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會」是同仁隆務河流域藏族、土族人民最為盛大的民間傳統宗教節日,也是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最富民族特色、歷史最為悠久、範圍最廣的民俗活動。
每年農曆六月十五至六月二十五日,在尖扎、貴德、循化等縣幾十個村莊中,都要舉行大規模的包括請神、祭神、娛神、送神等一系列儀式,當地人稱此為「六月勒瑞」,藏語叫「周卦勒若」,意為「六月祭神儀式」,其中以年都乎村、蘇乎日、四和吉的六月會為最古老,規模也最大。
據說六月會起源於龍圖騰崇拜,至今已延續了四五百年,融宗教、祭祀、娛神、娛人於一體,充滿了神奇與歡樂,是一種帶有濃鬱原始遺風的宗教祭神儀式,已被入列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六月會活動,隆務河兩岸的20多個村莊的上萬名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最好的服裝參加儀式。因此當地有這樣的諺語:「不是過年好吃的不吃,不是龍舞節好穿的不穿」。
同仁地區法會和民間祭祀活動加起來一年有300多場,平攤下來幾乎每天都有活動,看起來不算太誇張。一些盛裝的當地青壯年村民,非常惹眼,他們頭罩一塊長方形的織繡彩巾,用紅絲辮帶攔額系住,氆氌纏在腰間,左右肩斜挎彩色哈達,腳踏豎紋彩靴,手持扇面鼓,在廟內的院子裡來回走動。
在同仁地區二郎神是自然之神,是山神,象徵自然力量,具有禳災除疾殃的能力。祈福和禳災,是人類的本能願望,是原始宗教最富特色的法術。法術亦被稱為巫術;主持法術的人,即法師,也被稱為巫師。巫術和巫師這兩個詞彙帶有強烈的神話色彩。
實際上「巫」是指與神通靈,世界上任何人類文明都有過巫的存在,無神論把巫術解釋為過去人類對世界的無知,認定未來將由科學解決所有無知。殊不知在永恆的時間裡人類的無知也是永恆的。神話並不是虛幻和欺騙,美國神話學大師坎貝爾認為:「神話是人類心靈的歷史」。在我們這個幾乎已經失去與神話的聯繫的時代,人們也失去了敬畏, 被傲慢蒙蔽內心。一場真正的巫術——而不是利用巫術行騙的活動——能通過一種神秘的方式抵達人的心靈。
六月會儀式都是由法師主持和安排的。每年的六月會都是幾個村子匯集到一個村子進行,然後輪流在各個村子重複舉辦。其主要活動有:祭神仙、上口扦、跳神舞、爬龍杆、打神鼓、唱「拉伊」,最後是法師「開山」。最具特色的是「上口扦」和「開山」。
祭神開始前,村裡的男女老少手捧供品,匯聚到神廟庭院的桑臺前煨桑,男人將準備好的祭品送入神廟獻祭,村中的長者按照傳統為法師更衣裝扮。
獻祭結束後,十幾名青年男子排成一隊,法師祭撒青稞酒、焚燒符咒,心中默念祈禱詞和咒語,一名男子在其身後煨桑。法師突然神靈附體,騰地一躍而起,年輕人們爭先恐後地請法師將兩根約一尺長的鋼針插入自己的腮幫。「上口扦」開始了。參加上口扦的年輕人們全為自願。據說此舉可以防止病從口入,令人不解的是「上扦」者毫無痛苦之感,個個神情坦然。
除了「上口扦」以外,還有一種叫「上背扦」的,是將10-20根鋼針扎在人的背上。要求「上扦」的人左右扶持神鼓棰,右手持鼓,邊擊鼓邊跳,直到鋼針自動脫落為止。
與血腥無關,這裡只有信仰的力量。當鋼針穿破腮幫,扎進脊背,藏民們在漫天的煙霧中,跳著鏗鏘有力的拉什則神舞,隆達四處紛飛,海螺號聲悠長,一切都瀰漫在肅穆神秘的氛圍中……
同仁六月會主要活動:
農曆六月十七日,同仁地區的六月會祭祀活動在一個名叫四合吉的藏族村莊拉開序幕,而後,在隆務河流域的幾十個藏族、土族村莊相繼展開。各村祭祀活動的天數也不盡相同,長則5天,短則2天。凡舉辦六月會祭祀的村莊都有一座神廟,廟內供奉著本村和本地區的保護神。
六月會期間,村民們的服飾是十分講究的,舞者必須身著盛裝。男子頭戴白色或紅色高筒氈帽,佩藏刀;女子身著色彩豔麗的藏袍,配以自然寶石作為裝飾,服飾顯得異彩紛呈、琳琅滿目、凝重飄逸。
