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陪一個閨蜜去醫院,但是,等我們走到了醫院門口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對夫妻急急忙忙的抱著自己的孩子走進了醫院。閨蜜一眼看出那是她的朋友,陪閨蜜做完檢查後,她還是不放心,於是我們一起去找到了她的朋友。
找到朋友後,閨蜜發現朋友的眼睛都是紅通通的,明顯就是哭過。原來,朋友的孩子才1歲,在家突然發了高燒,朋友發現後,就想起了家裡的一些治高燒的土方法,於是就在寶寶頭上綁了一塊沾了酒精的布。
可是過了一會後,寶寶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寶寶哭的越來越大聲,甚至寶寶的臉都已經變的非常紅了。看到寶寶這個反應後,朋友趕緊叫來了丈夫,跟丈夫一起趕到了醫院。
在醫生的一番檢查後,朋友得到了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自己的寶寶因高燒成為了"腦癱。"這個消息著實嚇到了朋友和她的丈夫。更難過的是,本來寶寶不至於變成這個樣子,就是因為自己用錯了退燒方法,才無意中加害了寶寶。
寶寶發燒後,不能隨便用酒精退燒,因為我們不知道孩子對酒精是否過敏,不知道寶寶對酒精的容忍度,不知道你的酒精含量是否合格!
聽完朋友的話後,我們非常難過,也表示了自己的惋惜。大家心裡也很不是滋味。這麼小的孩子就成為了一個"腦癱",他該怎麼去面對未來的一切。
其實,當寶寶發燒後,很多的父母都不知道該怎麼做,並且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去判斷寶寶是不是發燒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了很多的悲劇。為了保護好自己寶寶,以下這些希望各位父母能夠掌握好。
寶寶發高燒的表現
寶寶發燒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低燒,一種是高燒,父母可以根據寶寶的以下這幾種症狀來判別:
1、 寶寶低燒的表現
寶寶的低燒也有很多種,有體制性低燒、生理性低燒、感染性低燒等等。體制性低燒和孩子自身抵抗力有關,一般這種寶寶極其容易生病,父母要多加注意;生理學低燒是大多數寶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低燒,這和寶寶的衣著、活動等有關,這種比較好判別。
感染性低燒顧名思義,就是寶寶的一些其他的病症引發了寶寶的低燒。雖然這三種低燒的起因不同,但是它們的症狀都是差不多的。
寶寶如果低燒了,剛開始時寶寶會有點咳嗽,臉也會又點紅,這個時候的寶寶受低燒的影響,手和腳溫度都是比較低的,而且這個寶寶也會出一些虛汗,寶寶感覺到不適後,就會又哭又鬧。
如果你的寶寶出現了這種症狀,父母可以先不著急著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可以通過讓寶寶喝一點開水來緩解寶寶的體內的低燒。
2、 寶寶高燒的表現
高燒和低燒不同,如果寶寶發了高燒,那就說明寶寶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小寶寶高燒後,寶寶的臉會變的非常紅,而且寶寶會哭個不停,這個時候的寶寶手和腳的溫度會非常高,因為高燒,寶寶的背後會出現大量的汗。
因為高燒,寶寶的哭聲會慢慢的由剛開始嘹亮變成沙啞,寶寶的呼吸也會變得非常亂。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這些症狀,父母要先給寶寶吃一些降溫的藥,然後立刻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小兒病症》中曾寫著:"小孩子的身體免疫力難以抵抗住高燒的傷害,父母如果不能及時幫助寶寶降溫,就會給寶寶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當發現寶寶有一些不適後,父母要懂得根據一些病狀去判斷寶寶的病情,並及時幫助寶寶。
寶寶為什麼會發高燒
《小兒全科》中曾寫著:"要想防止寶寶生病,父母就先的把疾病的苗頭扼殺在搖籃裡。"但是,很多的父母並不明白寶寶為什麼會生病。其實,寶寶之所以會生病,和以下這些原因有關:
1、 病毒感染
兒科醫生陳莉曾說:"一旦小寶寶會動了,他們就一刻都不會閒著,就會在四周動來動去的,這也就會加大孩子感染病毒的機率。"皮膚組織感染是很多小孩子身上最常見的一種病毒感染,當寶寶擦破了皮後,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給寶寶處理好傷口,寶寶就會感染上一些病毒。
父母不要以為寶寶擦傷是一件小事,病毒和細菌是不同的。細菌可以通過一些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解決,但是病毒不同,它們的生存能力極強,而且破壞能力巨大。當病毒進入寶寶身體後,就會破壞寶寶身體中的一些機能,導致寶寶生病。
2、 他人的感染
兒科專家張暘曾說:"父母不能帶著寶寶去人流比較多的地方。"這是因為人群中,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如果在這群人中,有生病的人,而且父母還不小心讓寶寶跟這種人接觸了,那麼病人身上的病菌就會通過汗液或者是唾液進入寶寶體內。
而年齡比較小的寶寶缺少這方面的抵抗力,因此也就會發高燒了。
當寶寶發高燒後,父母應該怎麼做
當發現了寶寶出現了一些高燒的症狀後,父母應該先讓寶寶吃一點降溫的藥,然後再立刻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在去醫院的途中,父母要不時的餵寶寶喝一點溫水。
有些父母會嘗試著用酒精來給寶寶降溫,但是,這往往會得到更惡劣的結果,如果寶寶是在夏季發的高燒,這個時候父母用酒精塗遍寶寶的全身,還有可能會導致寶寶酒精中毒。
如何預防寶寶發高燒
為了讓寶寶免受高燒的危害,平時父母多注意一點,不要帶孩子去人比較多的地方玩,同時父母也要多注意一下溫度的變化,根據溫度的變化來更換寶寶的衣服。如果寶寶受傷了,而且受傷的面積有點大,父母就要及時給寶寶處理好。
除此之外,父母平時可以適當的給寶寶喝一些溫水,水能促進寶寶身體的新陳代謝,也就有助於寶寶的成長發育。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