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而傻子們堅信不疑!

2021-03-01 貓妙妙

多餘的話——

記得王小波特別喜歡羅素,今天推薦羅素的幾句話,不知哪一句,入您心?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者,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

羅素也被認為是與弗雷格、維根斯坦和懷特海一同創建了分析哲學。他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

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如果一聽到一種與你相左的意見就發怒,這表明,你已經下意識地感覺到你那種看法沒有充分理由。如果某個人硬要說二加二等於五,你只會感到憐憫而不是憤怒。

 

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置愛情於死地。只消一句話:你應當愛某個人,就足以使你對這個人恨之入骨。

 

我絕不會為我的信仰而獻身,因為我可能是錯的。

 

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而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這三種激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恐懼是迷信的根源,也是造成殘忍的主要原因之一。智慧始於徵服恐懼。

 

不用盲目地崇拜任何權威,因為你總能找到相反的權威。

 

人生而無知,但是並不愚蠢,是教育使人愚蠢。

 

幸福的秘訣是:儘量擴大你的興趣範圍,對感興趣的人和物儘可能友善。

 

人的情緒起落是與他對事實的感知成反比的,你對事實了解得越少,就越容易動感情。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之本源。

 

放棄自己想要的某些東西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要為自己持獨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為我們現在所接受的常識都曾是獨特看法。

 

精神崩潰的一個最初徵兆就是堅信自己的工作非常非常重要。

 

所謂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指安靜的生活,原因是只有在安靜的氣氛中,才能夠產生真正的人生樂趣。

 

意識到時間並不重要乃是智慧之門。

 

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而傻子們堅信不疑。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後臺留言或加微信號512783660),立即處理。本公眾號的原創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薦讀 耶魯大學實驗: 讓一部分猴子先富起來, 結果猴子嫖娼

