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史上唯一一次精準預測的地震來自45年前的中國。過程驚心動魄
地震預測作為一個世界性科學難題,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預測,探索地震預測的有效途徑,但就現在來說,不管國內還是國際上,還很難完全準確地預報地震。人類歷史上僅有唯一的一次精準的地震預測,發生於45年前的中國,這場被成功預測的地震就是1975年的海城地震。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地震預報那麼難,為什麼海城地震預報成功了?
1975年2月4日,10時30分。遼寧省政府向全省電話通知,發出明確臨震預報,要求工廠停產,成千上萬人被動員到寒冷的室外。廣場上停滿裝著藥品和食物的車輛。19時36分,7.3級地震發生。這是我國成功預報的第一個中強地震,在地震史上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然而,就在第二年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7.8級地震,損失慘重,卻沒有能像海城地震那樣預報成功。
-
我們曾經以為找到了預測地震的真諦,結果卻收穫了巨大的教訓
往往在疑似「馬後炮」的說法中,必定會提及這場世界上唯一一次預報成功的大地震。它就是於1975年發生在我國遼寧海城的大地震,被譽為是人類史上的一場奇蹟。除了正確預測地震以外,它還是組織了民眾撤離,大大降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唯一案例。然而,在對詳細的預報過程還原之後,才發現它的「成功」預報更像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
-
唯一的一次成功預測地震,還是在上世紀的中國實現的
說起地震,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可怕的破壞力,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都是數以十萬計的人員傷亡為代價,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難以預測,那麼,現今我們科技如此發達,為何還是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呢,其實,在中國,有一次曾經成功預測了地震的經典案例,在當時可謂是震驚國內外。
-
建國以來,中國人是怎麼預測地震的?
1975年,中國成功預測了遼寧海城7.3級地震;20年後,中緬邊境雲南孟連發生的7.3級地震又被中國地震工作者言中。這些艱難歲月中的勝利使中國地震工作者相信,隨著地震理論的不斷完善和檢測預報技術的不斷發展,他們距離突破預測地震的世紀難題已經不再遙遠。中國對地質運動的投入也因為這些原因而一直持續強化。「九五」期間,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成為首項投入運行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
-
郯廬地震帶穿過遼寧 境內有多條斷裂帶
據統計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來,以郯廬斷裂為中心200公裡範圍內共發生M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5次,M6-6.9級地震11次。 其中中段(瀋陽-宿遷段)就發生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7次。
-
未來生存空間——候風地動儀的成功與地震預測的失敗
廣東新豐江水庫建成於1959年,水壩高195米,開始蓄水後地震日益增加,到1972年達72萬次,在1962年3月19日發生了一次6.1級地震,烈度為8度,壩體出現裂縫。 但是,人類在地震的預測預報方面卻舉步維艱,成效有限。1975年中國成功地預報了遼寧海城的大地震,曾經使人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第二年突然爆發的唐山大地震,又使地震變得神秘莫測。
-
遼寧鞍山海城市發生4.4級地震 瀋陽等多地有震感
12月19日02時39分在遼寧鞍山市海城市(北緯40.53度,東經123.04度)發生4.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極震區面積為760平方公裡,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的破壞性地震。由於地震部門對這次地震作出預報,當地政府及時採取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災害大大減輕。距離此次震中34千米。據移動人口大數據分析,震中周邊人口密集,20公裡範圍內人口數約7.7萬,50公裡範圍內約163萬,100公裡範圍內約863萬。
-
史上我國東部最大地震是在哪發生的?
史上東部最大地震損失慘重在我國東部,有史以來發生過的最大地震是8.5級郯城大地震,震中就在山東省臨沭縣乾溝淵村,由於極震區波及到郯城、莒縣、臨沭一帶,地震的發生時間又是距離現在很久的1668年,所以對於當時具體的災情嚴重程度沒有一個準確的估量
-
中國20世紀十大地震回顧 76年唐山地震損失最大
1932年昌馬地震 1932年12月25日10時4分27秒,中國甘肅昌馬堡發生震級為7.6級的大地震。死亡7萬人。地震發生時,有黃風白光在黃土牆頭「撲來撲去」;山巖亂蹦冒出灰塵,中國著名古蹟嘉峪關城樓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滾滾……餘震頻頻,持續竟達半年。
-
強震多有光,1976年唐山大地震曾出現藍光,神秘的地震光是咋回事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地震光(又叫地光),是發生地震前後出現的一種異常亮光,在地震發生前出現的情況比較多,不過也有發生中和發生之後出現的,如果是地震發生前,地光出現後還會伴隨著隆隆的地聲,情景很是可怕。雖然見過地震光的人很少,但是這種情況是自古就有記載的,史料記載中也有很多,如1652年的安徽霍山縣地震,史載地震過後「紅光滿地」,1668年的郯城大地震也有地光出現,1804年的湖南沅陵地震,有人發現「紅光如匹練,自西向東,沒於地」,而在1965~1967年的日本松代地震群期間,日本人還拍下了難得的地光照片。
-
神秘的「中國地震直線」被發現?!?驚人巧合?!
