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裡村第一書記的抗疫日記:「我們在抗疫一線跨年」

2021-01-09 湘湘帶你看社會

12 月 30 日,大連金普新區先進街道八裡村第一書記肖天斌利用中午吃飯的間隙,通過微信視頻通話,與他 5 歲的女兒恩恩互相問候,互報平安。女兒奶聲奶氣的問他:" 爸爸 ,這一次的病毒是不是比以前要大,還要打過久才能打贏回家。" 這一次他又已經 9 天沒有回家,也沒有洗澡換衣服,因為金州主城區的突然封閉,他每天吃住在單位,辦公室裡一張簡易的床鋪是他唯一可以休息的地方。

三度戰疫堅守一線跨年

掛了和女兒的視頻電話,肖天斌低頭沉默片刻,抬頭對工作隊員說:" 大家吃飽了嗎?我們現在去 4 片,抓緊時間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入戶核酸檢測,同時志願者跟我去把村民們線上訂購的生活用品送去。這一次我們一定不能鬆懈、更不能粗心,要科學防範、有效疏導、落實防控措施、妥善保障民生,才能共渡難關。" 他帶著工作隊員又出發了。

這是肖天斌參加的第三場 " 戰疫 "。第一次春節武漢發生疫情時,肖天斌和同事們一起入戶摸排,值班值守。那時候口罩短缺,他就四處聯絡物資,主動捐款,為村民們購買口罩。境內疫情穩定後,他又主動報名參加了大連機場的境外返連人員的接送服務工作,一個多月沒有回家。

第二次 7.22 大連灣發生疫情時,他積極配合村黨委組織全體村民進行核算檢測,為了力求不落一戶,不落一人,他披星戴月的巡守在村設立的核酸檢測的每一個卡點上,挨家挨戶的宣傳。

" 我相信我們一定能贏!元旦我們一起跨年,春節等我們戰勝疫情,大家一起回家過年!" 肖天斌說,現在新區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下沉幹部不辭辛苦、日夜值守,為保護疫情不擴散,犧牲奉獻;環衛工人、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志願者等各行各業工作者不懼風雨、敬業堅守。這些涓涓細流匯聚成戰勝疫情的力量,勝利必定早日到來。

他是防控一線的 " 排頭兵 "

在這一次八裡村疫情防控期間,肖天斌第一時間編寫《八裡村疫情告知書》號召所有八裡村居住人員不得外出,外來人員不得入村。紅白事一律從簡,儘量通過電話、簡訊、微信等方式進行節日問候,禁止走親訪友、外出聚會、趕集等活動,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他在微信群、工作群、朋友圈、微博等形式大力推送各類宣傳動員防控信息知識,消除村民們不必要的恐慌。同時迅速協助村委組織工作隊員、黨員幹部、小組長、志願者等各類防疫工作隊、服務隊,日夜值守在轄區重要路段等疫情防控措施。

金普新區三次全民核算檢測,肖天斌負責村人口最密集的卡點,統籌物資和人員,組織村民有序排隊,間隔一米,每天早午晚為他所負責的檢測點消毒。在同事們的防護服畫一些他們自己喜歡的 Logo 給大家打氣。

" 肖天斌帶領每日嚴格執行三次消毒,耐心又細心。雖然我們每天工作量很大,但是在肖天斌書記的帶動下,大家都快樂工作,幹勁都很足。" 工作隊員王珊說。

他是抗疫戰場的 " 勤務員 "

他怕醫護人員工作完吃飯時候沒有熱水喝,就提前用熱水把冰冷的礦泉水都溫好;他看到同事們每天吃盒飯越吃越想家,他就和村委吳壯書記一起利用晚上休息時間下廚給大家做一些簡單可口的家常飯菜;村民們定的線上物資到付的慢找到他,他總是耐心的疏導。等配送的菜一到,他又帶著志願者們挨家挨戶的登門送菜。

深受肖天斌的感染,很多熱心村民為工作人員在家包包子送來,蔬菜,礦泉水等生活用品一箱箱的往村裡捐。村旁原本車水馬龍的五一路,除了必要的維修及物資車輛在以外,空無一人,村民們自發的做到了足不出戶,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他是困難村民的 " 貼心人 "

