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杭州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機遇實現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恩施日報訊 (通訊員廖福智 李小東)州教育局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機遇,藉助杭州市「智慧教育」數據資源優勢和遠程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積極推動兩地學校務實合作,實現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共用。今年,恩施州與杭州市確立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助力教育發展的工作重點:一是加強網絡協同教研,強化師徒結對作用,開展網絡教研。
-
橫跨2000公裡,嘉興港區與九寨溝縣兩地實現同步教學和教研
5月12日上午,嘉興港區天妃小學與九寨溝縣第三小學,兩地跨越2000多公裡,在奧威亞同步課堂平臺和交互錄播的支持下,兩所結對的學校順利開展了同步課堂、互動教研,從此開啟了兩地教育均衡的新篇章。 同步課堂有序開展讓兩地學子共享優質教育當天,在天妃小學會場,天妃小學的顧老師和二年級學生,以及屏幕對面九寨溝縣第三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一起走進了《青蛙賣泥塘》一課。
-
杭州上城區與鶴峯縣「四個同步」共享教育資源
此次活動由杭州上城區天地實驗小學來鶴峯縣支教的朱強組織發起,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次創造性嘗試。參加活動的教師雖然遠隔千裡,但對教育的熱情是相同的,鶴峯縣思源學校的老師利用網絡認真觀摩,上城區老師的教研活動採用「捲入式」培訓模式,讓老師「全程、全員、全心」參與,這樣的方式讓鶴峰思源學校的老師大開眼界,深受啟發,對以後如何組織教研教學有了更多思考。
-
優質教育資源「雲端」共享 貴州移動打造教育扶貧「網絡+」新模式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同時,加快教育發展是改變貴州、挖掉窮根的治本之策,是貴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和關鍵支撐。貴州移動深知教育信息化對教育強國、教育強省的戰略意義,勇擔重任,積極創新,充分運用自身優勢,以「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思維模式和「平臺+應用+服務」的設計理念,圍繞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助力貴州教育信息化發展,特別是偏遠地區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
加區教育借力網絡直播課堂實現名師資源共享
加區為進一步加強「三個課堂」建設,讓廣大師生享受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加強校際間交流,共享優質課程,加區教育局以加區第二小學為試點,組成全區網絡直播課堂教師團隊,團隊成員由加區一小郭淑賢、二小王曉微、四小田晶、七小崔鳳豔、育才小學許靜5位教師組成,經過1周的試講、研討,加區5所小學於2020年12
-
同步課堂遠程授課 教育資源多維共享
仔細一看,原來,電視機裡還有另一批孩子也在參與這個課堂,原來,此刻,正在進行「網際網路+」同步課堂教學,林老師正同時在給塔山小學和敬敷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上課。課前,林老師將事先設計好的一份預習單通過平板移動終端設備分發給兩校學生。短短五分鐘後,終端平臺就自動收集並整理好了數據。
-
聚焦東西部扶貧協作:回望西部教育 共享教學智慧
為不負重託,推進濱江丹寨兩地的教育幫扶力度,再次發揮傳、幫、帶的作用,懷揣著一份不變教育初心的張翼文特級教師早早開始籌備, 從送教「真教師」資源的最優化選擇,到參訓「假學生」人員的人數確定;從活動方案的無縫對接,到活動現場特色的確定,無不傾注了工作站領頭雁張特及相關團隊的心力與汗水。
-
itc在線課堂: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網際網路+教育」新導向
指導意見提出:「專遞課堂」強調專門性,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採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網際網路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切的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其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
itc在線課堂|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網際網路+教育"新導向
指導意見提出:&34;強調專門性,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採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網際網路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切的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其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
公務員考試熱點:嘲諷式感謝信的背後,教育也需精準扶貧
