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2021-01-15 阿特網

1962  生於山東省肥城市

1982  畢業於山東泰山學院美術系

現居重慶、北京、杭州,「兩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學與水墨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泰山·當代視覺史高等研究院院長,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溫切斯特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藝術實踐理論與批評博士生合作導師


後現代水墨-張強蹤跡學報告02    2017    行為書寫+水墨雕塑


後現代水墨-張強蹤跡學報告08    2017    行為書寫+水墨雕塑


後現代水墨-張強蹤跡學報告18    2017    行為書寫+水墨雕塑


後現代水墨-張強蹤跡學報告15     2017     行為書寫+水墨雕塑


張強蹤跡學報告A-X8模型2016澳洲墨爾本01


張強蹤跡學報告A-X8模型2016澳洲墨爾本07


張強蹤跡學報告A-X8模型2016澳洲墨爾本08


張強蹤跡學報告-行為書寫    2017    微噴-圖畫紙    60x90cm


主要個展

2017 「中國寫生:以古為友、以心御筆」 張強/唐子農雙個展,上海浦東圖書館

2017 「大空王佛:一個主題與兩種文人實踐線路」張強/魏離雅雙個展,杭州文人新世代美術館

2015 張強藝術學體系回顧大觀,山東安丘齊魯酒地國際藝術會展中心

2014  意境/易場與雙面書法——張強魏離雅雙個展,重慶房子,重慶,中國


主要聯展

2017 融古鑄今——當代金石書畫名家邀請展,上海浦東圖書館

2017 2017臺北國際水墨大展,臺北國父紀念館

2017 第二屆心靈的島嶼國際藝術家聯展,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2016 重慶發——當代藝術展,韓國首爾城南美術館

2016 世界一家:國際藝術家邀請展,臺灣臺南藝術中心           

2016 墨藝——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多元文化藝術節,墨爾本聯邦廣場劇院

2015 墨爾本國際教師藝術節,墨爾本國家博物館

2015 文字與書寫——2015中國水墨學術邀請,米蘭世博會威尼斯水館

2014 中國文字藝術國際展,河北省博物館

2014 15種書寫維度——現代書法30年記,江蘇南通美術報藝術節,王個簃藝術館

2013  首屆長城國際雙年展 (與LIA WEI合作) ,省灤平縣金山嶺長城,河北,中國

2013  純書寫 (與LIA WEI合作),宋莊鬥角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2  中國首屆水墨國際雙年展 (與LIA WEI合作),大芬美術館,深圳,中國

2012  第六屆拉古娜藝術大展 (與LIA WEI合作),義大利威尼斯軍械庫,義大利

2012  匯墨高升——2012國際水墨大展(與LIA WEI合作),國立國父紀念館,臺灣,中國

2012  第三屆以身觀身——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與LIA WEI合作), 澳門博物館,澳門,中國

2012  帆——第15屆OPEN國際雕塑與裝置展》(與LIA WEI合作),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義大利

2011  從母語出發——當代水墨同盟東莞展(與LIA WEI合作),嶺南美術館,廣州,中國

2011  成都雙年展——飛白(與LIA WEI合作),成都藝術區,成都,中國

2010  水墨的方式與空間 (與LIA WEI合作),北京東區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10  書非書——國際現代書法邀請展(與LIA WEI合作),杭州中國美院展覽館,杭州,中國

2010  字覺——中國當代藝術展 (與LIA WEI合作),天津美院展覽館,天津,中國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以年度命名,一年出版一冊,中英文雙語對照,自2006年連續出版第十期,旨在呈現和記錄本年度最具有代表性和多元化的中國當代藝術及學術狀況,記錄下數百位中國最傑出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和作品風貌,為全球策展人、藝術評論家、收藏家、國際藝術組織、畫廊及國內外博物館提供本年度較為豐富而又權威的參照,為中國當代藝術寫下了可供分析和研究的文獻資料。


長按二維碼  關注阿特畫廊



網站:http://www.ccartd.com/

電話:010-52336201  

微信:artbigdata

郵箱:art@ccartd.com


沈敬東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劉慶和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嶽敏君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陳慶慶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孟祿丁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郭偉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李津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陳曦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鄧箭今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劉小東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熊莉鈞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喻紅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龐茂琨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方力鈞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李象群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鍾飆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相關焦點

