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著「世界屋脊」的美稱,景色幽靜,高海拔無汙染。青海的地形大勢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間分布的高原,當然,青海除了景美,人也美,最具特色的高原文化,熱情飽滿的青海人,還有讓人口水哈喇子直流的美食。
而青海古代是西戎屬地,漢屬羌地。歷史上這裡曾經有羌、吐谷渾等民族居住,後發展成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共同構成了青海迷人的人文景觀,青海的民族主要有以下:
1、藏族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多以遊牧為生,他們熱情開朗、勇敢豪爽。每年,在各個地方,都有賽馬會、歌舞會。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天竺傳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
2、回族
青海回族是世居青海少數民族中歷史悠久、人口較多。分布較廣的一個民族,青海回族是在中國封建社會裡,以伊斯蘭教信仰為紐帶,經過國內國外眾多穆斯林與非穆斯林民族數百年遷徙定居、繁衍生息。伊斯蘭教有一些特別重要的節日,如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等,屆時在清真寺內外聚滿了信徒,場面十分壯觀。
3、撒拉族
撒拉族是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奴語支烏古斯語組,也有人認為屬於撒魯爾方言,無文字,通用漢文。撒拉族信奉伊斯蘭教,撒拉族民居富有特色,是青海特有的民族。
4、土族
土族被稱為「彩虹」的民族,信仰藏傳佛教,節日裡他們有豐富多彩的輪子秋、安昭舞、以及充滿濃鬱生活氣息的民族婚禮。「納頓節」是民和地區土族的狂歡節,從每年7月29日至9月15日,時間長達兩個月。「年都乎節」是青海同仁縣年都乎村土族的一個節日,頗有神秘色彩,也是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
5、蒙古族
青海蒙古族是青海世居少數民族之一,又稱「德都蒙古」。約在13世紀20年代進入青海。青海境內的蒙古族與內蒙古、新疆的蒙古族風俗習慣基本相同。但因長期與藏、漢、回、土等民族雜居,風俗習慣既有蒙古族的特點,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優點。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個民族的文化成果只有讓所有人分享,才會獲得更強的生命力。近年來,隨著青海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青海文化,希望大美青海會被更多的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