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當代藝術家單凡的藝術思想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12-09 17:45 |溫菊梅

  「大道至簡」出自老子《道德經》:「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大道至簡」,是指把複雜冗繁表象層層剝離之後,回歸至簡單,用智慧化難為簡,找到事物最本質的「道」。而「道」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道在東方哲學中涵義是:「終極真理」。「大道至簡」,是脫離世俗藩籬,回歸初始,達到一種道法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狀志,人趨於簡單純粹、清淨無為,天人合一。「大道至簡」是寧靜以致遠,是「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閒適。「大道至簡」,是一種至美。這種至美予人「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無窮意境。大道至簡,是物我兩忘,是大自在。

  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因為疫情,有幸關注到同裡德國當代藝術家單凡。微信裡見到單老師在德國古堡裡連續數月避疫情創作竹畫,好奇而感動。後來,認真地去解讀他的竹畫並交流思想,從而了解並切實感受到他竹畫裡「大道至簡」的藝術思想。

《緩慢之作·上海隔離》墨白油畫竹子,布面,每幅140 x100cm(單凡•2020年)

  2020年10月,單凡回到中國,在上海隔離14天。在這獨居一室,近似面壁的14天裡,他創作了6幅《緩慢之作·上海隔離》竹畫,驚世駭俗。作品用最簡單黑與白的色彩,最簡潔的線條勾勒出竹的風骨、氣節與美好,畫作古意中蘊含著現代意味,意趣橫生,似乎帶有一絲「仙風道骨今誰有?」的詰問。借蘇軾評王羲之書法:「謝家夫人淡丰容,蕭然自有林下風」來讀這些畫,也幾近契合。6幅竹畫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宛如清風朗月,幾可照人。作者返璞歸真、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大道至簡」藝術思想自然流露;「不激不厲,風規自遠境界」。竹與作者融合,天人合一。單凡自述在上海隔離的情緒:「當人們對什麼東西都無能為力時,你唯一能做的是隨天意!對待疫情,我是一種不焦不慮、虛心高節、隨遇而安的態度,這恰恰是竹子的精神!」。

《緩慢之作》,鉛筆畫,布面,200x150cm(單凡•2016年)

  中國傳統繪畫裡「大道至簡」的藝術思想由來久矣,但能夠表達「大道至簡」思想的藝術大家寥若晨星,但個個不同凡響。南宋臨安(今杭州)一位叫牧溪(俗姓李,佛名法常)的禪師,就是一個通過寫意筆墨詮釋「大道至簡」的大師。牧溪禪師筆下的一隻蜻蜓、一隻燕子,逍遙遊於天地之間,生命簡單而純粹。牧溪經典之作《六柿圖》,筆法簡逸,墨色分明,隨意排列的六個柿子,簡約、樸拙、靜遠,信手拈來,渾然天成,極簡而至美。完全不同的筆墨,虛實、陰陽、粗細,使六個柿子呈現純淨、純真的狀態,像脫離世俗、不染塵埃的六個高人,也像六個童真的孩子。

《緩慢之作》,鉛筆,裝置,延至地面(單凡•2017年)

  「大道至簡」,因簡而難。南宋牧溪之後,至元代,我們在倪瓚畫作裡又解讀到了「大道至簡」最純粹的思想。倪的畫作逸筆寥寥,疏林坡岸,一痕鳥影;題畫詩也寫得清心寡欲。湖水寒煙,他執著地畫上一堆點,點到為止。空曠、寂寞、清靜乃至微微驛動的生命,全部通過極簡單、極概括的線條筆墨來表達,予生命的頓悟,發人深省。清代八大山人中國畫有著極高的境界,曲高和寡的境界裡,蘊含著「大道至簡」的濃厚思想。八大的遊魚、花朵,筆墨惜之又惜,但形神兼備。八大譽自己畫作裡的 「簡」為 「廉」。「廉,清也。」(語出《廣雅》)。極簡、極清,留白,「刪繁就簡三秋樹」,無畫處皆成妙境,予人無限的想像空間。八大畫作如禪語所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大道至簡」的藝術思想,是通過簡約的線條勾勒出大美,是用最純真的筆觸表達最淳樸而高尚的情感,追求天人合一。歷史的文脈總是在延續,欣慰於能夠見到一個旅居德國的當代藝術家能夠與牧溪、倪雲林、八大的心意相通,單凡也是天賦異稟。鄭板橋云:「一筆瘦,二筆夠,三筆湊,四筆救。」單凡思逸神超的竹畫,簡雅出塵,是「大道至簡」藝術思想在這個時代的詮釋,是大美。

