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談國際教育:英文教育只是一層皮

2020-12-13 環球留學

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和經濟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國際學校或者公辦中學的國際班讓孩子就讀,以期望得到更「高大上」的英文環境下的教育。

真正優秀的國際教育是怎樣的?

在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夏谷鳴先生看來,真正的國際教育不應是國際(international)教育,而是國際化(internationalized) 教育。中國的本土國際教育不應該是丟棄了中文丟棄了中國文化的國際教育,而應該是中國化的國際教育。UWC世界聯合學院常熟分校創校校長華曉杭說,在學校中國學生要學英文,來自15個學校的外國學生也會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

培德書院國際學校總校長錢志龍先生說:「不能說有外教講外語就是國際化,我們在討論國際大事、用國際化的教材和課程,每個班都配有一個外教,他以一個外國人、一個英文母語者的身份陪孩子一起長大, 這樣天然的英語環境,會讓孩子很自如地和外國人交流,真正的國際化是讓孩子自在。」

相關焦點

  • 臺灣校長談「登陸」辦學:國際化學校應注重傳統文化教育
    臺灣校長談「登陸」辦學:國際化學校應注重傳統文化教育 2019-0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中新社合肥3月13日電 題:臺灣校長談
  • 楊凌教育「校長談」 | 聽!宋校長的心裡話
    小城市、大教育楊凌有哪些探索?8月4號,《楊凌教育「校長」談》第一期訪談正式開播。首期邀請陝西師範大學楊凌實驗中學校長宋建社做客直播間,開展「尋找教育理念,探索教育理想,共話教育真諦」的深度訪談。國際視野,踏實努力作為擁有近40年教育經驗的「老職工」,對於教育也有自己獨特的理念,宋建社說道:「一個人站在低谷成『俗』,站在高處成『仙』,作為我們楊凌的學校,教育質量目前或許不比名校,但通過不斷努力,依然可以從山谷到山頂,培育優秀學生
  • 美大學校長談「全人教育」理念
    原標題 「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才算真成功」——美大學校長談「全人教育」理念  新華網北京8月1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王建剛)「高等學府最重要的使命是為世界輸送『德智體』全面合格的人才。」  日前,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奧羅爾羅伯茨大學校長威廉·威爾遜博士,向新華社記者全面介紹了該大學注重「全人教育」理念以及所取得的辦學成果。  「學生要德智體全面發展」  「中國提倡學生要德智體全面發展,與奧羅爾羅伯茨大學有極為相似的(『全人教育』)理念。」
  • 專訪尊尼海外英文教育校長丹妮詩:關注教育,走進尊尼
    人物簡介: Denice(丹妮詩),尊尼海外英文教育校長,加拿大教育專家。幫助中國學生學習真正地道的英語及國外學校的在讀專業,教授國外多元化知識,改進學生思維模式,從真正意義上,改善中國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真正達到與西方教育的無縫接軌! 採訪尊尼校長說來還真有點奇葩,我並不認識尊尼校長,是書畫界好友方壯金推薦的。記得是去年聖誕節前的一個晚上,方老師來電話問我有沒有興趣陪他到尊尼英文學校去喝茶?「尊尼?」
  •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張校長談未來的國際教育
    ,深度挖掘國際學校辦學特色,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學分會與京領創新人才課題組聯合多位哈佛、劍橋、牛津、北大、清華的專家學者共同發起,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高中教育大數據實驗室提供學術支持的「國際學校百校調研」於7月正式啟動。
  • 青鳥同文總校長鄭彤在「亞洲國際學校大會」談國際教育市場
    2020年11月16日,RAISE亞洲國際學校大會暨國際教育資源博覽會正式拉開大幕。黃浦江畔的安莎國際會議中心,50+國際教育影響力人物,1000+與會的教育者,50+行業領軍展商,2000+參展的關心教育者,共同舞動了亞洲國際教育的風雲。
  • 用英文和學生切磋《論語》,這位校長刷新了我們對「國際化教育」的理解
    一個普通學生和校長竟有這麼深的感情,這不禁讓我在對趙校長肅然起敬的同時,也增添了幾分好奇。頭銜與著述俱豐的校長英語副教授,曾任上外附中副校長、上外賢達A-Level中心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外國語學校工作部部長;上海市教育評估院國際學校評審專家組組長。
  •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蔣傳海校長一行赴國際教育學院調研
    中國教育在線訊 4月22日上午,蔣傳海校長、鄭少華校長助理一行赴國際教育學院調研,並與國際教育學院領導班子進行座談,發展規劃處、黨委校長辦公室相關同志陪同。國際教育學院直屬黨支部書記林華代表國際教育學院進行了工作匯報,對學院入駐新校區以來的工作進行了簡要匯報,然後重點匯報了下一階段學院工作的思路,學院班子成員進行了補充。
  • 愛迪校長連虓談教育: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才能在國際合作中有話語權
    針對這個問題以及在疫情期間,國際學校應該做的事兒,北京愛迪學校的連虓校長結合自身的留學經歷,以及多年的國內外教育工作經驗,為我們答疑解惑,希望能給家長們一些幫助和啟發。
  • 人大附中劉彭芝校長談藝術教育
