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students from Peng Qiao Primary School……」近日,慈谿市周巷鎮中心小學教育集團五(4)班與橫河鎮育才小學彭橋校區五(1)班在線上相遇了,兩個班級的師生共同參與了一堂活潑生動的英語「直播課」。這是兩所慈谿市「網際網路+義務教育」結對幫扶學校新學年同步課堂的第一課。
作為寧波市創辦最早、具有合格資質、面向廣大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一所民辦完全小學,橫河鎮育才小學近年來在軟硬體上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然而,如需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最依賴的還是優質師資,這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在這一點上,周巷鎮中心小學教育集團正好可以提供人力指導和經驗借鑑。當天的這堂英語課就是通過「網際網路+義務教育」同步課堂,以周巷鎮中心小學的骨幹教師蘆霜老師來執教。一套設備、一塊屏幕,一個老師、兩個課堂,兩地學校「零距離」上課。
課堂上,兩地的孩子一起徜徉在英語的海洋,學習了五年級上冊《PEP4 Unit 2 My Week》內容。蘆老師通過關於星期的歌謠進行熱身,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單詞。兩地學生頻頻進行遠程互動,共同完成英語對話練習和小組比賽。「這節課,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覺得很快樂。」橫河育才小學彭橋校區的任子雨同學表示很喜歡這種新型學習方式,同時也對屏幕那頭同學們的學習狀態深深點讚。
為了進一步創新幫扶機制,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慈谿市周巷鎮中心小學教育集團還將通過以「同步備課」「同步上課」「同步作業」「同步反饋」「同步檢測」為主要形式的「單元同步課堂」,要求幫扶教師在過程中積累案例、梳理經驗,提煉方式方法,全面推進「網際網路+義務教育」同步課堂。
作為城鄉學校結對幫扶的生動實踐,2019年4月起,慈谿市全面推進「網際網路+義務教育」結對幫扶工作,探索「城鄉攜手,同步課堂」新型教學幫扶機制。去年,慈谿市共有22所學校參與「網際網路+義務教育」結對幫扶工作,開出同步課堂456節,參與師生數19502人;遠程專遞課堂94節,參與師生數3951人;名師網絡課堂21節,參與師生數289人;教師網絡研修174次,參與師生數1084人。在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基於技術的教與學的方式變革」案例徵集活動中,慈谿市第四實驗小學的「五輪驅動,創新教育新路徑」和慈谿陽光實驗學校的「基於網際網路+義務教育的4T互動模式開啟新型立體化教研」兩個案例入圍省教育技術中心的典型案例徵集。
記者 林涵茜 通訊員 施吉章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