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中央公園,歷史滄桑,一座城市的靈魂

2020-12-16 英語視野

在世界市政規劃史上,像紐約中央公園的規劃者一樣富有前瞻性的實屬鳳毛麟角。

紐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是美國第一個城市景觀公園,紐約人希望這座城市在文化上能與歐洲大城市倫敦和巴黎相媲美。紐約郵報編輯,詩人威廉·卡倫·布萊恩特,景觀建築師唐寧等很多有影響力的紐約人認為表示紐約需要一個大型的公園,一個可以露天駕駛的地方,就像巴黎的布隆森林和倫敦的海德公園。

1853年,紐約州議會徵用了把從59街到106街的700英畝土地,耗資500萬美元用於曼哈頓市中心區域建造公園。選址於此的主要動機之一是可以提高了周圍建築的土地價值。這片土地多為沼澤、突石和不規則地形,不太適合開發。建造公園是改善這片土地的一種方式。拆遷涉及約1600名貧民,他們大多是居住在棚戶區的愛爾蘭和德國移民,以及紐約主要黑人聚居地之一的塞尼加村裡的264居民。

中央公園於1859年冬天開放供公眾使用,成千上萬的紐約人在以前沼澤地上建造的湖泊上滑冰。到1865年,每年有700多萬人參觀這個公園,這些人以富人和中產階級為主。

在公園的頭十年裡,超過一半的遊客乘坐馬車到達,而擁有馬車的人不到紐約居民的5%。禁止全家野餐使貧困移民不敢去公園;沒有校長的的手書,學生們就不能在草地上打球。音樂會在星期六舉行,而不是星期天,周六還在上班工人就無法參加。在批評聲中,這些規定逐漸廢棄,公園最終向所有人敞開了懷抱。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公園增添了更多的設施,包括旋轉木馬、動物園、遊樂場和大草坪。此外,羅伯特·摩西斯在1934年開始主管這個公園,26年來引進了許多設施,包括20個遊樂場,重新調整了機動車道、運動場、沃爾曼溜冰場、拉斯克溜冰場和遊泳池、新的船屋以及西洋棋和跳棋室。

60年代,在此舉辦的搖滾音樂會等活動,使中央公園成為城市復興和反主流文化的象徵。然而,70年代由於缺錢,維修經費不足,中央公園成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特別是在天黑之後,這使得許多人不敢前去參觀。

到1980年,中央公園保護協會(管理委員會),一個私人籌資的機構,開始負責修復公園,到1990年,這個組織貢獻了公園一半以上的預算。從那時起,公園就變得越來越安全,現在每年的犯罪率由80年代初的1000左右下降到不到一百。

1858年,中央公園的設計師弗雷德裡克·勞·奧姆斯特德和卡爾弗特·沃克斯。他們在設計競賽從三十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公園的設計權。競賽要求有閱兵場、噴泉、滑冰場、瞭望臺和音樂會場地。奧爾姆斯特德和沃克斯以綿羊草原、貝塞斯達露臺和噴泉、湖和貝爾維德城堡勝出。

奧爾姆斯特德和沃克斯認為公園是富人和窮人可以相互交流的地方,並認為這也是使窮人變得更有教養的方式,於是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橋梁和拱門,這樣富人的馬車在橋上通行,而行人則走到了下面。沃克斯設計了36座從花崗巖到鑄鐵拱橋不同的橋梁。

