常談婚論嫁、生兒育女的大齡男女們對婚姻、對家庭退避三舍望而卻步?
  • 適齡結婚很重要
    她因為年齡太大,所以是為結婚才結婚。她說:「如果我母親要求我必須在適婚年齡就結婚,我一定會按她要求的時間結婚的,但她從來不管這個事情」。從這件事看,所謂很民主的母女關係,未必是好事。給孩子「自由」的前提,是我們要先教會他們如何使用這「自由」。不然這個「自由」就成了傷害孩子的工具。
  • 90後結婚年齡,90後普遍結婚年齡是多少
    ,特別是90後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對結婚的看法與觀念都存在著自己的想法,所以,對於這方面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90後普遍結婚年齡都是多少?現在90後的普遍結婚年齡一般都在26歲之後,雖然個別綜藝和網紅讓我們看到了不少的年輕新娘,但是,真正的一大波90後結婚人群的年齡範圍,在26歲-32歲之間,相比之前古時候的女子,結婚的年齡層面是不是讓你覺得有點靠後,事實的確現在結婚平均年齡在往後延遲,裡面當然也包含了各種的因素,現在已經不流行包辦婚姻了,年輕人對婚姻有著自主權,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大事
  • 「調查」這些年輕人為何不結婚?帶你傾聽90後婚戀觀
    90後單身原因分析 社交圈小排第一據2019年中國青年網聯合珍愛網發布的《90後青年婚戀新常態調研報告》顯示,90後單身的原因排行榜前三名為:社交圈子小、工作忙、對愛情幻想過於完美。就性別差異而言,除了圈子小之外,男性單身的主要原因為性格內向不擅交際、工作忙、經濟條件不理想;女性單身的主要原因則是對愛情幻想過於完美、工作忙、性格內向不擅交際。
  • 中國結婚率連續四年下降,90後:沒有能力,結什麼婚?
    結婚是人生大事,兩個以前人生經歷不同的青年男女,通過相識、相知、相愛,最後步入婚姻的殿堂,這裡面的故事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結婚率連續四年下降,30歲未婚成為常態,有90後表示:沒有能力,結什麼婚。
  • 90後女生為什麼不想生孩子了?
    掐指一算,90後女生正當育齡,卻發現身邊很多女生說自己不想生孩子了。她們說這話時,有一點兒不屑,一點兒不滿,帶著一點女權的傲嬌。和她們這麼大時,我根本沒想過「到底喜不喜歡孩子,需不需要孩子」這種問題,之後結婚生子,也是按人生主流模板套下來的。
  • 1億個90後單身:90後為何寧可成為剩男剩女,也不願意結婚?
    6個月前,最大的90後已經奔三了,但90後整體結婚率卻不到10%。如今2020年下半場已開局,身邊許多90後依然頂著「大齡剩男剩女」的帽子,似乎沒有摘掉的打算。有人說,比相親更可怕的是,90後的中年人已經不想結婚了,許多父母害怕的一幕上演了。據2020年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1億個90後是單身,每2個90後就有一個不想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