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裡也有潛規則?太監服侍娘娘的手段,讓人難以招架啊

2020-12-22 歷史的奇遇

太監原指宦官中的高級官員,現指古代被閹割生殖器後失去性能力,專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員,又稱宦官、閹人、寺人、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明朝開始又叫年紀大的太監為伴伴。和太監一起生活的宮人叫對食。崇禎的「痛心疾首」既讓人同情,又不讓人同情。讓人同情,是因為他貴為天子,卻拿太監沒辦法;不讓人同情,是因為他自己就是太監頭子,他是棵大樹,太監是在樹上築巢的鳥,倘若同情皇帝,誰來同情太監呢?然而,君主們依然堅持太監製。既然自詡為「天子」,就得龜縮在宮廷裡,跟一般百姓保持距離――讓百姓知道皇上也是吃喝拉撒睡的凡人,那還了得!迷宮一樣的宮廷內便需要「絕對安全」的奴僕,怕戴綠帽子的皇帝便與不能人士的太監「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共同成為龐大的帝國大廈中的兩塊最重要的基石。

古代皇帝侍寢,就是俗話所說的皇宮中嬪妃們侍候帝王睡覺。這是嬪妃獲得帝王寵幸的必由之途。古代的文人用三千佳麗來形容皇帝的嬪妃眾多,也正因為嬪妃太多,嬪妃為了邀寵爭幸,就發生了許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傳說。有時,帝王的糊塗加上寵妃的任性,會鬧出所謂誤幸之事,歷史上的漢景帝就鬧出過這麼一件糗事。

在有的皇帝那裡,太監理論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公元十世紀,正逢五代十國亂鬨鬨,南方有一個小朝廷史稱南漢。那是唐末封州刺史劉巖割據一方,自稱皇帝,建都廣州,稱興王府。他有一套神奇的治國理論,認為一般人都有妻兒老小,既有妻兒老小,便有私心,便不能無私奉獻自己於皇上,而太監「無鳥一身輕」,故只有太監最無私,沒有後顧之憂,必死命效力。傳位到他的孫子南漢王劉倀,更下了一紙文件,曰:凡是朝廷任用的人,不管他是進士還是狀元出身,一律要閹割,達到「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化境之態,方能當官。劉氏父子的思維方式與船山先生截然相反,於是中國歷史上蔚為壯觀的太監王朝產生了。

有一次晚上,漢景帝欲召幸程姬,偏巧程姬有月事,不願侍寢,就把自己的侍者唐兒打扮一番去見景帝。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辯,以為唐兒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纏倦之後,便使唐兒懷孕了。其實,不管是爭寵也好,奪愛也罷,都不過是宮中女子爭取生存的手段和技巧,無不飽含著宮中女子多少辛酸的淚水。她們原是被養在宮中以備一人洩慾的玩偶或傳種的工具。但是,連這種被玩弄時「義務」,在她們也是難以期冀的機會。這充分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殘忍性和宮嬪制度的非人道性。我們都知道古代管理嬪妃侍寢的都是太監安排的,記錄嬪妃們的每一次侍寢,敬事房總管太監都得記下年月日時,以備日後懷孕時核對驗證。

皇帝在寵幸那位妃子時,太監就都是在門外的,大家都可以想想到的,長期與皇帝的夫妻生活接觸,自然對太監們產生了很大的刺激。有人認為這就是太監娶妻的原因。從另一個角度說,一年之中輪不到皇帝寵幸的嬪妃非常之多,所以敬事太監常年都會受到她們的孝敬。嬪妃想要得到侍寢的機會,就需要太監的幫忙。因為這個關係,敬事房的太監就可以對這些女性下手,當然處女除外。但是一經皇帝寵幸之後,妃嬪智慧大開,可能興趣漸濃。自然,當她們慾念旺盛時,也會飢不擇食地選擇太監的。畢竟太監總算是一個男性,年輕的小太監常得到親近的機會,稱「上床太監」,已經是宮中公開的秘密。如此一來,太監自然會樂此不疲,那麼他們就會娶妻法定了。

