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案例:行政行為確認違法,可直接單獨提起賠償訴訟

2021-01-08 騰訊網

【裁判要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併提出。對於這兩種途徑,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行選擇,賠償請求人先提起行政訴訟,之後又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表明其沒有選擇向行政機關直接提出賠償請求的途徑,而是選擇由人民法院解決其行政賠償問題。對於這種特殊請求如何處理,國家賠償法沒有明確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求賠償請求人再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方可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實際上剝奪了賠償請求人在賠償程序上的選擇權,增加了賠償程序的複雜性,不利於暢通賠償渠道。據此,如果行政行為已經行政訴訟確認違法,賠償請求人無需再要求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進行確認,可直接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這也體現了司法最終原則。

【裁判文書】 (2020)最高法行賠申844號

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提醒各位朋友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行政複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併提出。對於上述規定中設置的兩種求償途徑,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行選擇,賠償請求人先提起行政訴訟,之後又提起行政賠償訴訟,這表明其沒有選擇向行政機關直接提出賠償請求的求償途徑,而是選擇人民法院解決其行政賠償問題。在此種情形下,如果要求賠償請求人再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方可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實際上取消了賠償請求人在行政賠償程序上的選擇權,增加了賠償程序的複雜性,不利於暢通賠償渠道,也不符合制定和修改國家賠償法的立法目的。因此,對於已通過行政訴訟程序確認行政行為違法,後續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案件,可以視為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併提出賠償請求的情形予以處理。

