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發現嬰兒6個月後都會生病,為什麼6個月後的寶寶抵抗力會下降呢?
嬰兒6個月之前都是自帶免疫力的,所以通常半歲前的寶寶是很少生病的,但是6個月後嬰兒自帶的抵抗力會逐漸消失,這個時候孩子自身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抵抗力,所以不能說半歲後孩子抵抗力差,只是孩子自身的抵抗力系統還沒有完全成形。家長需要做的是在孩子6個月之後幫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免疫力,而不是幫倒忙。
如何防止嬰兒6個月後免疫力降低
堅持母乳餵養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應該母乳餵養到2歲,雖然母乳的營養會根據嬰兒成長所需進行調整,在半歲後,母乳中的蛋白質會增加而免疫球蛋白會降低,這是為了讓寶寶自身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免疫力。而母乳中的抵抗力雖然降低,但不是沒有,相對於奶粉,母乳中仍然是含有免疫球蛋白的,所以半歲後儘量給孩子繼續母乳餵養。
多曬太陽
太陽可以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經常保持戶外活動,進行曬太陽,可以保住寶寶增加身體裡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加上經常的戶外活動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戶外的溫度,而不至於在房間呆得太久去戶外反倒容易生病。
規律的作息生活
我們知道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是沒有特效藥的,醫生對病人的治療只能是對症下藥,最終病毒需要靠病人自身的免疫力來戰勝,而提高人體免疫力就需要充足的營養,和規律的生活。對於嬰兒來說,規律的生活更重要。除了可以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還能夠避免孩子內心焦慮。規律的生活作息包括規律的飲食和規律的睡眠,規律的睡眠中應該考慮到頻繁的夜奶應該轉戒掉。
及時的幫助寶寶添加輔食
嬰兒輔食的添加在4-6個月,最晚不要超過7個月,因為6個月後,母乳或者奶粉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嬰兒身體發育的需要,尤其是鐵質的需求,在嬰兒6個月後體內儲存的鐵質會逐漸消耗光,需要飲食額外的進行添加,最好是食用高鐵米粉,在輔食中也需要多吃含鐵的食物。
6個月後這些行為可能會導致嬰兒抵抗力下降
只喝奶不吃輔食或者只吃輔食不喝奶
1歲前的嬰兒應該以奶為主,以食物為輔,但是這兩者是相互補充的作用,並不是二選一的關係。不管是喝奶還是輔食,必須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如果孩子挑食,是很難保證體內必須的營養的。
沒有規律的睡眠
6個月的寶寶睡眠應該是每天上下午各睡2個小時,傍晚進行小睡,晚上一次可以睡夠6個小時,如果孩子的睡眠不規律,每天的睡眠時間都不同,或者晚上總是伴有頻繁的夜醒,對於嬰兒來說,白天更加容易焦慮,而睡眠不充足容易導致寶寶生病。
缺少戶外活動
嬰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應該保持在1-2個小時,戶外活動可以增加日照時間,幫助孩子進行鈣的補充,尤其是北方的寶寶。除此之外,戶外活動可以讓寶寶更加適應戶外溫度和室內溫度的轉換,增加孩子對溫度的調節能力。
隨便吃藥
感冒屬於自限疾病,如果孩子只是流鼻涕,並沒有任何不適,不要著急給孩子吃藥。如果需要給孩子吃藥最好是經過醫生確診後所開的針對兒童的用藥。避免大人隨意給寶寶吃藥,避免把大人的藥量減半給孩子吃。
抵抗力是培養出來的,並不是天生的,想要寶寶抵抗力好,父母就要最終孩子的發育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