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檔深度嚴肅的訪談節目活下來,真是,不易」。
攜原創深度訪談節目《立場》登陸愛奇藝時,主持人易立競曾發出以上感慨。的確,在信息大爆炸且人人都有一個麥克風的低門檻傳播環境下,觀眾對一檔保持著高端、深度、人文的訪談節目的需求似乎並不迫切。
然而《立場》一經播出即反響強烈,被訪人物俞灝明、周杰攀上微博熱搜高位,豆瓣開分高達8.4,更在真人秀主流綜藝的強勢包圍圈中拿下國內口碑綜藝榜第六的成績。易立競直觸受訪者雷區的「敢問」為人津津樂道,節目還選擇了對受訪者具有特別意義的場所或元素與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如易立競陪伴俞灝明前往「死亡體驗館」再度經歷一次瀕死考驗、與黃曉明共同進行切斷一切交流形式的三小時密室實驗等,讓鏡頭呈現紀錄片式的紀實感,既觸達受訪者的真實內心,又讓觀眾沉浸其中,進一步理解受訪者的情緒緣起。
憑藉易立競「冒犯式」採訪+「行走的演播室」模式,《立場》成為了訪談類節目一個大寫加粗的標誌性「符號」。在3月18日開展的中國傳媒大學公開課中,有傳媒學子直接表達了對易立競的欽佩:「你的每一期節目都是我們新聞學院的教材」,這樣一檔備受讚譽的嚴肅的深度訪談節目,自有它的獨特存活之道。
「冒犯式」提問釋放人格魅力 成就高端審美意趣
具有獨特人格魅力的主持人,可謂是一個訪談節目的靈魂與核心。無法被模仿與複製的訪談技巧是節目推陳脫俗的重要寶藏,而主持人的精神內涵代表了節目的思想精髓。作為資深人物訪談記者、前《南都人物周刊》的高級主筆,易立競的職業履歷、文化底蘊煉就了她善於提問、臨場應變的能力,她直觸雷區的犀利風格,也讓對話更富於個性。
身為一個成熟的採訪者,易立競提問時並不迂迴套路,而是以客觀的中立姿態,試圖讓受訪者直面內心的真實感受。如採訪黃曉明,最棘手的莫過於外界對於他「演技差、自戀傑克蘇」等負面評價,以及曾因「鬧太套」英文發音被全民群嘲的尷尬。但易立競卻在採訪之初,就以此為切入點提出相關問題,不僅讓黃曉明在回顧過往中捋清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也讓觀眾看到黃曉明從曾產生抑鬱輕生念頭,到如今心態平和、樂於自黑的轉變。
在對話周筆暢時,易立競也直白提問了大眾將她與李宇春、張靚穎相比較的話題。未曾想周筆暢直接坦承「確實在很多人眼裡她們發展得比自己好」,還直言自己「被通稿吹得太過」……採訪者的耿直,反而讓受訪者卸下防備,激發了更真實的表達。
提問很「冒犯」、冷靜、深刻,是不少觀眾對《立場》的觀感,但採訪取得成功,更需要主持人擁有人性的善意和溫暖。採訪京劇名家王珮瑜時,當這位業界罕見的「女老生」提到性別認知的困惑時,易立競表現的不是廉價假意的同情附和,而是給予理解和尊重的空間,顯示出了更高一級的人文觀照。
行走的演播室創造靈動談話場域 打量生命探究人性
在訪談節目裡,演播室無疑是一個必備元素。《立場》中,打破傳統訪談節目的空間限制和表現形態,受訪者並沒有被限制於某一個固定的演播室,而是被邀請到與他們的人生經歷或處世態度息息相關的場所,如充滿了王珮瑜青澀練功回憶的上海戲曲學校原址,寄託了周杰平淡生活追求的稻田農場,還有跟隨著韓紅公益腳步所踏上的救助現場……
更特別的是,首期節目裡易立競對俞灝明的訪談,選在一家「死亡體驗館」中進行。再一次感受瀕死考驗,回憶為康復而掙扎的艱難時光,俞灝明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在易立競的追問中,他也向觀眾剖析了自己對事情、情感的心態,展示了經歷生死後的豁達。
而當聽到黃曉明「越來越不喜歡人多的場合」的心聲後,易立競與他一起進入了封閉密室,全程切斷與外界聯繫,拒絕一切語言和肢體交流,接受「與自己對話、與自己相處」的考驗。三個小時的孤獨實驗,黃曉明從最初的緊張,到啞然失笑、迫切希望與人溝通,再到完全靜下心來書寫、思考,在逐步體會世界「慢」與「靜」的過程中,他也對自己祈求寧靜的內心需求有了更清晰的審視。
流動的環境,為觀眾帶來行走的、變化的空間體驗,也能夠讓受訪者情緒更放鬆更投入,從而更主動地回答看起來很犀利的問題,釋放真實的自我,成為話題推進的動力。而追隨受訪者足跡,一起體驗每一個對話的場域時,主持人易立競既是採訪者,也是參與者和觀察者,為觀眾挖掘受訪者的人生路徑與真實個性,讓《立場》呈現滿滿的靈動鮮活感。除了場景的變換,《立場》邀請的受訪者也不僅僅局限在娛樂界、文化界人士,還包括李開復等商界精英,以理性思辨的訪談,突出節目的人文特質以及關照到不同社會層面的全面視野。
創造合適的談話場域,打破既有的人物刻板印象,去傾聽或追問,探究人性的本質,表達多樣的人生態度,《立場》用深度嚴肅的定位,成就了節目的高口碑。易立競表示,「採訪其實是一場冒險,這其中荊棘叢生,深度人物專訪的現場是兩個人的戰場,也是一個舞場,有時需要和對方博弈,有時需要和對方共舞。而在這其中,採訪者是引領者,要孤單前行。最終能到達的深度和廣度,要二人共同完成。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重新打量每一個生命,特別是這些被臉譜化的公眾人物」。從目前播出情況看,《立場》充分詮釋了自身「不迎合、不迴避、不輕薄、不盲從」的製作理念,也給予了觀眾真正紮實的精神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