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這可能是混得最差的「國立中山大學」,沒有之一

2020-12-14 大學視野

中國高校的發展史,可以說是曲折複雜,全國幾千所高校,大多數都經歷過更名、改建、拆分、合併等等的一系列過程,曾經的院系拆分新建起了很多大學,也繁榮了中國教育,而後來建設985院校則將很多院校合併在了一起。在這一過程中,有些高校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成為現在數一數二的名校,而有些高校則從原來的名校逐漸走向沒落。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曾經非常有名氣,但現在卻沒落下來的一所大學。

中山大學(來自網絡)

很多人以為「中山大學」只有廣東的中山大學這麼一所,但事實上,我國曾經有五所「國立中山大學」,分別叫做國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中山大學。因為歷史原因,其中很多大學沒有繼續保留原來的名字,而是在不斷的拆分與重建中成為其他名字的院校,接下來,我們就先來說一下,這些院校最後都成了哪些大學。

武漢大學(來自校園官網)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即現在的中山大學,位於廣東省,也就只有這所大學,還保留著當年的名字,國立第二中山大學,發展歷史曲折複雜,最終合併成為了武漢大學的一部分,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原是在「求是書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經過歲月的洗禮,成為了現在的浙江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可以說是這五所國立中山大學中最「堅強」的大學了,曾被譽為「亞洲第一」,拆分了很多院系,這些拆分出來的院校也有很多成為了985、211院校,這所大學便是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來自網絡)

大家可以看到,以上我們說到四所高校,個個都是實力強悍的985高校,其中還包括南京大學這樣的中國頂尖高校聯盟成員。但國立第五中山大學,就有點「混得差」了,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是現在的河南大學,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在河南省內來說,稱得上是一所省屬重點院。好在是去年「雙一流」高校名單公布時,河南大學位列其中,相信這也是河南大學要強勢崛起的標誌吧!

五所國立中山大學完全不一樣的命運,除了與歷史發展有關係之外,與地理位置、國家支持、經濟支撐等等都密不可分,目前,這五所高校都位列國家「雙一流」建設院校,相信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這條路上,他們將迸發各自的精彩。本期的文章就是這些,如有更多看法,可以下方留言與我們交流,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

浙江大學(來自網絡)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他人切勿抄襲,侵權必究,請共同維護網際網路環境的風清氣正

