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領土爭端升級,還是共同開發的典範?菲重啟南海油氣勘探

2020-12-25 國防時報排頭兵

近來,美國頻頻在南海生事,除軍艦頻頻現身南海外,亦拉攏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對中國進行圍堵。不過,圍堵圈出現破洞。一直以來,中國在南海倡導「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而菲律賓已就在南海共同開發油氣資源問題上,與中國達成共識。不過,菲律賓官員也說,因為領土問題,中菲目前在南海問題上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目前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暫時未回應此事,但對於菲律賓南海開採油田行為,中方第一時間發聲,因此猜測菲律賓重啟油田已經獲得了中國的準許。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

菲律賓能源部長阿方索·庫西10月15日說,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已批准取消6年前實施的在南中國海有爭議地區或附近勘探石油和天然氣的禁令,菲律賓取消這項禁令「基於誠意,並充分考慮到菲律賓和中國、以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等相關方之間正在進行的協商」而做出的。該決定將使與該地區能源類相關的3個項目得以進行,其中包括可能與中國合作的項目。

阿方索·庫西說,已要求那些獲得在菲律賓西部海域3個大片區域勘探石油和天然氣合同的公司恢復它們的勘探行動,包括在一個名為「裡德灘」(即我禮樂灘)的可能蘊藏豐富曲氣資源的地區進行的勘探活動。

中國船隻過去至少有一次在禮樂灘試圖趕走一艘菲律賓勘探船。中菲此前已籤署的一些南海合作協定,但由於2014年兩國爆發南海主權爭端,被當時的阿基諾政府所擱置,導致中菲南海資源開發的合作通道被堵住,一直持續至今。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自2016年上臺以來加強了與北京的關係,為避免觸怒中國,擱置了與中國的領土爭端。

此次該禁令的解除,使得菲中所籤署的多個相關項目將得以繼續實施。同時更意味著,中菲兩國在南海能源開發合作方面,已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庫西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需要勘探,以便可以解決菲律賓的能源安全問題。」

杜特爾特政府近年來在與中國商談菲中能源企業在禮樂灘等地區開展聯合勘探的事宜。但據菲律賓官員說,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主要是因為領土問題。

針對杜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已取消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0月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菲兩國已就在南海開展油氣資源共同開發達成共識,並建立了相關磋商合作機制。「希望並相信雙方會相向而行,推動共同開發不斷取得積極進展。」趙立堅說。

菲律賓能源部長阿方索·庫西

對於中菲兩國來說,實現共同開發南海油田創造了一個雙贏的局面,中國能夠藉此機會對南海石油資源做進一步勘探,同時企業也能夠藉此機會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而菲律賓則能夠緩解能源短缺困境,擴寬石油渠道來源。

南海「共同開發」,是由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率先對菲律賓提出的。1986年6月,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菲副總統薩爾瓦多·勞雷爾時指出,「南沙群島屬於中國」。針對中菲之間的分歧,鄧小平表示「這個問題可以先擱置一下,先放一放。過幾年後,我們坐下來,平心靜氣地商討一個可為各方接受的方式。我們不會讓這個問題妨礙與菲律賓和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

1988年4月,鄧小平會見菲總統科拉松·阿基諾時重申「對南沙群島問題,中國最有發言權。南沙歷史上就是中國領土,很長時間國際上對此無異議」,以及「從兩國友好關係出發,這個問題可先擱置一下,採取共同開發的辦法」,並表示「我們中間有一些疙瘩,不難解開」的信心。

三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按照鄧小平同志當年確定的「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戰略來處理南海有關爭端。三十多年過去了,中菲兩國關係起起落落,南海議題不時成為阻滯兩國關係向前發展的屏障,「共同開發」更多只是兩國關係友好時的外交辭令,實質進展寥寥。

鄧小平當年認為「不難解開的共同開發這個疙瘩」,為何幾十年來都未能有實質性進展?難點何在?菲律賓外長卡亞塔諾坦承,中國的立場是一貫而明確的,但菲律賓的立場隨著不同的政府而搖擺不定。因此,破局「共同開發」的關鍵在於菲律賓方面。

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合作開發,受多方面因素制約。一個是美國的因素,美國為了自己在南海的利益,不可能無視中菲關係緊密,其會使出多種手段破壞中菲走近。第二個是菲律賓政府即便有意與中國在南海進行共同開發,也需要先協調與東協成員國的立場,更需要兼顧和平衡各國利益與主張。第三個是菲律賓國內政黨眾多,黨際間在意識形態上存根本分歧。第四個就是法律問題。