肖天斌對村民不能出門造成的困難,制定了每日收集訴求、建立臺帳、集中購買、統一配送的線下服務鏈,組建志願者服務隊送藥、送貨上門,保障村民每日所需的物資供給。" 家裡缺什麼,只要給村幹部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就能及時給我們送到家門口。" 村民由尤廣旗說。

對待體弱多病的老人,肖天斌帶上隊員親自上門了解訴求。在 95 歲老人周桂雲家裡,他們一邊給老人測體溫,一邊囑咐老人及家人在疫情期間要注意身體,有困難及時給工作隊打電話。在肖天斌的帶領下,志願者服務隊讓村民真切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貼心服務,村民生活有了保障,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張倩昀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王博文 金普新區先進街道提供 / 圖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開啟英文版全球預售
    Zha’s Diary of Fighting the COVID-19》近期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上架,意味著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正式開啟全球預售。英文版出版方、加拿大Naturalogic出版社社長彼得·加維奧爾(Peter Gaviorno)表示:「《查醫生援鄂日記》告訴我們,全人類必須要團結起來與COVID-19作鬥爭,對抗病毒的傳播。
  • 真實的抗疫日常,折射不平凡的抗疫精神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付守芝等抗疫「逆行者」走進高校 分享一線抗疫心得
    4位抗疫全國三八紅旗手及先進集體代表——湖北省武漢市第三醫院急診科兼ICU科主任付守芝,國家援鄂醫療隊北京醫院第一醫療組組長、腎內科主任毛永輝,國家援鄂醫療隊北醫三院眼科護士長李思齊和武漢市滴滴出行平臺網約車司機王利,分別向400多位師生分享了抗疫一線親歷記。「不放棄每一個生命,這是我們為生命立下的誓言。」
  • 望城烏山一名村書記的「抗疫日記」
    忙了一天的工作,長沙市望城區烏山街道原佳村黨總支書記張金川打開了手機記事本,在記事本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並寫上日記標題《一個都不能少》。2月3日上午,筆者來到該街道原佳村村部看到了張金川。打開手機,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移動電子「文件夾」,張金川早已鄭重地在「文件夾」上寫標註了標題:「抗疫日記」。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
    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圖為《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封面《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我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300多篇「雷鋒日記」,寫下「抗疫」中的師生成長
    時間緊任務重,我的工作也從今天開始了……」這是浙江農林大學農村發展專業2019級研究生王汪誠的「雷鋒日記」。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浙江農林大學「續寫雷鋒日記」系列活動持續開展。9年前,學校為引導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開始組織開展「續寫雷鋒日記」活動,並組建了由全校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幹部、優秀團員青年和志願者骨幹等組成的「雷鋒班」。
  • 醫護者的抗疫實物入藏上圖,包括日記、食譜、隊旗、指示牌等
    上海圖書館向多家單位、集體和個人徵集抗疫實物,力爭留下特殊時期具有歷史文獻價值的實物文獻,拉近公眾與各崗位上為抗疫工作付出心血的工作者們的距離,向社會傳播更多更好的能量。近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抗疫文獻及實物捐贈儀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抗疫文獻捐贈儀式陸續在上海圖書館舉行。
  • 克拉克拉攜手眾多配音演員助力《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
    8月31日,《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正式版上線。這本《武漢抗疫日記》是新浪讀書聯合新浪微博,從新浪微博認證的武漢抗疫醫務工作者、患者、志願者中甄選出29名作者,收錄他們在2020年1月23日至4月7日武漢「封城」期間發布的日記。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把最真實的抗疫過程告訴全...
