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是可以在生活上加分的,得體的形象,會給應聘,交友,擇偶等加分,這是事實。而得體的形像,除了花錢,還需要花時間、汗水才能獲得。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必須去掉「懶」。
孩子們大了,慢慢開始就到婚嫁年齡,我們要提前教會他們如何擇偶,這關乎孩子們一生的幸福,這是一堂大課。如果男的擇偶擇錯,那可是影響家族三代人。女的擇偶擇錯,毀的是自己的一生不說,還讓父母操心,又影響孩子。
前幾天,和一個66年的朋友談事時,她提起她晚婚晚育,現在孩子十幾歲。她因為年齡太大,所以是為結婚才結婚。她說:「如果我母親要求我必須在適婚年齡就結婚,我一定會按她要求的時間結婚的,但她從來不管這個事情」。
從這件事看,所謂很民主的母女關係,未必是好事。給孩子「自由」的前提,是我們要先教會他們如何使用這「自由」。不然這個「自由」就成了傷害孩子的工具。
前天和我家孩子聊起,她說她有兩個朋友,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從小到大都沒被父母打過,那兩個孩子我都認識,我說:「因為他們的父母都不管他們,這是不是相當於孤兒了?」,孩兒聽了,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說:「對哦,他們都是父母離異,雙方父母都不管」。有這樣父母的孩子,是很可憐的。父母不教育,只給錢,可能父母感覺欠他們,所以用錢彌補,卻不知道,這對孩子不是愛,是傷害。這個兩個孩子分別都談過三次戀愛了,現在又脫單了,又在追求愛情的路上了。
我們做父母的,不是等孩子到了或者過了結婚年齡才開始催,而是父母要給孩子早早的灌輸適齡結婚的觀念,這對孩子的婚姻觀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我的表妹88年的,還未婚,因為我的姨媽經常會對孩子說一句話:「如果讓我從重新做選擇,我不會結婚」。其實我們姨媽很幸福,我姨夫也很疼我姨媽,但是和單身相比,那肯定是單身自在,但生活不能什麼都要的。
所以表妹也會有這樣的想法,比如說到戀愛,一提到,她就會拒絕。這是深深受母親影響到的。因為姨媽總說我表妹不會談戀愛,而且口氣是表揚的口氣。導致今年32歲的表妹,還沒找對象,人很漂亮,單位也好,可這樣成了剩女。
另一個不婚孩子是90年的,也是,母親沒有早早幫她的婚姻規劃一下,導致不想結婚了,越往後,越難找對象,越難找,就越不想找。
女孩幾歲最合適談對象?22-24歲談,25-27歲結婚,28歲生寶寶,這是最佳的時期。男孩子還好,哪怕是現在男多女少的時代,也沒事,因為男孩子找個小10歲的也問題不大,但女孩找小10歲的,問題很大。
雖然有很多姐弟戀,但姐弟戀,年齡差太多的,幸福的比例又有多少?別舉明星的例子啊,那些都是自信滿滿的女人,而且經濟獨立,保養得又特別好,用錢養出來的,我們普通人家,沒法比。現實生活中,有年齡差那麼多還幸福的姐弟戀嗎?有,但不多。我們做父母的不能抱這個僥倖啊。年齡太大才想找的時候,你會發現,優秀的都是別家的丈夫。
女孩必須在妙齡時開始擇偶。古語有句話:成家立業。為什麼要先成家,後立業呢?這是古人的智慧。沒有結婚的人,很難升起責任心。
當結婚後,就意味著,你是成年人了,你要負起一個家的責任了。丈夫的責任,妻子的責任。有了責任心,再去創業,那就和未婚創業不一樣了,未婚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做事情也就可以隨性,花錢也可以隨性。但結婚後就不同,要經營一個家,要規劃,買房、買車、生孩子、養孩子、孝敬父母啊。還有兩口子的旅遊、學習等等的規劃。
適婚年齡結婚是最好的。但要如何擇偶,就是我們父母要提前教,同時也要幫孩子們把關。今天分享到這,下期再分享。
感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