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總向失敗者討教成功

2021-02-28 英語美文


文/楊奇函

來源/負負禪師

蔡康永一次談到很多年輕人把「成名要趁早」當座右銘。蔡康永說:「張愛玲的人生很棒嗎?你怎麼會用一個人生糟透了的人描述人生的話來做為你的座右銘呢?我完全認同如果你想寫小說,要去體會她為什麼把小說寫得這麼好。可是張愛玲對人生的建議,拜託,張愛玲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亂七八糟。」

兩個月前高考填報志願期間,某孩跟我說想學工程物理,但是他二叔告訴他這專業畢業生都是到荒無人煙的地方工作一輩子,他打算報別的志願。我問:「你二叔哪裡畢業在哪工作?」他說:「就是老家瓦匠,沒上過大學。」我無語,說:「老弟,報志願是大事,多問點上過大學的人。」

以前中關村美嘉影院門口有一哥們,一邊要飯一邊講成功學。有次我跟哥們路過看見這哥面對一幫人侃侃而談:「成功呢,主要看的是心態。」我說:「這傢伙心態可真好,都混得要飯了還教人成功。這幫聽的人是不是閒的?」哥們說:「咱倆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聽過多少沒有過任何成功經驗的人高談闊論講成功人生。」

經常向失敗者諮詢成功,是我們的人生諸多悲劇的助力之一。在缺乏明確的成功榜樣的人生各階段,一切具有年齡和資歷的優勢的人往往容易成為缺乏批判性思維訓練的我們的指南針和方向盤。我們常常在某些人生方面有困惑或麻煩的時候,飢不擇食地聆聽和吸取儘可能多的意見。

然而,我們諮詢來的意見都靠譜嗎?仔細想想,我們諸多決策依據,有多少是最主要依靠此方面的佼佼者的意見為參考的?回顧人生的很多節點,在我們人生決策依據的資料庫之中,在我們糾結的某個人生方面,對我們施加重大影響的人可能在那個方面是一個失敗者,無所謂他在其他方面成就輝煌或者不甚了了。

沒有上過大學的親戚指導我們高考報志願;沒有出過國的兒時玩伴給我們講為什麼國外的月亮更圓;沒有過投行或者PE工作經驗的學姐給我們吐槽金融工作不生產價值;不曾在核心學術期刊發表過paper的師兄指點你如何規劃學術生涯;資深被迫單身狗給你暢談追女孩心得體會。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盲人騎瞎馬,老牛拉破車」,往往是我們的人生很多時候的真實寫照。面對人生很多方面,我們的腦子本來已經是一團漿糊,而我們卻不加考證,不加區分,在沒有一個明確的判定標準和篩選機制的情況下,選擇聆聽以及相信一些在我們迷惑和無力的人生方面並不是很成功的人的意見,將一些源自於短板人生的人生短板奉若圭臬。

學渣前輩可能會向你斷言GPA毫無用處,然後我們便可能傾向於荒廢學業;資深單身狗前輩會告訴你多參加社團活動就會有妹子,然後我們便可能做一個妹子們都看不上的「交際花」;婚姻悲劇的長輩告訴你不要相信愛情,然後我們便可能面對愛情畏首畏尾;職場loser反覆提示你不要太努力,然後我們便可能熱衷小聰明,淪為水貨,得過且過。

結果就是,個別沒有過成功婚戀生活的人指點著我們的婚姻,個別沒有過職場成績的人指點著我們的業務,個別沒有過企業知識或經驗的人指點著我們的創業等等。總之,眾多沒有成功過的人指點著我們等待成功的人生。

同時,就像很多人以不靠譜的姿態和狀態指點著我們那樣,我們常常以更不靠譜的姿態和狀態指點著別人。我們很多時候也會積極主動到人家面前談人生談方向,迫不及待的將我們人生閱歷的殘羹冷炙指點著朝氣蓬勃的小鮮肉。我們的窘迫的過去,平凡的現在和未知的未來並沒有影響我們對別人的人生語重心長,捶胸頓足,指指點點,吆五喝六。

我們在給別人意見的時候往往有倆問題,第一,有時候我們「太主動」了。經常在不了解對方具體情況下,主動到別人的留言板,朋友圈甚至本人面前,指點別人該怎麼做。第二,有時候我們「太圓滿」了。經常在不確定自己是否是成功案例的情況下,敢於把話說滿,信誓旦旦,一種「信我必勝」的狀態,卻很少向對方提及我們自身的局限。

