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談法在教育課題中的應用
一、訪談法訪談(Interview)是進行研究的一種有效方法,訪談由研究者口頭提問和受訪者口頭回答兩部分組成,可以彌補書面調查的劣勢。訪談法的優勢在於便於了解受訪者的價值觀、情感感受和行為規範。一些影響受訪者和訪員行為的常見問題缺陷[3]三、訪談法的流程訪談法的一般流程是:1、確定研究問題與訪談目的當確定了研究問題後,研究者就需要根據研究的目的確定哪些研究內容需要使用訪談法來進行研究
-
【UE分享】半結構式訪談在探索性研究中的妙用
二、半結構式訪談在探索性研究中的妙用實例:社群研究社群研究,顧名思義指的是對一個具有一定邊界感的社會群體、組織的研究。一般來說,探索一個社群的組織結構、互動內容和成員特徵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這個社群的成員,我如何獲取信度較高的研究素材?
-
護理研究——質性研究<3>知情同意書、訪談提綱的編寫
責編 | 皮卡魚作者 | 大冉我們熟悉了質性研究的內容、訪談基本概念和過程(見護理研究——質性研究<2>啥是訪談法?(1);護理研究——質性研究<2>啥是訪談法?(2);護理研究——質性研究<2>啥是訪談法?(3)),那麼知情同意書、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資料表和訪談提綱怎麼設計呢?
-
案例研究法在教育課題中的應用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人種學研究、民族志研究、現象學研究、案例研究、紮根理論、批判性研究、歷史研究等。其中案例研究法是一個對於教師來說教容易掌握的教育研究方法。[2]比如新疆的少數族裔群體圖瓦人,他們的群體生存狀態和習慣有別於其他民族,當研究圖瓦人的教育狀況的時候,則比較適用於案例研究法。首先,使用案例研究法可以研究圖瓦人教育與眾不同之處是什麼,並分析為什麼是這樣;第二,該類事件是研究者無法控制的(一旦控制使得研究失去了真實性);第三,該類事件發生在當代,是現實生活背景下的實際問題。
-
研究方法:深度訪談 | 深度訪談研究方法的實證論析
一般來說,在國內綜合性的社會科學方法書籍中,對深度訪談介紹的一節通常會出現在質性研究方法的一章中,如2009年風笑天的《社會學研究方法》和2009年邱澤奇翻譯的巴比的《社會研究方法》[1,2]。在國內質性研究的書籍中,對深度訪談的介紹會更加詳細和具體,通常會用單獨的一章來闡述深度訪談研究方法,如文軍和蔣逸民(2010)在所編著的《質性研究概論》一書中,用獨立的篇章對深度訪談研究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這本書的不足之處在於雖有綜合介紹,卻缺乏具體運用的研究實例分析[3]。陳向明2000年出版的《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是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質性研究的專著。
-
名詞解釋 | 參與式觀察、焦點小組訪談法、定量研究方法
①參與式觀察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實際參與研究對象日常社會生活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觀察。
-
法大佔座問題研究——基於76個訪談個例
其次,當今法大學生對於佔座持怎樣的態度,各自的理由是什麼?最後,目前對於法大的佔座行為有何對策建議?本文以定性研究方法為主,採用的是觀察法和訪談法。觀察對象主要為昌平校區的佔座情況,其中包括常規的上課佔座和相對長期的考研佔座,時間跨度為2020年9月23日至2020年10月3日。
-
深度訪談研究方法的實證論析
深度訪談研究在西方是一種成熟的質性研究方法,但在我國仍然處於發展階段。一般來說,在國內綜合性的社會科學方法書籍中,對深度訪談介紹的一節通常會出現在質性研究方法的一章中,如2009 年風笑天的《社會學研究方法》和2009 年邱澤奇翻譯的巴比的《社會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研究述評
個案研究法研究述評作者:李長吉,金丹萍 來源:常州工學院學報( 社科版)定量研究在中國教育研究領域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對教育基本理論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除此之外,個案研究法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質性研究方法出現在各類研究方法的著作當中,如陳向明的《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潘淑滿的《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董奇、申繼亮的《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等著作中都論述到個案研究法。
-
民族志方法在管理學研究中的應用