穿過公園的主要通道被命名為摩爾大道,兩旁是美國榆樹,通向貝塞斯達露臺和湖邊。標誌性的綿羊牧場,現在是紐約人的日光浴和玩飛盤的去處,以前真的養著羊。

不論你是勞動人民,中產階級,藝術愛好者和落魄藝術家,運動員,還是文藝青年在這裡都能找到城市裡其他地方所找不到屬於你的那份美好。

圖片選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的城市公園,是紐約的中央公園的「翻版」,風景宜人
    紐約的中央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園,在它的中央有一個美麗的大湖。此外,在重慶也有這樣一座公園,叫做重慶中央公園,其布局類似於紐約中央公園,不知道是學紐約的。沒有一座公園能與重慶的中央公園相媲美,很多人都認為重慶的中央公園是紐約的「翻版」。
  • 合肥打造中央公園,面積是紐約中央公園2倍,大湖名城新名片
    城市裡的公園綠地是讓人稀罕的,一座城市的美好在於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地處中部省份的安徽省會合肥就是一座綠意盎然的小城市,這座城市即將打造的一座駱崗中央公園值得期待。說起中央公園,就不得不說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
  • 城市| 與紐約歷史文化交融的高線公園
    談起紐約的公園,大多數人會想到優雅高貴的中央公園,但真正的紐約客不認為中央公園能代表紐約,因為它的形成和發展完全與紐約市政的發展迥異——著名建築史學者馬修·波斯託(Matthew Postal)如是說。
  • 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全世界大都市中最美的城市公園
    中央公園是全世界大都市中最美的城市公園,各種各樣的休閒活動在這裡被提供給市民和遊客,其中最常見到的就是在慢跑道上跑步的身影,晴天的時候,草坪上或坐或臥的閒散的人們,也是中央公園的代表風景。340公頃的宏大面積使她與自由女神、帝國大廈等同為紐約乃至美國的象徵。
  • 國內最大的城市公園,是紐約中央公園的「翻版」,你覺得好看嗎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園是紐約的中央公園,公園中間有一個大湖,環境是相當美的。無獨有偶,在我國的重慶也有這樣一個公園,取名叫做重慶中央公園,公園布局跟紐約中央公園相像,不知道是不是學紐約的。重慶城市這麼大,沒有一個公園能跟中央公園比,不少人覺得重慶中央公園是紐約中央公園的「翻版」。
  • 我國將迎來「巨無霸」公園,面積是紐約中央公園的6倍,就在重慶
    重慶一個耳熟能嫻的城市,隨著旅遊業的大火,重慶成了人們旅遊的首選之地。作為我國的一線城市,無論是交通還是經濟發展都非常好。非常適合一些年輕人生活,行業四川的程度不一樣的,雖然都有辣火鍋,但是成都生活節奏慢,更適合一些老年人定居。如今重慶又迎來一座巨無霸公園,面積比紐約中央公園還大,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紐約「後花園」——四季皆美的中央公園
    號稱紐約「後花園」的中央公園,不只是紐約市民的休閒地,更是世界各地旅遊者喜愛的旅遊勝地。1850年新聞記者威廉·布萊恩特在《紐約郵報》上進行公園建設運動之後,1856年Frederick Law Olmsted和Calbert Vaux兩位風景園林設計師建成了此公園。
  •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園快來了,位於重慶市,比紐約中央公園大6倍
    如今疫情慢慢過去,重慶的一些規劃項目也紛紛開始動工,其中就包括這座「巨無霸」的公園,這座巨無霸公園在重慶高新區金鳳園區,面積將達到20平方公裡,預計在2025年的時候才能夠建成。重慶作為一座非常火爆的旅遊城市,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前遊玩。
  • 為什麼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雅趣
    caixin-enjoy去年年底,文青兒們愛得死去活來的「油膩中年」馮唐先生,在 GQLab 上發表了一番很清新的話(原文戳這裡:馮唐的《新北京一日遊》),他提綱挈領地指出:一個城市靈魂的高度體現在它的博物館。
  • 在南寧也能感受紐約中央公園住區的生活?你沒看錯!
    沒錯,就是紐約中央公園。 一座城市中央公園 成就都市 締造都會生活對於紐約中央公園的地位,在美國官方網站上對其的介紹中(公園是讓紐約變得如此宜居的地標之一)。因此有人總結出這麼一句話:「失去紐約的美國將不再是美國,失去中央公園的紐約將不再是紐約。」紐約中央公園成就了一座國際化大都市的完整性,它將森林公園對城市發展的巨大作用體現的淋漓盡致。
  • 紐約中央公園3倍大的北京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你逛過了嗎
