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同事吃午飯被領導批?高情商的人,不會刻意不合群,都這樣做

2020-12-22 未小沫

作者丨未小沫

初入職場的新人,被領導批評是很常見的事兒,比如因為業務不熟練,工作不到位,或者態度不端正等等。

但是,你聽說過因為「不和同事吃午飯」這事兒而被領導批評的嗎?

這麼奇葩的理由?帶著好奇心,我把這個事件研究了一遍。

小武,24歲,萌妹子,大學畢業就進入了一家心儀的公司。

初入職場的她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勤懇努力,將本職工作完成地很好,與同事在工作上配合也比較默契,因此,在工作能力方面獲得了同事和領導的一致認可。

原本覺得順風順水的她,最近,竟然被老闆批評了。

一天早晨,小武向往常一樣打開電腦,突然收到老闆發來的一條V信,老闆先是表明對小武工作能力的認可,然後話鋒一轉問她,為何不在中午和同事們一起吃飯?

在小武告知自己獨來獨往慣了,不太喜歡和別人一起吃飯的以後,遭到了老闆的批評,老闆認為她這種不合群的行為不利於融入集體,也會造成別人的誤解,希望她必須改正。

小武面對老闆提出這樣的要求感到有點尷尬。

工作中將本職工作完成的漂亮,本來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因為不合群這件小事而耽誤了自己的職業發展,那可就是大事了。

小沫想和大家聊一聊,當老闆質疑我們不合群的時候,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合群才算妥帖。

若是一口拒絕,本著「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繼續我行我素的話,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懂得拆解老闆真正想表達的意思,你才能找到最得體的解決方案。

一、搞懂老闆詢問你「為什麼不在中午和同事們一起吃飯?」的原因

一句簡單的問話,從不同的語氣表達出來,意思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小武的身份就是一個普通的新人,老闆怎麼就會知道小武平時中午不跟同事們一起吃飯這件小事呢?老闆獲得這個信息的場景可以分為兩種:

場景1:上司或同事,非常認可小武的工作能力,但是希望她如果能更融入集體一些,她的工作就能完成地更加出色了。

這種時候,老闆是在為將來的人才儲備打基礎。

既然上司和同事都是認可小武的工作表現的,那說明她是一個有實力的人,今後提拔的時候,自然是優先考慮工作能力。

但是如果只有工作能力,人際關係處理不好的話,不管是對內的團隊管理還是對外的客戶溝通都會成為限制小武發展的不利因素。

能基於這種考慮下,跟下屬溝通的領導,一定是值得跟隨的。

場景2:上司或同事非常介意小武的不合群,認為她的不合群未來可能會影響到大家跟她的合作關係。

很多職場人都敗在了這一點上。

原本自己的工作能力不錯或者非常優秀,但就是因為不合群,大家都不喜歡跟自己合作,有的時候甚至會遇上被人故意使絆子、惡意不合作的情況。

輕則整日自己一肚子氣,重則不得不自己捲鋪蓋走人。

如果是這種情況下,老闆的批評,那就是警告了。如果此時你再不服氣,那就離走人不遠了。

搞懂了老闆的想法,你也就沒必要尷尬了,更沒有必要惱羞成怒。

二、自我剖析形成這個問題的原因

當老闆批評你不合群,必須改的時候,哪些事絕對不要做?

小沫告訴你2個「不」:

不我行我素、不惱羞成怒。

「我從小就這樣,改不了」

這種我行我素,對別人的建議堅決不採納的態度,只會讓對你提出希望的人寒心,他們看不到你的任何改變,要麼是不再有重用你的打算,要麼就是要找機會讓你離開了。

「你們這是故意找茬,我辭職不幹了」

這種被別人指責一下就惱羞成怒的態度更是不可取的,第一,你不理解領導對你的良苦用心,如果真的對你不滿意,大可以直接開除你;第二,你在這家公司不合群,去其他公司很可能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所以,自我剖析形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並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才是你真正應該做的。

一般人不合群有幾個原因:

1、 清高、自傲,盲目自大

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那就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了,作為職場新人,你應該有的態度是謙虛、好學,跟前輩好好學習他們的經驗或教訓。

想明白自己選擇這家公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打磨自己,學會更多強硬的本領?還是為了拓展自己的圈子?或者是為了拿到不錯的薪資?