相關焦點

  • 最高人法院案例 | 確認拒收行政賠償申請行為違法的訴訟請求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
    根據本條規定,在符合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要件的情況下,賠償請求人在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申請後,如賠償義務機關存在拒收申請等情形的,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賠償訴訟,而不是針對賠償義務機關拒收申請等行為另行提起確認違法之訴。這種程序設置有利於及時給予賠償申請人司法救濟,避免程序繁瑣冗長,體現了權利保護的經濟性。
  • 最高法判例 :行政行為已生效裁判確認違法,當事人再行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無需經過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程序
    【裁判要點】行政行為已經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確認違法,當事人再行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無需經過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程序。對於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單獨提起賠償請求和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併提出賠償請求的兩種途徑,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當事人先提起行政訴訟,之後又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表明其沒有選擇向行政機關直接提出賠償請求的途徑,而是選擇由人民法院解決其行政賠償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求當事人再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方可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實際上剝奪了當事人在賠償程序上的選擇權。
  • 最高法院案例 :籠統請求撤銷或者確認行政協議行為違法屬於訴訟請求不明確
    最高法院判例 :籠統請求撤銷或者確認行政協議行為違法屬於訴訟請求不明確【裁判要旨】
  • 最高法院案例:提起行政訴訟一併提賠償請求,不能強制分寫訴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併提出行政賠償請求,或者因具體行政行為和與行使行政職權有關的其他行為侵權造成損害一併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分別立案,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合併審理,也可以單獨審理。
  • 最高法院判例:複議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賠償責任——王素蘭訴碭山縣政府行政複議、行政賠償案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複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複議機關是共同被告,適用於當事人對原行政行為不服而提起訴訟的情形。王素蘭不服碭山縣公安局對其作出的治安處罰,已經提起過訴訟,人民法院也已判決確認該處罰決定違法。本案中,王素蘭系單獨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故並不適用上述規定。
  • 最高法院案例:行政協議約定的解決賠償的訴訟類型
    基於合同法和合同約定形成的行政機關違約責任以至賠償責任,與行政機關因行政行為違法而產生的國家賠償責任並不完全相同。一審法院認為因不存在被確認違法或無效的行政行為,認定相對人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缺乏依據,屬於錯誤理解行政協議案件中違約賠償責任與行政行為違法案件中違法賠償責任。
  • 最高法判例:賠償請求人提出賠償申請後再行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時機
    當事人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了賠償申請,在賠償義務機關未作出處理決定且其本人未撤回賠償申請的情況下,其不能再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若賠償義務機關未在法定期限內對其申請作出處理或者其對賠償處理結果有異議,其可以再行提起行政賠償訴訟予以救濟。
  • 重慶法院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典型案例
    這十起典型案例囊括了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檢察機關提起的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機關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行政機關提起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和司法確認案件。從涉及的領域看,既包括汙染防治方面的案例,也包括自然保護區以及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等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案例。
  • 最高法判例:強拆行為被確認違法後,當事人是否有權通過行政補償程序要求對其補償?
    2016年9月28日,林常紅以其案涉房屋被惠濟區政府強制拆除為由,訴至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請求法院確認該拆除行為違法。2016年11月18日,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作出(2016)豫71行初693號行政判決,確認惠濟區政府強制拆除林常紅案涉房屋的行政行為違法。
  • 最高法院判例:判決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不必再確認不作為行為違法——叢林公司訴西安市政府不履行行政複議職責案
    3.生效判決認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未造成傷害後果,主要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叢林公司在二審期間提出賠償請求,二審法院未進行調解和未告知另行起訴,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九條第六款等法律規定,適用法律錯誤。4.新證據證明申請人請求確認違法和要求賠償訴求,應予再審。
  • 【行政訴訟中駁回訴訟請求與確認違法保留效力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法律問答之關於駁回訴訟請求與確認違法保留效力的問題
    作出確認違法的判決,但不撤銷土地證!答:法律對善意第三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是為了維護交易的安全性,本身就屬於公共利益範疇。所以只要符合善意第三人條件,就可以適用行訴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確認給第三人的頒證行為違法保留效力。原告的損失由頒證機關依法行政賠償。3、問:必要的共同複議或訴訟如何審理?答:複議與訴訟。
  • 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是兩種明顯的不同的訴訟標的
    245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是兩種明顯的不同的訴訟標的——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是兩種不同的訴訟標的,不存在拘束力的問題,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分別提起行政訴訟。標籤:行政賠償|行政補償|訴訟標的|案情簡介:2014年2月7日,程某就興慶區政府強拆行為違法提起訴訟,經西夏區人民法院和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判決,對興慶區政府的強拆行為確認違法。
  • 行政相對人能否在訴訟中申請法院對行政人員涉嫌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處理|最高法院判例
    但是,該條所規定的移送並非訴訟程序範疇。是否啟動移送程序屬於人民法院依職權判斷決定的事項,法律既沒有賦予當事人申請移送的權利,也沒有賦予當事人通過訴訟程序質疑人民法院所作處理的權利。另外,行政行為是否違法與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是否違法違紀或者是否有犯罪行為屬於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即使被訴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也並不必然意味著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違法違紀或者有犯罪行為。
  • 行政訴訟:拆除房屋行為已被確認違法,原告有權提出行政賠償申請
    【摘要】原告合法擁有的房屋,其中用於生活居住的房屋面積約199平方米,經營酒廠的房屋面積為56平方米,用於米加工的廠房面積為80.2平方米,用於養殖的廠房為368平方米,x縣人民政府將原告房屋違法拆除,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符合法律規定。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被告具體應當賠償的範圍、標準和金額。
  • 最高法院案例 :繼續確認之訴須有確認利益
    行政機關在起訴前自行改變行政行為,原行政行為儘管再也不會產生法律效果,當事人仍可以就原行政行為提起確認違法之訴;如果是在訴訟進行中行政機關改變被訴行政行為,當事人則可以要求繼續初始的訴訟,只是將原來的撤銷請求轉換為確認違法。正因如此,這種訴訟才被稱為繼續確認之訴。
  • 最高法院案例 :行政機關對違法建築實施強制拆除的程序
    隨後,臨武縣政府組織城管局等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對陳選金的違法建築進行強制拆除,臨武縣政府對陳選金違法建築強制拆除的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陳選金請求判決確認強制拆除其涉案違法建築的行政行為違法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 最高法判例:籠統請求撤銷或者確認行政協議行為違法屬於訴訟請求不明確
    現田朋雨以同一地段的火車站××××村拆遷補償標準高為由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已籤訂的《拆遷協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規定,田朋雨對補償標準有異議,應先向行政機關申請行政裁決。田朋雨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
  • 行政訴訟:被告違法拆除行為侵犯了原告的財產權,應賠償直接損失
    現提起本案行政賠償訴訟。二〇二〇年一月十七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違法拆除行為侵犯了原告的財產權,應賠償原告直接損失421409.10元;原告在本案中預交的評估費14000元依法亦應由被告承擔。原告x公司不服被告的拆除行為,遂向法院提起確認拆除行為違法之訴。法院於2019年11月27日作出行政判決,確認被告對原告生態養殖園實施拆除的行為違法。現提起本案行政賠償訴訟。
  • 違法拆遷行政賠償案件的審查處理(乾貨總結)
    在行政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並已經啟動行政賠償程序時,當事人不能重複或者交叉運用救濟手段,再行尋求行政補償。因此,在徵收拆遷範圍內房屋被非法強制拆除後,原有的補償問題可依法轉化為賠償程序解決,人民法院應直接進行實體審理並就賠償問題作出行政賠償判決,無需另行通過徵收補償程序解決。
  • 被違法強拆可申請行政賠償
    ,但是大家要記住,如果自己的房屋遭遇違法強拆,是可以申請行政賠償的。房屋被合法強拆根據房屋價值的損失、被埋物品及房屋裝修的損失、搬遷、臨時安置補償等損失等方面的內容確認賠償數額。上述費用都屬於強拆造成的直接損失,被拆遷人可以向拆遷方主張賠償上述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