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些由老洋房改造的餐廳,每一間都深藏著故事……

2020-12-22 幸福降臨中

上海的弄堂小路,稍不經意間就能撞見一棟靜佇在拐角的老洋房。小編精選了10家由名人故居改建而成的餐廳,時光更迭,新吃客把如今的熱鬧重新帶入老洋房。

申粵軒 丁香花園在眾多老洋房之中算是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將柔美的江南園林與嚴謹的官邸建築巧妙地融為一體。 據傳這所房屋是李鴻章為自己的四姨太所建造,而這位姨太太恰好名喚丁香。 望著這富麗堂皇的建築與遍植丁香的用心,很多人大多會暗自嗟嘆:這位女子可是有很大的福氣呀! 只是遍查正史,也只記錄了李鴻章三位妻妾的名字。不知這位傳說中的四姨太在這繁華光景之中是幸福還是落寞呢?

既然名為申粵軒,就知道是做粵菜的館子了。 其中一道「蔥姜辣鮑魚」更是斬獲過「上海烹飪大賽金獎」。 蔥姜辣的香味極好的掩蓋了鮑魚的腥,看似汁水全無,一入口卻汁水爆滿口腔。另外特色的日本清酒清遠雞、蜜汁牛仔骨、廣式點心都值得一品。 人均: 268元 地址: 華山路849號丁香花園2號樓

老洋房花園飯店 杜月笙作為上海灘一大梟雄,自然各處府邸也是很多。 和房子一樣多的是姨太太,總共五位。 如今名聲在外的老洋房花園飯店便是送給四姨太姚玉蘭的住所,一座大門並不起眼的海派建築。 帶有一個小花園的三層樓,裡面存留著當年的壁爐、留聲機和皮質座椅,隱約能從中料想到當年上海名媛們的上流生活。

大約也正是這種榮華的薰染,讓這位本是被杜月笙從戲班強搶而來的姨太太竟然極力撮合丈夫迎娶了孟小冬吧。 花園使這裡成為了舉辦小型婚禮的絕佳場所,這裡的本幫菜也是全上海數一數二的正宗。 濃油赤醬的糖醋小排酸甜可口,肉質也嫩的恰到好處;老上海冷菜必點的燻魚,外酥裡嫩;店內招牌極品牛肉非常有嚼勁,且粒粒入味。 人均: 266元 地址: 紹興路27號(近瑞金二路)

Sasha's 據說,薩沙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社交界一名活躍的白俄女子,喜歡穿紅色衣裙,熱愛舉辦各種Party。 這座薩沙餐廳便是通體紅色的牆面,時刻散發出獨特的異域風情。 要說老上海社交名人,不得不提宋氏三姐妹的,三個女人共同影響著整個民國史。 而這棟宅子便是她們大哥宋子文的府邸,裡面有著這一家人的眾多老照片,更有專門的宋美齡Room。

與其他洋房老派的菜式不同,薩沙在一樓的吧檯提供很多種口味的雞尾酒和多款暢飲啤酒,讓這棟老建築依舊充斥著紅色的熱情。 主廚與服務生有許多外國人,提供比較地道的西餐酒吧菜式。戰斧牛排、Pizza、薯條,都值得一試。 人均: 194元 地址: 東平路11號(近衡山路)

桂林公館 桂林公園因園內遍植20多種桂花樹而得名,每逢中秋時節便桂香撲鼻、沁人心脾。 解放前上海灘傳奇大亨之一黃金榮的私家花園別墅。每次前來聽聽舊時黃家花園的故事和生活,與景致一同似畫卷般徐徐展開:想當年戶外的八仙臺,會請名角到園子裡唱堂會。在起轉承合中,妙音傳遍公館的每個角落……

此處作為黃金榮曾經的用餐官邸,深受上世紀30年代海派文化的影響,採用一人一碟的中餐西式制。 桂林公館有茶餐為之一絕:一道「陳年普洱紅燒肉」用的是陳年普洱與安徽黑豬。普洱泡出三泡後,茶湯與豬肉、醬油同煮,最後收汁入味。此外銀鱈魚菲力牛排和桂花清燉官燕也是極為推介的。 人均: 450元 地址: 漕寶路188號桂林公園內