彩色竹子,布面油彩,200x200cm(單凡•2012年)

  單凡在浙江湖州安吉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湖州這個被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稱為「竹鄉」的所在,自古以來,斯文在茲,被讚譽「中國的半部書畫史」在湖州。書聖王羲之和其子王獻之均曾任湖州太守;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任過湖州刺史,他的信札《湖州帖》流傳至今;宋代文同開創的,並影響到蘇軾「湖州竹派」,載入中國文人畫的史冊。「湖州竹派」在美的彰顯中,傳遞了中國古代士的精神與靈魂。與蘇軾同為「宋四家」的米芾,在湖州留下了書法經典名作《苕溪帖》《蜀素帖》。宋末元初,湖州出現了光耀千古的藝術大師趙孟頫。

  安吉的竹鄉最湖州,也最中國,曾經兩次被命名為「中國竹鄉」。2012年,因為中國竹鄉安吉農村人的居住與竹海自然環境的和諧,在安吉榮獲了聯合國人居獎。安吉是藝術大師吳昌碩的故裡,吳昌碩是中國近現代海派藝術的領袖,也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因「詩、書、畫、印」四絕,對齊白石、潘天壽等藝術大師產生過較大影響。湖州、安吉所在的中國江南,是單凡出發的原地,相信江南那無窮無盡的竹海是他藝術的活頭源水。單凡說:「我有兩個故鄉,安吉與漢堡。但是,我只有一個能帶走的精神故鄉『安吉竹」。

單凡獲得德國政府頒發的「藝術與學術」勳章(2006年 攝)

  悟道是先天秉賦,再加後天努力。單凡雖然從1984年開始就在德國學習與生活,並接受西方現當代藝術與文化的洗禮。但單凡無論是探索西方抽象藝術、表現藝術還是觀念藝術,都像一個穿越時空的遊俠,能夠在東西方藝術探索的長廊裡貫通融合,越過山丘。2006年,單凡創作了一件名為《墨水人生漂不白》的錄像裝置作品:單凡身著白色絲綢旗袍,站立如松,然後讓大量的墨汁從他的頭頂澆灌下來,直澆灌至全身墨黑;接下來,用大量自來水衝洗他全身,結果那件旗袍雖基本還原為白色,但許多褶皺之處墨汁卻依然衝洗不掉。單凡說,這件作品只是暗喻:學習中國畫的過程一直深刻影響著他,包括北宋「湖州竹派」的影響,並進入到他的血脈。單凡曾經在浙江美術館舉辦過題為《故鄉》的個展,有284件竹畫。其中,有「瞬時之作」,全部以傳統媒介,如毛筆、墨汁加水、宣紙等在較短時間裡畫成;也有「緩慢之作」,主要以西方油彩、畫布、鉛筆、畫紙、影像等在較長的時間裡創作出來;還有的則是用影像設備生成竹影在白牆上的鏡像……無論何種表達,我們感受到了單凡筆下竹的清靜自在和簡淡逸遠。單凡作了東方、西方當代藝術的深入思考與探索,種種作品,他都不曾放棄蘇軾提倡的「崇尚意趣」,重於寫意,孜孜以求「似與不似」。在單凡的工業風景系列裡,有著中國文化傳統的浸潤,畫面的溼潤之氣與空濛之光自然溢出,與牧溪《瀟湘八景圖》變幻豐富寫意山水的暈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讓人感受到一個當代西方美好藝術品中的那一絲東方意味。