不管是哪條原因,你都需要保持端正的態度去和同事去交往,自以為是、盲目自大這種態度是職場大忌,非常不可取。

2、 沒有共同語言

感覺自己和這個圈子的人都沒有共同語言,他們聊的話題自己都不感興趣。

其實這不是圈子的缺點,而是你的缺點。

你因為自己的閱歷或眼界不夠,才感覺所有的話題你都插不上嘴,那你需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去多聽、多看、多思考,增加自己的話語權。

當你的語言能吸引到別人的時候,別人自然也就接納了你;當你的觀點對別人有價值的時候,別人就會主動圍繞在你身邊。

3、 社交恐懼

不喜應酬,不喜談笑,不善於跟人交流溝通,面對陌生人會緊張,喜歡獨處,經常處於被動。

其實內心很渴望融入圈子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又不知道如何融入,也不知道說什麼,最後就成了「孤家寡人」。

這樣的你需要學習一些跟人交流溝通的方法。你的性格能夠沉下來,獨處的時候,可以多讀一些這方面的書籍,學習一些溝通技巧,然後一點一點進行實踐,實踐之後不斷反思總結,當你一次比一次順暢時候,也就走出這個困境了。

三、高情商的人,不會刻意不合群,都這樣做

人在職場,工作時間都很緊張,忙碌。午餐就成了大家中場休息聯絡感情的一個好契機。初入職場的新人,剛剛走出大學校園,面對職場上的各個年齡段的前輩,難免會找不到共同語言。但是吃飯就不一樣了,看看下面的安妮是怎麼做的。

安妮是我的前同事,我們曾經在一家網際網路門戶網站共事,她是公司晉升最快的主管,從小白到升任主管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

除了超強的學習能力,安妮還是一個交際能力特別強的人。我們的相識就是從一起吃午飯開始的。

網際網路公司的編輯是一個跟時間賽跑的職業,經過一上午緊張地工作,中午大家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氣了。我們的部門是時尚娛樂組,八卦是我們的職業屬性,剛開始,安妮跟著我們不怎麼說話,就靜靜地聽我們嗨聊。

她很機靈,適時地給大家把碗筷都涮了一遍,在等餐的過程中,還藉口上衛生間,其實是出去買了一瓶大桶的可樂,回來給每個人都倒上。一邊倒一邊說:「大熱天的,大家一起涼快一下。」都說吃人嘴短,大家瞬間對這個會來事的小姑娘都熱心起來。

平時安妮會帶一些小零食,在休息的時候給三五同事分了。所以她工作上有什麼不懂的,大家都很樂意幫她,她學得也非常快。

原本安妮的本職工作只是一個編輯,但她工作以外自學了網頁設計,遇到不懂的代碼問題就跟技術請教。很快,她成了公司第一個可以擺脫美工,獨立做出精美專題的人,而且她還毫不吝惜地將自己學習的技巧分享給了其他編輯。

當時有句很流行的話叫:越努力越幸運。也是她的QQ籤名。

半年後的主管競選,原本公司已經內定了人選,但是安妮憑藉自己出色的競選表現和群眾基礎,居然逆襲了,成為了公司史上最快晉升的主管。

《奇葩說》中顏如晶說,合不合群是一種選擇。沒有誰生來就是不合群的,只有你想不想要融入這個群體,想不想要通過這個群體實現自己的價值。

小沫認為,安妮快速融入群體的方式是值得借鑑的,下面我們來拆解一下,安妮成功的4個核心要點。

1、 從做一個好的傾聽者開始

如果你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擅長與人交際,進入一個新環境的時候,可以從做一個好的傾聽者開始。

不必多言,多聽聽別人感興趣的內容,分析她們的喜好,熟悉以後,自然就能找到自己的切入點。

傾聽是一門藝術,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更易獲得別人的好感。

2、將環境的不利因素變成自我的有利因素

CBD區中午上菜的速度本是一個硬傷,在等待中大家的耐性越來越差,變得越來越燥。安妮利用這個空檔給大家買了一瓶飲料,讓大家的心情瞬間變好。

花極低的成本卻讓大家一下子就對她產生了好感,巧妙地利用別人的心理反差,這是一個技術活兒,掌握了可以事半功倍。

讓別人喜歡你,是快速融入群體的一個最有效方式。

3、保持謙遜,多多學習

新人如果想得到快速成長,就要學會跟公司各方面的專家前輩進行學習,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保持謙遜的態度主動請教,別人才願意傳授你一些經驗秘笈。

跟大家交流的多了,自然也就融入群體了。

4、懂得分享自己的成功工作方法

將自己從工作中得出的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或工作質量的成功方法分享給大家,讓同事和領導看到你的價值,樹立自己在團隊中的威信。

當你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會吸引別人主動圍繞你,這時你就不再只是合群,而是成為了團隊的核心。

懂傾聽、討喜、謙遜好學、懂分享,當你學會了這4點,想要融入一個團隊那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了。