古代女子都是不擇手段惡鬥爭寵,都以能獲皇上的召幸為最大的奢望。道理很簡單,只要得到皇上的寵幸,就能成為後宮主人,就可取得榮華富貴,就可擁有一切。而在漫長的封建宮廷之中,留下來的除了波詭浪譎的政治風雲,就是汙穢不堪的後宮春秋了。縱觀歷朝歷代,皇帝的後宮都是美女如雲,佳麗薈萃,說不完的榮耀,道不盡的光彩;但是,也說不完的寂寞,道不盡的悽涼。眾多妃嬪之所以處心積慮爭取後位,不只因皇后的榮華富貴和威儀萬端,更有在侍寢方面的優待和特權。

從被閹到自宮只有一步之遙,從身體的殘疾到心靈的殘疾也只有一步之遙。當「去勢」成為奴隸們的義務時,那麼口口聲聲說「連受之於父母的毛髮也不應該損傷」的聖人們只好裝作沒看見。裝在瓶子裡的太監們的「命根子」是保證皇帝的妻妾們的貞操的「證件」;而大大小小的聖人們對「命根子」的沉默,則是保證皇帝們的權力暢通無阻的「證件」。閹割是一種古典之極。公元前一百多年的司馬遷只不過幫李陵說了幾句話,就被皇帝將睪丸刨了去了,英明神武的「皇上」的價值觀可能跟法國思想家狄德羅所估計的相同。狄德羅在評價法國波旁王朝時說:「在宮廷,『狂歡的工具』從來與政治媲美。」那麼犯了政治錯誤的司馬遷一生豈非只好以失去「狂歡的工具」,悲苦恥辱而告終?

