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培養體系及其借鑑

2020-09-03 流浪狗貓

美國「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培養體系及其借鑑

彭晉祁

長沙師範學院 外語系,湖南 長沙 410100)

摘 要:美國「雙向浸入式」雙語教育成為了美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並得到了社會較高的認可,雙語教師培養體系是其開展的重要保證。美國的「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培養體系是由嚴格的入職考核制度及多元化的職前培養、職後培養模式構成。文章分析了美國雙語教師的基本資格和職前、職後培養內容和形式,歸納了我國雙語教師培養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培養體系;借鑑


美國是一個移民大國,移民的趨勢仍在不斷上升,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到2020年,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是移民。在所有移民人數當中,孩子的數量佔到了很大的比例。據統計到2018年為止,美國母語為非英語的學習者佔到了12%。這些孩子一方面要不斷增加英語應用能力,同時還要維持其第一語言的 發展。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將這一部分人轉化為人力資源,所以美國政府大力支持開展雙語教育,迅速發展他們的英語能力。與此同時,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如何讓美國的勞動力適應國際經濟競爭也是美國政府迫切發展需求,美國大力鼓勵其公民去學習外語,尤其是世界比較發達國家的語言,這一需求推動著美國雙語教育的開展。再者,有部分美國研究者將中國近幾年的迅速發展歸因於第二語言課程的開設,導致美國將外語學習提升到了戰略地位。積極培養合格的雙語教師是美國教師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 美國雙語教育的變革與「雙向浸入式」教學的確立

美國雙語教育的歷史將近200年的歷史,基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需求,美國雙語教育一直存在很大爭議,她涉及到了政治、文化、語言和社會、教育和道德以及身份等多層問題。雙語學習者在這一過程中曾被貼不同標籤最先被認定為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t即英語有限學習者;後來又被認定為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英語語言學習者或 Language-minority student少數民族語言學習者;之後又被統稱為Dual language learner 雙語學習者等等。這些標籤的發展其實就是美國雙語教育目標、內容和模式變革和發展的標誌。美國雙語教育先經歷了四種模式:Submersion,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s,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Submersion被稱為浸入式或淹模式雙語教育,這種模式是將學習者完全放入英語學習環境中,課堂上不適用母語或家庭語言。第二種模式是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這種模式是將學習者置身於英語學習環境中,但每一天只有一小部分時間來學習英語,英語學習主要是通過環境來自然習得。第三種模式是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這種模式是讓學習者在接受英語教學前,先用母語對其進行教學,然後再增加他們對英語的使用。第四種模式是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這種模式被叫做結構化的浸入式模式。這種模式是讓懂兩種語言的老師來進行教學,孩子們可以用母語和老師交流,但老師一般用英語回答。這種模式的教學內容沒有通過英語來教授,課程被結構了。以上四種模式是僅為少數民族語言學習提供的雙語教學模式,在實踐當中並沒有取得良好效果[1],到了 21世紀初,美國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影響,為了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大力提倡第二語言學習,在各州的公立小學推行了「Two-way」immersion。two-way immersion(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不僅為了少數民族語言學習者提供了雙語的教育,同時為母語英語的學習者提供學習第二語言的機會。「雙向浸入式」教育被美國認為是一種比較成功的雙語教育模式,它可以同時發展學生的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逐漸成為美國雙語教育的主流[2]。

二 美國「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的基本素養和資格

美國在雙語教育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一種共識:好的雙語教育必須依賴於高質量的雙語教師,高質量的雙語教師必須是具備雙語高知識與高能力的非語言老師。美國「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主要擔任完成小學學科知識和雙語發展雙層任務,他們在素質要求上與普通雙語教師一樣,具體體現為:

(一)「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有著強烈的雙語教育熱情,對雙語教育的目的有著深入的了解,熱愛雙語教育事業,有堅不可摧的信心。他們同時具備兩種或兩種以上水平較高的語言,能在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能自由運用。此外,他們還具備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對第二語言的國家文化有較深刻地了解,能與不同文化的家長進行無障礙溝通。

