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躍:「虛擬實境」其實可以很務實

2021-03-03 大數據文摘

摘要:整個科技行業對虛擬實境的熱情正像火焰般蔓延開來,一些社會學家擔憂:隨著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類將越來越逃避現實,活在由虛擬世界構築的「殼」裡。這樣的擔憂有無道理?未來虛擬實境的發展又有怎樣的前景?本文作者給出了自己的有趣觀點:虛擬實境也可以很務實,其作用不僅應該發揮在遊戲和色情行業中,在教育、政策制定等方面都有著自己的價值。


◆ ◆ ◆


未來,會不會出現沉溺在虛擬實境中,完全脫離現實社會的一代?當臉書CEO扎克伯格宣布將虛擬實境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紛紛投入巨資研發虛擬實境技術之後,整個科技行業對虛擬實境的熱情像火焰般蔓延開來。在正舉行的德國漢諾瓦工業會展上,就連歐巴馬和默克爾也對虛擬實境讚不絕口。然而,一些社會學家擔憂:隨著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類將越來越逃避現實,活在由虛擬世界構築的「殼」裡。

這種擔憂十分現實。現在,由虛擬實境技術搭建的世界將比網際網路世界更加精彩逼真,「殼」自然也更厚。在美國,隨著「遊戲一代」進入大學,許多問題已經浮現。本世紀之初,我的同事Bahill教授就調查發現,大學裡多數學生不願甚至害怕與老師面對面談話,有問題多以電子郵件或用論壇裡提問的方式解決,令他十分擔心。


這種擔憂或許是沒有必要的,就像小說《四世同堂》裡的祁老人擔心重孫子讀了「西學」忘了祖宗一樣。老一代與從小玩手機平板電腦長大的新一代數字「原住民」之間的技術代溝與行為差別是現實但自然的,而且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 不是新一代適應老一代,必須是老一代適應新一代,否則就是「反」動。

擔憂虛擬技術的人,往往是非技術專業,更不了解虛擬實境背後的智能技術,把想像中智能技術的威力,以文學的手法加以渲染,再以滯後的價值觀去審視,憑空產生出很多擔心。實際上,虛擬實境技術還處在相當初級的階段,目前只是在設備和計算光學技術上有所突破,把以前的光學傳感合成視覺效果需要的大量運算用專用晶片和雲計算完成,相應算法也優化了許多,但離成熟並廣泛應用的要求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實際上,虛擬實境是催生網際網路的最直接的動因之一,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必將是網際網路,特別是物聯網和雲計算的必須結果。認為虛擬實境和物理現實被「殼」隔離開來,就像歐氏幾何中假定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點一樣,是自己硬把自己與現實分裂開來。在非歐幾何空間,兩條平行線自然可以相交,正像虛擬實境與物理現實可以實現平行相交、虛實互動一樣,破「殼」入世,加快兩種現實之間的深度融合。

過去的幾千年,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未來,面對面交流這種形式仍會存在,但它的比重、角色將發生變化。虛擬實境和物理現實的交匯,將極大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讓交流更簡單容易,有限時間內可交流的人與事更多。通過平行控制、平行管理、平行計算,通過知識自動化、智能軟體與物理機器人幫人類打通各個領域。網絡世界將真正被充分利用起來,一個人不可能觸及到的網絡世界各個角落,可以通過各種虛擬機器人到達。虛擬世界將不再是殼,而是信息知識的機場、車站和港口,從一個點迅速方便地到達其他地方。


就像蒸汽機的發明改變了農民的生活,虛擬實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也將極大地改變人的生活,把社會效率帶到一個新的臺階,這種變化甚至比工業社會代替農業社會還要大。具體來說,虛擬實境將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三大變化:

一,描述性和可視化。過去我們要理解一種理論,需要閱讀眾多專著,查閱大量資料。而且,由於語言文字的存在,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難達成一致。再加上,當某個專家看到某個現象並寫進書裡,由現實到文字這段時間,現實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依靠虛擬實境技術,如果要描述一個故事,就把人放到故事的虛擬場景中去,臨場感覺將不通過語言直接進入腦海,省卻了很多通過語言轉述、理解所消耗的時間,極大提高了效率。

二,人工智慧技術與虛擬實境的結合。由人工智慧幫人選擇,讓人聚焦,使人能夠預測性、實驗性地進入不同的場景。這是虛擬實境未來要努力實現的。

三,引導性,由牛頓時代向默頓時代升華,這一步目前還主要在研究階段。牛頓時代,人類需要遵循物理學定律;默頓時代,通過虛擬實境、雲計算、大數據,人有能力自我實現想像中的一種目標或者場景。引導的過程是交互的,可以把龐大的目標分成若干微小易實現的目標,並且封裝化、組合化、可視化,讓每一步做起來更加簡單,不斷給人選擇,這就是波普爾所稱的「零星工程」。

