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賦予使命感,才能從工作中收穫快樂

2021-01-08 藝飛躍職場寶典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有人問三個正在教堂工地施工的建築工人同樣的問題:你在幹什麼?第一個工人說:「我在砌磚頭。」第二個工人說:「我在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第三個工人說:「我在建設一個淨化人們心靈的場所。」十年後,第一個人還是建築工人,第二個人成了建築師,第三個人成了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的老闆。

第一個建築工人只是為了謀生機械地工作,一輩子就是一個建築工人;第二個建築工人知道按教堂的標準去蓋樓房,有目標,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最後成了一名建築師;第三個建築工人把建造教堂賦予了一種責任和使命,能夠理解建立教堂的意義和自己工作的意義,最後做了老闆。因此,眼光不同,看問題的深度不同,取得的成績就不一樣。  

使命感就是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以及做這份工作有什麼意義。使命感是一種無論交付給你的工作有多麼困難,都有完成工作的堅強信念。當企業的使命感根植於每個員工內心的時候,它就會成為百年企業,同時,它也會帶給員工榮譽感和成就感,讓員工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和幸福。

【1】提高職業素養和人格魅力

使命感思維是一個標準職業人的思想升華,擁有使命感思維的人關注的不僅僅是眼前的利益,還有公司的發展前景。他會打開心胸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問題,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這樣的人能夠拋開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眼界是開闊的,心胸是寬廣的,

【2】明白工作的意義,快樂工作

擁有使命感思維的人,是一個目標清晰的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通過什麼方法得到想要暄結果。同時,擁有使命感的人也是快樂的,因為他從事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

【3】容易取得成功

擁有使命感的人,有共贏意識,能與公司一起進退,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時刻維護公司的聲譽和品牌,格局大,眼界寬,容易取得成功。

