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過大寒,凜冬已至。
就在大寒那天,北京朝陽醫院發生了一起惡性傷醫事件。
眼科醫生陶勇,在醫院出診時,被36歲的犯罪嫌疑人崔某用菜刀砍傷。
雙手和頭部多處被砍傷,左手和前臂肌腱斷裂。
犯罪嫌疑人崔某是朝陽醫院眼科的一名病人,之前有另一位醫生給他做過一場手術。
手術後出現了併發症,脈絡膜上腔出血。
「脈絡膜上腔出血」是手術裡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嚴重了可能最後會失明。
真的不好治。
陶勇醫生的手術技術非常高超,因此眼科幾乎所有的疑難雜症,都會轉到他這裡。
經過陶勇醫生的治療後,崔某恢復了部分視力。
可他還是固執的認為,既然花了錢,就應該達到自己想像中的效果,於是便心有不滿。
因為最初治療崔某的醫生不在,所以帶著菜刀衝進門診的孫某把所有的怒氣,都發洩在了陶勇醫生身上。
你看,這場慘劇的發生,並非是什麼醫患衝突,就是患者自己對治療結果不滿意,就對醫生直接痛下毒手。
「陶勇,眼科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朝陽醫院眼科常務副主任(主持工作)。
專業方向為眼底疾病和葡萄膜炎的診治。」
這是陶勇醫生微博裡的個人簡介。
陶勇醫生是中國眼科界的大牛。
很多眼科同行說,他帶有院士的潛質,不管是醫術,還是履歷,都優秀到讓人望塵莫及:
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取得碩博學位,赴德國當訪問學者,還曾到江西樂安、廣東韶關、河南漯河等基層醫院,提供醫療服務
博士生導師,專業方向是眼底疾病和葡萄膜炎的診治,曾經榮獲「首都十大傑出青年醫生」的稱號。
獲得省部級成果獎勵3項,已經發表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98篇,中文期刊論文51篇,主持國際科研基金4項,省部級科研基金2項,獲國家專利3項,參編書籍3部。
而這位優秀的眼科醫生,現在還不滿40歲。
「SCI98篇」是什麼概念呢?
對於國內大部分學校,1-2篇SCI就能博士畢業,市場價格大概在5-8萬一篇,還不是一區的論文。
更不用說陶醫生多年積累下來的豐富的臨床經驗,可謂是科研和實踐並重的珍貴人才。
按照這樣的發展,未來的陶醫生將會是某個分支領域領先級的眼科醫生之一。
甚至,可能都沒有之一。
英俊瀟灑的他,面帶微笑地走在醫院的長廊上,身上的大褂潔白如雪,讓人看後心安又親切。
中國一共有3萬眼科醫生,能做白內障手術的只有幾千人。
而還能做眼底手術的,人數要再減少一半。
在陶勇醫生光鮮的履歷背後,更有患者們一致的好口碑。
每一句,都是患者和家屬的肺腑之詞:
自己貼錢為家境貧困的患者做手術:
四年前,一名患者視網膜脫落加白內障需要手術,如果不手術則將永久失明了。
可他經濟困難,拿不出那麼多手術的費用,打算只做一隻眼。
陶勇醫生讓他來做雙眼手術,「你只要出2萬塊,剩下的幾萬塊我來貼!」
只是因為,「總不能眼睜睜地看他瞎了。」
放棄德國教授的挽留,一心回國從醫。
只是因為,夢想「去給窮人做白內障手術」:
作為「健康快車」的醫生,為眼科疾病患者免費進行手術:
少數願給愛滋病患者做手術的醫生:
陶勇研究的領域是葡萄膜炎、眼底病變等,處於前沿。
尤其是葡萄膜炎的治療難度很大、風險很高,國內只有六七家醫院專門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
而且,有一部分葡萄膜炎的患者伴有HIV感染,很多醫生不願碰,一是預後差,二是家屬難溝通。
不為前程事,不為身後名,只為了給更多人帶去光明。
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對一名做手術極為優秀的眼科醫生來說,手意味眼睛和大腦。」
而兇手這一刀,害了多少人,害了多少家庭?
一個視網膜脫落的年輕患者,還在等著陶勇醫生幫他恢復光明。
每次一發生醫護人員被傷害的事情,總有些人說自己曾經被醫生坑成什麼樣什麼樣,所以這次一定也要考慮兩方原因。
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
好一句「一個巴掌拍不響」。
我就想掄圓了膀子,讓你聽聽一個巴掌能不能拍響。
那些治病救人的醫生,從來都沒有理由要承受任何傷害。
又到底有什麼理由,能作為傷害醫生的藉口?
每次出現傷醫事件,醫學生入職醫院的熱情就會迅速被打壓。
2018年末《半月談》的文章表明,60萬醫學生僅有10萬從醫。
到2020年的今天,這個比例恐怕已經變的更低。
都是好好的十幾年青春,幹點啥不好,非要和血肉、消毒水,以及死亡打交道?
「學醫救不了中國人」,這句話放在現在,不一定對。
但有些人,就是配不上中國醫生。
自2019年12月12日,在武漢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截至2020年1月20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已確診病例291例。
在陶勇醫生被砍傷的這天,83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掛帥出山,前往武漢指導調研疫情防控工作。
為了儘早控制住疫情,83歲的鐘南山院士親赴疫區,通過直播為全國人民帶來最新消息,安撫人心:
他本可以避開危險安度晚年,卻在人民需要他時,依舊不顧一切站了出來。
一如,十七年前那樣。
所作點滴,皆為國民。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
有句話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醫者父母心。
可當醫生們在奮力搶救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時,卻甚至換不回一句感謝。
醫者可以治病,卻醫不好人心。
眼科大V@眼科小超人老梁 說:
「回國之後從此只在中高端私立診所工作,因為那裡的客戶素質高,比我有錢,比我惜命,跟我一樣要臉...醫學院和三甲醫院培養了我10年,而我只服務中產和富人。陶師兄留在公立醫院,一上午看50個號,沒時間喝水,天黑才能下班」
一邊是又苦又累錢又少的公立醫院,一邊是錢多人少的私立醫院?
選哪邊,都沒錯。
可是,我相信,讓陶勇醫生堅持下來的,一定是心中的信念和理想。
和陶勇醫生一起被砍的醫生,有一位第二天就已經帶傷回到醫院給病人看病了。
哪怕,頭上還繃著繃帶。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為自由開路者,不可使其困頓於荊棘
為大眾謀福利者,不可使其孤軍奮戰
為世人謀生者,不可使其葬於人心
希望我們都能學會善待醫務工作者。
願我們都能常懷一顆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