(二)「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擁有很高的專業素養。他們擁有特殊的知識結構,既有深厚的雙語雙元文化知識,又熟悉小學各門課程學科知識,對各門課程重點有全面的了解。他們能熟練通過各種渠道,搜索信息,挑選和整合內容滿足學生教學需要。

(三)「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都是在某大學接受過雙語教學的課程學習或技能培訓,並經過嚴格考試方可獲得資格。美國雙語教師申請者通過考試後,可獲得國家頒發的臨時資格證擔任教學,臨時資格證有效期為六年,六年後必須再申請永久性資格證,申請永久性雙語資格證的考核內容,必須增加雙語教育研究能力即教學反思和改進能力。美國永久性雙語教學資格獲得後,具有一些特別優惠。美國政府明文規定:凡獲得政府部門頒發的永久性教學資格,在退休前,不受學區教師裁員的影響。[3]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在美國能獲得永久雙語教師資格的還是比較少的,合格和優秀雙語教師仍然比較缺乏。

美國「雙向浸入式」教師的申請者,必須具備本科以上的學歷。據相關統計表明,美國「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有41%的申請者是研究生畢業,有28%還正在攻讀碩士學位。[4]

三 美國雙語教師培養的制度保證

1968年,美國正式頒布了《雙語教育法》,這一法律的頒布,標誌著美國雙語師資培訓開始制度化和常規化。《雙語教育法》明確規定:美國聯邦政府每一年撥專項經費用於雙語教師培訓。1974年,美國聯邦政府特設了教師全員培訓計劃基金,以確保雙語教師在培訓計劃能夠真正落到實處;1983年,國家頒發的《國家處於危難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發表後,美國教育掀起了改革浪潮,大多數州都在盡力擴充在職雙語教師培訓計劃並採取提高雙語教師的待遇與培訓權利。雖然雙語教育在20世紀最後的二十年裡,發展低谷,但1994年,克裡頓發表《美國校園改進法》,重新認可了雙語教育,再次推動了雙語教育的改革和發展。1998年,加利福尼亞州以61%的贊成票通過了「為了移民孩子們的英語教學」即「二二七」提案,這一提案要求對雙語教師進行再培訓,對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使用作出了嚴格規定,對雙語教師不合格,也作出了嚴格懲罰,並對雙語教師的培訓作出了嚴格培養規劃等,這一提案是美國雙語教師培養的轉折點[5]美國的雙語教師培訓機構是由大學或學院和各個州、市小學共同組成,非常有利於保證雙語教師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 美國「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的培養體系

美國當前中小學主要以「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為主,「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培養的模式基本上與普通雙語教師培養的途徑相似。美國雙語教師的培養體系主要由職前培養、職後培養、資格認證三大部分組成。

(一)美國雙語教師的職前培養

美國雙語教師職前培養的主體為大學。很多大學都開設了雙語教育專業,沒有開設雙語教育專業的學校,其教育學院和外語學院都為學生提供了雙語教育的任選課程,這些課程會系統地向學生提供雙語語言知識,多元文化知識,雙語教學理論、雙語教學方法及雙語教學技能。學生修完這些課程,可以得到相應的學分,這些學分是雙語教師資格申請的必要條件。在美國凡獲得專業學位文憑,並擁有雙語課程學分的畢業生,都可以申請雙語教師資格證。美國雙語教師的職前培養基本上是幫助學生獲得申請雙語教師的資格和基本教學能力。

(二)美國雙語教師的職後培養

美國雙語教師職後培養的形式比較多,常見的有以高校為主體、以培訓中心為主體、以中小學雙語學校為主體的短期培訓。美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教師培訓中心,教師培訓中心會定期為中小學雙語教師開設講座和學習研討會。這些活動一般比較靈活,不受時間的限制,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選擇。參加短期學習的學員可以獲得結業證書,但參與一個學期,修滿一門課程的可以獲得課程學分,該學分可以用於申請碩士學位或臨時雙語教師資格證。