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教育精準扶貧,是解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路徑。教育資源空間分布具有分散性和不均衡性特點,而知識共享空間模式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實現供需雙方精準匹配,集聚優質教育資源,為分散的貧困地區提供優質教育服務,成為我國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之一。社會資本在推動知識共享空間方面發揮了三大功能。
-
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比翼行動」助貧困地區孩子學好英語
5日電(王頔)捐資300萬元,再捐價值3000萬元的學習資源,讓貧困地區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樣共享優質的英語教育!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這個行動是他們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設立的專項教育扶貧公益項目。他們計劃在3年內,聯合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外語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委員會等機構,為貧困地區的千所學校培訓萬名英語教師。另外,他們還將利用自己翼課網的教育資源優勢,助力貧困地區學校老師和學生的英語教與學。
-
甘肅臨洮倡「網絡同步課堂」進校園 補農村教學短板
近年來,臨洮縣圍繞教育扶貧,盤活教育資源,在學校現有電子白板的基礎上,利用滬江CCtalk軟體,建設互動同步課堂。 劉婷婷 攝中新網蘭州5月30日電 (張婧 王亞海)「每周三下午的第一節課,我們學校三四年級學生跟著網上的老師一起上美術課。」
-
貴州桐梓:創新教育幫扶模式 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今年以來,上海普陀區與貴州省桐梓縣創新教育幫扶模式,將原有教師互訪、赴滬培訓的面對面結對幫扶變為線上合作的遠程模式,不斷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促進兩地教育交流和發展。「今天,我們非常有幸地請到了上海市中遠實驗學校心理健康教師溫彥澤老師為我們作疫情背景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論壇。」近日,桐梓縣婁山關街道將軍希望小學舉行東西部扶貧協作「一校一課表」線上連線培訓。
-
嘉興秀洲現代實驗學校——巧用樂課網智慧教育系統,建立教育「資源...
(原標題:嘉興秀洲現代實驗學校——巧用樂課網智慧教育系統,建立教育「資源共同體」)
-
相聚「雲」課堂,智微智能「雙師課堂」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而「雙師課堂」無疑成為同時破解兩個問題的最佳舉措。致力推動中國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智微智能JWIPC凝聚科技力量,推出互動錄播雙師課堂解決方案,通過全國名師教育資源與教育薄弱地區結對幫扶,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緩解教育數字鴻溝。
-
福州·定西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結碩果
2016年,福州與定西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關係,兩地教育部門在師資培訓、支教交流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協作。四年來,支教的教師來了又走,但留下的種子已在定西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新視野為學生打開新天地4月,林彤升來到西街小學支教。
-
生態校園素質素養創新培育工程開啟 教育資源如何共享
梵谷水郡校區崔老師作為主講,安徽希望小學教師呂老師作為助教,利用網絡技術平臺,採用錦靈中文設計的課程和課堂教學模式,為相距千裡的兩地學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畫龍點睛》網絡互動課程。馬校長代表學校全體教職員工歡迎各位領導專家蒞臨學校指導工作,談及今天的活動感受時說道,「今天這個活動,響應了習主席精準扶貧號召,通過信息技術,利用遠程教學,把北京優質資源,共享給安徽偏遠山區小學,非常具有意義」。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附屬小學校長馬躍陽隨後,共享課堂的主講教師崔老師分享了上課的感受。
-
讓「網際網路+教育」成為教育脫貧的一把利劍
放眼整個世界來看,優質的教育資源、優秀的師資總是稀缺產品,在當今中國,教育的貧富差距存在於東西部之間,也存在於城鄉之間。近日,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2020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鞏固提升網絡扶貧工程成效是工作要點之一,而這次疫情期間被動發展起來的線上教育新模式,為緩解區域教育資源不均衡提供了新思路,也有望成為教育脫貧的一把利劍。
-
貴州教育公共平臺試運行 海量優質資源網絡共享
貴陽網訊優質教學資源分布不均?作業批改繁重枯燥?師生、家長互動不便?……現在這都不是問題,12月18日,貴州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www.qjzyk.cn/)為期3個月的試運行正式啟動,今後,我省各校師生、家長,將逐步實現各類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
無錫海東再連線,網絡扶智續新篇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藉助視頻會議系統,採用專遞課堂形式,無錫市新吳區春星小學和無錫市新吳區南豐小學面向海東市互助縣城北小學,分別開設了三年級數學課《間隔排列》和五年級項目實踐課程《智慧出行,共享文明——共享單車進社區的設想與建議》,通過「屏對屏」實現「面對面」同步直播互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