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校園槍擊案殺手 趙承熙的精神世界

2020-12-25 央視網

美國校園槍擊案殺手 趙承熙的精神世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7日 22:53 來源:

來源:三秦都市報

不太像自閉症患者

一個「孤獨者」,是大多數人對趙承熙的評價。從中學到大學,他一直很少與同學交談,也不在課堂發言。上高中英語課時,每當老師找學生朗讀課文,趙總是低頭不語。老師告訴他,如果不讀課文就要被評不及格,他才開始用「低沉、古怪」的語調朗讀課文,「就像嘴裡含著什麼東西」。他因此受到同學的嘲笑,這使得他的沉默變本加厲,變成一個「從不說話的人」。他的大學室友奧斯特說,起先,他們嘗試與他說話,但只得到隻言片語的回答,到後來,趙就乾脆不再說話。奧斯特說,他有時進入寢室,會發現趙坐在桌子前,目光呆滯,盯著空氣。「他總是相當相當的安靜,有點怪異」,但是,儘管奧斯特認為他很奇怪,卻從不覺得他對別人有什麼威脅。

就這樣,他孤獨地生活在一個6人寢室,孤獨地生活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26000個學生中。他獨自在餐廳吃飯,每天晚上9點早早就寢。早起,常在天亮前就醒來,然後一直坐在他的電腦前。從不與室友打招呼。

趙承熙的語言障礙、冷漠和拙於社交很容易讓人認為他是一個自閉症(即孤獨症)患者。

然而,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自閉症專家徐光興認為,就他的判斷來看,趙不太像是自閉症患者,因為自閉症患者通常在3歲前就發病,他們很少與人交流,模仿能力很弱,因而像趙承熙這樣能順利進入大學深造是很困難的事。徐告訴筆者,「自閉症患者一個很大的特點是老實,問什麼答什麼,不會說謊,這一點也不像趙承熙的情況。」而且,自閉症患者的小腦會有病變,如果能對死者進行解剖,很容易作出判定。況且,「目前尚沒有自閉症患者大規模殺人的案例」。

如果他們選擇去死,別人也要

趙承熙是否存在精神障礙,可能屬於一個死無對證的問題,但是他長期處於心理壓抑的狀態,並時刻感受到來自社會、他人的欺辱和不平,最終選擇將這種情緒宣洩出來,是非常明顯的事實。

  曾參與對哥倫比納高中案件調查的研究槍手心理學的專家福斯勒說,我們中大多數人都體驗過這些情緒,會感到生氣,會去踢垃圾罐,喝酒,然後就搞定了。但是對於某些人,這些情緒淤積在心裡,散不掉。這些人中的大多數會去尋求幫助,其中的一些會變得更糟,選擇自殺。

  但是對於一小部分人來說,僅僅自殺是不夠的,他們會選擇一種「報復性的自殺」,比如在愛人的婚禮照片前自殺,讓照片濺滿血和腦漿,而另有些人,採取更極端的報復,去斃掉女朋友或敵對的上司。但對於極為少數的人來說,這些還不夠平息他們的憤怒。他們堅持認為,生活就是地獄,這並非他們的錯,如果他們選擇去死,別人也要。

愛好「反恐精英」遊戲

  1999年4月20日,兩個18歲少年哈裡斯和克萊伯德帶著半自動武器、鳥槍和一批爆炸物衝進校園,殺死了12名學生和1位老師,然後飲彈自盡。這是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校園槍擊案。8年前發生在科羅拉多州哥倫比納高中的校園屠殺案,顯然是趙承熙行為的一個範本。

  趙承熙在寄給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長達1800字的宣言中,向當時的兩個殺手哈裡斯和克萊伯德表示敬意。通過遺留的文本和視頻錄像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也應該是直接受到了1999年這起兇殺案的啟發,哈裡斯和克萊伯德同樣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錄像,埋下線索,讓人們揣摩他們的心理。

  儘管存在年齡差距,23歲的趙承熙依然與他的模仿對象有許多相似點。特別是克萊伯德,在生活中也表現得十分害羞和孤僻。克萊伯德把一個女孩子想像成他的女友,但現實生活中,他甚至從未與她說過話。而據趙承熙室友的說法,趙也有一個幻想中的名叫吉莉的超模女友。他們都沉迷於暴力遊戲,哈裡斯和克萊伯德迷戀當時流行的「毀滅公爵」,而趙承熙則愛好「反恐精英」。他們很少流露情感,但顯然,受到的不公和侮辱在內心不斷滋生憤怒,哈裡斯和克萊伯德在屠殺過程中不斷號叫、狂笑和辱罵,趙承熙在他留下的視頻中亦宣洩了這種情緒。

美國警方仍未發現

趙承熙的作案動機

美國維吉尼亞州警方25日宣布,經過幾天調查,他們仍未發現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兇手趙承熙的作案動機。維吉尼亞州警方負責人史蒂文·弗萊厄蒂說,警方討論過趙承熙作案的可能動機,提出過各種假設,但目前還未找到任何證據來支持這些假設。

