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旅人「遊」青海,看看今天有啥新內容

2020-12-27 新華網青海站

    海東篇

    4月2日,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才讓太、二級巡視員張佔明帶領第二工作組,到海東市循化縣博藝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撒拉爾水鎮、撒拉爾故裡民俗文化園,化隆縣阿河灘撒拉民俗村、雄先崗山生態旅遊景區等地開展青海文旅人「遊」青海活動。

    工作組一行深入企業景區,通過參觀考察、座談調研、入戶走訪等方式,詳細了解文旅企業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情況及困難問題。在參觀考察了博藝公司、阿河灘旅遊接待點、撒拉爾故裡民俗文化園等地後,才讓太副廳長對企業創新研發文旅產品,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給予了讚揚和肯定,對企業發展規劃實施進行了具體指導;他就進一步推進撒拉爾水鎮項目建設提出了相關要求;為雄先崗山生態旅遊景區獲評國家3A級景區授牌,並在生態旅遊景區開放中注意生態保護利用和安全防範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工作組為企業家們宣傳解讀了省政府27條措施和補充規定等抗「疫」惠企政策,要求做好各項政策的落實和開復工工作,助力企業有序恢復生產,穩步加快發展。同時,開展了「送書進景區」活動。

    活動中,省文化和旅遊協會、省文化旅遊攝影協會充分發揮協會職能優勢,記錄活動精彩瞬間,青海雲美國際旅行社負責人積極參與調研考察,與各景區負責人深入對接,加強溝通交流,為促進企業合作,助力青海文旅發展搭建平臺。

    海南篇

    4月2日,青海文旅人「遊」青海第三工作組赴龍羊峽東大山景區、龍羊大峽谷景區、巴卡臺農牧場,貴德縣一方圓生態農莊、黃河奇石苑、國家地質公園月亮灣景區進行調研。

    工作組在考察青海巴卡臺農牧場時,強調要發揮巴卡臺農牧場的文化旅遊區位優勢,通過深入開發農牧文旅產品,自駕車營地等文旅項目和配套設施建設,著力打造高原生態牧場文旅產業,帶動場區經濟發展。工作組還與州縣文旅部門負責人、巴卡臺牧場負責人,省景源規劃設計公司的專家等召開座談會,就龍羊峽周邊景區的旅遊線路規劃和文旅產業資源開發進行研討,堅決打破行政區域壁壘,點點銜接、提點擴面,挖掘各類文旅資源,轉優勢為強勢,全面推進融合發展。

    疫情終究會散去,梨花依舊會盛開。在貴德黃河奇石苑、一方圓生態農莊、國家地質公園月亮灣景區進行調研時,工作組強調政府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和統籌協調能力,文旅企業帶頭人要積極發揮「領頭雁」作用,準確掌握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復工復產政策,迎難而上,變壓力為動力,結合自身實際,集思廣益、創新舉措、共渡難關,充分發揮文化和旅遊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作用,深挖黃河——河湟文化底蘊,利用好豐富的旅遊資源,打好文旅牌,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雙贏。

    海西篇

    日前,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扎西,二級副巡視員、省文化綜合市場執法監督管理局局長邊振剛帶隊的青海文旅人「遊」青海活動第四工作組,赴海西州都蘭縣、芒崖市開展旅遊踩線實地考察活動,省文化和旅遊協會、旅行社負責人參加。

    踩線期間,工作組對都蘭博物館、熱水墓群進行了實地考察,了解都蘭縣旅遊業的發展實況,對旅遊市場安全生產和復產復工開展情況進行現場指導。考察結束後進行了座談交流,座談會上,工作組指出,都蘭縣具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古絲綢南路上的重鎮和驛站,對古羌人、吐谷渾人、吐蕃時期等歷史文化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屬地政府、文旅、文物部門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同時,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以「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講好青海故事、傳播青海文化。面對疫情影響,要結合屬地實際,針對文旅企業出臺幫扶政策,針對遊客出臺優惠政策,吸引消費群體,帶動都蘭縣經濟發展。

