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徐。
關注了那麼久的「鮑毓明事件」,在今天調查組公布結果後最終確定反轉了。
其實也不算反轉,畢竟鮑毓明也不是什麼好鳥。
我剛剛在後臺看到很多人給我留言,最靠前的是一個哥們嘲諷我說:打臉了吧。
說實話。
是打臉,臉有點疼。
但這沒啥,更讓老徐難受的是「心寒」
1。
今天下午,公安部公布了鮑毓明案的最終調查結果——性侵指控不成立。
依據是李星星的身份資料不一致還有拿不出切實的證據。
具體的,大家可以看看公安部的這份公告。(如果看過或者覺得太長直接往下拉)
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和原先報導截然相反的事實。
最大的反轉是李星星的年齡,其實她早已成年,今年已經23歲了。
她實際出生於1997年,在2015年第一次與鮑毓明見面時就已年滿18歲。
並不是媒體報導中的14歲。
另一個反轉是鮑毓明發布收養信息後,李星星母親韓某為了改善生活條件,主動聯繫他商談收養事宜。
並不存在所謂的「封建迷信思想所以送女兒」的事情。
雙方確定「收養」關係後,「父女」兩人逐步發展至戀愛關係並同居150多天。
期間李星星行動自由,與家人也一直保持通話。
兩人關係之所以惡化,是源於鮑毓明發現李星星有「外遇」,兩人經常為此吵架。
李星星經常吵了架就報警,和好就撤銷,才會有那麼多報警記錄。
2019年6月兩人關係最終破裂,但李星星母女並不打算就此放過鮑毓明。
她們通過網絡擴散鮑毓明性侵幼女的信息,想讓他坐牢賠錢。
可沒想到李星星的破綻全被鮑毓明一手掌握,一手好牌打爛。
另一邊鮑毓明下場也不怎麼樣,因為被曝光違反律師執業管理有關法律。
被煙臺警方驅逐出境。
這對奇葩情侶幾個月來你來我往,消耗了無數網友的同情心和關注度,甚至驚動了最高檢和公安部。
可最終的結果,就這?
2。
這一出「大叔性侵幼女」的惡性事件活脫脫變成戀童癖遇上詐騙集團的故事。
這種事件性質的急劇改變,讓人覺得可笑又無奈。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案件的本質,其實有點類似「仙人跳」。
鮑毓明希望通過收養的名義網羅幼女來達到自己戀童的生理需求。
而李星星與母親為了錢財,偽裝成14歲幼女跟鮑毓明交易。
前期雙方以戀人關係各取所需,鮑毓明為性,李星星為錢,還算過得下去。
可當這種脆弱的關係破裂之後,後果顯而易見。
兩人一個名譽掃地,被驅逐出境,一個撈不到好處還要面臨法律追責。
雙方都不是什麼省油的貨色,只能說兩個壞人碰上了面。
但無論這兩人到底誰做得更噁心,都不再重要了。
因為讓老徐我更生氣的是,他們再一次深深刺痛了網友們的善良。
網友當時罵得有多狠,現在的心情就有多鬱悶。
當我看到這一則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懵逼,第二反應是憤怒。
作為一名自媒體人,我深知寫出的文章最重要的就是真實,沒錯漏。
更沒想到權威媒體廣州日報旗下的南風窗多次跟蹤報導的居然是假新聞。
這個消息我經過了多方驗證,跟著權威媒體走,沒想到依舊是錯的
這件事發生之後,徹徹底底推翻了我之前對於權威的認知。
以後遇到這種事情,我恐怕都很難去支持某一方。
狼來了太多,誰都怕了。
而更可怖的影響在於社會層面,消費善良,就是在透支社會道德。
當善良一次次被利用,同情心也就變得毫無價值。
最近發生的一系列反轉似乎在表明著利用人們同情心去取得輿論高地。
已經變成了一種教科書式的做法。
3。
現在回過頭看看今年發生過類似的「反轉」事件還真不少。
比如之前大反轉的「羅冠軍案」。
事件女主梁穎在微博上髮長文控訴前男友羅冠軍強姦自己。
她在微博上說自己又是被控制又是被強迫被侵犯。
最後還成功煽動了吃瓜群眾們認定男主羅冠軍就是「強姦犯」。
在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在為她鳴不平。
羅冠軍頭頂著「強姦犯」三個字的證件照在網上傳得滿天飛。
就在群情最洶湧、大家巴不得羅冠軍死的時候。
公安機關查明真相後告訴大家——所有人都被梁穎利用了。
羅冠軍根本是清白的。
而煽動利用了網友的梁穎呢?
她清空了自己的微博,當啥事也沒發生過一樣消失了。
然而羅冠軍已經完全「社會性死亡」了。
但其實更早之前,大眾的善心已經被利用過一次了。
五月份時,微博上有一個家長舉報學校老師體罰自己的孩子。
微博裡她曬出了孩子被體罰到嘔血的照片。
不僅血吐得滿校服都是,孩子還進了醫院,總之相當驚悚。
當時網友們的「善心」被激發了,最終這條微博被轉發了一百多萬次。
結果呢?
第二天公安就查清了這就是家長做的一齣戲。
孩子吐血、住院、老師收禮這些通通是假的。
輿論方向還是被騙子們控制住了。
最慘的就是那些,一次次想著「要不幫一下吧」,本來是覺得善良,結果一次次被人利用。
像耍猴子一樣。
4。
狼來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
當善良和熱心被再三利用之後,真正需要幫助的「呼喊」就會被無視。
而且,沒人想莫名其妙地成為一件事裡的「加害者」。
就像羅冠軍案一樣,很多開頭罵過羅冠軍的人最後都成為了「網暴者」。
即使發一個道歉聲明,但內心還是會難受的——
「明明自己想幫人,最後竟然是害人。」
其實在網上求助、希望輿論能給自己幫助是一個「下策」。
受到侵害應該找法律幫助,很多人實在走投無路才會在網上求助。
這些反轉的案子只是把網絡當槍使,把輿論當子彈。
不斷消費我們的善良。
善心被透支得多了,聖人也會冷漠。
到最後,真有受害人想在網上尋求幫助時卻沒人敢發聲了。
這種局面,老徐真的又氣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