相關焦點

  • 清朝太監服侍皇貴妃時,鞋裡都會藏一物,要不然晚上會被罵的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人分三六九等,等級劃分的十分明白,很多人一出生命運早就成了定數,所以,很多生來就是奴才的人日子過得十分的悲慘。這其中最為悲慘的就應該是皇宮中的太監宮女們了吧。後宮中一般都有大量的太監宮女,這些人都是負責伺候皇帝或者後宮妃子這些位高權重之人的。他們在皇宮中屬於最底層的人,需要按照主子的命令行事,不能有一點差錯,否則就有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如果能跟著一個脾氣比較好的主子,那就屬於十分幸運了。
  • 太監晚上怎麼伺候娘娘?大清太監:不想再去回憶
    然而在當時,還有一種人比她們更悽慘,那就是太監。 然而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太監生活,只是真實歷史中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我們根本了解不到。現在我們就來大致介紹一下。 太監在進宮之前都得先經歷一件事情—被閹割,此後才能在宮中安穩的服侍主子。這時的他們在眾人眼中便成了一個「不男不女」的人,總是被人瞧不起,任人欺凌,孫耀庭便是一個例子。
  • 她們負責掌管後宮,卻被後世稱為「女太監」
    女官又叫做內官、宮官,也稱為女太監,是指幫助帝王打理後宮事物、並且沒有嬪妃名分的高級宮女,接下來就是題主想要知道的,那就是無論哪個朝代的女官,她們無一例外的都要服侍帝王,因為這也是她們的職責。女官的興起消亡一:其實女官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了,這個時候的女官主要是皇帝後宮裡的嬪、世婦、御妻等,也就是皇帝從後宮佳麗裡面挑選出來幫助管理後宮的老婆們。嬪主要負責教育子女;世婦主要負責後宮祭祀、貴客等;御妻主要負責皇帝的飲食起居等;秦漢以後的女官制度也都大同小異。
  • 同樣是服侍宮中,太監需要淨身,為何御廚不用?看看御膳房在哪
    作為服侍宮中,專供封建帝王、後宮妃嬪役使的特殊人群,太監之所以必須經過淨身處理,才能被選入宮中,乃係為了保護後宮貞節、保證皇族血統,防止太監禍亂後宮、惹是生非的必然要求。如下圖所示,可以明確看出這兩處御膳房(黑色五角星標註地)的位置,均處於后妃所在後宮之外。眾所周知,在紫禁城中,前朝和後宮的界限明確,在此界線上有著數量可觀的御前侍衛、太監把守、隔絕。別說是不允許隨意走動,必須在固定區域內活動的御史,即使是家世顯赫、出身高貴的宮廷侍衛、朝中重臣也絕無機會進入後宮。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貴妃們洗澡不自己動手,一般人難以接受
    在中國古代,太監這個職位一般都是勞苦家庭出生的。因生活所迫,才把孩子送進宮中,既希望有條活路,也希望將來能夠得點好處。據考證,中國的太監最早起源於夏朝,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則是在西周時期,出自《周禮》:「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
  • 古代後宮的女人,真的和電視劇裡演的一樣,鬥的如此激烈嗎?
    一提起後宮爭寵,大家肯定會先想到的就是《甄嬛傳》。它應該是近幾年古裝題材裡,宮鬥戲的巔峰之作。就連它的精編版都在美國熱映,很多人都會質疑,在古代,那些後宮的女人,真的和電視劇裡演的一樣鬥的如此激烈嗎?大家其實可以想像一下,在後宮其實就一個男的,也就是皇上。皇上在後宮來講算是一個稀缺資源,所以全都圍著他轉。後宮爭寵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生孩子,如果生個皇子在後宮的地位瞬間就一飛沖天,身價倍增。所以後宮裡邊,圍繞著生孩子是宮鬥戲當中,一個重要的爭奪點。在《甄嬛傳》電視劇中,大將軍年羹堯的妹妹——華妃娘娘。
  • 後宮娘娘為何戴又長又尖的指甲套,有什麼作用,只是為了好看嗎?
    在許多古裝影視劇中,娘娘們手上長長的指甲套,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在《如懿傳》中,如意就算進入了冷宮,還依然保留著蓄指甲,帶指甲套的習慣。這些華麗的指甲套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學問?不同地位的人,帶的指甲套,又有怎樣的講究?指甲套的來源又是什麼呢?
  • 古代後宮嬪妃來「例假」,碰到皇上翻牌子怎麼辦?此方法絕了
    男性都沒有辦法理解女人來例假的痛苦,女性在這段時間裡總是陰晴不定的,在這種情況下不惹女朋友生氣就算好的了,還談什麼洞房花燭夜呢?正常男性都會避免闖紅燈,畢竟這是個危險的行為。眾所周知,男人和女人有很大的區別。
  • 十二生肖的宮鬥,地支相衝的3個梯隊,猶如後宮娘娘們爭寵
    最近又重翻命理典籍,開始從基礎方面重新梳理一番,想通過比較形象的方式把苦澀難以理解記憶的命理學知識,記述出來。在看到地支衝剋章節的時候,想到古代皇帝後宮嬪妃們的狀況,因而嘗試著把地支帶入後宮進行梳理記憶。
  • 熊出沒小劇場:光頭強的後宮劇角色已安排,網友是否滿意?