    工作組對茫崖市水上雅丹、茫崖翡翠湖、火星基地的項目建設、開發前景、復工復產情況進行了調研。工作組認為,茫崖旅遊資源富集、特色突出,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希望屬地政府、文旅部門加上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出臺政策,吸引投資,加大景區景點的開發力度。旅行社將合理規劃線路,推出特色產品,加大營銷力度,吸引更多遊客赴茫崖旅遊。

    當地各部門表示,將因地制宜,進一步挖掘各自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加速文旅融合步伐,以生動的歷史文化故事為內涵,特色旅遊資源為載體,向更多遊客傳播青海歷史和青海精神。

    海北篇

    4月2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郭法祥帶隊的青海文旅人「遊」青海第五工作組本著「學習先行、調研先行、督導先行」的原則,先行先試赴海北州祁連縣開展工作。

    當天,工作組前往卓爾山景區、阿咪東索景區、祁連水世界等景區(點)實地調研。郭法祥副廳長對祁連縣各景區(點)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給予充分肯定,並鼓勵各景區(點)繼續做好質量提升、管理提升、環境整治、安全風險防控等方面的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千方百計提質增效,提升景區內涵和品質,進一步完善服務水平。

    在祁連縣天境藏繡、古浪玉藝展開調研時,工作組詳細詢問產品銷量、人員構成等情況,建議企業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創新產品設計,並承諾會加大對海北州本土企業對外宣傳推廣的扶持力度,幫助企業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黃南篇

    4月2日,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司才仁同志率青海文旅人「遊」青海第八工作組,以旅遊體驗的形式來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遺產熱貢藝術發祥地黃南州同仁縣,了解熱貢藝術保護和研究情況,並走進隆務寺、熱貢藝術博物館實地參觀歷史悠久的彩塑、唐卡,通過文旅人遊「青海」系列活動,進一步激發民眾消費潛力,促進文旅行業服務水平提質增效,積極推動文化旅遊行業全面復甦。

    工作組結合廳系統「人員大培訓、崗位大練兵、環境大整治」暨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先後到同仁縣保安古城、保安花兒溝、東幹木等鄉村文化和旅遊點實地走訪,全面了解黃南州文旅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以及「廁所革命」和星級鄉村文化旅遊接待點「改廚改廁」項目實施情況,為下一步接待遊客肅清環境,樹立「大美青海 旅遊淨地」形象,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同時,督促州、縣文旅局抓好政策落實,實實在在幫助企業用好扶持政策,解決經營困難,確保文旅行業儘快合規有序實現復工復產。

    玉樹篇

    4月2日,馬金剛二級巡視員帶領第七工作組,從玉樹市赴治多縣,曲麻萊縣考察生態文明保護旅遊線路,在環保衛士傑桑.索南達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了生動的生態環保教育。按照文旅部通知,青海文旅人「遊」青海活動「四帶四送」要求,對圖書館、文化館、文化執法隊、非遺傳承保護和傳習所疫情期間防控措施、設備維護、人員培訓、優秀文化傳承、數字圖書館體驗等工作進行了檢查。並強調州、縣各級文旅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督導檢查,督促屬地文旅各單位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文旅事業發展。

    調研組先後與曲麻萊縣委書記董晉林,治多縣文旅局負責人就藏棋民俗、《格薩爾》說唱藝人等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進行了座談與交流。交流討論以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為主題,如何使優秀傳統文化為解決現實中的中國乃至人類世界的問題提供啟示,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參與到我們當下建設和諧社會、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和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提供啟發和思路。

    西寧篇

    4月2日,青海文旅人「遊」青海第一工作組赴湟源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開展文旅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督導和旅遊景區疫情應對工作調研。

    在湟源縣,工作組實地調研了丹噶爾古城、宗家溝景區,與湟源縣政府、縣文體旅遊局有關負責人、景區負責人一道深入景區,實地走訪調研,了解疫情對縣域文化旅遊業的影響和相關部門採取的應對措施。湟源皮繡是湟源縣近年來重點打造的文旅品牌產品。進入皮繡工坊,就看到二三十位繡娘飛針走線,一件件巧奪天工的皮繡作品在她們靈巧的雙手下誕生。工作組向工坊負責人詳細了解了皮繡製作工藝、技術培訓、技藝傳承、產品開發、市場銷售、政策支持、繡娘增收等相關情況,講解了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和旅遊廳打造青繡品牌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勉勵她們抓住機遇、開拓思路、不斷發展,為我省青繡事業做出努力。