相關焦點

  • 曾經的頂尖大學之國立第五中山大學
    如果說河南大學,你肯定不會認為這是一所名校,但是如果說國立第五中山大學,你一定會感受到其底蘊非凡!中國當年有六所國立中山大學,其中國立第一中山大學,也就是現如今廣東省的中山大學,實力雄厚,經常位居全國十大名校之列。
  • 中國歷史上的5所國立中山大學,其中1所現在混得最慘
    民國時期,曾在全國建立五所中山大學。分別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其統稱「國立中山大學」。那麼我們現在來盤點一下這5所國立中山大學現在都是哪些大學。
  •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外國語文研究所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音樂研究所
  • 中國曾有過五所國立中山大學,如今四所是985名牌大學,一所衰落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今天的廣州有一所非常知名的大學,叫做中山大學,它是一所985211高校,也是華南地區最優秀的高校。但事實上,在民國時期,還曾有過其他的國立中山大學,而且還不止一所,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國立的中山大學。
  • 我國竟然曾經有六所國立中山大學!
    今武漢大學,985、211工程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又稱國立武漢中山大學,是當時中國五大中央級國立中山大學之一,武漢大學的前身。其從此開始了由專科性大學逐漸向綜合性大學的轉變。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又稱國立浙江大學,是當時中國四大中央級國立中山大學之一,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7年,在「求是書院」校址合併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和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
  • 國立高雄大學宣布通過與國立中山大學合校提案
    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高雄大學合校案在中斷13年後,近來又重新啟動,國立高雄大學今天發出新聞表示,已在本月14日校務會議通過與國立中山大學的合校提案
  • 國立中山大學,號稱臺灣第一觀光學府!
    國立中山大學,位於臺灣高雄市西子灣。1924年與黃埔軍校在廣州同期創校。因兩岸分治,1980年在高雄完成在臺復校,現為臺教育部門邁向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同時國立中山大學也是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綜合大學系統等大學聯盟成員。
  • 武大牌坊被拆 網友擔憂"國立中山大學"牌坊命運
    「國立中山大學」牌坊還能挺多久?網友「永安土著居民」說:剛搜了下,原來五所國立中山大學就武大和中大有牌坊,中大那個老牌坊還在,不過文革時毀壞嚴重。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官方微博介紹:南門石牌坊,原為國立中山大學石牌校區正門,建成於1935年,刻有國立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書「國立中山大學」等字,現外門額上「為人民服務」5字為後來所加。
  • 混得越差的中年人,在飯局上越喜歡把這3種話掛嘴邊,希望你不是
    不管是混得好的,混得差的,都會出現在這些聚會上,大家都是來互相聯絡一下感情交流交流的,也不講究你混得好還是不好。但是混得好的,在飯局上,總是容易更受人青睞,都會想藉此搭一下關係,看看以後有沒有可以一起合作的機會。而混得差的人,在這個聚會上就會感覺到不自在,但是有些混得差的中年人,越是因為自己混得不好,越要在飯局上表現自己,讓別人以為自己混得不錯。
  •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在興寧東壩朱屋
    當日下午,考察團來到東壩朱屋(今上大廈),這是建於1939年的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穩重協調,精緻大氣。朱屋前面的主體建築保存尚好,依然能令人感受到昔日朱屋的輝煌。但後面的堂屋在幾年前已經坍塌,如今破敗不堪。1945年1月,日軍進攻粵北坪石,國立中山大學員生緊急疏散,「全校元氣,為之一傷」。
  • 往往混得差的人,都有這5個特點,混得越差特點越明顯,你有嗎?
    其實一個人的成功,固然和運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也同樣和努力掛鈎,今天我們就用易經的思維來解讀,為什麼你混的比別人差,或者說混得不好的人,有這5點特徵。第三 遇到事情就抱怨這樣的人真的是隨處可見,總是說「煩死了」,其實你問他抱怨什麼,他會跟你說沒有抱怨呀,這是他心口不一的表現形式。這樣的人很容易發脾氣,情商很低,而且容易與人發生衝突,對於你的人生之路肯定有很大的影響。
  • 遊覽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探尋眾多古老美式建築,仿佛穿越時空
    百年中大中山大學,簡稱「中大」,是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親手創立,其前身是「國立廣東大學」,這個「國立廣東大學」其實是整合了當時已有的好幾所學校而成的,而現在中山大學南校區所在的這個地方,就是當年嶺南大學所在地。至今已經歷經100多年的風雨。
  • 全國最難考高校之一中山大學
    了解中山大學,首先要解讀好創辦者孫中山先生的創辦初衷。作為一所以創辦人名字命名的大學,其中的歷史含義,我們後人要解讀清。創辦於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自創立國立廣東大學。親筆寫下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篤行」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於1926年命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 她是《武林外傳》中最漂亮的,卻是3大女主中混得最差的
    相信我們大家都看過《武林外傳》這一古裝情景喜劇吧,它是中國情景喜劇史上兩大巔峰之一。它火是因為它不僅想講的不是江湖,想論的也不是武林,它只是以一種搞笑的形式,來形成一個與現實生活產生一個極大的反差。劇裡毫無顧忌的批判諷刺了現實,表演出了一種現代人的瑣碎生活和喜怒哀樂。
  • 關於石牌國立中山大學的兩座校門
    南方網訊 國立中山大學(原名國立廣東大學,1924年2月4日孫中山先生以陸海軍大元帥名義下令創辦,1926年8月17日國民政府下令改國立廣東大學為國立中山大學)由原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合併而成,後又併入廣東公醫大學。
  • 世界上混得最差的國寶:澳洲大袋鼠,看似可愛是你沒和它打過交道
    世界上混得最差的國寶世界上混得最差的國寶:澳洲袋鼠遭人嫌~就在昨天看到消息稱在這2018過的啊,真鬧心~相信大家都知道袋鼠吧?記得袋鼠這個詞最早好像是看《小熊維尼》中知道的。今天就藉助袋鼠羅傑給大家介紹以下澳洲最不受待見的國寶——袋鼠。袋鼠
  • 大多數農村大學生,混得比城市大學生差,原因很現實
    但是這種改變只能說是比原來的自己強了不少,但是如果要和那些來自城市的同學相比,則又差了很多,甚至有時候是無法比的,這就是農村大學生與城市大學生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城市大學生,在大學畢業後,混得比農村大學生要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 奶爸被小情人「全面式」嫌棄,這怕是全網混得最差的爸爸了
    導讀:奶爸被小情人「全面式」嫌棄,這怕是全網混得最差的爸爸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爸被小情人「全面式」嫌棄,這怕是全網混得最差的爸爸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王則柯:探訪國立中山大學舊址
    話說當年中山先生在廣州創辦文武兩所學校,武的是陸軍軍官學校,因位於廣州黃埔,通稱黃埔軍校,文的就是廣東大學,後來改稱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大學的主校區原來在廣州市前清貢院所在的文明路,非常侷促,無法承擔學校的發展。廣東大學建校之初,首任校長鄒魯就向中山先生建議在廣州東北郊的石牌地區建設新校,得到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