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30 日,大連金普新區先進街道八裡村第一書記肖天斌利用中午吃飯的間隙,通過微信視頻通話,與他 5 歲的女兒恩恩互相問候,互報平安。女兒奶聲奶氣的問他:" 爸爸 ,這一次的病毒是不是比以前要大,還要打過久才能打贏回家。" 這一次他又已經 9 天沒有回家,也沒有洗澡換衣服,因為金州主城區的突然封閉,他每天吃住在單位,辦公室裡一張簡易的床鋪是他唯一可以休息的地方。
三度戰疫堅守一線跨年
掛了和女兒的視頻電話,肖天斌低頭沉默片刻,抬頭對工作隊員說:" 大家吃飽了嗎?我們現在去 4 片,抓緊時間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入戶核酸檢測,同時志願者跟我去把村民們線上訂購的生活用品送去。這一次我們一定不能鬆懈、更不能粗心,要科學防範、有效疏導、落實防控措施、妥善保障民生,才能共渡難關。" 他帶著工作隊員又出發了。
這是肖天斌參加的第三場 " 戰疫 "。第一次春節武漢發生疫情時,肖天斌和同事們一起入戶摸排,值班值守。那時候口罩短缺,他就四處聯絡物資,主動捐款,為村民們購買口罩。境內疫情穩定後,他又主動報名參加了大連機場的境外返連人員的接送服務工作,一個多月沒有回家。
第二次 7.22 大連灣發生疫情時,他積極配合村黨委組織全體村民進行核算檢測,為了力求不落一戶,不落一人,他披星戴月的巡守在村設立的核酸檢測的每一個卡點上,挨家挨戶的宣傳。
" 我相信我們一定能贏!元旦我們一起跨年,春節等我們戰勝疫情,大家一起回家過年!" 肖天斌說,現在新區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下沉幹部不辭辛苦、日夜值守,為保護疫情不擴散,犧牲奉獻;環衛工人、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志願者等各行各業工作者不懼風雨、敬業堅守。這些涓涓細流匯聚成戰勝疫情的力量,勝利必定早日到來。
他是防控一線的 " 排頭兵 "
在這一次八裡村疫情防控期間,肖天斌第一時間編寫《八裡村疫情告知書》號召所有八裡村居住人員不得外出,外來人員不得入村。紅白事一律從簡,儘量通過電話、簡訊、微信等方式進行節日問候,禁止走親訪友、外出聚會、趕集等活動,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他在微信群、工作群、朋友圈、微博等形式大力推送各類宣傳動員防控信息知識,消除村民們不必要的恐慌。同時迅速協助村委組織工作隊員、黨員幹部、小組長、志願者等各類防疫工作隊、服務隊,日夜值守在轄區重要路段等疫情防控措施。
金普新區三次全民核算檢測,肖天斌負責村人口最密集的卡點,統籌物資和人員,組織村民有序排隊,間隔一米,每天早午晚為他所負責的檢測點消毒。在同事們的防護服畫一些他們自己喜歡的 Logo 給大家打氣。
" 肖天斌帶領每日嚴格執行三次消毒,耐心又細心。雖然我們每天工作量很大,但是在肖天斌書記的帶動下,大家都快樂工作,幹勁都很足。" 工作隊員王珊說。
他是抗疫戰場的 " 勤務員 "
他怕醫護人員工作完吃飯時候沒有熱水喝,就提前用熱水把冰冷的礦泉水都溫好;他看到同事們每天吃盒飯越吃越想家,他就和村委吳壯書記一起利用晚上休息時間下廚給大家做一些簡單可口的家常飯菜;村民們定的線上物資到付的慢找到他,他總是耐心的疏導。等配送的菜一到,他又帶著志願者們挨家挨戶的登門送菜。
深受肖天斌的感染,很多熱心村民為工作人員在家包包子送來,蔬菜,礦泉水等生活用品一箱箱的往村裡捐。村旁原本車水馬龍的五一路,除了必要的維修及物資車輛在以外,空無一人,村民們自發的做到了足不出戶,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他是困難村民的 " 貼心人 "
肖天斌對村民不能出門造成的困難,制定了每日收集訴求、建立臺帳、集中購買、統一配送的線下服務鏈,組建志願者服務隊送藥、送貨上門,保障村民每日所需的物資供給。" 家裡缺什麼,只要給村幹部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就能及時給我們送到家門口。" 村民由尤廣旗說。
對待體弱多病的老人,肖天斌帶上隊員親自上門了解訴求。在 95 歲老人周桂雲家裡,他們一邊給老人測體溫,一邊囑咐老人及家人在疫情期間要注意身體,有困難及時給工作隊打電話。在肖天斌的帶領下,志願者服務隊讓村民真切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貼心服務,村民生活有了保障,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張倩昀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王博文 金普新區先進街道提供 / 圖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