  畫者,寂寞之道。單凡每日「一日一竹」 「一日兩竹」的心靈日課 ,不一日與竹離,追求「身與竹化」,讓人欽敬。他始終不忘東方傳統文化保護的自覺,不忘初心的堅守,近乎於修行。「未出土時先有節,已到凌雲仍虛心」。祝願單凡老師在東方、西方藝術探索中,始終堅守他「大道至簡」的藝術思想,以人生的智慧入畫,實現「夫心之所達」,從而早日達到藝術世界"內聖外王"自由的彼岸。

  單凡簡歷

  單凡,1959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幼年隨父母遷居著名的「中國竹鄉」——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並在安吉度過他的青少年時代。1977—1982年,早年師從浙地篆刻家、書畫藝術家、學者鄭德涵先生;後師從浙江美術學院丁正獻教授、潘韻教授學習傳統山水畫。1984年,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留學,在漢堡美術學院自由藝術系深造。1985—1988年,就讀於漢堡國立美術學院,進入批判寫實主義代表人物KP.布萊梅教授工作室,獲碩士學位。1992年,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籍。1998年,任Design FactoryInternational漢堡國際傳媒藝術與新媒體學院院長。2006年,擔任漢堡「中國時代」藝術總監。2010年,任漢堡DFI國際品牌學院院長及教授。為德國政府「藝術與學術」勳章獲得者。

  主要藝術經歷:1985年,創作第一張抽象作品。1990年,創作第一張抽象表現作品;參加薩布呂肯市立美術館舉辦「中國新藝術展」。1992年,代表德國參加西班牙西維利亞世界博覽會藝術大展。1995年,參加在德國漢堡 Kampnagel Fabrik舉辦「從國家意識形態出走」畫展。2001年,在德國參加漢堡歷史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地平線」展覽。2002年,創作「第一張工業風景作品」。2005年,創作第一張「瞬時之作」。2006年,創作「第一張人物作品」。是年,獲德國政府「藝術與學術」勳章;被聘為中國美院客座教授。2007年,創作「第一張緩慢之作」;被聘為英國白金漢郡大學名譽博士,2008年,參加中國美術學院「五穀雜糧,學院的力量 中國當代藝術展」;作品「無題」在德國漢堡中國藝術畫廊展出。2010年,任上海世博會漢堡館總策劃人;被聘為上海東華大學客座教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顧問教授。是年,作品參加香港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國博勞恩美術家協會在德國舉辦四五展覽。2011年,任漢堡品牌學院教授。2012年,作品在中國北京參加「未來與現實」北京雙年展。2014年,作品「神秘的字符」參加在德國漢堡的漢堡當代國際美術館展覽;作品「融合」,在中國參加杭州天仁合藝美術館展覽。是年,在中國武漢參加武漢合美術館的「西雲,東語」展覽。 2015年,德國自由藝術研究院院士。出版眾多藝術文獻,個人畫冊以及媒體報導,作品被世界眾多美術館,畫廊及著名私人收藏機構收藏。是年,在中國杭州參加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書非書」展覽。2017年,在德國參加「天氣預報」德國波恩聯邦美術館展覽。是年,在香港參加「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展覽。同年,在德國參加德國科倫東亞博物館的「水墨痕跡」展覽。2018年,在德國就德國漢堡美術與設計博物館的「數字時代的水墨」資料。是年,在荷蘭北塔布倫博物館參加「一次中國旅行一希克收藏」展覽。

  單凡長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任德國品牌大學跨文化藝術學教授,英國白金漢契爾頓大學名譽博士,德國漢堡藝術院院士,德國品牌應用科學大學校長。作為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單凡在十幾個國家的美術館和知名畫廊舉辦個展32次,參加群展21次;作品被世界眾多美術館、畫廊及著名私人收藏機構永久收藏,出版過三十幾種多種文字的藝術文獻、個人畫冊、書籍和展覽目錄;受到眾多國際媒體、藝術評論家的關注與報導。