相關焦點

  • 作文素材 | 羅素: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而傻子們堅信不疑
    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而傻子們堅信不疑。
  • 《塵埃落定》:當塵埃落定的時候,人人都是傻子,根本沒有聰明人
    文中更經典的一處語言,是傻子少爺對於愛情的形容——愛情就是骨頭裡冒泡泡。"此時的我,不要說腦子,就是血液裡,骨頭裡都充滿了愛情的泡泡。"傻子少爺雖是傻子,但對很多人情心理的體察,都比很多所謂的聰明人要真切的多。
  • 由賴清德寫信想到聰明人、傻子和奴才……
    有趣的是,就在中間大興土木的1925年,遠在中國大陸的作家魯迅寫了一篇著名的雜文《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文章當然有具體的時代背景,如今穿越舊日時空恩怨,索性拉郎配一把,拿來觀照島內今昔政治生態,卻仿佛一面犀利的照妖鏡。這篇散文寫了一個寓言似的故事,創造了具有概括性的三個人物,並展示了他們對待主子的不同態度。一是聰明人,二是傻子,三是奴才。
  • 為何大家都懷疑嬴政的父親是呂不韋,而秦莊襄王卻堅信不疑?原因很...
    當然,秦始皇的功績也不止統一六國這麼簡單,今天不論秦始皇的貢獻有多大,只說秦始皇的血脈問題。 甚至給觀眾們留下了一種印象,說呂不韋很有可能被更多人懷疑就是嬴政的親生父親。 那麼,既然有那麼多人懷疑嬴政的血統並非最純正的秦國宗室之後,為什麼作為嬴政的父親,秦異人卻始終堅信不疑,肯定嬴政的血脈是最正統的呢?首先說呂不韋,他是戰國時期魏國的一個商人。
  • 《易經》:你堅信不疑的東西,總有一天會實現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讀易的心得:你堅信不疑的東西,總有一天會實現。 下面這3條天規,會用的人可扭轉自己的現狀,心想事成。 意志薄弱的人,內因弱小,被外因反過來影響,那麼這個人的命運,就不是自己主導,身不由己。 比如說,身邊的人都抽菸喝酒,玩遊戲,如果你也受他們影響,那麼你的命運就被他人影響。 如果你有自己的遠大志向,專注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那麼不良的東西,就不會影響到你。
  • 一流的聰明人,在別人眼裡都是傻子(深度)
    切記一句話:無論什麼時候、任何場合,當大家都誇一個人聰明的時候,說明這個人充其量是個二流的聰明人。因為:一流的聰明人,在別人眼裡都是傻子——水木然 推薦閱讀世界上聰明人不多,估計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見,估計百裡無一。你看,連公認的智者蘇格拉底都自認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無知的。
  • 60句值得珍藏的哲學金句,跟著哲學大佬們尋找人生啟迪
    問題:怎樣才能每天收到這樣對我有幫助的文章呢?
  • 「聰明人」都會繞著走,傻子才會慢慢熬到成功終點
    「聰明人」都會繞著走,傻子才會慢慢熬到成功終點胡適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從表面上看,我們非常需要彎道超越,避開一切笨拙的方法,總結聰明的捷徑。但實際上,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卻始終都在踏踏實實的下著「笨功夫」!
  • 值得珍藏的哲學金句,跟著哲學大佬們尋找人生啟迪
    21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蘇格拉底22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孔子37人生最終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亞里斯多德38每天反覆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然後你會發現,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亞里斯多德39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 聰明人如何思考問題?
    面對同一個問題,為什麼聰明人能比普通人看得更深些?只是因為他對於這個事件,掌握的信息比普通人更多,經歷的更多,並且在足夠多的客觀資訊和主觀感受上面,加了一些總結歸納而已。為什麼聰明人想到的解決方法比普通人更多?只是因為他考慮過類似的問題,也了解過這些不同的方法,甚至對比過他們的優劣點。這樣,一旦問題發生時,他就可以迅速作出反應。為什麼聰明人能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及應對的方式?只是因為他經歷過足夠多的思考,將思考內化成一種積累和習慣。從而,當面對任何抉擇時,都能迅速調動自己的積累來使用。
  • 「傻記者」筆下的「傻子」們
    在這十年當中,我見到了很多別人眼中稱之為「傻子」的人,而他們,不僅成了我筆下最生動、最豐富的新聞素材,也成了我新聞路上的引路人。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分享幾個「傻子」的故事。認識王子慶是在2011年夏天。盛夏7月,這個年近七旬的老人頂著烈日,推著獨輪車,在沿街叫賣水果。他的聲音滄桑嘶啞,而他背後的故事更是讓人感動。
  • 兩個傻子拉高了全世界的心智
    這世界,聰明人太多,所以作為傻瓜,特別刺眼。但是我也認為,有時聰明人的心智,反而需要靠笨蛋來拉高。怎麼,你不信?用奔跑搞定一切的傻子在我的心中,有一個奔跑的傻子的高大身影,20年前在我腦中從來都揮之不去。他的名字叫阿甘。
  • 聰明人從不社交,往往傻子才喜歡交朋友,看這3點就明白了
    誰知道被朋友嘲笑:「你這個人,只會吃喝玩樂,吹吹牛,這件事情很重要,你可別害我。」莊莊以為吃喝玩樂就能夠獲得資源,直到最後,朋友對他抱有質疑。職場和飯局截然不同的是,職場只會權衡利弊,而飯局上,大家談最多是感情。
  • 定義「聰明人」——《不成問題的問題》
    不如隨著歷史的車輪往回,看看20世紀初的老舍是怎麼看待這些高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旗的「聰明人」與整個社會的關係的。老舍 短篇小說《不成問題的問題》,講述的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的樹華農場負責人丁務源(範偉 飾)自從接手農場以後,因為忙於維繫人際關係,每年都把農場自產農產品等贈與股東,每逢各家小姐夫人生辰或者喜事都不惜用農場收入主持操辦。
  • 《塵埃落定》:我是誰,我在哪裡,一個傻子的人生哲學課
    故事中麥其土司家二少爺是家眼中的傻子。這個傻子,每天早上起來,經常問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裡。正是他的這種「傻」,比那些所謂的聰明人把問題看得更透、更深、更長遠,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哲學課。二少爺在年少時期,因為思想和行為與他人格格不入,不被接受而被認作是傻子。在他長大的過程中,對世界、人性有了認知,也逐漸變聰明了。他的聰明並沒有改變眾人對他是傻子的這個現實的認知。身為傻子的二少爺,即便變得聰明了,也以一種「傻子」狀態示人,隱藏鋒芒。
  • 傻子還是藝術家?藥水哥的背後,不過是孤獨者們的狂歡罷了
    他在直播中經常說充滿「藝術性」的話,比如:「幾十塊的電子手錶和幾千萬的勞力士,它們的時間是一樣轉動。」甚至藝術(誇張)的肢體動作:這些都被粉絲解讀成「藝術」,「哲學」,甚至把他解讀為當代卓別林。然而在虎撲發起的"怎麼看待藥水哥這個人?"的投票中,大多數人卻認為他是弱智。藥水哥的存在,反映出社會是一個不同兩極的矛盾體。喜歡與厭惡他的兩類人,彼此就像生活在不同次元,對彼此的感知能力都表示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