翻開中國地圖,一條假想的紅線從東北到西南一字畫開,從上到下地震發生的地點居然都巧合的坐落在同一條斜線上,包含了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66年河北邢臺大地震,推到更早的1695年山西臨汾大地震,以及今年發生的四川大地震中的重災區北川映秀,全都無一例外。
-
從濟南地震 看中國地震帶分布
從濟南地震看中國地震帶分布濟南地震臺網,2020年02月18日17時0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發生M4.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濟南居民明顯感到3-4秒的震動。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近代中國發生過的嚴重的地震: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7.3級地震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
-
40分鐘內中日美接連地震!震級和緯度趨於相同,真的是巧合嗎?
2020年12月12日15時11分,新疆地震;12月12日15時18分,日本本州地震;12月12日15:50,美國內華達州地震……相信這條新聞,已經刷屏了。不少網友直呼:2020,到底是怎麼了!類似這次三地連接地震,其實去年的12月份就發生過。2019年的12月5日8時2分,河北唐山市豐南區附近(北緯39.31度,東經118.04度)發生4.5級地震,北京、天津亦有震感。就在兩個小時後,幾乎處於同一緯度地區的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以及千島群島亦發生了4級以上地震。
-
唐山7.8級大地震已44年!為何還有5.1級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12日0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京津冀多地區震感明顯。據悉,這是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級地震之後,河北省內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華北地區近些年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後很多人都想起了1976年的那場7.8級唐山大地震,而根據唐山市應急管理局的說法,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
中國近百年來有四次7級以上地震導致經濟損失嚴重
縱觀中國百年來的地震歷史,達到7級以上的地震就會產生巨大的危害,主要體現在房屋倒塌、人員死亡、經濟損失嚴重等。那麼下面先回顧一下中國近百年以來所發生的7級以上的地震:地震震級為8.5級,矩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Ⅻ度,即最高級級別烈度地震,有感範圍遠達上海、北京、汕頭、香港,甚至越南海防的擺鐘也因此停擺。此次地震是人類地震記錄史上第二大地震,僅次於1960年智利地震,釋放的能量是後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約相當於二億噸TNT炸藥,全球九十六個地震監察局錄得此次地震,餘震維持三年時間。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我國的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是向社會公告可能發生的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範圍等信息的政府行為,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基礎。我國的地震預報研究和實踐以邢臺地震現場工作為起點,經過幾代地震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既有預報成功的喜悅,也有預報失敗的陣痛。
-
我國東部有史以來最大地震發生在哪裡?造成多大影響?
從現有資料可以查詢到,如果以郯廬斷裂帶為中心向周圍擴散200公裡左右的範圍,那麼,這些區域在公元1400年以後發生的8.5級大地震有一次,發生過地7.0到7.9級地震有5次,發生過地6到6.9級地震有11次。
-
中國20世紀十大地震及2000年以來部分地震回顧
1932年昌馬地震 1932年12月25日10時4分27秒,中國甘肅昌馬堡發生震級為7.6級的大地震。死亡7萬人。地震發生時,有黃風白光在黃土牆頭「撲來撲去」;山巖亂蹦冒出灰塵,中國著名古蹟嘉峪關城樓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滾滾……餘震頻頻,持續竟達半年。
-
早安山東|未來三天山東氣溫小幅回升;遼寧海城發生4.4級地震
精彩早資訊,歡迎收看山東衛視、閃電新聞7:00播出的《早安山東》!海麗氣象吧 | 山東進入回溫模式 半島地區明天仍有小雪今天白天到夜間,半島東部地區天氣陰轉多雲,其他地區天氣晴轉多雲。半島地區北風轉南風4~5級,其他地區南風短時北風3~4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