PS:筆者是一個匍匐在人生路上的屌絲,為了避免本文淪為純粹的笑柄和尷尬的悖論,我不得不鄭重聲明一下:筆者從不「主動」,不敢「圓滿」。我在網上唯一敢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帳號同關注我帳號的朋友們分享和交流一些思想和情感。撰文扯淡,只圖一樂,如有冒犯,敬請忽略。

說了「成功」許久,有一件事重要的事沒有說:「成功」的標準很多元,誰算「成功者」呢?現實生活中,在每個特定的人生方面,我們都有我們自己的關於「成功」和「成功者」的直覺和標準。我們不需要在眾多「成功」定義下膠著權衡,更多需要在我們自己的標準下尋找我們認為的「成功」和「成功者」,以求高效率自我提升,實現我們自己的期許著的目標。

另外,難道我們眼中的狹義「失敗者」的指導意見就沒有價值了?當然不是。「失敗者」的很多經驗和教訓都是十分寶貴的,而且很多所謂「失敗者」是「待成功者」,階段性疲軟的他們在未來可能會取得很多讓我們嘆為觀止的成就。只不過,筆者想強調一個現實就是,實際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人面臨著兩個矛盾:第一,自身精力的有限性和他人意見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第二,成功機會的稀缺性和韶華流逝的緊迫性之間的矛盾。

我們不是情感上對他人傲慢,只是理智上向現實屈服。我們一方面窘迫於精力有限,無力篩選海量信息;一方面窘迫於青春易逝,太難及時把握人生機遇。我們不是毫不在乎「失敗者」或「待成功者」的經驗和教訓,而是在分配諮詢精力的側重點上有區分,在請教對象順序的優先級上有層次,在考量決策依據的含金量上有篩選。從而我們會更合理利用我們有限的精力,更高效篩選出最有效訊息,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的最大化我們達成心中目標的概率。

那麼,我們的人生有時候成為一個誰都可以打扮一下的小姑娘,這事怪誰呢?首先還是怪我們自己。具體有二:

一方面,我們缺乏建立在理智而非情感基礎之上的批判性思維,我們太容易被情感和情緒左右,經常錯將情感等同於理智,錯將情緒附著於思考。我們往往因為出於對給意見者在社會角色上與我們的特殊性,比如父母,師兄,師傅等等,誤認為他們給我們的所有意見都會對我們有正面的意義,是都應該聽從的——畢竟如他們情真意切的說:「都是為了你好啊」。

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不謙卑,常常主動到別人面前在自己未必擅長的領域指指點點。以及當別人問到我們某些人生方面的意見時候,我們很多時候也並沒有提示對方我們的某些硬傷並不適合作為對方決策依據之一。我們便參與著這種浮誇氛圍的塑造,即我們可以忽略自身狀況而在某些並不擅長的領域誇誇其談。

有人吐槽郭德綱「不聽觀眾意見」。郭德綱笑:「該聽的意見都聽,但是一天相聲沒說過的人給教我說相聲,我能聽嗎?」老郭補充:「我可從來不敢上趕著告訴工人怎麼做工。」——給意見者和被給意見者的本分關係,大約本該似老郭這般。有一位我和周邊朋友們認為非常成功的師長在「請教和被請教」方面分享給過我們一些心得。分享如下,僅供參考。

當我們請教別人意見的時候,我們一般只向兩類人請教。要麼,是在我們需要意見的方面,在我們現在的年紀,取得了比我們取得的成就更讓我們滿意的成就的人;要麼,是在我們需要意見的方面,如果我們到了對方的年紀,擁有著對方在這方面的成就,我們會感到滿意的人。

當別人請教我們意見的時候,我們一般恪守兩個原則。一個是「不主動」原則,即堅決不主動到別人面前耳提面命,誇誇其談各種人生經驗;另一個是「不敢當」原則,即堅決在別人主動向我們請教某方面經驗的時候,在事實求是的基礎上,強調一下自身的種種局限。

總之,現實太骨感,精力很有限,問道分先後,取材有層次。最後,引用《聖經》(馬太福音24:4-5)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