本文由藝飛躍原創,侵權必究!大家一起漲知識,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打工人能在工作中收穫快樂嗎?
    在工作中無法收穫快樂可能從面試那會就已經開始,這種情況發生在面試官對單位背景或是面試者對自身情況沒有做出如實說明時。舉個例子,假設現實工作穩定好了,而且一周五天班,大部分時間都在摸魚沒事幹,但是薪酬比自己期許的一個月要少1500,你即使在崗位,如果還是對1500的事情耿耿於懷,就會想外面還有比這薪水更高的工作。只關注現工作的不足之處,導致自己的對工作的不滿。3. 在工作中無法收穫成就感。
  • 上班族:賦予工作意義,在工作中尋找樂趣
    我們知道,生命本沒有意義,是人們賦予了它意義,才變得有了意義。工作亦如是,它本身無所謂有趣與否,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單調乏味還是充實有趣,往往取決於我們做它時的心境。工作就是工作,它永遠不可能像休閒度假一樣充滿了新奇和喜悅,關鍵是你如何在其中尋找並創造樂趣。
  • 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想清自己想做什麼,你也可以收穫工作的快樂
    熱搜中說的是最美檔案中中科院博士後繆元穎當輔警的事情。 內容稱2018年,中科院博士後繆元穎作為專家型人才被引進警隊。當時,繆元穎正式以警務輔助人員的身份加入成都高新公安分局DNA實驗室,從事法醫物證檢驗工作。
  • 基層工作的幾點體會和收穫
    經過在焦作市委黨校短暫的培訓後,於7月13日在團洛陽市西工區委正式提前上崗,開始了我的西部計劃志願工作。  為貫徹落實團中央書記處會議要求,進一步發揮西部計劃基層青年工作專項行動在促進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幫助志願者儘快熟悉基層工作情況和方法,掌握工作技能,激發工作創造性,切實培養我們熱愛基層工作、能做基層工作、善於做基層工作的本領。
  • 對工作沒興趣怎麼辦?
    這個就像吃飽了飯之後才能想其他的,工作也是如此,只有掌握了工作技能,拿到了每月的工資後,你才能進一步去想這個工作有點啥意義。那麼工作有啥意義呢?一方面是養活自己,另一方面是讓工作的人精神上有個支柱。如果對現在的工作不感興趣的話,那麼完全可以給自己的工作做一次高大的定位,例如與電有關的工作可以是「製造光明」、與金融有關的工作可以是「打造中華復興的強勁血液」、與半導體相關的工作可以是「國產化晶片頂級製造商」等。通過賦予工作的意義,讓你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認知擴展,從而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 工作、生活過程中,成長收穫是什麼?
    工作的過程,其實更重要的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在工作中,我獲得的最大成長是認識這個立體、多維的世界。讓我從原本單純、片面的認知,增加了更多體感。比如我一直知道社會有黑暗的一面,工作之後,看著很多事情從原本的平和,激起一絲浪花,情緒不斷衝擊,到最後的決裂,兵戎相見。這一系列的過程,讓我多了一中全方位的感知,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我的世界。
  • 給工作賦予生命的意義——讀《意義革命》
    基於多年的實踐和研究,他主張不能把員工看成由物質激勵驅動的機器,而要把他們看作有清醒意識的人,他們需要用那些賦予生命意義的工作來實現價值,超越有限的生命。  這是個心理學的問題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難題,它涉及兩種激勵方式。從系統視角來看,個體必須讓自己的目標服從組織的總體目標。因此,一位管理者應該運用總體激勵。
  • 快樂工作,工作快樂!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招聘的段子,招聘方對應聘者說:「我不跟你談理想,知道你的理想是不工作。」多數人看後會心一笑,是啊,工作太累了,賺錢太難了。一想到退休就充滿期待的,不是那些五六十歲即將退休的人,而是八零九零後!理想就是不工作,說的如此貼切,說到我們心坎兒裡了。回看標題,哪裡有快樂的工作,哪份工作充滿快樂?當然有!
  • 勤學善思,明辨篤行——在農業農村審計處工作有感
    堅持原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開展審計工作,把審計「四嚴禁」工作要求和「八不準」工作紀律時刻落實到行動上。大家嚴謹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和這種時刻將憲法和法律賦予審計的責任放在心裡,扛在肩上的使命感,讓我這個審計新人深深感受到審計工作的特殊性與重要性。同時也的認識到,只有明確自身的審計責任,才能保質保量完成國家賦予的任務與使命。
  • 在工作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穫
    工作中,平凡崗位上的堅守,有苦,有累,有開心也有成長的真實感悟,一起來看一下大世人分享的心聲。2017年入職不知不覺已到大世工作兩年多,兩年時間在人生旅程中並不算很長,但這兩年的光陰卻讓我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在不斷成長,遇到困難不再畏懼,直面挑戰敢於應對。
  • 演講稿:在工作中找到快樂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關於「工作」的主題演講比賽,我演講的題目是《在工作中找到快樂》。現代社會,工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為企業創造利潤、為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工作可以說是我們一生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不論我們現在處於什麼階段,終究是要走上工作崗位的,而人的一生中工作也會佔據我們相當多的時間:我們從校園畢業後走入社會,就要到工作崗位上工作直到退休。 如果我們對工作深惡痛絕、感到痛苦不堪,一方面我們難以在工作上取得成果,另一方面,我們自身也會變得十分痛苦,影響身健康。
  • 如何從工作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
    很多人步入職場後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快樂起來,時間長了更是找不到工作的動力和意義,每天渾渾噩噩的度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換了新的工作環境,還周而復始,依然如故。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從工作中尋找快樂,獲得前進的動力和成就感:1.
  • 【快樂工作的感悟】快樂工作,認真生活 ——幸福其實很簡單
    我們來自於人海,又終回到人海中去,大抵是在芸芸眾生中掙扎著工作和生活的一份子。嚮往悠閒自在有滋有味的生活,而現實卻多是忙忙碌碌的工作,在生活與工作的夾縫中,我們頑強的生活著。工作、生活的壓力可能讓你過得很累,適當抽一點時間,選擇一種讓自己愉快的方法,慰勞自己疲憊的心。適當的休息才能走的更遠的路。 人最快樂的是沒有私慾。如果一個人以欲望為起點,那麼,過程是利己,而結果是物質的。如果一個有志向的人,他的過程是利他人,結果豐盈了人格。一個人,如果做事動機正確,即使不成功也不會痛苦;如果一個人的動機不正確,即使成功了,也沒有快樂。
  • 是什麼在影響我們的工作狀態?
    (01)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這部劇,經常被裡面的劇情感動的稀裡譁啦,根本眼淚都止不住(我淚點低)。那種家國情懷,那種一代人的努力和付出,看了讓人感慨。今天談「是什麼在影響我們的工作狀態」,聊兩個跟工作場景有關的劇情。
  • 喬飛:在孩子們成長中收穫快樂
    從小時候到讀師範遇到一批又一批傾心付出的好老師、好人,讓喬飛從此踏上快樂人生的旅途。1991年師範學校畢業後,他就下定決心紮根邊遠的小學母校——黃壇鄉中心學校港口教學點,用老師的愛去傳遞快樂、收穫快樂。
  • 怎樣做好自己的工作,讓自己對工作越來越有興趣?
    首先,我熱愛我的工作,雖然經常會很忙碌,會有煩惱,但也有收穫。我的工作是我所愛好,這也是當初我選擇它的原因,至今我無怨無悔。 而如果沒有良好心態,將會使合作變得艱難,關係也會複雜多變,工作目標難以達成,使我們陷入深深的焦慮當中。 所以培養良好心態是我們快樂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積極努力的完成工作任務,保證工作目標順利達成。
  • 如何自由快樂的工作
    關注我文章時間比較久的讀者估計常常聽我提到生命的守恆定律,你在這裡失去的,有一天會在某一處以另一種形式獲得,只不過人們有時候缺乏站在更大的生命長河中縱觀的能力,即便懂得,當下也需耗時耗力來破局;同樣,生命中的跌宕起伏、起承轉折多半是守恆的,一個人倘若在事業上特別順,他估計在另一方面會面臨更多的功課;我在之前一篇文章裡提到過(情商是很私人的東西),人生中你收穫多少欣賞與讚美,就同樣要接受面對多少詆毀與嫉妒
  • 尋找工作中的樂趣,才能把生活變成一種享受
    導語:沒有故事,沒有說教,就是想和你談談心,說說我內心的感受……人的一生三四十年的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如果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那麼整個人生都是快樂、幸福的。通過和他交流發現,工作對他而言意味著壓力和痛苦,但是,迫於生計又不得不工作、不得不加班,也讓我思考,如何突破自我,改變現狀,答案就是尋找工作中的樂趣,才能把生活變成一種享受。那些經過努力卻無法獲得成功的人也是有規律可循。通過觀察你會發現,一個人無法在工作上取得大成就,往往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因為工作態度不夠好。
  • 如何將工作變為自己的快樂!工作會帶來快樂嗎?
    從敬業這本書中,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樂業,這也是我個人始終不懈地追求。我始終認為,現代生活的不斷轉變,已經使得工作融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生活再也不能和工作截然分開,工作為我們提供了經濟基礎,工作中良好的心理狀態,會給我們生活中的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工作中的滿足使得生活中的我們也意氣風發。我們離不開生活,更離不開工作。所以我們要樂業。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不快樂的工作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工作和快樂是二元對立的嗎? 如何在工作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這個過程中管理者需要擔任怎樣的角色? 本文中,管理的常識內容合伙人,萊紳通靈創始人沈東軍先生將從個人和管理者兩個角度為你分享一些他的看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