現在制定和實施一項社會政策,往往需要多年才能檢驗到實際效果。如果有虛擬實境構造的人工社會模型,政策制定後,拿虛擬人做試驗品,在「計算」試驗中發現政策中的可能漏洞,推理中的可能局限甚至偏見,再通過虛擬實境把邏輯上的錯誤和個人的私利儘可能剔除出來加以修正。通過智能系統選擇最優化的方案,而不是拿實際的人力、資源、財政來試錯。此外,還可以在虛擬和物理社會中同時實施政策,比較兩者的結果,如果兩者不一樣,之間的差別就變成了修正政策的反饋信號。是不是當時的假設錯了?如果假設沒錯是不是現實社會中有人搞了鬼?通過虛擬實境,形成閉環的、有反饋的虛實互動,最後走向虛實一體、知行合一。

不單是社會政策,未來甚至每個人每做一件事之前都應該先虛擬化,模擬每一步有什麼目標,怎樣實現,這就是知識自動化的第一步,由於效率提高節省出來的時間將被用到事前虛擬中去,不難設想,事前虛擬將減少許多社會矛盾和資源浪費。

目前,中國輿論圈把目光都瞄準到虛擬實境的娛樂甚至色情應用上,我們可否少點荒唐,把虛擬實境儘快運用到教育中去,改善我們的教學技術,比如先把一門課程設置成虛實互動智能平行教學?去年我曾與同事在中科院大學的一門課中初試這種互動的平行教學理念,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未來能不能實現全課程的互動式虛擬教學?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這才是中國在虛擬實境領域中應當也必須抓緊實施的頭等大事。

作者王飛躍

中科院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轉載自環球網和作者科學網的博客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點擊圖片可閱讀


[重磅】高盛報告:VR和AR將像PC一樣改變世界(下載)


13位專家對虛擬實境的預測:冷眼看市場之熱,VR真能改變我們的交互方式?