慧公館 慧公館是一幢英式三層花園洋房,原為滙豐銀行買辦席鹿笙的父親所建,而後又被上海灘赫赫有名的大佬杜月笙收為膝下公館之一,也是張愛玲最為留戀駐足的地方。

推開大門而近,婆娑的樹影映照在紅瓦白磚之上。微風吹過,陽光透過葉隙跳動於前,昔日名流雲集的歡歌笑語似又重新映現,讓我們再次與他們擦身而過。

此處也是小南國高端品牌的所在地。結合慧公館本身的古典氣息和老上海的懷舊情懷,總廚們研製了多款中式菜餚。 人均: 472元 地址: 黃浦區思南路59號(近復興中路)

首席公館 首席公館原為黃金榮、杜月笙等人合股公司的辦公地所在,由法國建築師所設計。 當時的上海曾一度被稱為是「東方巴黎」,館內的設計恰恰反映了優雅經典的法國和亞洲建築與時代融合的特點。

首席公館位於四樓的紹興私房菜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私房了,這裡沒有可供點菜的菜單,由主廚與客人溝通之後採用當季最新鮮的食材烹製。 人均: 290元 地址: 新樂路82號5樓

席家花園 外界曾有誤傳東平路1號為原國民黨中央銀行行長席德懿的私宅,事實上席家最重要的靈魂人物是滙豐銀行買辦席正甫。 作為席家闖上海的第一代,他除了過人的金融才能以外,更重要的是人脈關係的拓展。

席正甫之後的席家三代掌控了上海最大的外資銀行共55年,就在這棟宅邸也不知宴請過多少政商兩屆靈魂人物。 一位九年的老主顧說:景色未變,味道也一如既往。 冷盤裡最喜歡蔬菜沙拉,裡頭摻雜的海蜇頭既脆口又清爽。 水晶蝦仁、蟹粉豆腐、紅燒肉等傳統本幫菜也都滋味不錯。 人均: 156元 地址: 東平路1號(近衡山路)

福1039 福1055、福1039、福1088,皆是在老洋房中經營的上海菜,後面跟的數字都是餐廳所在地的門牌號。 其中最有故事的一間便是1039,它曾是駐上海法國銀行總裁馮·莫裡先生的居所。 當年馮·莫裡先生帶著太太從巴黎到上海赴任,起初居無定所,太太便覺得漂泊異鄉沒有家的感覺。 為了撫慰太太,馮·莫裡先生便將愚園路1039號買下送給了她。

能夠給予太太巴黎歸屬感的房子,自然是充滿了法式情調的建築。被現在的老闆買下後雖是做的本幫菜,仍然還能從各種擺設中闖入法式電影的浪漫情調。 福系列餐廳的上海菜,很少會踩到雷區。招牌冰鎮黃酒雞,酒味香、雞肉細膩,瞬間想起小時候的老味道。 人均: 331元 地址: 愚園路1039號(近江蘇路)

馬勒別墅 馬勒別墅有一個頗為夢幻的來歷故事:猶太富商馬勒最寵愛的小女兒在一天夜裡做了個夢,夢見了一幢「安徒生童話般的城堡」。 她父親於是根據女兒夢中所見的樣式,花費七年建造了這座別致的挪威式住宅。

在這樣一座宛如城堡的飯店吃下午茶,可以說能大大的滿足所有少女心中的公主夢。如果在這裡舉辦一場夢幻婚禮,那更是眾多女孩的夢想了! 雖說我們沒有一個能讓自己夢想成真的爹,但是也可以來吃個美美的下午茶啊,誰還不是小公主了~ 人均: 415元 地址: 陝西南路30號(近延安路高架)

雍福會 雍福會在上世紀50年代是名醫鄺安坤的官邸,1980年後的21年間又成為了英國領事館。 正是這一中一西的交疊,讓雍福會從裡到外散發出別樣的藝術價值。

古時大戶人家所有的牌匾和對聯大喇喇的掛在歐式壁爐上,明代千金小姐的床和張曼玉最愛的那張上世紀的Fendi沙發同處一地,深藍色絲絨牆上掏出一塊木雕窗……每個細節都在講述當年上海發生的中西碰撞。

招牌菜蟹粉獅子頭,肥瘦肉各佔一半也並不油膩,加上裡面摻雜的蟹粉、馬蹄蓮吊出鮮味同時,口感也更加清爽。 煙燻銀鱈魚更是小黃瓜回味良久的一道菜,用祁門紅茶煙燻出來的銀鱈魚表皮略焦脆,吃著有一股茶香,而裡面的鱈魚依舊非常香嫩。 人均: 679元 地址: 永福路200號原英國領事館

