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28日),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舉辦,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應邀,就當前觀眾關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動態與趨勢開展講座。
在講座開始前,張文宏也就當下的新冠疫情狀況、上海市的防控措施以及新冠疫苗接種等問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合併感染在呼吸道疾病中是常見現象」對於出現同患新冠肺炎和流感的病例,張文宏表示,這一現象並不奇怪。
我們今年的1月底2月初在國際上發表論文的時候就提出,合併感染在自然界當中,在呼吸道疾病當中,本來就很常見。
合併感染的現象在冬季常見,所以大家不要為此感到恐懼。
為什麼要對非冷鏈物流進行消殺張文宏也針對自己在26日晚上的微博中所提到的,「冬季非冷鏈物流的消毒殺菌,在強光通風環境中的處置後再予以轉運」予以了解釋。
■@張文宏醫生 微博截圖張文宏表示,在上海的疾控團隊溯源過程中,發現軌跡不怎麼一致的兩個人感染,但後來把信息聚集到一起,發現他們事實上處理了同一個貨箱,一個是進口,一個是出口的周轉貨箱。
冬季的周轉貨箱,在國外的時候,哪怕在4℃,病毒在上面滯留的時間也非常長。
吳尊友教授那邊通過溯源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
他一直在負責喀什的溯源,最後發現喀什病例的源頭最終還是來自於貨箱(貨櫃)。不是因為貨櫃本身,更是因為裡面的貨物。
尤其是到了冬季,病毒可以滯留相當長的時間,就成為很大風險。
因此,張文宏提出,所有(接觸貨箱)的工人,在進入貨箱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防護。
在上海,目前除了做好防護以外,還在進行貨箱的消毒;以及對於一線工人應急自願接種疫苗,我覺得這些措施都非常好。
上海的普通老百姓離疫苗還有多遠?對於「普通老百姓什麼時候能接種新冠疫苗」這一問題,張文宏表示,
「今年年底,明年的年初不單單是上海老百姓,我相信全球的老百姓都會迎來世界各國疫苗的上市的一個高潮。」
當然,目前有一些單位可以接收到緊急疫苗,這在全球都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有涉外的需求,有出國,或接觸國外輸入的物品等風險的時候,應急接種疫苗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疫苗上市以後不同人群接種疫苗,國家這次也有非常好的設計。
高危的人先打,然後順序而來,但最終應該是每個人都可以的。
假期出行有何建議?即將迎來元旦、寒假等假期,對老百姓出行張文宏也提出了相關建議。
「其實中國在國慶已經經受過一次壓力測試,只不過冬季輸入性的風險會更大一點。」
張文宏建議,還是做好幾件老生常談的事: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社交距離。
上海這一次的防控也得益於民眾在這方面的優秀表現,所以我們沒有發現連續性的社區傳播,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大家在個人防護方面做得不好的話,社區的傳播就會非常常見,所以希望大家外出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防護。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