1607507101000

相關焦點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陌生風景」與中國當代藝術的相遇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這些天正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近100件/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的標誌性藝術作品,以及眾多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森山大道、雷蒙·德巴東的攝影,羅恩·穆克、薩拉·施的雕塑和裝置,謝裡·桑巴的繪畫,墨比斯的動畫……展覽呈現了不同門類、不同地域的藝術創作。
  • 風語‖大道至簡,知易行難,悟在天成
    所以大道至簡,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也是相同或者類似的道理蘊涵。其實,最難的是:將宏遠、偉大的道理、思想或者戰略通過最簡、最易、最明白的方式或者途徑教會、馴化普羅大眾,並且讓普羅大眾能夠認識它、掌握它、信仰它,並且身體力行之。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陌生風景」與卡地亞的相遇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這些天正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近100件/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的標誌性藝術作品,以及眾多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森山大道、雷蒙·德巴東的攝影,羅恩·穆克、薩拉·施的雕塑和裝置,謝裡·桑巴的繪畫,墨比斯的動畫……展覽呈現了不同門類、不同地域的藝術創作。
  • 泛亞太地區當代藝術再度集結 中國藝術家集體亮相
    2011濟州國際當代藝術展於10月17日至24日在韓國濟州國際藝術中心成山美術館舉辦,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地80位藝術家的最新力作。各領事館官員、俄羅斯藝術家、中國藝術家、泰國藝術家、日本藝術家及韓國美術協會理事長、韓國南部現代美術協會理事長、濟州美術協會理事長、濟州美術協會主席等當地藝術機構的負責人出席了10月18日下午的開幕儀式及歡迎晚宴。
  • 張強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6》提名藝術家
    2010  字覺——中國當代藝術展 (與LIA WEI合作),天津美院展覽館,天津,中國《中國當代藝術文獻》以年度命名,一年出版一冊,中英文雙語對照,自2006年連續出版第十期,旨在呈現和記錄本年度最具有代表性和多元化的中國當代藝術及學術狀況,記錄下數百位中國最傑出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和作品風貌,為全球策展人、藝術評論家、收藏家、國際藝術組織、畫廊及國內外博物館提供本年度較為豐富而又權威的參照
  • 王瑞芸:東方思想對於美國當代藝術的影響
    我們值得來好好看看美國人在這方面做下的事情:在理論研究的方面說,1994年巴契羅出版了研究專著:《西方的覺醒:西方文化遭遇佛教》;艾肯斯在2003年出版了《論宗教在當代藝術中的奇特地位》,巴斯和詹考伯2004年合作編撰的《當代藝術中的佛教思想》;巴斯在2005年還寫下了一本專著:《佛陀的微笑:東方哲學和西方藝術_從莫奈至今日 》。
  • 王非非《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姿勢 2017 行為藝術 主要展覽 2020 抽象當代展,白咖當代藝術中心,鄭州,中國 2020 新概念藝術展,文創大廈榕·美術館,蘭州,中國 2020 中國當代藝術夏季展,閱甫美術館,柳州,中國 2020 海島藝術節,北隍城島,蓬萊,中國 2019 中國「當代素描」大展,閱甫美術館,柳州,中國
  • 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簡單,是人生的修行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道德經》。萬物最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最簡單的,經過演化後變得複雜。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大道至簡意味著"少而精",反面是博大精深,意味著"多而廣」,兩者是一對矛盾,是一體的兩面,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璞歸真的高級功態。
  • 第二屆「五星優才」大賽聯合合作北京大道行畫室:大道至簡,與追夢...
