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佳國際英語】孩子平時愛做小動作,不專心,家長除了吼還能做些什麼?

2021-02-22 濟寧市每日佳國際英語

平日的學習中,你的孩子是否有: 

做作業慢,邊做邊玩、

爸媽吼一句,認真一兩分鐘、

上課小動作多,心不在焉等行為?

相信很多家長會說,這不是活脫脫的我家娃嘛。

孩子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長都惆悵的一件事,一部分家長是憤而訓之、揍之,一部分家長則是常常抱著僥倖的心理,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其實,這些都是極大的誤區!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隨著責罵、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非但不會好轉,反而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危害!

注意力不集中,危害究竟有多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業拖拉,表面看似是小問題,事實上,卻往往隱藏著「大禍害」!

天才和庸才的差距,往往差在注意力。

根據國外的一項研究報告證實: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天才,也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弱智,那為何在100個孩子當中,成績怎麼懸殊那麼大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持續地學習與做事。

國外專注兒童教育的機構,通過調研得出:孩子長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會造成感覺綜合失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惹事生非,甚至成為打架、逃學、早戀等問題孩子。

注意力不集中,影響人際關係。

注意力不集中與人際關係也有關係?沒錯!經常衝動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緒不穩定,容易與同學發生衝突,經常搞小動作,還會造成師生關係不融洽;自控能力差,還會給孩子造成極大壓力,引發父子、母子之間關係惡化。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任務完成的不好,考試成績差,得到的都是家長和老師的責罵,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傷害,很多孩子一自卑就更加完成不好任務,往往還沒做事,就會出現悲觀、失望、膽小、怯懦等現象。

  

看到這裡的家長們,你還會認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多大問題嗎?

良好的注意力是成功的保障,造成孩子學習成績差異的基本原因就在於注意力!

家長一定要及早訓練孩子注意力,不要讓孩子造成終生遺憾。

小語總結了下面6種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有上述苦惱的寶爸寶媽們可以試試。

有些孩子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學習內容對他們來說太簡單,對所要專注的內容不感興趣,有些則是因為學習內容太難。

如是作業有難題,可以幫孩子點撥作業的思路。如是覺得作業量大,產生焦慮的原因,家長們要合理幫孩子疏導,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專心,只追孩子學習的結果,而不問過程。

有的學生做作業不專心,與上學之初家長沒有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有關。

孩子剛入學,回家做作業時,家長一會給孩子水喝、一會給孩子東西吃、一會由於孩子說二句話,時間一長,孩子就養成了做作業時吃東西、說話,不專心的習慣,對於這種情況,可以給學生樹立一個專心做事的榜樣。

例如:

媽媽陪著孩子看書認真看書一小時,期間什麼也不許幹;

爸爸媽媽可以與寶貝各自幹各自的工作,互相約定監督,查看對方有沒有不專心;

5-7歲的孩子能聚精會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時間為15分鐘左右;7-10歲約20分鐘;10-12歲約25分鐘;12歲以上是30分鐘左右。家長要掌握孩子的注意力特點,科學合理安排規定孩子作業時間。

環境對孩子的注意力有明顯的影響,如果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情,突然被其他聲音或色彩打擾,極易分散孩子注意,所以最好消除幹擾,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

教師或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與她達成某種協議,如果她達到了某種要求,就給她一定獎勵。

比如我們每天可以這樣約定:

每天做作業時不離開位置1個笑臉,不吃零食1個笑臉,不玩東西1個笑臉,不說話1個笑臉,

能在媽媽規定的時間完成作業5個笑臉,字跡端正、清楚、漂亮5個笑臉,作業完成的非常棒1個星星,

10個笑臉能換一個星星。當她贏得5個星星時,給她買愛吃的食物,贏得10個星星時給她買喜歡的書,20個星星時就給她買個漂亮的洋娃娃,等等。

另外,注意力是可以鍛鍊的,做遊戲就是一種鍛鍊的方式。孩子做遊戲時總是全身心地投入,此時家長切不可打擾、幹涉。

給孩子講故事時,不要照本宣科地讀,要有表情或穿插些動作,這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切忌同時給孩子買太多的玩具或圖書,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相關焦點