轉載無須詢問,註明作者和出處即可。作者:楊奇函,出處:負負禪師。請將本段話一併抄走。

相關焦點

  • 夜讀│不要總向失敗者諮詢成功
    經常向失敗者諮詢成功,是我們的人生諸多悲劇的助力之一。在缺乏明確的成功榜樣的人生各階段,一切具有年齡和資歷的優勢的人往往容易成為缺乏批判性思維訓練的我們的指南針和方向盤。我們常常在某些人生方面有困惑或麻煩的時候,飢不擇食地聆聽和吸取儘可能多的意見。   然而,我們諮詢來的意見都靠譜嗎?
  • 失敗者聯盟
    今年創了一個新詞,失敗者聯盟。你發現成功有特質。失敗也是有特質的。
  • 朱丹向"兒子"朱佳煜討教 曬《離不離》哭照
    原標題:朱丹鬼馬討教「兒子」朱佳煜 《離不離》曬哭照 而朱丹更是自爆在現場向「兒子」討教哭戲小技巧。當得知「兒子」哭戲前必定會猛喝水後,也效仿其方法,遺憾的是卻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兒子"依舊哭的撕心裂肺不能作罷,但自己在片場卻狂跑衛生間。   據悉,在《離不離律師事務所》中朱丹與朱佳煜將組成時尚母子檔。內心純真的朱丹和天生自來熟的朱佳煜在片場玩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時不時兩人就曝光一張自己的賣萌搞怪照。
  • 什麼是失敗者的憤怒?
    這就是所謂的「失敗者的憤怒」。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源於自己在失敗的時候遭受的境遇,感受到的自卑與恐慌。在越親近的關係中,表現得越是明顯。因為人在潛意識裡面,認為你和身邊人的能力、思維格局,都是處在一個層次的。大家智力、能力、情商等,都是差不多的。現實中,你比我過得好,只是你的運氣比較好而已。但是你永遠看不到,別人是有多努力才成功。
  • 「失敗者」聯盟
    他說:「創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絕大多數創業者都將面臨失敗,這些人集聚一起,本質上就是失敗者聯盟,為失敗者聯盟做服務實在太難了。」雖然當時初心會也有在為一些不錯的大企業以及上市公司在服務,但是確實我的內心確實特別希望能夠聚焦在一些中小企業上,因為我知道他們實在太難了,而且很多創業者也沒有一定的創業方法論甚至基礎的商業素養。
  • 曝小貝想當新邦德 向湯姆·克魯斯討教演技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過去幾年他常私下和好友湯姆克魯斯討教演戲技巧,練口條和學習與其他演員對戲,消息來源指出:「阿湯哥認為他有演員的外型和潛力,願意幫助他完成夢想。」
  • 下面的插畫解讀了,失敗者與成功者的不同,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失敗和成功的認識,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要想取得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需要花費相當大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很多因素的完美配合,才有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而那些失敗者與成功者有什麼樣的不同,在下面的這些插畫當中,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找到相應的解釋。
  • 住在豆瓣的失敗者聯盟
    這種現象很有意思,所以我們今天不講成功,不如來聊聊這些失敗者的故事。01 全中國的失敗者,都在豆瓣?成功的故事千篇一律,失敗的人生各有不同。曾幾何時,豆瓣還是文藝的代名詞,以書影音為主的社區,成為多少文藝青年的夢想社區。
  • 什麼樣的人是失敗者
    然後不自覺加大劑量,尋找更強的快感先來問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算是失敗者?「失敗者」,用中文表達好像很一般,並沒有持續失敗永遠沒有翻身機會的意思,用英文表達出來是「loser」,很扎心。因為那是持續的失敗,一眼看不到頭的,掙扎不出來的失敗狀態。尤其是在美國文化裡,「loser」幾乎是最狠的罵人話。
  • 成功是成功之母,不要再拿「失敗是成功之母」當藉口了
    大眾一聽都誇馬總接地氣,其實,我認識幾個很有錢的人,確實如此,窮人總在想有了錢會多麼多麼的幸福,可真要是有了錢,反而金錢帶來的幸福感會越來越少。如果沒有失敗產生的落差,如何能夠體會到成功之後的巨大喜悅;富一代在富足的生活中所獲得的幸福感遠遠超過了他的子女們(也就是富二代);經歷過苦日子的人,才會從富足生活中獲得幸福,而一直衣食無憂的富二代是感受不到的。
  • 偉大的失敗者