民族志是以田野調查為依託、運用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去獲知社會事實的一種實地調查方法。經過人類學家的不斷實踐,它己發展成為社會科學的一種重要的定性研究方法。早期的民族志主要來源於探險家、旅行家、傳教士和殖民地官員對異文化(other culture)的描述或記錄,科學民族志的形成歸功於Malinowski於1914-1920年間對紐幾內亞特羅布裡恩群島居民的田野調查川。
-
2018年4月28日┃研究方法┃教育科研方法之個案研究法
具體到教育研究領域來說, 這個對象既可以是一個人、一種課程、一個機構, 也可以是一個事件或一個過程等。個案研究就是廣泛搜集個例的資料, 徹底了解個例現狀及發展歷程, 對單一研究對象的典型特徵進行深入而縝密的全面研究分析, 確定問題癥結, 進而提出矯正建議的一種研究方法。通常也被稱為個案法、個案研究法。
-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來源:《質化研究》問卷調查法也稱「書面調查法」,或稱「填表法」,用書面形式間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種調查手段。它是實證研究中研究者用來收集資料的一種常用方法,以語言為媒介,使用嚴格設計的問題或表格,收集研究對象的資料。問卷調查法適合那些標準化的問題,適用於描述性調研和解釋性研究。
-
「經濟學基礎」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的實例探析
而在質性研究的書籍中,對深度訪談和紮根理論的介紹則會更加詳細和具體,通常會用單獨的一章來分別闡述深度訪談和紮根理論。如範明林,吳軍的《質性研究》,文軍,蔣逸民的《質性研究概論》。在這兩本書中,他們用獨立的篇章對深度訪談研究和紮根理論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在闡釋紮根理論產生的理論背景和意義的同時,講述了紮根理論的三種編碼和抽樣方法。這兩本書的不足之處在於只有綜合介紹,卻沒有具體運用的研究實例。
-
在悖論中前行 質性研究者應有的擔當
通過閱讀「偉大作品」,研究者能夠培養出對「偉大事物」的敬畏之心、鑑賞之力和效仿之法。在自己長期親力親為的過程中,如果研究者不僅對自己的研究進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而且不斷比較和品味這些「偉大作品」的奧妙,定會對這種研究產生自己獨特的理解和領悟。
-
2007年10月全國自考「社會研究方法」試題
C.解釋社會現象的原因和說明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 D.獲得對所研究問題及調查對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認識 6.定量研究的哲學基礎是( ) A.實證主義B.人文主義 C.科學主義D.實用主義 7.在心理學研究等微觀層次的研究中較常見的研究方式是( ) A.文獻研究B.調查研究 C.實地研究
-
心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當代心理學中,有不同的科學研究方法,分為實驗研究與調查研究,經驗研究與理論研究。下面總結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學研究方法,一起學習~一、經驗研究法研究者運用「觀察」或「對照」等研究方法,對某些習得情境中的行為作出分析與解釋,揭示其中的心理因素,並將其運用到其他的情境中去。
-
想讓用戶訪談更深入?試試這個焦點式呈現法!
焦點式呈現法(ORID)是當前深入訪談中引導用戶開展結構化討論的常用工具之一,與其他深入訪談的工具相比,焦點式呈現法具有嚴謹的、結構化的提問優勢。尤其是對用研新人而言,由於一開始缺乏對訪談提綱的底層結構性思考,在撰寫訪談提綱時無法把握好提問的先後順序與提問的內容,導致訪談的過程流於形式與問答式,難以深入。因此本文引入ORID的提問方式,探討ORID模型在訪談提綱設計中的應用。
-
案例研究法及其相關學術規範
然而,究竟什麼是規範的案例研究,國內外學者有不同的理解。那麼,如何定義案例研究法?怎樣確定案例研究法的適用範圍?案例研究設計中有哪些規範性要求?這是一些需要從理論上釐清的基礎性問題。本文試圖結合中外學者的研究,對上述問題進行初步的梳理,並且結合本人在研究中運用案例研究法的經驗和體會,從方法論的角度對這一研究工具進行簡要的綜述。
-
高情商的用戶訪談法,戀人之間慎用
通過上述這些經歷,我逐漸精於從被採訪人口中獲取精彩的故事。這無疑是我作為用戶體驗設計師的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能,而用戶訪談也毫無疑問地成為我在如今這份美妙工作中最愛的部分。我正在為House Party做一個項目,目前處於用戶研究階段,在整個過程中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儘量採取多種有效方式來深入地了解每個訪談對象。
-
作為質的研究方法之一的個案研究法的發展
個案研究逐漸成為學術研究和教育實踐之間的中介和橋梁。有時,它採用設釋學和批判理論的方法,來診釋和批判造成案主問題的原因,並採取有效策略解決問題,其研究對象已經不在是病態的個案,而是一般常態,與人類學的參與觀察法相配合。於是,個案研究從一種作為「純研究」的獨斷型風格,逐漸成為理解教育行為,開拓研究思路的好途徑。如在教育行動研究中結合使用個案研究方法,就在於反饋信息,改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