第二種是以「在職雙語教師培訓中心」為主體的培訓。這種培訓的主辦者往往是各個州、市及學區教育局,培訓經費往往由政府資助,學員不用支付。培訓教師由來自高校、中小學雙語學校的專家和一線教師組成,這種培訓時間一般為一個月,學員需要脫產參加。根據教師反映的問題而設計內容,往往是一種新型教學理論或教學方法的普及和推廣。它不僅為教師教學改革提供一個平臺,同時也為發展教師教學科學研究能力提供了機會。這種形式的培訓費時短,見效快,深受學員們的喜歡。[6]

第三種比較常見的培訓形式是校本培訓。校本培訓是在中小學雙語學校校內定期舉行的一種培訓模式。培訓的主體是中小學雙語學校本身,教育局和高校參與指導與督促。這種培訓的目的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為主,有定期舉辦的,也有不定期舉辦的。培訓內容大多數為提升學員教學技能為主,將培訓、教學、教研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培訓的教師和專家有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也有本校的優秀教師。這種培訓的時間周期是三種模式當中最短的,有幾天到幾個星期不等,但培訓針對性強,是三種在職培訓中,涉及面廣,參與培訓人數多,舉辦次數最頻繁的一種形式。

(三)美國雙語教師的資格認證

美國是個非常重視行業資格準入制度的國家,要成為一名雙語教師,必須具備國家頒發雙語教師資格證書。美國阿拉巴馬等26個州都實行了嚴格的雙語教師認證制度。美國雙語教師的認證體系包含:資格審查和考試考查兩大部分。

美國「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的資格要求:康乃狄克州要求申請者必須通過準專業技能、語言流利性(是指第二語言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能力)測試、修滿一定雙語教學課程學分,填寫申請表,並獲得臨時或專業雙語教師證書等一系列步驟才可以雙語教師資格證書。

廣彩的發展與中西方貿易有著深遠的淵源。清朝時期開放海禁,成就了風靡國外市場的外銷瓷。在貿易初期,外商多在景德鎮訂購陶瓷,但景德鎮到通商港口間距離較遠,交通及運輸問題造成破損率較高,且定製圖案時溝通多有不便。十三行商人遂在廣州建立制瓷工場,從景德鎮等地購進白瓷胎,僱傭匠人異地加彩,從而逐步開啟了外銷瓷——廣彩的鼎盛時代。[3]為了適應西方市場的需要,廣彩的製作者在繼承傳統陶瓷繪畫方法的時候融入國外繪畫風格,將傳統文化與西方美學相融合,創造出飽含中西方藝術精髓的廣彩瓷器。

五 美國「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培養體系對我國的借鑑

世界經濟一體化對雙語教育提出更高的呼籲和要求。雖然我國私立小學和幼兒園都開設了雙語教育,但國家沒有將其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之內,甚至在部分地區,政府還明確禁止公立幼兒園或小學不能開展英漢雙語教育。美國雙語教育發展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發展基礎雙語教育是國際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它不僅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需要,更是公民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明確「基礎雙語教育」的合法地位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有錢送孩子去他鄉異國學習和工作已經形成了一種潮流和趨勢。開展中小學雙語教育逐漸成為一種大眾需要。我國必須要順應社會發展潮流,建立適合我國發展的基礎雙語教育模式,滿足家長和孩子特長發展的需要,以保證基礎雙語教育發展的持續性與有效性。

(二)建立有利於發展我國雙語教師發展的政策與法規

美國基礎雙語教育的發展跟其師資培養政策密不可分。國家的政策支持可以為師資培訓提供經濟和法律保證。我國有關雙語教育的法規是一遍空白,各個中小學雙語學校可以呼籲其管理部門,向行政部門反映,儘快獲得國家的支持和法律保障。

(三)嘗試在高等學校開展雙語教師培養專業

我國有部分高校開始創辦雙語教育專業,例如長春師範大學、佳木斯大學、長沙師範學院等,他們都是以學前雙語教育為主,大多數中小學雙語教師都是通過轉行、在職培養來實現的。這種職後師資培養只是強化了教師的英語語言技能,對雙語教育的理論培養涉及不夠,導致教師還不能真正地滿足教學需要。我國雙語教師的主體和基本素養應當通過職前培養來完成,在職培訓是對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方法的提升和新知識的普及,必能解決雙語教師的基本功問題。