  • 王非非《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鄭州,中國 2020 新概念藝術展,文創大廈榕·美術館,蘭州,中國 2020 中國當代藝術夏季展,閱甫美術館,柳州,中國 2020 海島藝術節,北隍城島,蓬萊,中國 2019 中國「當代素描」大展,閱甫美術館,柳州,中國
  • 尤良誠—《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8》提名藝術家
    >2017 極差藝術(國際)聯展,泉國際(香港)藝術機構,香港,中國2017 雲圖當代藝術展,藝術國際美術館,北京,中國2016 光州雙年展特別紀念展,ARTTOWN美術館,光州,韓國2015 首爾藝術展,VIOLETH畫廊,首爾,韓國
  • 胡杰風《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1971 出生於廣東海豐1991 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裝飾藝術設計系現居廣州 / 深圳 / 清遠英德,跨界藝術家,亞洲現代雕塑家(中國)協會 秘書長,隱舍inshow美術館創始人,黎沙生態藝術區發起人融合與共生——inshow竹 2017 不鏽鋼+竹 400x200x80cm工業4.0時代——微風吹過 2016 不鏽鋼 55x26x21cm神遊No.1 2016 紙本彩墨 68×68cm
  • 曾傳興《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黑紙紙娘.祈 2016 布面油畫 150x130cm、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學府美術館、湖南大學建築學院展示廳,長沙,中國主要聯展2019 今日井岡山全國油畫 名家邀請展,上海新華中心,上海,中國2019 班牙第六屆當代肖像藝術大獎賽,薩拉戈薩Bantierra宮,班牙2018 唯美精神—
  •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記錄疫情前一年當代藝術現狀
    12月25日,「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2019」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開幕。展覽以文獻和展品相結合的形式,回顧了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活動,梳理關鍵詞,對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和現象作出回顧和分析,並列出了107名(組)藝術家(其中部分與上海有關的原作展出),展覽原計劃在今年6月推出,因為疫情延至年末。
  • 創新是一種美德,藝術家需要去創新:邵巖,張強當代大師書法賞析
    文/果果木當今書法界有兩大高手,一者邵巖,二者張強。很多人問我,書法不就是寫字嗎?寫字為什麼還分高手,搞得好像武術一樣。藝術家的重擔不是去利用書法去賺外行人的錢,而是應該窮盡一生的精力去創新!所以,當代的書法雖然在結構,筆法上也許達不到傳統書法的審美標準,但是說到底敢於創新就是一種美德,就是對人民負責,就是不愧於天地,不愧於祖宗,不愧於黨和人民。
  • 徐正宏《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1964 出生於上海1991 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現居上海,職業藝術家分割線·黴一 2019 水彩紙丙烯 55x79cm油彩亞麻布 73x92cm分割線系列之二 2015 水彩紙丙烯 55x79cm分割線系列之一 2015 水彩紙丙烯 55x79cm主要展覽2019 「上海雲堡,未來市國際公共藝術展」,上海雲堡,上海,中國
  • 2016年當代中國藝術家市場價值排行榜發布
    中國網11月25日訊 為客觀評價我國一流藝術家群體的市場價值,大力弘揚中國優秀文化,面向社會推介當代優秀藝術作品,由中華聯合保險研究所、北京億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華研數據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聯合研究,以大數據為基礎,建立市場價值評估模型,每年發布當代中國藝術家市場價值排行榜。
  • 中醫古籍+當代藝術 省圖書館這場展讓古籍文獻「活」了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2日訊(記者 李慧穎攝影報導)當傳統醫學古籍與當代藝術家的繪畫、互動裝置、錄像作品交錯,會呈現出什麼神奇的效果呢?了解中醫文化也能變得簡單時尚。今日,「默化 —— 古籍裡的傳統醫學文化與當代生活、藝術的潛移」展在四川省圖書館開展,展覽將以別開生面的創新方式,融匯呈現百餘件珍貴古籍文獻和文物、多位重要當代藝術家的特別創作以及特製展品。古醫文化、文獻與當代藝術的罕見互動,是對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一次立體呈現,亦是「古籍文獻活化」的一次大膽的創新嘗試。
  • 「工·在當代——2016第十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盛大開幕
    在中國美術館1-9號展廳,以「歷史回顧、學術提名、全國徵集」三個部分,全面展示近30年來,工筆畫領域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作品的面貌,是一次對中國工筆畫創作現狀的全面檢閱。創新是工筆的生命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杜軍主持本次「工·在當代——2016第十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開幕式,出席此次展覽的有: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趙實,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蔡武,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胡振民,中國文聯黨組成員、中國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左中一,原中國作協副主席、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李存葆少將,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