    劉彭芝校長在藝術教育峰會上談藝術教育  2012年10月20日,「慶祝北京市學生金帆藝術團建團25周年藝術教育峰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召開,當代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劉彭芝校長在教育峰會上做了題為「開闢藝術教育沃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專題發言
  • 專訪:芝加哥大學校長Robert J. Zimmer談國際教育合作
    嘉賓:芝加哥大學校長Robert J. Zimmer Robert J. Zimmer先生於2006年7月1日起擔任芝加哥大學第13任校長。為此,芝大設立了「城市實驗室」,旗下5個實驗室融合教育、環境、醫學等不同學科,與社會各界攜手改善現代城市問題,不僅是美國的城市,更是世界各地的城市。同時,我們也正在努力提升芝加哥大學的世界地位,並與各國開展合作,尤其是同中國、印度和歐洲。 主持人:貴校是否有國際型的教育項目?你們是否同中國、歐洲以及其他國家開展過合作? Zimmer:我們與世界各國都有合作。
  • 「直說專訪」愛迪國際學校劉麗校長告訴你國際化教育的真相
    談話席間,我感受到的並未是通常意義上的自我炫耀似的誇誇其談,而是一個從教育行業的一線教師作為起點,經過多年磨礪和對教育的審慎思考,而展開的一場推心置腹的理性分析和語重心長的實踐分享。愛迪國際學校劉麗校長我要澄清一點!這句話是劉麗校長用的最多的口頭語。
  • 荷蘭威登堡大學校長談荷蘭教育:注重個人發展
    馮昕,就是這所大學的董事長兼校長。日前,該校的華人校長馮昕再次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以她在從事國際化教育工作的見聞,談荷蘭教育現狀。馮昕說:「荷蘭的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力和能力,荷蘭教育更注重發掘每個學生的不同點。」馮昕表示,荷蘭的教育注重因材施教,而且比較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
  • 國際教育的定義
    ——北京愛迪學校連虓校長談國際教育的定義  近期,在我參加的各種關於教育的研討會上都會被問到一個問題:"什麼是國際教育?"  通過查閱和調研發現,網上的回答五花八門,有說國際教育就是出國留學的,有答國際教育就是獲得國外文憑,就是英語授課的,等等,廣大家長和學生也被搞得一頭霧水。很遺憾,目前國內開辦的國際學校或國際班近千家,卻沒有相關的資料在理論上給予我們一個權威、準確的答案。  作為一名從事國際教育的老師結合我在國外從事教育的經驗,在這裡將我的見解提供出來供大家參考。
  • 中央美院附中國際部韓文超:國際教育的未來
    中央美院附中國際部韓文超各位校長好。感謝教育(微博)頻道給我們這麼一個平臺,剛才聽了各位校長的討論,我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我是唯一一個公辦院校過來的校長,至於公辦好還是私立好,各有各的特點吧,我們有校長說每個學校都在自己從事的領域做教育,做教育不像做房地產,我特別敬佩投身做教育的老總和老闆,做教育的收入比房地產之類來的慢很多,有一份責任做教育就是非常偉大、非常了不起。主持人介紹的時候,我不是國際部主任,我是校辦的,國際部是我分管的一個部門,國際部也不是主體,七年以前才開始做這個工作。
  • 專訪| 老牌教育機構耀中談國際教育:專注中國自信
    徐濤資深的國際教育者,徐濤於1997年加入北京耀中國際學校,歷任中文老師、中文課程主管和中文部主管,2008年升任為中方校長。在走過十年的校長生涯之後,徐濤女士於2018年升任耀中教育機構的課程和教學總監。徐女士和其所在的耀中教育機構對於國際教育和國際課程,以及國際教育的未來和發展都有著非凡的見識和情懷。從耀中教育機構看國際學校的優勢特色耀中教育機構有著86年的悠久歷史,從創立開始到現在,擁有耀中和耀華兩類教育體系。
  • 祈福英語實驗中學校長何樹聲:讓學生在家門口享受優質國際化教育
    原標題:祈福英語實驗中學校長何樹聲:讓學生在家門口享受優質國際化教育□信息時報記者 黃淑儀 通訊員 盧婉君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國教育也日益全球化和國際化。在廣州,號稱「華南中英文雙語教育的搖籃」、「國際化教育的先行者」的祈福英語實驗學校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學校?走過了怎樣的一條國際化辦學的軌跡?
  • 【國際化教育】AMAZING!AMAZING!AMAZING!驚奇!驚訝!驚嘆! ——國際教育專家如此評價湘鋼一中教育集團
    3月8日,由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的教育局長、學校校長近三十位教育專家組成的環球青少年大使計劃暨第三屆國際教育資源共享峰會代表團來到湘鋼一中教育集團
  • 聽臺大老校長傅斯年談教育
    他早年投身於五四新文化運動,後來創辦並領導了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還擔任過中山大學文科主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和臺灣大學校長,並留下數百萬字研究成果和教育論著。對於他的學問,我心存敬意不敢妄加評論。讀了其教育論著之後,我非常感動。我以為,他當年的教育理想和辦學模式,仍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 如何打造國際理解教育樣本?杭報記者專訪採荷二小校長,有了答案
    12月8日,採荷第二小學的學生們在江幹區第二屆中小學教育國際周上,以亞運志願者的身份,用流暢的英文生動演繹了如何介紹杭州名小吃蔥包檜。表演間隙,一位學生用英文即興聊到,這道杭州小吃,家裡人都愛吃。杭州採荷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校長吳樹超接受了杭州日報記者的專訪,對本校的國際理解教育作出權威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