相關焦點

  • 老洋房花園餐廳:杜月笙四姨太的私人住所
    繁華的舊上海,造就了眾多風格各異的洋房。這些舊洋房有著神秘的出身,直到今天還留有上海三十年代的味道,在這樣的洋房裡開餐館,調子是摩登、優雅的,食客在用心享用美食的過程中,似乎也吞出著歷史的沉沉香氣。老洋房花園餐廳的小樓掩藏在安靜的紹興路上。(新浪尚品配圖)老故事
  • 杭州老洋房往事:近百處隱秘在城市一隅,每一扇窗每一塊磚都在講故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圖片由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管理中心提供)不久前,電視劇《安家》熱播,讓隱秘在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裡的老洋房,再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十裡洋場一朝夢,百年風情永世傳。其實,不只是上海,杭州也是一座擁有老洋房浪漫情懷的城市,它們見證了城市變遷歲月更替。
  • 不容錯過的上海老洋房裡的氣質餐廳
    漫步於上海的馬路上,每碰到一幢洋房都令人忍不住駐足。腦海裡閃現出的是電影裡亮起的皮鞋走過木質地板,是西裝油頭的闊少和風姿綽約的姨太太們的談笑風生。如今歷史更迭,曾經的老洋房已經變成了各式的餐廳,上海,這座有故事的城,又留下了多少這樣的餐廳呢?
  • 上海夫妻花40W改造老洋房,明星都搶著去,他們卻說不想紅?
    記得點擊關注「裝個好房子」哦~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在上海靜安區華山路,有一家老洋房改造的喜珈小院。它非常隱蔽,藏在一處不起眼的小弄堂後面,還要經過一處狹長的走廊。
  • 《安家》帶火了上海時髦老洋房,我居然都搶不到參觀票
    原標題:《安家》帶火了上海時髦老洋房,我居然都搶不到參觀票雖然買不起「有故事的老洋房」但我們現在不僅能進去參觀還能在裡面看書喝咖啡「疫情過後,重溫寄放上海靈魂的老洋房,真好!」最近,因為疫情閉館的許多老洋房都重新向公眾開放,衡復風貌區周末 200 人的預約名額常常被「秒光」。這些融合了東西方建築元素,具有濃厚藝術氣息的洋房,承載著太多的故事。
  • 上海老洋房火了,每幢一個傳奇故事
    最近電視劇《安家》火了,向公館是劇中的第二單老洋房生意,也是該劇中成交額最大的一筆生意。向公館總面積1200平米,按照單價每平米30萬計算,總價達到了驚人的3.6億元,最終被飼料大王林茂根拿下。這就是代表老上海身份和地位象徵的花園洋房。上海的「洋房生活」不但是上海市民的夢想,也是一些生活在上海的老外們的夢想。老洋房是指解放前建造的,一般為四面或三面臨空,裝修精緻,備有客廳、餐室,有數套衛生間等結構較好的獨立式或複式、別墅式住宅。老洋房是上海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載著一個當年上海灘的傳奇故事。上海徐匯區和盧灣區的交界處老洋房的蹤跡較多。
  • 調控下上海這些老洋房賣瘋了!掛牌價格已達每平63萬
    調控下這些房子反而賣瘋了!就它80年都跑贏了資產通漲!  公眾號上海沃畫報最近推了一篇文章說,上海老洋房今年6-8月成交了50多幢!要知道上海私有產權的老洋房總共只有200-250幢,其中產權清晰、可出售的老洋房全市不超過100幢!修繕完好的不足50幢!
  • 為上海老洋房「開光」的政協委員
    從《上海閒女》、《張愛玲地圖》,到現在的《點點胭脂紅》,每本看後總為她的獨特女性的細膩筆觸而感到敬佩。淳子的筆中人物大都是女性,無論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所處的年代大都是民國時期,生活的環境大都是遠東的國際大都市:上海。無論命運如何,尊嚴都是她們的刺青。
  • 夜上海·流連|《安家》老洋房滬上覓蹤
    上海老洋房是滬上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見證了一個當年的傳奇故事,也見證了近代上海的歷史變遷。據統計,上海現存的老洋房有4000-5000幢,佔總量90%以上的國有花園住宅2004年起就只租不售。私有產權的老洋房有200-250幢,能出售的更是少之又少。除了著名的鄔達克建築愛神花園外,榮宅、孫科別墅和白公館等都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老洋房。
  • 被熱播劇《安家》帶火的老洋房,原來是這裡!