    宗家溝景區是新興的周邊遊熱點景區,去年冬季主打冬季冰雪遊,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了較大影響。工作組詳細了解了景區開發、投資建設、文化內涵挖掘、省內外客源等方面的情況,就景區進一步應對疫情影響,盤活現有旅遊資源,結合省內遊、周邊遊、鄉村遊積極主動尋求市場等工作給出了意見建議。

    在大通縣,工作組實地調研了老爺山景區、可可西裡工業文化旅遊園區。老爺山景區因其保護完好的自然風貌和獨特的人文景觀,成為旅遊避暑佳境,是我省知名的旅遊區之一,每到春暖花開時,各地的遊人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工作組就老牌景區提升旅遊體驗、提高旅遊服務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與縣文旅部門負責人、景區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大通縣是我省較早開展鄉村旅遊、花海經濟的縣區之一,隨著其他縣區紛紛效仿,也帶來了旅遊體驗雷同、景區建設同質化等問題。工作組與縣文旅部門負責人就鄉村旅遊增加內涵,花海旅遊提檔升級、豐富旅遊業態,民宿客棧探索起步,依託地域特色打造品牌產品,突破鄉村旅遊瓶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形成了諸多共識,為今年的鄉村旅遊、花海經濟、農家樂發展思路取得了第一手調研資料。