責編:張建

相關焦點

  • 家人揭美國弗大槍擊案兇手趙承熙殺人之謎
    專題:美國史上最慘校園槍擊案    趙香林(音譯)知道自己不太了解兒子趙承熙,但直到兒子製造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她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不了解他。弗理工槍擊案已過去4個多月,但人們仍在追問這一案件背後的緣由。為什麼趙承熙會殘忍殺害同學?
  • 校園槍案兇手趙承熙未按命令接受精神治療
    7日報導,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兇手趙承熙未能按照法官的命令接受精神治療。法官曾宣布趙承熙對他人和自己都構成了「即時威脅」。  法律文件稱,趙承熙2005年12月被診斷為患有精神疾病,需要入院治療。一名法官下令他接受志願門診治療。  但那些曾看過趙承熙醫學檔案的官員們稱,法庭或社區精神健康官員都沒有落實法官的命令,趙承熙並沒有獲得治療。精神健康法律改革委員會執行主任迪格斯稱:「這一制度運傳的並不好。」
  • 專家解析趙承熙一生 稱其是典型的大眾殺手
    他的老師喬瓦尼稱,趙承熙平時極少摘下墨鏡和帽子,仿佛要將和外部世界的聯繫徹底關閉;他在上課時偷拍女同學照片,但卻從不和她們說話。在槍擊案之前大約1個月,他不再上課。  2005年,趙承熙還分別騷擾過兩名女性,並因有自殺憂慮而被警方送到學校附近的瑞德福聖奧爾本精神保健中心接受檢查。醫生診斷「他有可能傷害自己」,但對其他人不構成威脅,又稱他雖然「抑鬱」,但「判斷力正常」,也沒有自殺傾向。
  •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
    新華網訊:美國警方官員18日說,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疑兇趙承熙(前譯趙承輝)生前曾兩次被指糾纏女學生,由於他的熟人擔心他有自殺傾向,他還曾經被送進精神健康機構作精神健康評估。在兩次槍擊事件之間他還曾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寄送了一個包裹,包裹中裝有照片、錄像帶和一張字條,裡面充滿仇恨和暴力。
  • 美國反思校園槍擊案:槍枝管制松暴力文化流行
    槍枝管制過松 暴力文化流行  美國反思弗州校園槍擊案  造成33人死亡的維吉尼亞州理工大學槍擊案發生後,美國社會和公眾就一直在反思:究竟是什麼引發了這場悲劇?  一些人稱,這只是個孤例,把整個事件歸咎於嫌疑人趙承熙的精神狀態和人格缺陷;一些人指責說,校方在安全防範和應急機制上存在漏洞,以致未能阻止大規模殺戮;也有人追溯到趙承熙中學以來的人生道路,認為美國在移民融合、教育、精神健康評估等方面尚待改進。  但是,更多人認為,這起事件並非「瘋子殺人」這麼簡單,背後有複雜的社會成因。
  • 美國女學生兩度「逃」過校園大屠殺(組圖)
    1999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中學讀書的裡吉娜遭遇了「哥倫拜恩中學」槍擊慘案,當時她從槍擊案主要地點———學校餐廳中幸運地逃了出來;沒想到8年後,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讀書的裡吉娜又遇上了另外一起震驚全國的校園槍擊案,由於這次她不在直接火線範圍內,所以再次幸運逃過了一劫。
  •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是鄰校學生所為
    兇手阿什利據美國媒體12月10日報導,美國維吉尼亞州警方9日認定,8日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製造校園槍擊案的兇手是名鄰校的學生,但目前還不清楚其作案動機。警方稱,案發當日中午,阿什利駕車前往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校園,在所開的車被克勞斯警員截停後,開槍將其打死,並在案發地點附近的校園花房處丟棄了帽衫、帽子和雙肩包。之後,他徒步走向附近的一個停車場並在那裡開槍自盡。當地警方還透露,在目擊者報警15分鐘之後,一位正在巡邏的副警長在距案發地點半英裡(約800米)的另一個停車場發現了一名四處張望、「行跡有些可疑」的男子。
  • 美國校園槍擊案引人深思:心理問題比槍枝更可怕
    美國校園槍擊案引人深思:心理問題比槍枝更可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9日 12: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蓋蒂攝    當地時間4月16日上午,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槍擊案,該校韓國學生趙承熙(此前音譯趙承輝,這是18日韓國外交通商部公布的姓名——編者注)開槍殺死32人後,自己也開槍自殺。這起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震驚了世界。作為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非常關注此案的進展。她認為,目前分析這起悲劇的原因時,許多人都將目光集中於或歸咎於美國的槍枝泛濫。
  • 趙承熙女友不存在 專家稱其具備瘋劫特點
    他是精神病人嗎?  編者按: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發生後,兇手趙承熙一時間成為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專家關注的對象。多數心理學家認為趙承熙有心理方面的問題,但是精神病專家更傾向於認為趙承熙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江蘇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劉錫偉教授甚至將此案與15年前轟動一時的盧剛槍擊案想提並論。
