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老年人刑事案件檢察工作白皮書》發布,老年人犯罪前科率偏高

2020-10-25 法治聲音

責編丨陸慧


近年來,涉老年人刑事案件廣受關注,10月22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和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分別召開發布會,發布《涉老年人刑事案件檢察工作白皮書》,介紹檢察院涉老年人刑事案件基本情況。

白皮書

老年人犯罪前科率偏高


01


有前科劣跡的比例較高

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浦東檢察院共受理涉老年人刑事案件479件610人。


此類案件主要特點如下:

(一)案件受理數量呈現「U」型變化趨勢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案件受理數量呈現「U」型變化趨勢。


(二)犯罪主體「五高一低」特徵依然明顯

即男性犯罪比例高、無業或職業情況不詳的人員比例高、本市戶籍人員比例高、作案年齡為60-65周歲比例高、有前科劣跡的比例較高、文化層次偏低。


(三)涉侵財類案件相對集中

從受案類型看,涉嫌侵犯財產類刑事案件超過受理案件總數的六成。從涉及罪名看,涉嫌盜竊案件佔受理案件總數的六成。


(四)「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和採納率「雙提升」

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該院對涉老年人刑事案件中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共209人,佔比達90.78%;法院作出判決的181名涉案老年人中,對檢察機關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採納率達98.82%。


02

老年人犯罪的前科率達33%

根據統計,2019年至2020年9月,靜安區檢察院共受理60周歲以上老年犯罪嫌疑人審查逮捕案件144件160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186件200人,案件較往年呈現上升趨勢。


根據《白皮書》顯示,老年人犯罪案件呈現出輕罪輕刑案件居多、屢判屢犯現象凸顯、認罪認罰比例較高三大特點。其中被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的佔被判刑老年人總人數的88%;老年人犯罪的前科率達33%,明顯高於同期全年齡普通刑事案件的前科率,老年犯罪嫌疑人普遍認罪早、翻供少,靜安區檢察院辦理的老年人認罪認罰案件,僅一起因對贓物數量發生辯解當庭翻供。


《白皮書》還反映出以下特點:在老年人犯罪案件中,男性人數為女性的3倍以上,主要集中在60至65周歲,其中初中文化人數最多;老年人涉嫌罪名相對集中,排名前三的為盜竊罪、開設賭場罪和故意傷害罪。


犯盜竊罪人數佔老年人犯罪總人數的52%,其中盜竊超市商品類貪圖小利型案件數量佔比較高,這與部分老年人法律意識淡薄等因素密切相關。開設賭場犯罪案件中,老年人主要涉及組織百家樂賭博模式、賭球等,其中大部分為二人以上共同犯罪。故意傷害犯罪案件中,因家庭鄰裡糾紛引起的案件高達70%,且多為鄰裡之間垃圾堆放、停車問題、通行相碰等瑣事引發的糾紛,反映老年人在糾紛中的特殊心理狀態,特別對親屬、鄰裡之間素有積怨的,易引發矛盾激化等風險。


寬嚴相濟,不斷提升辦案質效


01


充分發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優勢

(一)打擊保護並重,彰顯寬嚴有度

針對老年人實施的惡性犯罪案件,依法從嚴打擊,不因其「特殊」身份讓其逃避法律制裁。但對初犯、偶犯且主觀惡性程度較低的老年犯罪嫌疑人,充分發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優勢,通過強化「釋法說理」,督促其與被害人達成刑事和解。

(二)創新完善機制,提升辦案質效

制定《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涉老型刑事案件辦理工作機制》,對案件適用範圍、專辦機制、適時介入、快速辦理、羈押審查、法律援助、回訪機制等方面進行總結提煉。

探索完善相對不起訴適用機制改革,與公安機關籤署相關工作機制,並在實踐中加以探索完善。


深化落實輕案快辦機制,對老年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可能被判處三年有期刑罰,且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主動建議法院適用速裁程序審理,提升辦案效率。

進一步拓展運用涉老年人刑事案件相對不起訴公開審查機制,充分發掘第三方「釋法說理」「警示教育」等獨特作用,提升辦案效果。


(三)延伸檢察職能,參與社會治理

如在辦理多起「竊電」案件中,浦東檢察院與公安機關、國家電網上海浦東供電公司積極溝通,建議適時開展反竊電專項行動,並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活動,有效遏制和減少竊電案件的發生。


02

當嚴則嚴、該寬則寬,降低案-件比

專辦組在辦理老年人犯罪案件時,在實體處置上,準確適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一方面,「當嚴則嚴」。對於主觀惡性大、罪行嚴重或前科多的老年犯罪嫌疑人,充分履行逮捕、起訴等檢察職能,嚴厲懲治、嚴以執行;另一方面,「該寬則寬」。堅持少捕、慎訴、少羈押原則,依法運用好不捕、不訴、免予刑事處罰、建議緩刑等檢察職能,適時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對於犯罪情節輕微的案件,依法審查並召開公開聽證會,共決定相對不起訴10人。