相關焦點

  • 文旅人帶頭「遊」 大美青海暖起來
    近期,青海文旅人走出家門當「遊客」,在青海8個市州展開了以「大美青海·旅遊淨地」為主題的青海文旅人「遊」青海活動,經過在各地文化場館、旅遊景區、文旅企業帶頭參觀、旅遊、消費等,以實踐行動為青海文遊覽業復甦「暖場」。在他們的帶動下,青海人「春遊」熱情不時升溫,高原大地掀起了一場場到大自然中去、到鄉村去,尋覓春天、尋覓「淨地」的活動。
  • 西寧市全面啟動「青海人遊青海」活動
    4月25日,「大美青海 旅遊淨地」——青海人遊青海活動在全省主會場湟中縣雲谷川印象小鎮啟動。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逢春出席並宣布活動啟動。城東區分會場依託新千絲路風情街,融匯文藝表演、非遺展示、美食體驗、旅遊推介等形式,讓我市非遺文化和省內旅遊精品線路走進老百姓視野,倡導「青海人遊青海」。大通縣分會場共設置花兒步行街、老爺山、可可西裡工業文化旅遊園區、大通非遺傳承中心、大通文化館五個活動區域,以文藝演出、非遺文化展、旅遊特色產品宣傳、青稞酒文化體驗及抗疫民間藝術展等五大板塊組成。
  • 「大美青海 旅遊淨地」—青海人遊青海大通縣分會場啟動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部署,本著逐步、適當放開的原則,以小型、分散、多點、室外的形式,穩步、安全地推進文化旅遊產業全面復工和高質量發展,大通縣文體旅遊局於4月25日以多種形式開展「大美青海·旅遊淨地——青海人遊青海」大通地區活動。
  • 青海登上暑期親子遊人氣榜
    8月13日,攜程最新發布《2020暑期親子遊人氣報告》,報告顯示:跨省遊恢復以來,學生及家長旅遊熱情快速提升,青海、西寧雙雙上榜暑期親子遊人氣省市前十。  報告發布了《暑期親子遊目的地人氣排行榜》,從攜程自由行、跟團遊、定製遊等度假產品的訂單人數看,「2020暑期帶娃出遊排名前十的目的地省」是雲南、四川、貴州、海南、廣東、陝西、青海、浙江、湖南、廣西。「2020暑期帶娃出遊排名前十目的地城市」分別為三亞、麗江、貴陽、九寨溝、張家界、昆明、西寧、重慶、西安、成都。西部目的地大熱,青海排名第七,西寧位居城市榜第七名。
  • 用專列串起散落在大美青海的「珍珠」——首趟「青海人遊青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6月7日清晨7時30分,在遊客朗朗的歌聲中,首趟「青海人遊青海」海東——海西旅遊專列開啟了第二天的旅程,火車從德令哈火車站駛向美麗的茶卡鹽湖
  • 冬遊青海暖意濃
    然而在高原青海,卻出現了冬季冰雪遊的火熱場景。比南方冷一點,比東北暖和些,高原青海憑藉冬季獨有的魅力,讓 「冷資源」也爆發出了「熱能量」。入冬不久,離城區不遠的多處滑雪場便成為不少市民和遊客冬季出遊的好去處。
  • 青海開啟全時全季旅遊模式
    11月29日,以「大美青海 生態高地 旅遊淨地」為主題的青海冬春季文化旅遊活動在西寧市海湖體育中心舉行啟動儀式,我省開啟全時全季全域旅遊新模式。啟動儀式上,「駕百車、賞百景、遊百線」青海冬春季文化旅遊推介大會暨全國萬人自駕攝影活動同步啟動,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了青海冬春季文化旅遊活動內容及優惠措施,推出26條系列優惠政策,全省旅遊景區均實行冬春季票價,300餘家星級酒店實行冬春季打折促銷優惠。
  • 丁真的偶像,青海的ANU,起飛的青海旅遊
    現在的ANU帶著新潮藏樂,用全新的演繹方式宣傳自己的家鄉和藏族文化,成為了青海最新的「野生代言人」。青海省文旅廳甚至在微博帶上了「誠邀丁真到偶像的家鄉大美青海做客」的標籤。 大美青海有多美?今天就一起去看看。
  • 青海開啟全時全季旅遊模式 十大類文旅活動盡顯冬春之美
    攝影:祁曉軍  11月29日,以「大美青海生態高地旅遊淨地」為主題的青海冬春季文化旅遊活動在西寧市海湖體育中心舉行啟動儀式,我省開啟全時全季全域旅遊新模式。  啟動儀式上,「駕百車、賞百景、遊百線」青海冬春季文化旅遊推介大會暨全國萬人自駕攝影活動同步啟動,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了青海冬春季文化旅遊活動內容及優惠措施,推出26條系列優惠政策,全省旅遊景區均實行冬春季票價,300餘家星級酒店實行冬春季打折促銷優惠。
  • 青海遊三日行(三)-冬日特有的青海湖風景,感受頗多
    還沒有閱讀的小夥伴請看我寫青海遊三日行(一)和(二)冬日青海遊三日行(二)-抵達青海湖前的心得遊記。由於是年底來青海湖的遊客並不多,我們團大約40多人,青海湖門口也就這一家餐館為我們準備午飯。人生第一次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餐館吃飯,呵呵。小夥伴們,也可以看看高原餐館準備的午飯圖片。吃完午飯導遊就帶著我們去青海湖門口,門口大理石上刻著「青海湖二郎劍景區」的字樣,底下的小字告訴我們,這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自然遺產。
  • 高適在青海
    九曲,原為唐朝的屬地,我省著名歷史學家李文實先生考證,唐朝的九曲之地,就是今天發源於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流經同仁縣、尖扎縣的隆務河流域,那裡水草豐美,氣候宜人。 唐朝景雲年間,鄯州都督楊矩受賄,擅自將河源九曲之地以金城公主湯沐之地的名義,劃歸給了吐蕃。楊矩的這一舉動,為唐蕃之間的安定種下了禍根。