最後小沫要補充一句:合群只是一種選擇,想清楚你合群是為了什麼才是關鍵。如果你盲目地合群,只會成為消失在大海中的一顆小水滴;而如果你合群是為了藉助他們的肩膀,看到更遠的遠方,那你的合群才是有意義的。

作者:未小沫,想要好看的皮囊,更想要有趣的靈魂。

相關焦點

  • 一個人不合群,也沒有朋友,這樣的人是不是情商,智商都很低?
    一個人不合群也沒朋友,做什麼都一個人,是不是就情商 智商都很低呢?未必。首先,「做什麼事都一個人」說明他能夠獨立做事,說不定他就喜歡一個人做事。其次,不合群,也沒朋友,也說不定是他不喜歡與人交往,這充其量只是一個人的內向性格,跟智商情商無關。
  • 面試官:同事請客卻沒有請你,怎麼辦?小夥高情商回答當場被錄取
    有一次,面試官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說:如果有一個同事請客吃飯,他請了整個辦公室的同事,但是偏偏就沒有邀請你,這時候你會如何去做?面試官說完這個問題之後,所有來面試的都安靜了,沒過了一會,有人回答說:這個同事沒有邀請我去吃飯,肯定是跟我關係不好,跟我關係不和。
  • 高情商的人這樣做,不失禮
    也就是說,我們並非每場飯局都能抽空出席,也並不是每個飯局裡的人都值得交往應酬,有些飯局會讓我們感到壓抑和抗拒,但別人誠意拳拳地邀請你,你該怎麼回答才能做到得體不失禮呢?高情商的人這樣做,不得罪人。但是,人在職場,身不由己,當你遇到職場上的飯局時,你不出席就容易被視為不合群的人,也容易錯過在領導和客戶面前刷存在感的機會,同時也不利於你的人際交往。在生活中,要是親戚朋友邀請你參加飯局,你一昧拒絕的話,容易被人認為是不懂事,不尊重,不合群。因此,對於每一次的飯局邀請,我們首先要做到事前調查。
  • 公司不包午餐,和同事拼餐要30塊,想拒絕又怕不合群怎麼辦?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了,在過去那些年裡,如果進一家公司的話,那基本上公司都會包吃包住。一來,則是當年的物價水平較低,公司負擔得起;二來,便是公司想給員更好的福利待遇,這樣才能留得住人。但是很可惜,隨著物價水平越來越高,不少公司要麼是單包,要麼是吃住都不包了。
  • 女子入職後每天和同事AA午餐 想拒絕又怕被說不合群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王珊已經記不清她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過多少次飯了。公司裡的同事大多都是女生偏多,年紀也相差不大,同事們對王珊都十分友好,不懂的事情都會細心指導,就連每天中午吃飯,王珊都被同事們叫上一起,漸漸的王珊和同事熟絡了起來。
  • 合群就是高情商?其實,往往不合群的女人,才能真正活出自我
    亞里斯多德說: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人都是群居類動物,本心裡是嚮往熱鬧,嚮往與別人接觸的。而世俗當中,很多人把合群等價於歸為朋友很多,是一位高情商的社交達人。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合群就是高情商,不合群就是低情商嗎?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談一談合群這個話題。
  • 同事哭窮要你請客吃飯,低情商的直接拒絕,高情商這樣做
    面對這樣的同事,大多數人感到無助,直接拒絕了他們,但這是低情商的做法,這樣做雖然自己不用花錢了,但是會給同事留下小心眼的印象,對自己的人緣也會有影響。現在這個社會非常關注人情世故,禮節是最基本的禮節,晚餐也很普遍。但是有些人特別冷漠,總是喜歡利用別人,這樣的友誼一點也不長。尤其是剛剛發完工資就要求你請客吃飯的人,那些情商低的人只會天天哭窮喊窮。
  • 「女同事身體不舒服」,高情商這樣做
    不要總說自己身體不舒服,高情商的人這樣做!在畢業進入職場中,我們都會遇到這樣難題,對於一些領導組織的飯局,到底要不要去,不去又要怎麼拒絕,尤其是一些剛畢業的女學生,社會經驗太少,不知道如何完美的拒絕,間接的導致自己在以後的職場生涯中的日子不好混。
  • 下班了走人,同事:「大家都沒走呢」,高情商的人都這樣霸氣回懟
    生活當中,不管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都需要有一個高情商才可,高情商的人在與人聊天的時候總是遊刃有餘,且高情商的人說出來的話都很讓人信服,高情商的人還能隨時隨地回懟那些低情商的又對你陰陽怪氣的人,讓他們啞口無言。
  • 高情商的人,不和傻瓜爭長短,不和小人爭對錯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一個人對待外界事物如何,反映的也是他的個人智商和情商高低,高情商的人不與傻瓜爭長短;聰明的人,不和小人爭對錯。02、言多必失,以防給小人留下口舌識時務、明事理的人,總是謹言慎行,不會說多餘的話,也不會隨便議論他人,無論別人做得多措與否,都不會在其他人前留下口實,成為別人攻擊的證據。