    大家都說光頭強身邊的美女如雲,各個都是大美女,網友強烈要求,給光頭強整後宮,小編這就安排,光頭強的後宮劇角色如下,不知是否滿意?第一位:納雅安排為正宮娘娘在熊出沒裡,沒有人反對納雅的女神的位置,他不僅溫柔還大方,溫柔端莊,還很善良,還有一身的武藝,她作為正宮娘娘,是一位沒有心術的娘娘,憑她的一身本領是沒有人能害得了她,她的後宮是太平盛世,很少有爾虞我詐。
  • 宮闈秘聞 《熹妃傳》手遊後宮娘娘生活日常
    宮廷電視劇看的太多了,把皇上妃子之間的愛恨情仇看了百八十回,然而真實的後宮到底是什麼樣子恐怕還真是不知道多少。不過《熹妃傳》倒是可以給你一次前往的機會,來到此處宮廷,親自體驗一下後宮娘娘的生活日常吧。
  • 清宮裡的玫瑰精油與自製胭脂-後宮的日子,遠比我們想像的無聊
    後人只好通過附會,遙想紫禁城裡的日常。魯迅先生的笑話最有代表性:「這時還不是在床上睡午覺,醒過來的時候,就叫道:『太監,拿個柿餅來!』」大熱天的正午,一個農婦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嘆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麼快活。」皇后娘娘當然不吃柿餅,不過,後宮的日子,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無聊。
  • 古代太監講述,晚上伺候妃子最痛苦的事,是要在鞋裡放上蒼耳
    所有人都畏懼皇帝的權利和地位,生怕自己哪裡得罪了皇帝,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但是又很羨慕皇帝,能夠擁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住在豪華的宮殿,還有後宮的三千佳麗作陪。這樣強大的工作量,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也正是因為皇帝要專心處理國家大事,所以,需要人在身邊照顧生活起居,還有後宮的三千佳麗。所以在皇帝居住的偌大的王宮裡面,除了有皇帝和妃子,最多的人就是用來服侍妃子皇帝的宮女和太監。
  • 清朝滅亡後,紫禁城裡的那些太監都去哪了?
    溥儀見此,心中大怒,便尋了軍隊,將全部太監召集,逼著他們把所有私藏的東西全都拿出了,只給他們每個人三五塊遣散費,那些太監出宮門的時候,身上便只有這點錢,一出宮門,天差地別。就連出路,也是雲泥之別,有的太監本來位高權重的,心中通透,早就未雨綢繆,在宮外偷偷置辦了產業,存了大量的錢財,根本不擔心未來,在宮中是奴才,一出去,卻是老爺,伺候人的太監,成了被伺候的爺。
  • 男主是真or假太監的小說,《嫁給一個死太監》好評!
    只是招親消息傳出去,為何連那惡貫滿盈,血腥殘酷的大奸臣、大太監,本朝唯一的太監王爺九千歲也來摻和,強要娶她?雖然你長得貌若天仙,權勢滔天,那也是個——太監啊!皇妃也好,百官也罷,他們都想看她笑話,逼著她成了宦妻,那她就當個史上第一妖夫人,幫著她的宦官千歲爺為非作歹,橫行朝野,她過得不好,那就讓百官宮妃都陪著不好過罷。
  • 他是後宮之首,我竟然是太監
    他是後宮之首,我竟然是太監。在12星座中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那麼12星座中一起穿越到古代的身份是什麼呢?大家來對號入座吧,他是後宮之首,我竟然是太監。4.處女座,穿越到後宮的身份是四妃之首貴妃,貴妃在後宮的地位也是相當的厲害,受寵的貴妃幾乎和皇后地位相當。5.金牛座,穿越到古代的身份是宮女,宮女在後宮的日子是非常的難過的,她們每天提心弔膽的伺候著自己的主子。
  • 清宮劇娘娘罵宮女多騙人?古代宮女只能打不能罵,網友:不想活了
    清宮劇娘娘罵宮女多騙人?古代宮女只能打不能罵,網友:不想活了?前段時間可以說是清宮劇盛行時期,先是《延禧攻略》再到《如懿傳》,還有之後將要播出的《熹妃傳》和《皓鑭傳》等等。看過清宮劇的網友應該經常看到,宮裡的娘娘打罵宮女。
  • 太監機構早已存在,清朝的特殊名稱「敬事房」,其實是一語雙關!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一個權力的社會,統治者的社會作為帝王會被無數人服侍,從而衍生出了很多服務機構。在清朝有一個機構叫做敬事房,在清宮戲之中更是頻頻出鏡。在清朝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太監,機構為什麼發展到清朝會有一個如此特別的名稱。
  • 古代太監大多不識字,為什麼還能宣讀聖旨?原來有這個辦法
    提起太監和聖旨,大家總是會想到穿著宮服的宦官,臉色白淨,表情高傲,胳膊上有灰塵,雙手從兩端打開法令,尖聲喊叫「奉天承運」。一般去皇宮當太監都是家境很差的,所以這些太監沒有上過學,也不會識字。那麼,他們是怎麼朗讀聖旨的呢。其實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我們對「太監」不太了解。
  • 華妃對每個人都心狠,關於周寧海,為何允許一個瘸腿太監當值
    華妃對每個人都心狠,關於周寧海,為何會允許一個瘸腿太監當值 在《甄嬛傳》中,華妃是一個非常狠的角色,不止對與自己為難的人,對照顧自己的下人,但凡是有一點不順心的地方,也是打罵交加。不過,作為一個這麼嚴厲的人,為何會允許這個瘸腿的太監周寧海在自己身邊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