  • 孩子愛做小動作,不專心,家長除了吼還能做些什麼?(附方法)
    孩子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長都惆悵的一件事,一部分家長是憤而訓之、揍之,一部分家長則是常常抱著僥倖的心理,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其實,這些都是極大的誤區!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隨著責罵、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非但不會好轉,反而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危害!
  • 孩子的說明書丨孩子愛做小動作,不專心,家長除了吼還能做些什麼
    孩子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長都惆悵的一件事,一部分家長是憤而訓之、揍之,一部分家長則是常常抱著僥倖的心理,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其實,這些都是極大的誤區!國外專注兒童教育的機構,通過調研得出:孩子長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會造成感覺綜合失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惹事生非,甚至成為打架、逃學、早戀等問題孩子。
  • 孩子愛做小動作,不專心,家長除了吼還能做些什麼?
    孩子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一件事。一部分家長是憤而訓之、揍之;一部分家長則是常常抱著僥倖的心理,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所以,良好的注意力是孩子學習與生活的保障,家長一定要及早訓練孩子注意力,不要讓孩子造成終生遺憾。那麼面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 孩子愛做小動作,不專心,家長除了吼還能做些什麼?(附方法)
    做作業慢,邊做邊玩、爸媽吼一句,認真一兩分鐘、上課小動作多,心不在焉等行為?相信很多家長會說,這不是活脫脫的我家娃嘛。孩子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家長都惆悵的一件事,一部分家長是憤而訓之、揍之,一部分家長則是常常抱著僥倖的心理,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其實,這些都是極大的誤區!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隨著責罵、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非但不會好轉,反而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危害!
  • 孩子愛做小動作,不專心,家長除了吼還能做些什麼?這些方法可以看看
    平日的學習中,你的孩子是否有: 做作業慢,邊做邊玩、 爸媽吼一句,認真一兩分鐘、 上課小動作多,心不在焉等行為? 相信很多家長會說,這不是活脫脫的我家娃嘛。
  • 孩子做作業磨蹭拖拉,家長除了催促+怒吼,還能做些什麼?
    作為父母,我們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愛孩子的那一個。我們每天辛苦操勞,從給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傢伙餵奶,到為他選擇我們心目中最好的幼兒園,再到小學的擇校,每日衣食住行的照顧,學習上一字一句的輔導……可以說,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與付出是無法衡量的。但是,當孩子長大後,超過半數的孩子竟然對父母是極度反感或痛恨!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們做錯了什麼?是的,我們是做錯了很多!
  • 如何克服孩子上課做小動作
    我接著強化說,三年都改不了,咱們也不必再死纏在這問題上,白費勁了。我讀小學的時候,也經常做小動作。但是,我做得比你聰明。我跟小孩玩了幾個小遊戲,玩得很好,孩子也非常興奮。後來我跟孩子說,教你一個方法,上課做小動作的時候不會被老師發現。就是每次想要做小動作,就把雙手放到背後,輕輕的撓屁股。我讓孩子扮演老師,站在前面,我扮學生,把手放到背後,就問孩子,能看到我在撓屁股嗎?孩子說,看不到。
  • 不是孩子不專心,是家長覺得孩子不專心
    老師跟家長說:「你的孩子上課都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     家長就自動在腦中把這話聽成:「我的孩子有病,注意力不集中,要去看醫生治療。」     或者老師說:「你的孩子很不專心,恐怕要帶去給醫生鑑定。」家長聽成:「完了!連老師都這樣說,那就是了。」
  • 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做不吼不叫不懲罰的家長
    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做不吼不叫不懲罰的家長家長的大吼大叫和嚴厲懲罰,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巨大的創傷有些孩子會認定自己是壞孩子或者沒用的孩子;有些孩子會決定不再做那些讓自己受到懲罰的事,但他們是出於恐懼和害怕,而不是因為有了對與錯的概念;這樣想的孩子可能會成為「討好者」,他們總想要證明自己還有可取之處,因為其內心深處認定自己不夠好。另一些孩子則可能琢磨著以後怎麼打敗你,或者將來怎樣做才不會被你抓到。很多孩子想的是報復,受到懲罰的孩子常常會很快做些其他事來和你扯平。