  • ...記「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題教育展館在青海美術館面向公眾開放
    為推進青海精神高地具象化、實體化,匯聚建設新青海、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8月25日,「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題教育展館在青海美術館面向公眾開放,集中展示了「兩彈一星」奉獻精神、慕生忠開路精神、尕布龍赤子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和可可西裡堅守精神等在青海72萬平方公裡的高天厚土上發祥、培育、弘揚的新青海精神。
  • 青海「點燃」冬春季文化旅遊活動
    據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冬春季文化旅遊活動工作推進小組副組長才讓太介紹,本次活動以「大美青海 生態高地 旅遊淨地」為主題,將結合青海省壯美的山川、重要的生態、悠久的文化,凸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深刻內涵。
  • 青海藍
    新寧廣場上空的「青海藍」。   □文、圖 德倉·彭毛   從別人那裡聽說把咱們青海的天空稱作「青海藍」,到現在大概有三年時間了。   拋開語言的描摹,回想起兒時和青年時候,在草原和西寧看到的藍天,實在讓人終生難忘,如此,青海的天空確實是很有說頭的。
  • 青海,讓冬春季旅遊「更暖」「更優」
    年復一年,在各方的努力合作下,我省冬春季旅遊活動內容不斷豐富,旅遊旺季不斷延長。尤其是近五年,全省冬春季旅遊人次年均增長在20%以上;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在30%以上。近年來,青海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聯合各相關部門,不斷搜索挖掘各地冬春季特色旅遊資源,整合重組旅遊線路,展示青海豐富的冬春季自然風光、多彩的民族風情,冬春季旅遊異彩紛呈。
  • 綠色,青海發展的主色調
    鶴鳴青海湖畔。路自強 攝 祁雅靜 攝   俯瞰幅員遼闊的三江源   長江、黃河、瀾滄江蜿蜒如大地跳動的血脈   源遠流長,奔騰不息   行走廣袤的青海大地   蔥鬱靈秀的河湟谷地、鳥歡魚躍的青海湖、林海莽莽的祁連山   生態之景,和諧美景   處處都是綠色發展的脈動
  • 今日青海:青海人的「饃饃經」
    要問青海饃饃之「最」?我想大月餅應為首選。青海大月餅作為每年中秋節時青海人家獻月的一道食物,不僅有大小之分,而且還能分出花白、鹹甜等。大月餅一扇蒸籠只蒸一個,而小月餅則會根據蒸籠大小放置,個數不定。  據薛桂英介紹,製作大月餅時,將發酵好的麵攤開,倒上適量清油,再逐層撒上色香具備的香豆粉、紅曲粉、薑黃粉等食色後,塗抹均勻,反覆摺疊,團成麵團後上屜。
  • 勞動模範是新青海精神的積極踐行者
    一代又一代紮根青藏高原的勞模,他們以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模範行動和崇高品質,匯聚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成為了新青海精神的積極踐行者和弘揚者。勞模為新青海精神提供思想支撐。登高望遠是新青海精神的靈魂,自信開放是新青海精神的主題,團結奉獻是新青海精神的核心,不懈奮鬥是新青海精神的品格。奮戰在青海各行各業的勞模,用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非凡的堅韌毅力,在建設新青海的偉大徵程中淬鍊升華、輝映時代,為推進青海精神高地實體化,匯聚建設新青海注入磅礴進取的精神力量,讓前行的腳步更加有力、愈發鏗鏘。勞模為新青海精神提供榜樣聚焦。
  • 「大美青海·旅遊淨地」特色文旅產品展
    9月5日,「大美青海·旅遊淨地」特色文旅產品展亮相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會文化貿易專題之第十五屆北京文博會,我省20家特色文化旅遊企業參展。  自2006年首次參加北京文博會至今,青海已連續第14年組團參展。今年亮相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會,旨在展示獨具特色的青海文化旅遊資源,推動青海文化和旅遊產業在更廣泛領域實現跨區域合作與交流。
  • 新酒店|北京新青海喜來登亮相麗澤商圈,把青海特色帶進酒店
    記者 | 底伊樂近日,萬豪國際集團旗下喜來登酒店及度假村宣布北京新青海喜來登酒店於麗澤金融商務區亮相。酒店坐落在麗澤商務區青海金融大廈多功能商業綜合體內,這也是萬豪集團於北京拓展的第19家品牌酒店。從酒店出發可快速抵達北京金融街、北京西站與北京南站,也可通過軌道交通新機場線直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設計上,酒店把青海特色也代入整個空間中。以中國青海省壯麗的自然景觀為靈感,酒店外觀的線條和弧形結構給人們營造出了青海標誌性的高山與高原;23米高的中庭大堂兩側的玻璃壁畫也描繪著青海的巍峨山巒與河水;壁畫周圍的16個大型陶瓷花瓶與青銅雕像寓意著大地和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