(四)要嚴格中小學雙語教師的入職考核

合格的師資是教學實現的根本保證,不合格的師資事實上是誤人子弟,將會給社會帶來可怕的後果。各級教育局應該制定嚴格的入職制度,寧缺毋濫。為了保障雙語教師的質量,各個雙語學校應當採用「憑證申請,選拔錄取」原則。凡申請雙語教育崗位的老師,必須擁有雙語教師資格證,在此基礎上,按照雙語教學設計、學科知識及語言運用能力優先原則給予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以工作。

(五)構建資格證考核體系

政府教育部門要構建完整的雙語教師知識與能力考核體系,主要包含考核的內容、考核的手段。其考核內容主要覆蓋:學科知識、多元文化知識、雙語教學理論、雙語教學策略與雙語教學設計等方面。考核手段為閉卷考試、訪談、教學示範等。

總而言之,開展中小學雙語教育已經指日可待,培養合格的中小學老師是我國高等學校面臨的新任務。美國的「雙向浸入式」雙語教師的培養體系為我們提供很好的借鑑,建立完整的雙語資格申請考核體系,嚴格中小學雙語教師入職選拔,大力開展雙語教育專業,並建立雙語教師職後培訓制度化是培養中小學雙語教師的關鍵環節,但我們不能完全照搬其模式,應當根據當地需求和現有的條件,靈活運用,因地制宜。

參考文獻:

[1]翁燕珩.美國雙語教育研究之評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4):133-139.

[2]Yoon Kyong Kim, lindsey A. Hutchison and Adam Winsler.Bilingual Educat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Historical Overiew and Examination of Two-way Immersion[J].Education Review,2013.

[3]李玲.美國中小學雙語教師培訓研究[D].西南大學,2009.

[4]王莉穎.國外雙語教師在職培訓模式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5,(11):78-81.

[5]陳俊同.中美雙語教師職前培養模式比較——以個案研究為中心[D].東北師範大學,2007.

[6]王莉穎.美國雙語教師發展及其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4,(2):67-69.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219(2019)11-0108-03

收稿日期:2019-07-02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學前雙語師資標準及測評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 XJK012BZJ 0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彭晉祁(1972-) ,女, 湖南永州人,碩士,長沙師範學院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學科教育。