矽谷VR公司大盤點:矽谷VR(SVVR)會展見聞


相關焦點

  • 虛擬實境技術,可以「以假亂真」的技術
    今天,我聽到了這樣的事情,那就是虛擬實境技術。顧名思義,所謂的虛擬實境技術是虛擬與現實的結合。從理論上講,虛擬實境技術(VR)是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使用計算機生成模擬環境並使用戶沉浸在該環境中。
  • 王飛躍:「平行駕駛」是無人車上路的安全高效智能途徑!
    他說:「當時我們的本意是通過藉助於Agent的想法,利用『本地簡單、遠程複雜』的思想把無人車技術充分利用起來,在網絡空間中再設計一個虛擬『駕駛員』,使之變成輔助人類駕駛的平行在線『軟體機器人』系統,虛擬-實際平行跑。這樣一來,把簡單的決策放到『車內』,複雜的需要大量計算的情況放在『車外』,就可以共享、整合有限的資源通過遠程控制的方式更好地繼續完成無人車的研究。」
  • IEEE協會首次在京舉辦研討會 王飛躍稱不存在AI晶片
    下午的會議由臺灣科技大學蘇順豐教授主持,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重點介紹了中國自動化學會、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情況。在回答「學術研究中利用小樣本訓練機器的方法目前進展如何」這個問題時,王飛躍教授認為,任何一個產品將來都要回答「數據源是什麼,為什麼要提這個數據源」這個問題。
  • Nature 視頻|虛擬實境的新領域:虛擬觸覺
    Nature Video 虛擬實境技術發展迅速,但大多數體驗都集中在視覺和聽覺上,很少涉及觸覺。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能直接與皮膚表面接觸的柔軟層,旨在創造一種體驗虛擬實境的新方式——虛擬觸感。該設備將虛擬信號轉換為物理感覺,以模擬被觸摸的感覺。
  • 虛擬實境的技術瓶頸
    原文作者曹煊,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美國南加州大學 ICT 實驗室 Visiting RA,研究方向為裸眼三維顯示、光場的採集和顯示、計算攝像、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原標題為《虛擬實境的技術瓶頸》,轉載時已獲得作者授權。
  • 三星進軍虛擬實境穿戴領域 將推虛擬實境眼罩
    原標題:三星進軍虛擬實境穿戴領域 將推虛擬實境眼罩  原標題:三星將推虛擬實境眼罩   三星日前宣布,將在下月月初面向市場推出其虛擬實境眼罩Gear VR產品,正式進軍虛擬實境穿戴領域。   虛擬實境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臨其境一般體驗虛擬環境。三星推出的這款產品,能以每秒數十億的像素數捕獲3D鏡頭,不斷產生基於周圍的虛擬3D鏡像,它的感覺就像是谷歌街景的全景相機,但更加便攜。   剛剛過去的三季度,三星公司的利潤出現大幅度下滑。
  • 虛擬實境讓你勇敢探索精神病院
    (原標題:虛擬實境讓你「勇敢」探索精神病院)
  • 用虛擬實境學英語,So easy!
    這個只有兩個人的團隊已經開發了一個虛擬實境的平臺,這個平臺可以將你「傳送」到另一個真實世界的環境中,並幫助用戶了解對方的母語。對於Learn Immersive的聯合創始人Tony Diepenbrock來說,這個想法的誕生其實是源於無奈。
  • Oculus VR 的虛擬實境之路
    好吧,其實不會腦殘。但是有無數類似的小問題、細微的技術細節需要被解決掉,才能讓虛擬實境真正走向現實,而非僅僅是未來理想家們的幻想。Oculus Rift 讓那些長期以來飽受折磨的虛擬實境愛好者們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它離真正理想的境界還有很長的距離。「這是有史以來我們第一次成功地直接模擬人類的視覺系統。」
  • 虛擬實境熱點技術流行路線圖
    如果問2015年全球科技領域最熱門的的詞彙是哪個,我想應該非「虛擬實境」莫屬。點燃這個熱點的是 FaceBook 收購 Oculus VR,其實之所以這次收購如此刺激人的眼球,並不是收購本身,而是收購的價格——20億美元!我們不得不承認,不論是在營銷宣傳還是資本運作方面,FaceBook是成功的。
  • 虛擬實境將進一步衝擊現實中人際互動
    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道出不少人對理想世界的追尋,然而這個理想的世界恰恰是有別於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以往人們只能通過想像來構建虛擬世界,而最近興起的虛擬實境技術卻讓這虛擬世界具象化,或許我們拆分「虛擬實境」四個字就清楚了——虛擬變成現實
  • Digi-Capital: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全球技術基準
    在市場準備就緒方面,目前虛擬實境領先於增強現實。        跨七個成功關鍵因素(移動性、視覺、沉浸性、實用性、靈活性、可穿戴性和可負擔性)共有26個指標,下圖顯示了其中的重點。        虛擬實境各指標中最佳基準
  • 基於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的智慧校園建設
    關鍵詞:增強現實(AR);虛擬實境(VR);智慧校園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是讓虛擬的物象和真實世界融合到一起,進而投射或投影到其他裝置和介質上的交互影像。[1]即AR是通過對現實的補充、疊加或強化,展示真實世界以及融合在真實世界之中的虛擬信息,從而讓觀者獲得超越現實感知的體驗。
  • 追尋現實與虛擬的地平線
    「裝置的實際存在」和「虛擬實境的結合」是Iregular團隊創作一直堅持的核心,他們希望存在於現實世界的作品能將觀眾帶入虛擬的世界。 Daniel認為虛擬實境不僅要呈現虛擬,更要注重現實。這些虛擬的感官感受卻是真實存在於現實中的,每個人都能切身體會和感受。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觀眾能夠擁有真實的感受,這種思考的意義超越了幻象。
  • 旱地拔蔥 虛擬實境的妖氣怎麼解讀?
    導 讀一會兒證券,一會兒地產,一會兒虛擬裝備(VR),目前操作難度是相當地大,在弱勢背景下,虛擬實境憑什麼帶領大盤吹響反攻的集結號?中央匯金大舉買入了1111.66萬股的水晶光電(002273),以3.11%的持股比例晉升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另外,樂視網、歌爾聲學、天音控股等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榜單上均出現匯金的身影。
  • Cardboard:虛擬實境怎樣在國內最容易普及
    Facebook有Oculus Rift,索尼有Morpheus。虛擬實境這種充滿未來主義又缺乏大規模應用的技術恰好是谷歌最熱衷的領域。最後,Cardboard以開源和廉價的方式,讓人輕鬆地感受到虛擬實境的碉炸。不過宅客君(Letshome)今天要講的故事並非關於谷歌,而是同樣在做Cardboard產品的一支天朝團隊。
  • 一些關於虛擬實境未來的猜測
    虛擬實境技術已經經歷一定時間的發展了,早在20世紀80年代,VPL研究公司的創始人Jaron Lanier便定義了虛擬實境概念並開發了第一批VR眼鏡和手套。近40年後,這項技術開始逐漸成為主流,成為大眾可以輕易接觸並使用的東西。
  • 微軟的「DreamWalker」讓你置身虛擬實境中
    如果說戴上VR耳機,可以檢測到一切障礙物並模擬在真實城市中行走的想法聽起來像是自殺,那只是因為這項技術還沒有爆發出它的潛力。微軟最新發布的DreamWalker視頻展示了該公司如何將真實世界的步行變成虛擬實境體驗,使用由內而外的跟蹤和GPS數據相結合的方式來避免危險的障礙物,適應周圍的環境,連續準確地將用戶定位在現實生活中。
  • 【行研】虛擬風雲已起,靜觀現實而動——虛擬實境行業研究報告 之...
    虛擬實境行業研究報告將分為【行業篇】及【應用篇】。【行業篇】將為大家解讀行業熱度及發展驅動力,並附上詳細的產業鏈解讀,以及對於虛擬實境行業及細分領域發展的觀點及評價;【應用篇】將為大家分解行業定製應用,帶來細分領域的深度解讀。
  • 惠普擬推出醫用虛擬實境顯示器
    現在,惠普公司想要將它的虛擬實境技術帶給醫生,幫助他們完善診斷流程和規劃手術。惠普的虛擬實境設備名為Zvr,它不是類似於Oculus Rift頭戴設備那樣的虛擬實境硬體,而是一個23.6英寸的顯示屏,連接有四個攝像頭,用來跟蹤用戶的頭部運動;一副眼鏡將拍攝到的圖像轉換成三維立體圖像;還有一支觸控筆,供用戶移動和撥弄這些三維化的物體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