    歡迎關注「陽光先森」::陽光先森::與其學習怎樣成功,還不如先學好如何做一個微笑的失敗者。偉大的失敗者 文/梁文道 圖/梁文道本文選自《觀止》我們常常以為很多重要而偉大的事情都是由成功人物做出來的,這本書卻告訴我們,成功人物往往只是比較狡猾冷酷和心狠手辣。 我最怕別人提「成功人士」這幾個字,一聽就會起雞皮疙瘩。什麼是成功人士?我們為什麼那麼渴望成功?
  • 傳貝克漢姆想當007新邦德 向湯姆克魯斯討教演技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過去幾年他常私下和好友湯姆克魯斯討教演戲技巧,練口條和學習與其他演員對戲,消息來源指出:「阿湯哥認為他有演員的外型和潛力,願意幫助他完成夢想。」貝克漢姆(資料圖)  正在趕拍最新《007惡魔四伏》的現任「007」丹尼爾克雷格,始終未鬆口約滿後,是否會繼續當龐德。
  • 李子璇偷偷找王子異,討教採菱角的方法,故意躲開陳立農,很呆萌
    於是,她又一次來到了男生餐廳,討教採菱角的方法。有趣的是,李子璇偷偷找王子異,卻故意躲開陳立農,很呆萌也很可愛。其實,李子璇故意躲開陳立農也是有原因了,因為,農農實在太頑皮了,豆子第一次去借菱角的時候,陳立農一臉壞笑地大喊道:折磨她。當然,陳立農也是在開玩笑,豆子卻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很呆萌。
  • 毀童年動畫片:聖鬥士看上了鋼鐵俠的衣服,於是向其討教起了星座
    聖鬥士們看上了鋼鐵俠的這身衣服,於是向其討教起了星座。但是這可和他的衣服沒關係啊!蜘蛛俠特意來到中國看望蜘蛛精,它們終於找到彼此的同胞了。馬良難道每次都是運氣好嗎?其實這只是他用神筆畫出來的而已,真是個善良的人呀!
  • 作家二美:失敗者的人生,還有希望嗎?
    但是吧,嫁給一個成功學講師,說明媽媽的眼光也不咋地啊……這樣的一家「失敗者」,還有什麼希望可言呢?估計得天天在家抱頭痛哭了吧?你是否是一個「失敗者」,要看你如何定義失敗這個詞語。如果你覺得必須成為冠軍,否則就是失敗者,那你的人生將會陷入無窮無盡的追逐中。如果不能成為冠軍,你會覺得自己一直作為失敗者而活著。
  • 向世界咖啡冠軍討教一杯咖啡好喝的秘訣
    Voicer在咖啡濃度最高的咖啡節現場,捕獲了被瘋狂合影的杜嘉寧,跟著她刷臉喝咖啡(誤),當然也好好討教了一番,一杯咖啡好喝的秘訣! 咖啡師的十分鐘、一天和十年咖啡桌上的秘密!小眾的酒桶處理法原標題:《向世界咖啡冠軍討教一杯咖啡好喝的秘訣!》閱讀原文
  • 「國產思域」來了,法系底盤調教,坐擁150馬力,要向繽瑞討教
    但是,千萬不要低估了國產品牌尋求突破的決心。以吉利繽瑞、名爵6、奇瑞艾瑞澤GX為首的國產新生代車型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向年輕化、運動化靠攏。而在近日,又有一款以性能取向的國產A級車趕來,1.5T引擎坐擁150馬力,還有法系底盤調教,它就是來自於東風風神旗下的全新緊湊型轎車---奕炫。那麼,這款國產新車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像繽瑞討教?
  • 大部分「人生導師」,其實都是失敗者!
    1.大部分的「人生導師」,其實都是失敗者!人生導師,是一種隨處可見的生物,相信這樣說,沒有人會有反對意見。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身邊的大部分人都曾經扮演過這樣的一個角色,即使是路邊掃垃圾的大爺、大媽在和年輕人聊天嘮嗑的時候,也總是喜歡以「人生導師」的身份自居,然後用一個過來人的口吻,給你提出各種人生建議,甚至告訴如何才能夠成功,如何才能夠出人頭地等等。
  • 你不是一個永遠的失敗者
    他們認為失敗者便是他們的宿命。生而為人,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慶幸我們不是一隻貓,一隻狗,或者其它的什麼動物。我們是人,有思想、有激情、有目標的人,只要心態積極,我們永遠都是一個年青人。既然是人,我們的人生總會有一段成長期,從我們出生算起,我們需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每個人的發展時間段是不同的。
  • 曾稱陣亡將士是「失敗者」和「笨蛋」?川普憤怒否認:得是什麼樣...
    當地時間3日晚,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採訪時,否認自己曾稱陣亡將士是「失敗者」和「笨蛋」,並大罵報導此事的《大西洋月刊》是在編造假新聞,企圖影響2020年大選。當天早些時候,美媒《大西洋月刊》曝出獨家猛料,稱川普曾多次貶低軍人,不僅諷刺在戰爭中死去的美國人都是「失敗者」和「笨蛋」,還多次對曾被越方作為戰俘囚禁5年多的前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表示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