    第二屆「五星優才」大賽聯合合作北京大道行畫室:大道至簡,與追夢者同行大道行藝術秉承「大道至簡,與追夢者同行」的辦學理念,致力打造全國專業美術教育優質品牌。大道行教學環境優美,受到全國各地學子得青睞,也備受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
  • 極簡禪意攝影,少則是多的藝術,正所謂萬物之始,大道至簡
    中國的道家有一句經典的詞語叫:大道至簡。大的道理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表達,才是最好的。簡單不是膚淺,而是在博大精深精神基礎上的一種提煉和濃縮,只有深刻的理解了那些大道理的人,才能用通俗的表達方式說清楚。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我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大道至簡,簡單其實不簡單
    李克強: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鬆綁,為創業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 在書法界中,寫「大道至簡」四個字怎樣書寫漂亮呢?
    大道至簡是中華道家哲學。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大道至簡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大道至簡的反面是博大精深,博大精深是廣博和高深,多用來指思想、學術理論、學識、作品等。關於書法「大道至簡」四個字怎麼寫漂亮,我的觀點是:宜用隸書和行書寫,才顯得高雅,大氣,漂亮!上圖為隸書「大道至簡」四個字。
  • 《當代藝術訪談錄》:面對藝術,他們何以有迥異的走向
    近期,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了新書《現場:當代藝術訪談錄》,涵蓋了作者曾焱所採訪的27位國內外藝術大家的對話,包括徐冰、蔡國強、小野洋子、大衛·霍克尼、比爾·維奧拉、安東尼·葛姆雷……在這些對話中呈現不同藝術家對於藝術、所處時代等問題的見解和他們的真實思想。
  • 新藝術流派|當代藝術家丁秋發的「超基因主義繪畫」
    超基因主義(Styleofgenevariation)是21世紀中國當代藝術流派發展的一個全新方向,又稱為「基因主義」。以當代藝術家丁秋發為代表,藝術家極力追求充滿想像力的隱喻,荒誕魔幻的語言表達, 對當下文明基因異變,生長,重組下新物象進行了描繪。
  • 讓國際當代藝術走進社區 在青駐留藝術家談創作心得
    青島新聞網11月29日訊 (記者 張力偉)28日下午,「從我到你——國際藝術展」藝術講座在S×V大讚當代美術館舉行。孟德宇、葛琴心兩位駐留藝術家現場分享創作理念,並以對談的形式與嘉賓一起暢聊「當代藝術設計如何為城市公共藝術領域賦能」,以及「社區美術館的公共教育方向」。
  • 李義奇專欄|大道至簡
    所以,有時,閒著,什麼也不去做,也不去想,未嘗不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大道至簡。正確的必然是簡單的,雖然簡單的並不意味著正確。概言之,大道至簡,是居高臨下的從容,是胸懷全局的境界,是運籌帷幄的優雅。我等眾生,觀事辨物,常識足矣。其他的,都是妄見,自尋煩惱。
  • 尤良誠—《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2018》提名藝術家
    1965 出生於青島市1988 畢業於山東紡織工學院(現青島大學)美術系,同年創立新潮藝術團體「青島藝術研究社」2005-2009 任中國防衛科技學院環境藝術系主任2010 創辦山東省第一家非盈利性當代藝術推廣機構「138藝術倉庫」
  • 2020藝術未來在臺北 當代新銳掀風潮
    ,及親手打造的ART FUTURE PRIZE 亞洲新星獎,以培力藝術新秀為目的,擴張新銳藝術家的國際市場版圖,深化當代藝術的全新思維,成為當代藝術推手之領袖,於神旺大飯店與富邦國際會議中心,在2020年1月17日(五)至19日(日)臺北熱鬧的藝術周末隆重登場。
  • 大道至簡與色彩暗示
    大道至簡,設計也是如此。這幾年流行簡約風格,所謂簡約,就是在能用夠用的前提下可有可無的東西全部拿掉,這裡面也包括設計語言,用最簡單的方法完成設計目標。但簡約不是簡單,簡單只是簡約的一種方法與手段,也是一種設計追求。
  • 當代藝術家郭振昌轉化傳統藝術拼貼中西文化
    華夏經緯網8月3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以近10年的創作為選件範圍,從臺灣民間傳統手工藝到社會寫實、中西文化對照,臺灣當代藝術第一代的郭振昌,《之前之後》個展呈現高度的混合性,除了他的個人自覺與廣泛的實驗,也反映了臺灣作為混雜文化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