  • 不要小看不合群的人
    「不合群是因為超群。」沈石溪在《狼王夢》裡如是說。記得高中的時候班裡有一個男同學,中途進班的,和幾乎所有人都不熟悉,總是獨來獨往,永遠也不會出現在人群中。當我們在外面嬉戲打鬧的時候,他卻坐在角落裡顧影自憐。後來期末考試這個男同學考了全校第一,再後來高考考上了我們這些人夢寐以求的好學校,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人家根本不是顧影自憐,反倒是樂在其中。
  • 「我們不和你玩」,當寶寶交友被拒時,聰明媽媽這樣做
    家長對此置之不理產生的危害1、孩子封閉自己,害怕再次被拒孩子的世界很純淨,當交友被拒時他們在傷心的同時會思考是否大家都不喜歡自己,自己做的不夠好,我再和其他小朋友玩,他們會不會也拒絕我。,怎麼就不和你玩這種類似的話語。
  • 科學膳食,月子餐這樣吃&高情商的媽媽都這樣做
    情商低的媽媽,會不停跟孩子講道理,而高情商的媽媽都這樣做情商低的媽媽,會不停跟孩子講道理,而高情商的媽媽都這樣做有一天,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在逛商場,孩子很開心的抱著奶茶在喝。在教育孩子方面,只有情商低的媽媽才會不停的跟孩子講道理,孰不知這種做法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甚至變得叛逆,而高情商的媽媽絕對不會這麼做。
  • 同事問你工資怎麼回?別直接回復,高情商都是這樣說的
    同事問你工資怎麼回?別直接回復,高情商都是這樣說的關於工資。不管對於哪個公司來說,領導都不希望大家知道薪資對比。往往都是保密的。甚至有些公司的薪資有嚴格的保密制度,做得非常嚴。如果透露出去了,輕則處罰,重則開除。
  • 這樣玩遊戲專「治」孩子不合群
    原標題:這樣玩遊戲專「治」孩子不合群 做遊戲時,總願意自己一個人玩,幾乎不和老師、其他小朋友交流。」得到這樣的反饋,家長不由得心裡打鼓:我的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在幼兒園階段,兒童的社交能力是比學習能力更受關注的能力,特別是同伴交往能力。無論是父母或老師,都期待孩子能合群,善於與老師、同伴溝通交流。一旦孩子出現不合群的現象,父母都會變得有些緊張。不合群問題的背後隱藏著父母的隱憂:「他這麼不合群,是不是存在心理缺陷?
  • 出去吃午飯"英語怎麼說?別告訴我是out to lunch!
    大家在吃午飯了嗎?
  • 不合群的人,在這三個方面有過人之處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不合群。 當然,不合群也只是相對的。他們並不會刻意與大家保持距離,為人也很隨和、友善,但只要進行深度交流,就會讓人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之所以不合群,是因為他們在很多方面有過人之處。
  •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與人交往(乾貨)
    高情商的人,是人際交往的行家,我們總是會羨慕他們善於左右逢源,總是在人生低谷的時候,得到高人相助。原因就在於,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掌握了最關鍵的技巧。新《三國演義》電視劇中,有這樣一段經典的劇情:荊州牧劉表的大兒子劉琦,受外戚勢力蔡氏集團排擠,有性命之憂。
  • 發工資的時候,同事卻要你請客,該怎麼高情商回應對方呢?
    剛發工資同事就要你請客,怎樣高情商的回應?這個問題非常的有意思,99%的職場人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但卻很少有人能夠以比較高情商的方式去回應好同事。大多數人都是以比較掃興、死板的方式去回應同事,雖然不能說一定有什麼害處吧,但如果你能夠在這樣的一次互動中,高情商的回應好,是能夠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的,並且增加你和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面對這樣的情況,到底應該怎樣高情商的去回應同事呢?小編給你提供了4個方法。
  • 如何當眾給人戴高帽,還不讓人覺得是拍馬屁,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做
    1、當眾誇,當眾給人戴高帽到底拍馬屁和高情商有什麼區別?這兩者都是對別人說好話。所以有人覺得當面誇獎別人就是在拍馬屁。這樣做會讓別人不齒也會讓自己尷尬。很簡單的判斷標準,那就是你說的事情,如果是真正發生的,那麼你就是在讚美。如果他不論做什麼事情,你都是這一套說辭,那麼你就是在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