相關焦點

  • i2獲英語浸入式課程項目唯一校外實踐基地
    i2艾途教育集團(以下簡稱:i2)於2020年1月成立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堅持以「學術引領,內容驅動,質量為本」為宗旨,以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大力推動集團學術水平不斷提升。 為此,2020年4月,i2創始人彭啟先生、i2雙語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郭植梅老師拜訪了國內兒童雙語教育專家,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強海燕教授。強海燕教授是首次將英語浸入式教學引入中國的專家。
  • i2獲《英語浸入式課程研究項目》全國唯一校外實踐基地!
    浸入式教學發展至今已在美國22個州的360所學校在對西班牙語、法語、德語、日語、中文等9種不同的語言進行全浸入、半浸入和雙向浸入式教學。1997年,強海燕教授將浸入式引入中國並以西安作為第一實驗地區,目前已輻射中國廣州, 北京, 上海, 武漢, 福州, 東莞, 深圳, 澳門等多地。
  • 高職院校雙語教師現狀及培養
    「一帶一路」倡議構想,要在區域內實現經濟與文化的雙向發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中也開始關注複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在課程設置中重視雙語教學,同時高職院校雙語教師的培養也提上日程,受到廣泛關注。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強對高職院校雙語教師培養工作的研究,為高職院校雙語教師培養工作優化開展提出合理化建議。一、當前高職院校雙語教師培養現狀任何一門教學改革的推進都與教師存在直接的聯繫。
  • 遇見好校長:3e國際學校副校長張棣玲 用沉浸式雙語教學體系培養孩子
    「培養能以尊重和欣賞的態度跨文化交流,並且善於創造性思考與協作的學生。」這是3e國際學校的使命,只有家長認同學校的理念,才能實現緊密的家校配合,最終幫助孩子獲得最佳的發展。 15年的發展經驗讓學校一直致力於前沿的「沉浸式雙語教學體系」持續發展。
  • 新疆雙語教師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
    新疆雙語教師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張景彥摘要 多年來,新疆重視雙語教育,積極培養雙語教師,初步建立了雙語教育體系,但是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制約著雙語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包括:雙語教師培養機制欠缺,高校雙語課程體系不完善;師範院校缺乏多元文化課程,雙語教師多局限於語言學習;雙語教師教育實踐機會有限,雙語教學能力不足。
  • 2019年度美國浸入式中文教師申請——追求最優秀的自己!
    但你能否想像得出,在美國的土地上,把一群沒有任何中國文化背景的美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放在中文環境下學習數字和自然科學課程的情景嗎?據調查,目前美國至少有 102 所中小學陸續設置了「浸入式」中文教學項目。中國的老師將作為美國中文教師,持有為期2-5年的文化交流籤證在美國的小學和中學全職授課,與美國學生一起分享中國的文化和語言,從而拓寬他們對世界的認知。
  • 高職院校雙語教師激勵體系構建研究
    沒有高水平的雙語教師隊伍,國際化人才培養就失去了核心支撐。儘管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在引進和培養雙語教學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導致雙語教學人才隊伍建設呈現出各種「病灶」,如:教師從事雙語教學積極性不高,雙語教師團隊整體水平有限,前期培養投入與預期效果之間存在較大落差等。
  • 丁俊華:全方位營造一種浸入式英語學習環境
    丁俊華:五年前瑞思學科英語從美國引入了整套國際化的課程,它的培養目標、頂層設計就是遵循「以人為本」的思路。「以人為本」可以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我們尊重了孩子4到12歲這個年齡段他的個性發展的需求。所以各個方面的考慮,我們就提出新的培養模式。所以要「以人為本」,遵循中國孩子年齡特點、成長特點、國情等等方面。這是我們瑞思的獨特性。網易教育:我們了解到瑞思英語通過浸入式方法培養孩子純正英語的能力,什麼是浸入式思維?丁俊華:英語學習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環境、課程、教師。這裡面最不可控的因素是環境,這是很難控制的。有語言環境的條件下學習,成功率會很高。
  • 焦作市第一中學韓英雙語雙向國際班招生簡章
    教育廳批准焦作唯一合法國際班中韓兩國聯合培養未來亞洲領袖2014年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全國留學會議中,明確提出國家未來發展急需人才是:小語種人才和高科技人才。 項目背景焦作市唯一正規合法經河南省教育廳審批的高中國際班項目,學生享受焦作市第一中學計劃內招生中外強強聯合,培育國際精英焦作市第一中學與韓國頂尖著名中學慶南外國語高中合作,共同開辦韓英雙語雙向國際項目。韓國的精英教育理念、培養方法與成效全球聞名,韓國慶南外國語高中是韓國精英教育的示範性學校。
  • 在美國感受「浸入式」中文教學法
    不久前,記者慕名來到美國首家採用「浸入式」中文教學法的小學———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的波託馬克小學,親身體驗了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中文教學法。  美國奧蘭多中文學校舉辦牆報比賽,鼓勵學習中文。兩項主題「學習中文真有趣」和「中國節慶」,讓小朋友們隨興創作。
  • 2016焦作市第一中學韓英雙語雙向國際班招生簡章