熱貢六月會蘊含著宗教歷史、民俗風情等豐富的文化內容,充滿了神奇與歡樂。六月會主要活動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龍杆、打龍鼓,最後是法師開山。六月會中最神奇刺激的莫過於上口釺、上背釺和開山。
1、誦經祈禱儀式
舉行祭祀活動的村莊都有一到兩名"拉哇"(藏語,意為神人,漢語稱為法師或巫師),在祭祀活動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法師被認為是人與神的溝通者,能使神降臨附體,代神言事。法師不是藏傳佛教的神職人員,因此他的生活完全是世俗化的。但祭祀活動開始前幾日,法師必須保持身體潔淨,不能接觸女性,並要到寺院裡接受活佛們的洗禮,舉行誦經祈禱儀式。這是一項在六月會祭祀活動開始前的重要儀式,也是熱貢六月祭祀活動中的重要特點。
2、以舞娛神
六月會祭祀活動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以舞娛神"。六月會從頭到尾貫穿歌舞表演,主要分為拉什則(神舞)、勒什則(龍舞)和莫合則(軍舞)三大類,在不同村莊呈現出多樣性。拉什則類似像巴西的森巴舞,由健壯的青年男子執鼓表演,動作鏗鏘有力,勇武之中又不乏灑脫。勒什則的舞姿輕盈奔放,向龍神唱讚歌、念頌詞、跳舞、上香焚紙,保佑村民人壽年豐。莫合則是一種古代藏族軍隊舞蹈,它是同仁地區三大舞蹈之一,舞者左手執弓,右手持劍,頭戴圓形紅頂絲墜帽,身佩紅綠彩帶,頭戴虎豹面具,高喊"喔哈--喔哈--喔哈"的口號,舞出兩軍交戰的場面,表演威武剽悍。這些舞蹈,再現了青藏高原上古老的軍事文化和民間文化風貌。
各村在祭祀活動當中要相互進行禮儀性的客演,10至20人不等的舞隊必須在法師的帶領下行進。當客演舞隊到達異村時,東家組織全村的人出村舉行隆重的迎送儀式,茶飯招待。而後,雙方舞隊在各自法師的帶領下表演,共同娛神。同時,向眾人展示其各自舞蹈的獨特風採。
藏族、土族人民通過"以舞娛神"這種古老的舞蹈祈求神靈保佑這方土地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風調雨順,這是這一古老民間祭祀活動的終極目的。整個祭祀活動處處顯現出原始巫風的遺蹟。在這裡,"巫風就是舞風","祭壇就是舞壇",他們的舞蹈規模之大、人數之多、時間之長、體系之完整規範,在當今現存的民間舞蹈文化形態中是較為罕見的。
3、上口扦
上口扦是法師為自願的年輕人在左右腮幫扎入鋼針,也稱為"鎖口",據說此舉可防止病從口入。
4、上背扦
上背扦是將10--20根鋼針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擊鼓,邊敲邊舞。獨特節奏的龍鼓、粗獷優美的舞姿、多彩華貴的服飾、神秘虔誠的祈禱,給喜慶豐收的熱貢藏鄉帶來了歡樂和浪漫。
5、開山
開山是法師用刀劃破自己的頭頂,把鮮血撒向四面八方,這是一種古樸奇特的祭天方式,充分表現了藏族人民勤勞、樸實、智慧和勇敢的品格。
參與線路推薦
【8月9日青海同仁攝影團】青海同仁熱貢「六月會」神奇民俗攝影創作活動
線路:蘭州/青海同仁六月會/拉卜楞寺(7日)深度攝影
拍攝亮點
★(獨家設計,純攝影團量身定製,無購物,無自費)
★歷史悠久、場面宏大的青海同仁六月會•••
★同仁獨具一格的絕美唐卡「熱貢」藝術
★世界的臧學府拉卜楞寺, 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
★獨特的濃鬱,原生態的民俗,人文,風俗
★各具特色的宗教活動和儀軌,是攝影家創作大片的理想所在
★專業攝影老師指導
★獨家定製攝影創作活動,不走常規線路
【出發時間】2020年8月9日——2020年8月15日
【集合時間】2020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