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孕產育兒知識。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秋分剛過,氣候變涼,尤其是一場秋雨過後,氣溫明顯降低不少,在室內待著都感覺涼颼颼的。天氣轉涼,有寶寶的家長就開始翻箱倒櫃地給寶寶找衣服、找襪子了,甚至冬天的棉馬甲都拿出來了,生怕把寶寶凍著了。
尤其是老人帶娃的家庭,本來老人就相對怕冷,自己穿很多,也擔心寶寶冷,會給寶寶穿的熱出汗。
其實,雖然降溫了,但才是9月份,並沒那麼太冷,也沒到穿棉馬甲的地步,這個月份的北京,在外面基本穿個T恤再穿個薄外套,或是薄衛衣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穿那麼多,基本也就是早晚偏涼,中午還是挺熱的。
不少老人都說「寒從腳生」,因而想要避免寶寶著涼就要給寶寶小腳丫做好保暖,避免受涼。
有時候 寶寶光腳玩,可能摸上去小腳丫是涼的,溫度要比身體其它部位低一點,不少家長就開始擔心:寶寶是不是有點涼了?
其實這是正常現象,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到腳部的時間長,並且腳部最直接接觸的地板,熱腳接觸涼的地板時會自動形成「自我保護」,自動收縮毛細血管減少散熱。
所以,當家長摸到寶寶光著的小腳涼涼的,寶寶並一定真冷,很可能只是一種自我保護時的假象。當然也不必不加辨別地就強硬地給寶寶穿襪子。這時可以摸摸寶寶的後脖頸,如果是溫熱的那就說明寶寶不冷,如果是冰涼的,才說明寶寶真的冷了,需要穿襪加衣。
關於寶寶是光腳好還是穿襪子好,有很多說法,不同家長觀點也不同,京媽認為只要寶寶不冷,可以嘗試多讓寶寶光腳玩耍,因為光腳是種不需要成本的成長體驗,對寶寶來說,有很多好處。
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當寶寶光腳走路或玩耍時,腳部會直接接觸到形狀各異的物體,會對寶寶腳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進而增強寶寶免疫力,讓寶寶不容易生病。
讓學步期的寶寶更快學會走路。 對於學步期的寶寶來說,光著腳直接接觸地面,可以更強烈地感受到來自地面的安全感,讓寶寶走得更穩當,自然學會走路也就更快、更容易些。
① 要保證寶寶的安全
比如 地面上沒有容易傷到寶寶的雜物,尤其比較尖銳、鋒利的東西,都要收起來,避免劃傷寶寶小腳丫。
對於會爬會走的寶寶來說,要把家裡的桌角等有稜角的家具包起來,以免磕碰到寶寶,比如茶几、較矮的桌角等都可以包個 防撞桌角或防撞條。
② 還要保證地面乾淨衛生
不喜歡穿襪子的寶寶,光腳玩時,家長要 保證地面的清潔衛生,以免灰塵或髒物粘在寶寶腳上,滋生細菌而引發疾病,而寶寶玩完也最好給寶寶洗洗腳再上床睡覺。
③ 還有個光腳玩耍的前提是「室溫適宜」
比如室溫在25℃左右,尤其是 木地板或鋪著爬行墊 的家庭,就可以讓寶寶光著腳玩,但如果是 較涼的瓷磚地板,那就最好給寶寶穿襪子或是鋪塊爬行墊 再玩了。
小tip:寶寶爬行墊的選擇有講究
大小 可以根據室內空間尺寸決定,厚度 不要太薄就好,不要買太便宜的(可能會味道很大、質量不好),儘量買大品牌、性價比高的爬行墊;比較懶或是自己帶娃的媽媽可以買 整塊的爬行墊,清洗更方便些;如果只是玩的時候鋪、平時要收起來,也可以選擇 摺疊款,方便收放。
關於寶寶是穿襪子還是光腳,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嚴格的界限,家長根據自己的感受正確判斷就好,也很簡單,冷了就給寶寶穿襪子,熱了也可以不穿。但是光腳玩時,需要注意的方面還是要注意的,只有正確的照護寶寶,才能更好地呵護寶寶健康,避免生病。
你平時是給寶寶穿襪子多一點還是光腳玩多一點呢,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