    小時代》中顧裡畢業時租下的豪宅現實中的原型也是思南公館大家熟悉的梅蘭芳、柳亞子先生都曾在這裡居住過讓我們一起雲遊思南公館近距離欣賞上海的老洋房從思南路漫步到思南公館如果說「抬頭能看見梧桐的地方才叫上海」,那思南路可以說是上海味道最終的小馬路之一了
  • 《安家》豪宅在上海老洋房裡能排老幾!看完「上海老洋房之最」請儂...
    根據數據統計上海現有老洋房約5000多棟 其中有些老洋房比劇中出現的那兩棟 還要貴還要有名氣 所以我們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看 「淘最上海-老洋房之最」
  • 「為什麼說上海的老洋房其實並不好賣?」
    說到建築,說到海派文化,不少人都喜歡去上海的曾經的租界板塊。一條條有著歷史的老馬路,兩旁別有味道的法國梧桐以及街道兩邊的小資店鋪,在加上三三兩兩的外國人士,很多時候你會覺得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遙遠的時代,或者感覺自己已經置身歐羅巴了,或許這就是上海的海派文化味道之一了。 那麼說到建築,我們就不得不提一提上海的老洋房。
  • 一位希臘建築師改造了一座上海老洋房:重燃壁爐一切如在希臘
    希臘建築師Kostas Chatzigiannis在上海生活工作了十一年。他喜歡上海的老建築,無論是100年前歐洲人為了在此安居而建的住宅樓,還是70多年前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的竹子涼亭,Kostas都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工作,他一直往返於中國和希臘,不同的文化和經歷也體現在他的設計中。8年前,Kostas為當時的上海「世博會」設計了希臘館。
  • 化身徐姑姑,帶你「夢回」上海老洋房
    徐姑姑的大作《夢回十裡洋房》確有其書,但準確的書名為《回夢上海老洋房》,作者是擅長講述上海豪門故事的宋路霞,該書以老洋房為主線,講述了百多年十裡洋場的名人趣聞軼事,史料豐富。正如劇中徐姑姑所言,「每一棟老洋房都有自己的故事、性格和自己應有的主人」。
  • 這五座上海老洋房,才是真正的上海味道
    來源: 杜蒙旅行TB隨著《安家》等電視劇的熱播上海老洋房再一次成為旅行打卡熱門景點在寸土寸金的「魔都」上海獨棟洋房稀少且珍貴能在市區擁有這樣一套華美的洋房哪怕在舊時,也絕非易事今天小編帶你走進五座風格各異的上海老洋房感受飽含魅力的滬上洋房之美丁香花園
  • 竟然敢看上海老洋房了!
    於是,我抱著「雖然買不起,但看看又不花錢」的心態,決定一探上海這些老洋房的前世今生。 應公館:混搭造就奢華 劇中被林總花巨款買下的向公館確有原型。
  • 上海「老洋房」為何長時間難賣出去一棟?4個原因很關鍵
    最近《安家》這部電視劇正在熱播,這是一部講述房產中介的故事。其中的男主角徐文昌是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店長,他是上海的老洋房專家。安家天下總部將女主角房似錦派去靜宜門店當店長,實行「雙店長制」,其實也是讓房似錦去偷師徐文昌賣老洋房。
  • 中國60多家餐廳榜上有名 上海13家餐廳上榜全球最佳
    福和慧靜靜棲身於老洋房匯集的愚園路老街,餐廳名字來源於餐廳主人對福慧雙修的理解,禪意十足。餐廳設計邀請了國內頂級設計師呂永中操刀,獨佔三層樓,以包間為主,安靜和私密自然不用擔心。和室內風格相對應,福和慧的菜品也呈現出一種古典而現代的美感。精美的擺盤、西餐的上菜方式、創意融合菜式,處處都體驗出不一樣意味。
  • 來看看上海的這些老洋房,才叫真的颯
    最近的熱播劇《安家》講述了房屋中介的故事,劇中羅晉扮演的徐文昌和孫儷扮演的房似錦接連賣掉了兩棟老洋房龔家花園和向公館,價值上億,連佣金都能賺上百萬,這讓我們普通百姓們也見了世面。實際上,劇中的龔家花園和向公館只是上海老洋房的冰山一角,今天就讓我們來見識見識那些真正厲害的老洋房。
  • 「理想餐桌」開進老洋房 精準扶貧從「田間」到「舌尖」
    12月18日下午,一張連結中國西部田間和駐滬跨國企業的「理想餐桌」在汾陽路150號上海滬劇院老洋房裡亮相。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上海日報社主辦的「跨國企業在上海·理想餐桌行動」以上海16個區對口幫扶地區農產品為食材,由在滬中外名廚進行創意烹飪,形成了19個優秀扶貧公益菜單。在老洋房「白公館」裡,做了一場「理想餐桌」與海派文化的跨界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