  • 寶寶進入「厭奶期」,家長除了「強迫餵奶」,還能做些什麼
    那麼在寶寶進入「厭奶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 小豆豆剛出生的時候,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喝得奶多長得也快,白胖白胖很可愛。可是小豆豆到了4個月大時,忽然胃口就變差了,居然對他最喜歡喝的牛奶都不感興趣了。
  • 老師總「告狀」孩子上課不認真,家長怎麼辦?
    老師總「告狀」孩子上課不認真,家長能怎麼辦?孩子在學校裡,不是應該老師管嗎?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裡去,不就是讓老師教育的嗎?老師動不動就以「家校溝通」為名向家長「告狀」,說孩子上課做小動作,下課做大動作,到處亂跑,調皮,不聽話,不學習......實在讓家長難以招架!
  • 上課五分鐘走神半小時 家長苦惱:孩子上網課不專心怎麼辦?
    疫情期間,孩子們停課不停學,一時間老師、學生、家長,都投身這場「全民網課」。可最近有家長發現孩子在家網課學習一個多月,上課老是走神,還偷偷玩遊戲,考試成績更是慘不忍睹。對此,家長很頭疼,孩子在家裡上課不專心,學習效率低,該如何是好?
  • 作為家長我除了會對孩子吼叫,我還能做什麼呢?不妨這樣來改善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家長愛對孩子大吼大叫,為什麼家長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呢?因為孩子做錯事,或者違反了家規,經過家長的再三警告,孩子仍毫無悔改,在家長的憤怒之下,無意中控制不住情緒,就愛對孩子大吼大叫,家長在吼叫孩子時不累嗎?當然累,那家長除了用吼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還有其它可行的教育方法嗎?當然有的,不妨這樣來改善,逐步調整。
  • 孩子磨蹭不專心怎麼辦?試試這些比吼叫威脅恐嚇更有效的方式!
    朋友家孩子今年五歲多了,是個非常聰明活潑的孩子,可是卻把朋友愁壞了。她說這孩子腦子是很聰明,但做事總是不專心,一會兒乾乾這個,一會兒乾乾那個,總是磨磨蹭蹭,半天下來什麼也做不好。為了改掉孩子的這個毛病,朋友是吼也吼了,罵也罵了,有時氣不過還會揍屁股,甚至威脅他再這樣就把玩具都沒收了,可是依然沒有用,孩子還是該怎麼樣怎麼樣,絲毫不為所動。於是她問我,究竟是哪些出了錯,究竟是孩子的錯還是大人管教的有問題呢?沒事,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究竟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磨蹭不專心的現象呢?
  • 孩子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不好,家長別去打擾專心的孩子
    孩子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不好,家長別去打擾專心的孩子 事實上,像孩子這樣見一個愛一個,什麼都想去做,反而是很難做成功一件事情的,最後可能連一件事都做不好。1、培養孩子做事的秩序感 為了避免孩子見一個愛一個,同時去做多件事情,我們要培養孩子做事情的秩序感,讓孩子知道先專注去做一件事,然後再去做另一件事,而不是妄想自己化為超人,同時做好幾件事。比如,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去看電視,這是一定要拒絕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必須吃完了飯,才能做其他的事。
  • 家長總是吼孩子或許是一種病,做個好家長「戒吼」是第一步
    如果平時管理情緒能力比較差,當生了寶寶做了父母也通常會管理不好情緒,因為生娃帶娃遠遠比想像中要難得多,做不好情緒管理,就很容易把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3)帶娃的焦慮:很多人都認為女人在家帶娃很輕鬆,並不能理解為什麼好端端的人會有焦慮症?
  • 不專心聽講就不是好孩子了?家長必須了解點真相
    我今天心裡反覆想了想,是不是找他玩的小夥伴太多,他控制不住自己總想玩,就不做完作業,還是老師或我的什麼做法讓他不滿?前天,他不想洗自己的襪子,我就故意說讓他外婆回老家,以後家裡讓他自己做飯洗衣,我去工廠上班算了。不知這樣的話是不是對他有影響。還有,他做作業時不是很專心,喜歡插話,我就說:「你不想做作業,就不做。」
  • 專家說家庭教育:家長輔導孩子作業除了吼娃,還有什麼好辦法?
    之前就有網友公開發帖吐槽過,一位媽媽因長期教育孩子的聲音過大,引起了鄰居的不滿,被貼紙條當眾「警告」。這位媽媽更嚇人,除了吼叫,還要動手拍桌子砸板凳。鄰居質疑有道理,你這樣素質的家長,怎麼能教育好孩子呢?
  • 大考前孩子情緒反覆,除了後勤工作,家長還可以做些什麼?
    最近快中考了,感覺孩子壓力有點大,最近的幾次模擬考試波動比較大,孩子的情緒也是忽上忽下,想問問他考試情況吧,害怕增加他的壓力,弄的家裡人也不知道該怎麼相處了。老師也說不讓給孩子增加壓力了,可是感覺除了照顧好衣食住行,其他的也不知道怎麼做了,但是想著孩子獨自承受著思想壓力,心裡又覺得心疼,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
  • 孩子做事不專心,愛發脾氣怎麼辦?|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孩子做事不專心、愛發脾氣,是很多家長都比較苦惱的事情。如果孩子和同齡的孩子相比,經常出現坐不住、做什麼事都3、5分鐘就失去興趣、沒耐心等表現,請爸爸媽媽先看看孩子的生活模式和學習環境是否可以再做些調整。比如營養是否均衡、睡眠是否規律且充足、是否有足夠的運動量、學習環境的擺設是否能夠再簡單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