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名叫Ken Cheng的華裔小哥在英國媒體上賺足了眼球。
據界面新聞8月23日報導,在今年的愛丁堡國際藝穗節中,Ken Cheng憑藉一句話段子在15個參賽段子脫穎而出,拿到33%的選票,一舉摘得「最佳笑話獎」。
Ken Cheng 圖片來源:Facebook
Ken Cheng獲獎的這句段子是這樣的:「I'm not a fan of the new pound coin, but then again, I hate all change.」可翻譯為:我不喜歡新款一英鎊硬幣,不過我本來也討厭所有零錢(改變)。
這句段子的背景是,今年3月,英國開始全面發行新版硬幣,將過去的圓形硬幣改為現在的十二邊形。而這句冷笑話的笑點是,作者利用了「change」一詞的一語雙關,想表達他既不喜歡零錢,也不喜歡更換硬幣這項改變。
乍一聽可能會被冷到,但Ken Cheng的這句段子卻戳中了很多英國人不想改變的心。自脫歐開始,英國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變化:新款貨幣發行、意外的大選、大本鐘關閉等等。
另外一些參賽的笑話可能沒那麼冷,比如說下面幾個也名列前茅的,就十分符合英式幽默「自嘲」、「諷刺」的風格:
Trump's nothing like Hitler. There’s no way he could write a book.
川普和希特勒一點也不像,至少希特勒能寫出本書來。
I've given up asking rhetorical questions. What's the point?
我以後再也不說反問句了。可這有什麼意義?
I'm looking for the girl-next-door type. I'm just gonna keep moving house till I find her.
我喜歡鄰家女孩類型的姑娘,我打算不停搬家直到找到這種類型的。
I wasn't particularly close to my dad before he died ... which was lucky, because he trod on a landmine.
在我父親去世前,我和他並不很(親)近。不過這也很幸運,畢竟他是踩到地雷死的。
Whenever someone says, 'I don't believe in coincidences', I say, 'Oh my God, me neither!'
每當有人說「我不相信巧合」,我就會說「天!太巧了我也是!」
據《衛報》報導,Ken Cheng此前在劍橋大學學數學,後來輟學做起了專業在線撲克玩家,六年前開始接觸喜劇。2015年,Ken Cheng入圍了英國廣播公司(BBC)舉辦的新喜劇獎決賽,被列入BBC新人榜單。
Ken Cheng在接受採訪時說:「事實上,撲克和喜劇這兩個領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兩者都圍繞著懲罰與獎賞這兩個不斷的循環之中。撲克的獎賞是錢,而喜劇的獎賞則是觀眾的笑聲」。
Ken Cheng還在BBC上分享經驗,教大家「如何變得更加有趣」,他列出了五條建議,分別是:不要害怕變得奇怪;多看喜劇節目,學著模仿;經常逗朋友笑;去學校學習專業喜劇知識;在社交網站上試驗你的笑話。
本屆愛丁堡國際藝穗節是Ken Cheng首次參加,對於能獲得這樣的好成績,他開玩笑說:「作為紀念,我打算給我的第一個孩子取名為『藝穗節的笑話』。」
戳視頻感受一下Ken Cheng的英式幽默:
部分設備無法播放視頻請點擊這裡觀看
當年他背井離鄉,村裡的人再也沒喝上過水。
她奪門而出,他緊隨其後,追上她,把門又搶回來。
說在歐洲講一個笑話,法國人會笑一次,因為聽懂了;英國人會笑一次,以示禮貌;西班牙人會笑兩次,第一次是禮貌,第二次是過了半天終於咂摸懂了;德國人會笑兩次,第一次是禮貌,第二次是假裝咂摸懂了;波蘭人會笑三次,第一次是覺得聽懂了,第二次是過了半天覺得自己咂摸懂了,第三次是當天半夜突然從床上坐起來狂笑,這回是真的咂摸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