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每周四上午,市六醫院金山分院中西醫結合腎病科開設風溼專病門診,那天,來了一位反覆發熱半年之久的吳阿婆:
吳阿婆
醫生,我這半年來,動不動就發燒,有時候都燒到了39℃,吃了不少苦啊!
阿婆,那你之前發燒的時候,怎麼處理的啊?
醫生
吳阿婆
剛開始,我就自己吃了點藥,後來不見好,就去醫院開了消炎藥,可也不頂用啊,體溫降下去沒幾天,又起來了!
這樣來來回回半年了,那天碰到你們醫院來村裡義診,醫生建議我到風溼門診檢查一下……
阿婆,你情況屬於不明原因發熱,很有可能是風溼免疫疾病,發熱往往是它早期出現的症狀,我們先檢查個自身免疫抗體吧……
醫生
三天後,吳阿婆的血檢結果出來了,考慮系統性紅斑狼瘡,遂收住入院,正規治療。
什麼是不明原因發熱?
發熱,一般指口溫高於37.3℃,或肛溫高於37.6℃,或一日之內的體溫波動超過1.2℃。
有一些急性發熱者,病程多在兩周以內,多會有明顯的伴隨症狀,一般明確診斷不困難。如果發熱超過三周,體溫多次超過38.3℃,經過細緻深入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的發熱,就屬於不明原因發熱。
不明原因發熱需高度懷疑風溼免疫病
風溼病不明原因發熱的病因複雜繁多,發熱是很多風溼患者的首發症狀,缺乏其他特徵性的表現,有些患者會長期反覆使用抗生素和退熱藥物,耽誤診治。
如成人斯蒂爾病,以39℃以上的高熱為最早期的表現;約90%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在病程中出現各種熱型的發熱,尤以低、中度熱為常見;還有乾燥症候群、類風溼性關節炎、血管炎、白塞病、痛風等,都能引起發熱。
風溼免疫性疾病與感染性疾病、腫瘤性疾病共同組成發熱的三大主要原因,應引起高度重視!
除了發熱症狀,風溼病還有哪些特點?
風溼病,主要指累及骨、關節及其周圍皮膚、肌肉、肌腱、滑膜等軟組織的一組疾病。大多數風溼病都有全身性表現,並可出現腎臟、心臟、肺臟等多個器官損害。患者一般表現為自身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其體內可檢測出多種自身抗體,故又稱風溼免疫病。
風溼病常有發熱、關節痛、皮疹等表現
1、關節痛是風溼病最常見的症狀:如類風溼性關節炎以雙手對稱性小關節疼痛為主,強制性脊柱炎以慢性下腰部疼痛為主,老年人的骨關節炎以非對稱性關節疼痛為主,風溼性多肌痛,以四肢和軀幹近端疼痛為主,持續3個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可能是纖維肌痛症候群等。
常見的腰腿疼、肩周疼痛、背疼,90%以上是風溼病所引起,患者應考慮在風溼免疫科接受血液、自身抗體等檢查,進一步判斷是否屬於風溼病。
2、由於風溼性疾病常常累及多個系統,皮膚含有豐富的結締組織和血管,因而皮膚也是一個重要的靶器官。皮膚損傷是風溼疾病常見的臨床症狀。
風溼疾病的皮膚表現多種多樣,僅僅系統性紅斑狼瘡就有蝶形紅斑、盤狀紅斑、丘疹鱗屑性皮損、凍瘡樣狼瘡、狼瘡性脂膜炎等不同的皮膚表現,其他常見皮膚損害的風溼病還有:銀屑病、白塞病、硬皮病、各種血管炎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供稿:戴思思
原標題:《【鑫醫話健康】不明原因發熱,警惕風溼免疫疾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