    紐約中央公園能成為世界旅遊者的打卡地,主要是能看到《復仇者聯盟》、《蜘蛛俠》等電影的主人公會出現在這裡。不能一睹公園原貌小夥伴有福了,因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現在也有一座城市公園,面積還是它的3倍大,更有中國風貌的景色——它就是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它已於2020年國慶前開園。
  • 對標紐約中央公園 上海桃浦中央綠地「好個秋」……
    在普陀區,有一座歷經數年建設,至今尚未全部開發完成的公園,如今卻成為許多市民專程驅車前往打卡的好去處。這座名叫「桃浦中央綠地」的公園,入口位於敦煌路古浪路,園區橫跨古浪路隧道,曾經是一片化工廠的舊址。在這片綠地開發之初,就訂立了「對標紐約中央公園」的宏偉願景。
  • 號稱紐約「後花園」,最美的城市公園之一:美國中央公園
    美國中央公園是一塊完全人造的自然景觀,號稱紐約「後花園」,最美的城市公園之一,面積廣達843英畝,在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園西道,從59街到110街區。每天有數以千計的市民與遊客在此從事各項活動,1857年紐約市的決策者即將這座城市預留了公眾使用的綠地,為忙碌緊張的生活提供一個悠閒的場所,公園四季皆美,春天嫣紅嫩綠、夏天陽光璀璨、秋天楓紅似火、冬天銀白蕭索。中央公園動物園位於中央公園內,園內可區分為海獅表演區、極圈區和熱帶雨林區。其中,屬海獅表演區最受歡迎。動物園雖然不大,但地處中央公園內,卻非常適合帶小朋友前來遊玩。
  • 內置城市中央公園投資乾貨!
    / 商圈,城市煥發生命力的核心所在 一個商圈的誕生,就是一座城市的繁華崛起 /
  • 紐約的後花園—紐約中央公園,吸引大量遊人,每天平均接待25000人
    紐約中央公園,不但是紐約市民的休閒好去處,更是世界各地旅遊喜愛者的勝地。中央公園坐落在曼哈頓市中心,周圍高樓大廈林立,是被摩天大樓環繞的都市公園。整個公園佔地共340公頃,是紐約最大的都市公園。紐約中央公園四季景觀各有特色,全年開放,均可前往。公園的景點主要有中央公園動物園、戴拉寇特劇院、畢士達噴泉、綿羊草原、草莓園、保護水域、瞭望臺城堡,裡邊包括草地、小森林、溜冰場、旋轉木馬、劇場、美術館等。
  • 重慶Ying「巨無霸」公園的面積是紐約中央公園的6倍
    重慶將迎「巨無霸」公園面積是紐約中央公園的6倍,預計將於建成重慶市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直轄市之一,也是中國公認的第一線城市,經濟繁榮,交通便利。近年來,重慶市非常受年輕人們,重慶是網紅城市,境內有許多著名景點。
  • 390㎡的佩雷公園,何以比肩紐約中央公園?
    在1963年的展覽上,紐約公園協會首次提出「紐約新公園」主張,至此城市口袋公園正式進入大眾視野。1967年世界第一個口袋公園--佩雷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標誌著微公園的誕生。據測算紐約的「佩雷公園」面積只有紐約中央公園的8000/1,但佩雷公園的年平均面積遊客量是中央公園的2.5倍。1965年的紐約,地價高昂,交通混亂。設計師羅伯特·宰恩提出了「城市新公園」的設計想法。宰恩說:作為紐約市民,我一直確信,我們應該在建築中間建造一塊露天場所。當我們在白天休息時,能夠有地方坐下來獲得快樂,後來佩雷公園建成。
  •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讓藝術行銷一座城市
    她告訴我們,高雄渴望在保留原有的歷史、文化的基礎上脫胎換骨,這一次,不是通過鬥爭,而是通過藝術。這個重工業發達的沿海城市,希望像同樣以重工業起家的美國匹茨堡一樣,用藝術讓一座城市煥然一新。作為臺灣第二大城市的高雄,是臺灣人口密度最高與重工業最發達的都市。一方面,她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臺灣最大的國際港——高雄港和第二大機場高雄國際機場。
  • 橋下空間 vol.2 |四個中央公園大小的橋下空間,一座城市能做些什麼?
    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美國城市的發展與擴張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新的交通系統,這包括了高架道路,地鐵、軌道和橋梁。以紐約為例,1924年到1968年之間,在時任紐約州州務卿羅伯特·摩斯(Robert Moses)的推動下,紐約市內建造了416英裡大道,13座橋和15條高速公路,這些高架系統嵌入城市原有的肌理,改變了紐約的面貌。
  • 對標紐約中央公園,歷經數年建設,上海桃浦中央綠地「好個秋」……
    在普陀區,有一座歷經數年建設,至今尚未全部開發完成的公園,如今卻成為許多市民專程驅車前往打卡的好去處。這座名叫「桃浦中央綠地」的公園,入口位於敦煌路古浪路,園區橫跨古浪路隧道,曾經是一片化工廠的舊址。在這片綠地開發之初,就訂立了「對標紐約中央公園」的宏偉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