在程序適用上,推進繁簡分流,實現快慢分道、提速增效,不斷降低「案-件比」。一方面,對老年人認罪的輕微犯罪案件,從快從簡,對老年人舉報、控告、申訴等案件,優先接待,優先辦理;另一方面,對涉老疑難複雜案件,堅持繁案精辦。


根據《白皮書》顯示,在侵害老年人權益案件中,由於老年人生理機能退化、反應相對遲鈍,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較弱,專門以老年人為作案對象的侵財類案件較為常見,其中涉嫌的主要為盜竊罪和詐騙類犯罪。據統計,同時期老年被害人案件有109件,其中盜竊31件、詐騙類52件。涉老盜竊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居家看護機會竊取老年人財物案件時有發生;涉老詐騙類案件中,犯罪分子多利用老年人貪圖小利、注重養生等心理特點和缺乏身心關愛的現狀,以購買保健品等為名實施詐騙活動,犯罪手段花樣繁多,部分案件犯罪金額較高,個別甚至高達上百萬元。


靜安區檢察院在對於嚴重侵害老年人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依法予以從重打擊時,也對老年被害人給予從執法方式、心理關懷到司法救助等全方位的保護:對年齡較大、居住較遠、行動不便的被害人主動上門詢問,調查時不開警車、不著制服,保護隱私、降低影響;對於犯罪導致身心健康受到影響的老年人,積極對接心理疏導,最大程度減少心理創傷;對於因刑事案件造成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建立完善司法救助互通機制,開通「綠色通道」;對贍養、繼承、醫療等侵犯老年人基本權益問題突出的案件,積極對接運用民事行政檢察職能,加強檢察監督,提升辦案質效。


靜安區檢察院針對涉老刑事案件做了大量的數據統計與分析,並用其反哺檢察工作,有針對性地延伸檢察觸角,多角度發力。


一是全方位精準普法——探索多樣化宣傳渠道,走進社區、走近老人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宣傳。


二是深層次社會治理——充分藉助社區街道、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力量,積極探索矛盾糾紛解決多樣化機制,最大限度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係。


三是全流程後續幫教——將工作觸角延伸至刑罰執行階段,與司法局會籤《關於加強靜安區老年社區矯正對象工作實施意見》,發揮檢察一體化的制度優勢,共建老年罪犯社區矯正工作長效協作機制。