如果中菲此次能夠成功在南海實現共同開發,那麼也將給南海周邊國家樹立一個良好的合作典範。這也將為未來南海開發帶來更安全與和平的政治環境,南海油氣資源會得到更加有序、高效的開發,會收穫更多油氣產品,對中國和周邊國家產生極大利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不過,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爭端終未解決,中國還是要保持一顆警惕的心。今年9月23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通過視頻發言,發言中杜特爾特提及2016年南海仲裁問題。杜特爾特表示,南海仲裁結果已經是國際法的一部分,菲方要求尊重國際法。此外,杜特爾特還表態,菲律賓決不會改變立場,更不會妥協。

此表態讓外界懷疑,菲律賓是否重投美國懷抱了。菲律賓近來確實緩和了與美國的關係。9月7日,傳聞稱美國承諾可為盟國提供疫苗,於是杜特爾特決定籤署特赦令,提前釋放了一名美軍犯人。對於菲律賓向美國示好的舉動,其背後必然存在諸多的利益鏈條。

無論如何,在美國航母再度進入南海興風作浪的敏感時刻,菲律賓實質性與中國在南海進行合作開發,可謂是扇了美國一大巴掌,讓美海軍航母在南海的軍事攪局行為,變得更加毫無意義。(郭宇男)

相關焦點

  • 菲律賓重啟南海油氣勘探,偷採中國資源?別擔心,已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在2020年底之前重啟油氣勘探項目,已經是菲律賓方面的最後「死線」。 毫無疑問,菲方的這種行為就是在侵犯中國的南海主權,但有意思的是,菲方在相關公告中卻強調,解除該禁令的決定是「基於誠意,並充分考慮到菲律賓和中國、以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相關方之間正在進行的協商」而做出的。
  • 菲律賓對美國表明立場,願對南海爭議區放手,與中國談判共同開發
    圖為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近日,據媒體報導,菲律賓表示願對南海爭議區放手,為了向中國表示誠意,菲律賓還取消了在南海爭議區域的石油勘探禁令,表示歡迎中國在這裡共同開發資源,對此外交部已經做出回應,稱兩國將會就南海資源開發問題取得更多積極進展,而菲律賓向中國伸出橄欖枝也讓不少網友好奇道:這是在對美國表明立場?
  • 【菲總統取消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 中方回應】針對有報導...
    2020-10-16 16:15:07來源:FX168 【菲總統取消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  中方回應】針對有報導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已取消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時說,中菲兩國已就在南海共同開發油氣資源問題上達成共識。
  • 王毅會見菲外長:願同菲律賓探討南海油氣共同開發
    當事國回到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的正確軌道,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維護著南海的和平穩定。本月,中菲成功召開了一系列涉南海問題雙邊會議。近日中國同東協國家新一輪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高官會完成了對「準則」草案部分內容的第一輪審讀。應該說,「準則」磋商已步入了快車道。菲方作為中國—東協關係協調國,為此發揮了重要和積極作用,我們對此表示讚賞。
  • 東協峰會即將召開,菲律賓做出榜樣,擱置爭議與中國共同開發南海
    據悉,本次會議將重點討論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關係以及"南海各方行動規則"。在中美南海對峙局勢日益升級的大背景下,本次東協峰會受到了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東協峰會即將召開,各與會參與國本該為會議順利召開,營造良好的參會氛圍,作為我國的好朋友菲律賓就開了好頭做出榜樣。
  • 解決中菲對峙的經濟手段
    解決兩國間領土主權爭端,大致可分政治、軍事、經濟三手,從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出發,選擇適當的解決方式,是當局者必備的政治智慧。先說說軍事手段解決:以軍事手段解決領土爭端,在上世紀是最常見的解決方式。中國也曾經歷過中蘇、中印邊界戰爭,還在1974年以軍事手段奪回了被當時的南越阮文紹政權盤踞的西沙數島。
  • 【頭條】我國南海油氣資源有多少?裝備開發路線怎麼走?
    1975~1980年間,珠江口盆地獲得工業油氣流,揭開了南海油氣勘探的新一幕。1982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組建,標誌著新一輪南海油氣勘探開發的啟動。1986年,中海油在南海的第一個油田平臺才開始搭建。又過了3年,南海的第一個油田建成投產。
  • 中菲媒體在黃巖島爭端中評論框架分析
    中國海監船介入,制止其抓捕中國漁民,兩國進入對峙狀態。 中菲兩國就黃巖島事件發生摩擦,只是中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遇到挑戰的一個縮影。目前,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印度尼西亞等6國7方在南沙群島形成對峙和角逐局面。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南海油氣資源的勘探,其經濟地位日益凸顯,加劇了上述各國對資源的搶奪。
  • 外交部與中國南海研究院共同舉辦南海問題線上國際會議
    多年來,中國和東協國家秉持「雙軌思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我們要堅持下去、發揚光大。要繼續由直接當事國談判協商解決有關爭議,加快達成「南海行為準則」,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中方願同南海沿岸國繼續共同努力,爭取共同開發在南海早日邁出實質性步伐,真正造福沿岸各國和各國人民。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就疫苗研發、中菲務實合作和南海問題接受...
    中新網馬尼拉12月10日電 當地時間12月10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在2020年媒體聖誕沙龍線上活動結束後,就疫苗研發、中菲務實合作和南海問題等接受本地媒體書面採訪。全文如下:一、問:中國疫苗公司是否有計劃在菲開展臨床試驗?能否介紹一下中國疫苗的最新研發進展及在阿聯等國進行試驗的情況?