  • 美槍擊案調查報告出臺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遭批
    這張美國全國廣播公司4月18日晚間新聞的電視截圖顯示,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兇手、韓國籍學生趙承熙擺出持槍射擊的姿勢。趙承熙16日在作案間隙曾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寄過一個包裹,裡面包括錄像帶和照片,錄像中有不少攻擊和謾罵「富人」的內容。 新華社/路透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調查報告定於30日正式公布。《紐約時報》當天援引提前得到的報告複印件報導說,槍擊案調查小組對理工大學在槍擊案發生前後所採取的措施提出嚴厲批評,認為校方如果採取得當措施,會挽救一些人的性命。
  • 美國校園槍擊案反思:槍枝管理太松(圖)
    美國維吉尼亞州一所大學16日發生校園槍擊案,一名韓國學生在兩個多小時內兩度開槍行兇,造成30多人死亡,20多人受傷。兇案震驚全球,引起人們諸多反思。  槍管鬆懈  痛苦和驚訝促使人們對美國社會的槍枝管理現狀深深反思:政府對槍枝管制是否過於鬆懈?
  •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再發槍擊案 2人死亡包括1警察
    12月8日,一輛警車停在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現場  據美國 《華盛頓郵報》報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8日發生槍擊案,包括一名警察在內的兩人死亡,其中一人可能是槍手。槍擊案發生後,校方已經宣布推遲考試日期。  4年多前曾發驚天血案  這次槍擊案發生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尤其引人注目,因為該校曾在2007年發生了美國歷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校園槍擊案。在該校就讀的韓裔學生趙承熙打死32名師生後自殺身亡,引發全美乃至全世界的關注,美國社會也因此就槍枝管理條例展開激烈討論。
  • 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將槍擊案兇手列為悼念對象
     [提要]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近日為槍擊案的32位遇難者舉行多場悼念活動。令人意外的是,槍擊案兇手趙承熙和32名遇難者一起被列為悼念的對象。對兇手的寬容意味著什麼?在美國人看來,兇手孤僻、性格扭曲,卻沒有被關懷和治療,社會是有責任的。
  • 槍擊傷痛過後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開始返校
    相互擁抱安慰,短暫悼念儀式,要求媒體離開……  上周發生美國歷史上最嚴重槍擊案的維吉尼亞理工大學23日複課。在失去32名昔日同伴後,教職員工們努力讓一切恢復正常。美聯社說,儘管巨大傷痕難以消除,但現在校園中的人們比以前更為團結。
  • UCLA槍擊案件播報:為什麼美國校園槍擊案頻發?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鍾布提到:首先,美國近年來的校園槍擊案開始轉移到一些民風純樸、人口較少、治安常年良好的偏遠地區。校園槍擊案在這樣的地區出現,容易令當地居民感到錯愕;同時突然失去了習以為常的安全感,身心受到極大創傷。
  • 趙承熙為何亂開槍 美警方至今搞不懂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  美國警方25日認定,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中,槍手趙承熙在教學樓內肆虐9分鐘,兩把手槍射出子彈170發,就此造成美國歷史上最慘痛槍擊事件。警方同時宣布,經過幾天調查,他們仍未發現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兇手趙承熙的作案動機。
  • 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再現槍擊案兩人被殺
    中新社華盛頓12月8日電(記者 吳慶才)2007年曾發生美國歷史上最嚴重槍擊事件的維吉尼亞理工大學8日再度發生槍擊案,造成包括一名警官在內的兩人被殺,目前嫌犯仍然在逃。  該校官方網站當天從中午12點37分開始連發多條警訊,稱該校一個停車場附近發生槍擊案,要求全校師生就地躲避,關好房門,不要外出,同時遊客也請暫時不要進入校園。  據官方介紹,當天中午一名維吉尼亞校園警官在該校一停車場附近叫停一輛汽車,在停車期間,該警官遭到槍殺。
  • 校園槍擊案背後的美國社會
    2000年2月29日上午,美國密西根州布艾爾小學1名年僅6歲的小男孩在教室開槍打死了同桌的女生。正如一份報紙的標題所言,這件事「再讓全世界嚇一跳」。實際上,近幾年來,美國校園槍擊案不斷,僅1997——1998學年,就有175人因此喪命。人們不禁要問,美國校園怎麼了?在這不絕的槍聲背後究竟是什麼?
  • UCLA槍擊案全記錄: 談談美國校園安全問題
    近年來校園槍擊案概覽——自2012年來75起校園槍擊案:數據統計,美國自1970年到2014年的34年間,因恐怖襲擊而死亡的人數為3521人(其中911事件中有3000多人喪生),但僅2015年至今,不到1年的時間就有8512人死於槍擊。
  • 一天兩起校園槍擊案 美國何時能解自由悖論
    美國當地政府18日證實,當天早上發生在德克薩斯州一所高中的槍擊事件造成10人死亡、10人受傷。同日,美國喬治亞州一所高中也發生槍擊事件,導致至少1人死亡,2人受傷。美國總統川普當天再次承諾要採取行動加強校園安保。目睹遇害學生家長的悲愴畫面,被一些國民稱為「美國病」的涉槍犯罪再次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