相關焦點

  • 江蘇高院發布近5年來涉老年人審判情況,從嚴從重打擊以老人為對象的犯罪
    現代快報訊(見習記者 陳子秋 記者 顧元森)10月22日,江蘇高院發布了2016年以來全省涉老年人審判工作情況,2016年1月-2020年9月,全省法院共審結涉老年人一審民事、刑事案件520986件。從年齡層次來看,60-70歲老人參與訴訟比例較高,約74.89%。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全省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相關規定精神,從嚴從重處罰以老年人為對象的犯罪行為,同時加大財產刑適用力度。
  • 成都首次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 強制親職教育列為主要舉措
    近年來,因家庭因素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或遭受犯罪侵害的未成年人日益增多, 11月2日,成都市人民檢察院首次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將探索建立強制親職教育機制列入了主要舉措中。侵財為主 外來涉罪未成年人佔比較高《白皮書》透露了2015年-2017年6月期間,成都全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點和成因;並系統梳理了近三年來,成都全市未檢工作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 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數量上升
    6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committed by minors has rebounded in the last two years, and the number of crimes against minors is also increasing, according to a white paper released by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on Monday.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白皮書顯示
  • 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附全文)
    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涉未成年人犯罪穩中有變、司法保護任重道遠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在連續多年下降趨於平穩後有所回升、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呈上升態勢。
  • 漢中市檢察機關五項舉措保障涉疫情刑事案件依法高效辦理
    自疫情防控以來,漢中檢察機關以高度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認真貫徹落實兩高兩部《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和《關於抓好兩高兩部依法懲治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有關意見貫徹落實的工作意見》,全面履行批捕起訴等職責,依法精準打擊涉疫防控犯罪,全力為我市「戰疫」提供法治保障。
  • 上海靜安法院發布2019年度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 涉老民事案件調撤率逾五成
    央廣網上海10月23日消息(記者周洪)10月23日上午,在重陽節前夕,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靜安法院)發布2019年度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通報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上海靜安法院涉老民事案件審判情況。此次發布會也是上海法院推進司法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的第二場。
  • 靜安區檢察院發布首個中英文版《智慧財產權檢察白皮書》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今天下午,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檢察白皮書》。該院已連續多年發布智慧財產權檢察白皮書,但本次《白皮書》是首次以中英文形式發布。根據《白皮書》顯示,2019年靜安區檢察院受理公安機關移送智慧財產權類刑事案件審查逮捕36件93人,審查起訴31件112人,案件類型涵蓋了侵犯註冊商標權、著作權、商業秘密等多個領域,但仍以侵犯商標權犯罪為主,罪名相對集中,其中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佔受理總數60%以上。其中,兩起案件被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一起案件被列為上海市公安局督辦案件。
  • 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
    白皮書對近年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情況進行了分析,指出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形勢趨穩向好,未成年人涉嫌嚴重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校園欺凌和暴力犯罪、14至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數量逐步減少,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整體平穩。然而,穩中有變,好中有憂,未成年人犯罪數量有所回升,流動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反彈,未成年人聚眾鬥毆、尋釁滋事、強姦犯罪人數上升。
  • ...與檢察工作|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時,應統籌考慮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對於刑事檢察官們而言,將這部堪稱「公民權利宣言書」的民法典的精神要義融入刑事檢察工作,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和權利保障,是當前做好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遵循。對標刑事檢察官的使命、責任與目標,如何正確理解民法典的立法精神,把握核心要義,在刑事檢察工作中貫徹落實好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來自不同維度和視角的聲音,或許可以為此提供一份借鑑與思考。
  • 雲南:160人涉疫情防控刑事案件被批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雲南檢察機關針對疫情防控做了哪些工作?12月22日上午,雲南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截至2020年11月,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涉疫情防控刑事案件152件218人,批准逮捕121件160人。
  • 最高檢發布3起刑事案件涉扶貧領域財物依法快速返還典型案例
    來源:正義網正義網北京11月13日電(檢察日報全媒體記者徐日丹)村委會委員挪用徵地補償款15萬元;民政部門負責人串通他人,貪汙、詐騙醫療救助資金49萬元……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3起刑事案件涉扶貧領域財物依法快速返還典型案例
  • 司法護老 上海靜安法院發布《2018年度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
    白皮書還對涉老離婚糾紛、贍養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涉平臺借貸糾紛等典型案件進行具體分析;對加強老年人權益保護提出開展法治宣傳引導,推進營造敬老助老社會氛圍;強化常規管理維護,推進公共設施服務安保到位;探索多元化解機制,推進涉老糾紛及時有效化解;關注老年人精神需求,推進提升幸福晚年生活質量等建議。
  • 【重慶日報】涉民企刑事案件劃定保護對象——重慶首個辦理涉市場主體案件工作辦法出臺
    落實『六保』任務在行動」專欄刊登《涉民企刑事案件劃定保護對象——重慶首個辦理涉市場主體案件工作辦法出臺》一文,內容如下:據悉,這也是全市範圍內出臺的首個辦理涉市場主體案件工作辦法。、特殊案件標識、經濟影響評估、追贓挽損、信息共享、調研總結等作出了全面規範,建立了檢察機關和公安部門涉市場主體案件辦理相關聯繫協作機制。
  • 中國發布丨3335人涉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被捕 檢察機關這樣保長江...
    中國網記者 吳佳潼 攝中國網12月14日訊(記者 彭瑤)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11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會上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下稱《白皮書》),介紹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
  • "六清"以來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涉黑涉惡案件3477起
    全國掃黑辦舉行掛牌督辦案件第4次新聞發布會   加強大案督辦 加速行業清源 從根本上防止黑惡犯罪滋生蔓延   「六清」行動以來全國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涉黑涉惡案件3477起   正義網北京8月19日電(檢察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春薇)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案件第4次新聞發布會19日在京舉行,發布山東楊彥軍案、湖南尚同軍案、廣東陳永森案、青海「袁氏兄弟」案等4起涉壟斷行業領域、實施黑惡犯罪的典型案件。
  • 最高檢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
    12月11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會上發布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介紹了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成效。
  • 【關注】2020年度十大刑事檢察熱詞
    據統計,2017年1月至今年4月,全國檢察機關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中,認定正當防衛不批捕352件、不起訴392件。4.認罪認罰從寬經歷司法實踐檢驗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被認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創新。
  • 白皮書:中國積極糾正冤假錯案 念斌案、呼格案等得到糾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發表《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 中國貫徹疑罪從無原則,積極防範和糾正冤假錯案,同時依法懲處腐敗犯罪和職務犯罪,為人權保障創造良好的政治和法治環境。  白皮書指出,2012年至2015年,各級法院依法宣告3369名被告人無罪。
  • 最高檢發布5件涉窨井蓋犯罪典型案例
    盜竊下水道井蓋、雨水篦子100餘個賣廢品收購站;擅自將廣場窨井蓋打開導致7歲兒童掉入井中溺亡……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5件涉窨井蓋犯罪典型案例,指導全國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涉窨井蓋刑事犯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
  • 江蘇立案查處涉疫刑事案件三千多起,144人被批准逮捕
    今年1月下旬以來,江蘇全省公安機關共立案查處涉疫刑事案件3399起,2854人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144人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4月9日上午,江蘇省檢察院、江蘇省公安廳聯合召開依法懲治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新聞發布會。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了上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