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一點菌
ID: yidianxinlixue123
一、準媽媽的煩惱。
小夏是個準媽媽,懷孕以後有先兆流產的症狀,醫生建議多休息,為了胎兒的安全,小夏索性辭職了,專心在家休養。
可是在家呆了不到一個月,她就受不了了,手機刷遍了,電視看膩了,書看不進去,整天泡在網上也很無聊,想出去透口氣都不敢走遠了,怕又出現狀況。
朋友工作都挺忙的,她身邊連個聊天的人也沒有,只有等到丈夫下班回家,和丈夫說自己想到的各種問題:孩子會不會發育得好?電腦到底有沒有輻射?生孩子疼嗎?生了孩子之後身材走形了怎麼辦?
小夏孕吐比較嚴重,懷孕前三個月都是在嘔吐中度過來的,到了後期,她又睡不著。
小夏完全體會不到孕育一個小生命的幸福,她整天鬱鬱寡歡,特別容易發怒,經常胡思亂想,還莫名其妙掉眼淚。
她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
二、為什麼會出現產前抑鬱症?
這樣的情緒困擾,不僅僅只發生在小夏身上。
BBC三套首映的《女性身體的語言》短片裡,有一位女性講述了她產前抑鬱的經歷。這段經歷讓她不僅僅感到失去了自我,更讓她覺得在「成為母親」之前,她已經是一個「廢物媽媽」。
在她跟醫生談論產前抑鬱的問題之後,得到了幫助和支持。她是幸運的,還有更多的女性,經歷了和她一樣的痛苦,卻沒有人理解,更沒有得到醫治。
近年來,產前出現心理問題的女性呈上升趨勢,產前抑鬱症上升率為9%,遠超過產後抑鬱症每年2-3%的上升率。調查顯示,有98%的孕婦在妊娠晚期會產生焦慮心理,而每五位女性中,就會有一位女性在懷孕中後期遭受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困擾,其中以白領女性為主。
有些人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會使焦慮心理減輕,有些人不善於調節,心理焦慮越來越重,情緒波動大,出現睡眠紊亂,記憶力減退,長時間感到悲傷,疲憊等症狀。
懷孕後,體內激素出現變化,飲食、睡眠發生變化,影響到情緒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孕婦的焦慮狀況,已經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就要考慮檢查產前抑鬱症的可能性了。
孕期女性為什麼會出現產前抑鬱症呢?
一方面是生理原因。女性懷孕後,體內激素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女性的生理特徵隨之發生了變化,引起情緒的波動。再加上孕後期各種不適症狀加重,使得人更加容易煩躁。
另一方面,是心理的原因。初次懷孕的女性,缺乏對生育的直接體驗,通過電視、網絡間接了解到生產的痛苦,心中難免恐懼。同時,雖然現在孕檢普及,還是有很多孕婦擔心孩子的健康。
另外,一些職業女性因為懷孕辭去工作,生活重心發生改變,人空虛下來,容易聚焦在一些消極因素上,加重焦慮。
懷孕的女性是非常需要家人關愛的,而她們也是很容易被家人忽視的。
看起來她們是全家的焦點,但大家的關注點主要在孕婦的飲食和休息上,而且那些關注點普遍都是從新生兒的角度出發的: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怎樣能讓生產更順利。
卻很少有人真正關注準媽媽們的心理。
三、如何預防和應對產前抑鬱症?
1、對生育要有科學而正確的認識。
準媽媽們請放寬心:大多數女性都能夠自然、順利地孕育孩子,如果孕期檢查沒有大問題,就不要過多擔心胎兒健康。
即使檢查中出現一些問題,也請遵醫囑,相信現代醫療技術,多學習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增加對自身的了解,增強生育健康寶寶的信心。
同時,正確地看待自己的情緒波動,這是正常的反應,不要隨便給自己貼標籤,不要有一點焦慮就認為自己患上了抑鬱症,不要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情緒上,反而有利於解決焦慮。
2、家人多給予準媽媽關愛。
在懷孕期間,孕婦往往依賴心比較強,或者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這不是她「作」,也不是她「想不開」,其實孕婦的身心備受折磨,請家人們多體諒,給予她更多的關愛。
丈夫要理解妻子的絮叨,給她鼓勵和安慰,打消妻子心中的顧慮,有空和妻子一起為即將出生的孩子準備衣物、布置房間,能給妻子心理上的安慰和愉悅。
曾經沈騰在春晚上演了一個小品,叫《今天的幸福》,節目裡丈夫鄧小亮為了讓患有產前抑鬱症的妻子開心,找好哥們郝建幫忙以穿越為由假扮自己兒子,由此引發了一連串搞笑又感人的故事。
這雖然是個逗人開心的節目,但也反映了在妻子懷孕後,遭受情緒困擾的時候,丈夫的關心和照顧多麼重要。
家人要切實地給予準媽媽關心,而不是一切「對孩子好」的出發點,為準媽媽烹飪她愛的美食,現在飲食營養足夠,其實沒有必要逼著準媽媽喝下一些她們不愛的補身子的湯水。
3、準媽媽也要注意自我調節。
除了家人的關心照顧外,準媽媽們也要注意自我身心調節。
孕期不要一直呆在家裡不出門,容易情緒低落,每天早晚可以出去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出門看看風景,可能收穫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適當參加社交活動,與外界交流,和媽媽們聊天,討教一些經驗,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即使就要做媽媽了,女性也不要放棄自我的愛好和提升,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有效防止焦慮的產生。
作者簡介:一點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自由寫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一點心理學(ID:yidianxinlixue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