  • 泛亞太地區當代藝術再度集結 中國藝術家集體亮相
    2011濟州國際當代藝術展於10月17日至24日在韓國濟州國際藝術中心成山美術館舉辦,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地80位藝術家的最新力作。各領事館官員、俄羅斯藝術家、中國藝術家、泰國藝術家、日本藝術家及韓國美術協會理事長、韓國南部現代美術協會理事長、濟州美術協會理事長、濟州美術協會主席等當地藝術機構的負責人出席了10月18日下午的開幕儀式及歡迎晚宴。
  • 【文化中國】聚焦當代藝術名家——龍勳漍
    中華詩詞名家交流中心終身理事,中華當代文人聯誼會終身名譽會長。中國書香門第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書香人家研究會副會長,(這兩個副會長一屆5年,可連任一屆),華夏民族藝術院終身副院長。中國藝術百科、藝術總監。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首席藝術家兼高級顧問。世界藝術學會榮譽主席兼藝術顧問。中國詩書畫出版社、名譽社長。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理事會副主席兼理事會理事。
  • 中國當代藝術,藝術家鍾彪繪畫作品
    鍾彪,中國當代藝術家,生於1968年。鍾彪生動、豐富多彩的繪畫代表了中國從孤立主義到城市化現代國家快速演變的經歷。他的作品主要是在原始畫布上使用丙烯酸,將現實人物與超現實的物體和抽象的書寫混合在一起。鍾彪的作品那夢幻般的品質來自當代中國眾多令人不安的新舊並列。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陌生風景」與中國當代藝術的相遇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這些天正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近100件/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的標誌性藝術作品,以及眾多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森山大道、雷蒙·德巴東的攝影,羅恩·穆克、薩拉·施的雕塑和裝置,謝裡·桑巴的繪畫,墨比斯的動畫……展覽呈現了不同門類、不同地域的藝術創作。
  • 「間隙 | Mind the Gap」中國/華人女性藝術家展將在德拉瓦當代...
    通過這些中國/華人女性當代藝術家的視角,展覽《間隙》試圖尋找並展現人們當下與過去所共通的卻被深藏的縫隙,或是經驗層面的,也可以是想像之中的。這些藝術家來自跨度很大的不同年代,有人生活在美國,亦有人現居中國。她們的作品探索著不同時空和文化的間隙。在策展過程中,策展人包雯璐選擇聚焦在中國女性。
  • 「大道至簡」——當代藝術家單凡的藝術思想
    因為疫情,有幸關注到同裡德國當代藝術家單凡。微信裡見到單老師在德國古堡裡連續數月避疫情創作竹畫,好奇而感動。後來,認真地去解讀他的竹畫並交流思想,從而了解並切實感受到他竹畫裡「大道至簡」的藝術思想。 《緩慢之作》,鉛筆畫,布面,200x150cm(單凡•2016年)  中國傳統繪畫裡「大道至簡」的藝術思想由來久矣,但能夠表達「大道至簡」思想的藝術大家寥若晨星,但個個不同凡響
  • 未來已來 | 傑出海外留學青年藝術家提名計劃啟動
    未來已來傑出海外留學青年藝術家提名計劃其中的佼佼者將在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中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骨幹力量,他們的藝術主張與發展軌跡也將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新一代海外留學藝術家與前幾代人相比有諸多明顯差異,他們成長於網絡時代,與世界並不隔膜,在生活環境和物質條件上沒有感受過國內外的明顯落差。
  • 第十二屆AAC藝術中國四大獎項揭曉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巔峰之夜嘉賓雲集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巔峰之夜由著名主持人楊瀾主持一、第十二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提名獎名單(按首字母排序):陳界仁、隋建國、邢丹文、張培力、莊輝:
  • 新藝術流派|當代藝術家丁秋發的「超基因主義繪畫」
    超基因主義(Styleofgenevariation)是21世紀中國當代藝術流派發展的一個全新方向,又稱為「基因主義」。以當代藝術家丁秋發為代表,藝術家極力追求充滿想像力的隱喻,荒誕魔幻的語言表達, 對當下文明基因異變,生長,重組下新物象進行了描繪。
  • 打造當代藝術家的實驗基地
    從《小蝌蚪找媽媽》的水墨空靈,到《大鬧天宮》的妙趣橫生,中國動畫給國人帶來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一場「東方神韻——中國經典美術片作品及文獻展」,落地南京乃至江蘇,並延伸覆蓋中國傳統美術領域,以濃鬱的本土文化符號、現代表現方式表達傳統,同時又基於優秀傳統書寫未來,在籌備階段就引起了業內乃至普通觀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