  • 國新辦舉行白皮書及我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立場發布會
    2016-07-13 10:03:45  郭衛民:   五是中國處理南海問題的政策,就南沙群島領土問題、南海海洋劃界問題、爭端解決方式、在南海管控分歧和開展海上務實合作、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共同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等方面闡述中國的政策主張。
  • 中菲宣布共同開發南海資源後,裡根號航母來攪局,一度靠近黃巖島
    據悉,10月15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發布消息稱,裡根號航母打擊群已經重返南海,將執行相關訓練和維護安全行動等任務。 16日時候,裡根號航母重返南海的第二天,就闖入中沙群島海域挑釁,並一度靠近中沙群島主體——中沙大環礁的東南海域。據悉,美軍向來較少在這片海域活動,一般都在西沙南沙,這次更是一度靠近了黃巖島。美軍方面目前未對此次行動給出具體回應。
  • 開拓油氣新區新領域新層系 促進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油氣地質調查成果...
    從今日(1月19日)召開的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地質調查成果交流會獲悉,圍繞「立足國內,儘快實現油氣資源調查重大新發現,促進油氣勘探重大突破,增強油氣資源保障能力」的目標,中國地質調查局積極組織開展我國陸地新區和重點海域的油氣地質調查工作,取得重要進展,顯示出可觀的勘探前景。
  • 另一國也加緊行動,曾帶給中國2540億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的合資項目與此前多為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原油貿易合作模式不同,這意味著沙特正在參與到中國石油行業全產業鏈中,雙方能源合作正進一步加深。 共同開發?菲律賓取消石油勘探禁令,中菲或重啟海域油氣勘探 中沙原油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與此同時,菲律賓也宣布了一則重磅消息:取消石油勘探禁令。當地時間10月15日,菲律賓宣布批准在特定海域恢復石油勘探工作,並通知承包商恢復在當地的能源類活動。
  • 傅瑩投書中美媒體談南海問題
    中國一向堅持對南沙群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但是,考慮到維護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穩定的現實需要,中方沿用了對東海釣魚島爭端採取的方針,一方面堅持主權立場,另一方面向東協國家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注7)避免爭議幹擾周邊穩定與合作的大局。    1994年中國與越南雙邊關係實現正常化。1995年,隨著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正式加入東協,東協擴大為10國。
  • 傅瑩獨家撰文:南海問題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中國一向堅持對南沙群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但是,考慮到維護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穩定的現實需要,中方沿用了對東海釣魚島爭端採取的方針,一方面堅持主權立場,另一方面向東協國家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 (注7)避免爭議幹擾周邊穩定與合作的大局。1994年中國與越南雙邊關係實現正常化。
  • 中國政府關於菲律賓共和國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
    因此,中國認為,仲裁庭對本案明顯沒有管轄權。  三、通過談判方式解決在南海的爭端是中菲兩國之間的協議,菲律賓無權單方面提起強制仲裁  30.中國在涉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利的問題上,一貫堅持由直接有關國家通過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爭端。中菲之間就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解決兩國在南海的爭端也早有共識。
  • 中國南海政策新動向
    今年上半年,中國設計建造的具有世界水平的深水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被部署在南海。此外由於經濟的增長和石化產業的發展,越南油氣需求逐年攀升。因此越南近年對南海石油的勘探十分活躍,在2000年之後在其大陸架獲得了一些新的油氣發現,並逐漸投產,一定程度緩解了其油氣產量遞減的速度。越南對九段線內的油氣勘探十分活躍,與世界多個能源巨頭籤署了勘探協議,深切渴望在南海深水區域獲得新的油氣田。
  • 南海歷史性裁決,中國全面敗訴-南海仲裁,菲律賓得意不忘形-6個問題了解中菲南海仲裁
    菲外交部的聲明說,雅賽將「在ASEM議程的背景下,討論菲律賓對南中國海採取的和平、基於規則的解決方式,以及各方尊重仲裁庭裁決的必要性。」北京的官員本周表示,在亞歐首腦會議上討論南海爭端不恰當。中國總理李克強將出席會議。杜特地在周四晚上的一個演講中宣布,他將派菲律賓前總統菲德爾·拉莫斯(Fidel Ramos)作為特使前往中國開啟雙邊談判。
  •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共同開發南海無損相關方權益主張
    11月5日,由中國南海研究院、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中美研究中心和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海洋合作與治理論壇」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海口舉行。來自28個國家與地區的500名專家學者、駐華外交官、前政要及部分涉海國際組織代表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