    記者從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曾經引起熱議的《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一個加拿大人的重慶抗疫日記
    1月20日,生活在重慶的加拿大人喬納·凱·伍德,寫了第一篇與疫情有關的日記。此後他一發不可收,陸陸續續寫了60多篇「抗疫日記」,這些「抗疫日記」發到網上後,引發了國內外網友的關注。2014年定居重慶的喬納·凱·伍德,如今是重慶外國語學校的教師,熟悉他的人都習慣叫他「凱哥」,因為喬納·凱·伍德自己很喜歡這個「有重慶味」的稱呼。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除夕之夜,還未與家人吃完團圓飯,我就匆忙帶上行李,逆行而上,來到武漢,來到金銀潭醫院,投入自己一生都忘不了的抗疫戰鬥。忘不了我們面向黨旗,舉起右手,莊嚴承諾;忘不了我們團結互助,奮不顧身,共克難關;忘不了我們心存感激,精心救治,竭盡全力。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預售!為什麼這部抗疫筆記能火「出圈」
    剛剛文匯報記者獲悉,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知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小夫妻「抗疫日記」書寫小家大愛
    在抗疫的60多天時間裡,夫妻倆除了日常電話聯繫,還寫下一篇篇「抗疫日記」,藉助文字的力量關心對方、鼓舞對方。質樸的話語和真摯的情感,字裡行間的小家與大愛,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近日,柯章敏家庭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 關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夏令營紀實
    「我們,自始至終都受著保護,並被保護得很好。這是一段值得永遠銘記的日子。」受保護的日子裡,徐文聰懂得了「自律就是抗疫」的道理。「響應國家的號召,乖乖地宅在家裡,減少疫情感染風險,這就是愛國之志,好奇又好動的我們可以把宅家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意義,一個個『小神獸』都變得乖巧了:宅住了、靜下了、能幹了、成長了。」 徐文聰說。
  • 上喜馬拉雅聽《武漢抗疫日記》阿傑、姜廣濤多位配音大師參與有聲...
    》有聲書正式上線喜馬拉雅,講述武漢封閉76天一線親歷者的戰疫實錄。此外,《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所得收益,將全部捐贈醫護後盾公益。用戶在喜馬拉雅App搜索"武漢抗疫日記"即可收聽。《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中收錄的真實故事,來源於疫情期間,新浪微博聯合新浪讀書、央視新聞共同發起#武漢抗疫日記#話題活動,新浪微博認證的29位武漢抗疫醫務工作者、患者、志願者、疫苗志願者在2020年1月23日至4月7日武漢封閉期間發布的日記
  • 上喜馬拉雅聽《武漢抗疫日記》 阿傑、姜廣濤多位配音大師參與有聲...
    日前,由張文宏、劉醒龍、閻志聯袂推薦的《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正式上線喜馬拉雅,講述武漢封城76天一線親歷者的戰疫實錄。知名主持人華少,專業配音演員、配音導演阿傑、邊江、姜廣濤等人組成超豪華配音陣容,為公益獻聲。此外,《武漢抗疫日記》有聲書所得收益,將全部捐贈醫護後盾公益。用戶在喜馬拉雅App搜索「武漢抗疫日記」即可收聽。
  • 我們竭盡全力,陪伴你走過最艱難的時光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鄒爺爺是我們收進來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一個,69歲,老煙槍,患有慢阻肺、慢性肝病等基礎疾病。轉診進來,病情發展迅猛。所幸,經我們搶救、置管後情況明顯好轉,這也是泰康同濟醫院實施的第一例氣管插管術。 得知情況,戰友們都為我點讚:首戰告捷!苗爸,幹得漂亮!
  • 瀋陽援鄂醫生的「抗疫日記」在沈出版首發
    沒有華麗的文筆,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瀋陽援鄂醫生賈佳每天利用換班間隙寫下的「戰地日記」曾感動萬千網友。這些真實記錄武漢抗疫前線點滴的日記被結集成書,命名為《戰「疫」正前方:賈佳戰地日記》,並由瀋陽出版社出版發行。22日,這本書在瀋陽首發。
  • 抗疫話劇《護士日記》「重啟」上戲實驗劇院 張文宏坐進了觀眾席
    ——抗疫題材原創話劇《護士日記》。這些觀眾中,就包括了上海新冠肺炎專家治療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以及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多位醫護工作者、醫學科研工作者以及社區一線志願者,還有在疫情期間積極開動防護口罩生產線為防疫出力的廠家代表等。
  • 今天,致敬抗疫一線的最美女性
    89萬元的防護用品,還免去三聯家禽租戶200萬元的租金;盟員肖家豔,為湖北防控一線捐贈54噸、價值20餘萬元的蔬菜;盟員李婉麗為104戶隔離家庭及一線社區、物業工作人員送去艾灸。 龍泉驛區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