    ,創建焦作市基礎教育國際化平臺,建立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複合型人才,經河南省教育廳批准,焦作市第一中學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與韓國頂尖著名中學合作,推出 「韓英雙語國際班」,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國際教育資源,既可以參加中國高考讀國內大學,更為學生進入韓國前10位的頂級大學提供綠色通道和升學保障,同時開啟通往世界其他國家著名大學的快捷通道。
  • 針對小學生,巴德美際ESL全英文浸入式夏令營對外招募
    「浸入式英語」是一種教學法,它是指在全英文環境中學習數學、(英)語文、科學等課程,從而讓孩子建立「學科英語」思維,幫助其在面對問題時自然而然地用英語來思考和解決,最終形成孩子的英文思維系統。「浸入式學科英語」教學法是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探究式教學,利用高科技互動的輔助教學,創造原汁原味的英語環境,以達到培養孩子
  • 兒童英語如何浸入式教學?這個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兒童英語教育方式如何從單純語言學習轉變成浸入式課堂?11月22日,由廣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協會主辦、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承辦的「兒童英語浸入式教學與實踐研究研討會」召開。廣東省語協外工委副會長、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郭植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教育學院副教授康葉欽就兒童雙語學習及浸入式學習方法作了主旨報告。
  • 「浸入式學科英語」滿足少兒英語高端需求
    中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最近,「浸入式學科英語教學法」成了少兒英語教育行業和孩子家長們廣泛關注的一個話題。在近期的一項網絡調查中,83%的家長認為,在少兒階段應該引入「浸入式學科英語」等國外先進語言教學方法;93%的家長認為,中國的少兒英語教育必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未來領導力」。
  • 凱斯這樣的國際幼兒園與雙語幼兒園差別大,你會區分嗎?
    雙語?這兩個類型的幼兒園有啥區別麼?國際和雙語別看只是兩個字之差,但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首先,一般來說雙語幼兒園,通常是在日常教學中,增加一定課時的英語課,由外教或者英語好的中教進行教學,把英語單純當做語言來學習的教育模式。    國際幼兒園是以英語作為學習的工具,將英語當作為一種母語的學習方式,通過浸入式的學習方法,讓英語恢復它作為語言的功能。
  • 專家:浸入式課堂是未來趨勢
    11月22日,由廣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協會主辦、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承辦的「兒童英語浸入式教學與實踐研究研討會」召開。專家認為,兒童英語教育方式的轉變,從單純語言學習到浸入式課堂,是學習效果的選擇,也是必然的未來趨勢。
  • FOBI:吸引、保持兒童注意力,激發雙語學習興趣
    近百名園長、校長和骨幹教師利用網際網路平臺與西浦專家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研討。此次線上培訓的目的在於幫助新入職的教師了解幼兒和小學階段FOBI雙語教育的使命和目標,熟悉FOBI英語浸入式教育和FOBI繪本閱讀課程的結構和內容,通過理論探討、小組討論、實操訓練等方式進行學習,以期幫助教師提高浸入式教學和繪本教學的能力,建立有效的教學策略,並豐富其教學經驗。
  • 哥倫比亞雙語教育政策及其特點、成效與挑戰
    本文以哥倫比亞外語語言政策為研究對象,通過梳理自殖民時期以來的外語語言政策,特別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對雙語教育政策產生的背景、政策的制定、實施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與挑戰進行分析,發現政府通過實施如制定國家標準、設定中長期目標、建立一致的評估體系、加強教師培訓等一系列積極的外語政策,使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大眾學習英語的熱情被激發。
  • 朱銳銳, 趙 健||IBEC大學國際文憑教師培養體系特點與啟示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教師證書(GCIE)辦公室負責人,協調IBEC(國際文憑組織教育證書項目)和APSI(美國大學先修課程夏季學院項目)等國際課程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摘要:各國的「國際文憑教師證書」(IBEC)大學與國際文憑組織之間合作,通過提供IB教師證書項目,把IB培養全球化時代的終身學習者及其十大教育目標融入教師培養項目,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確保世界各地的IB職前或者在職教師接受質量基本一致的IB教師培育,同時又鼓勵各大學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師培養基礎,形成既能體現IB的國際教育理念,也能在各國教師教育中有機生長的教師培養系統
  • 國內優秀少兒英語教師人才缺口超百萬
    專家告誡,由於合格的少兒英語教師數量遠遠低於市場需求,加之在崗教師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了解、掌握少兒教育心理學和「浸入式學科英語」等先進教學理念方法,這將導致國內少兒英語教育難保質量關,並可能對孩子的能力素質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