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攬儲不再,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 銀行如何應戰?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花式攬儲不再 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

資本市場或分流存款,銀行如何應戰?

12月24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走訪北京部分銀行。新京報記者 胡萌 攝

餘額寶收益率跌破2%、多銀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靠檔計息產品陸續「下架」……在今年各類存款產品直接或變相降息後,年末銀行攬儲大戰也幾近「熄火」。

臨近年末,貝殼財經記者走訪諮詢了工行、農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浦發、華夏、廣發、光大、興業、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13家銀行,發現從大額存單到銀行理財,收益率都沒有明顯「翹尾」。

對於「翹尾效應」降溫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監管規範高息攬儲、年內貸款端利率多次下調等因素影響。預計我國的平均利率水平還處於下行趨勢,未來銀行應更好地去統籌資產負債,根據資產的運用情況來選擇增加存款的方式和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資本市場對存款的分流或也會提速。近日,證監會部署明年工作重點時,提出「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這種分流成立,會對銀行儲蓄形成一定挑戰,不過穩定的儲蓄存款仍是銀行「壓艙石」,銀行可以通過多元化融資渠道的制度化發展來彌補存款的減少,同時加快轉型參與到市場中。

高息產品難覓:

理財收益率未明顯「翹尾」,有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不升反降

「現在不像原來那樣,您閉著眼買一個理財都是5%以上收益率,現在三年的大額存單,可以申請到3.95%,而且僅限新開卡的客戶,這是目前最高的了。」浦發銀行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記者。

在記者近日走訪中,不少銀行理財經理都如此表示。不僅國有大行延續了前期的「佛系」,中小銀行「踩點」攬儲的熱情也明顯減弱。

受訪銀行普通定期存款多比基準利率上浮30%左右,如民生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為2.13%。三年期定期存款可達到3.75%;招商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48%,「半年前還有3.57%,現在反而下跌了0.09%。」該行一位理財經理稱。且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定期存款產品有認購門檻,普遍在5萬以上。

同樣保本保息的大額存單方面,多家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在3.85%-3.95%,但五年期大額存單幾乎「匿跡」。

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更高,期限在3個月到1年甚至更長不等,利率整體在4%上下。如杭州銀行一款117天的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4.15%;華夏銀行一款三個月期理財,業績比較基準為3.9%-4%。

「但理財都是不保本不保息,給客戶說的利率也不再叫預期收益率,而是業績比較基準,意思是往期產品大概率能達到的區間,不意味著最終利率一定會在這個區間。」受訪理財經理稱。

比理財收益率更高的是基金、保險。據受訪經理們推薦,有的儲蓄型保險利率可達到4.4%以上,但封閉期更長,為五年。還有一位國有大行的員工向記者推薦一款債券型基金,歷史收益率為7%左右。

「前幾年會衝時點,去年底也較高,但今年整個趨勢是降息,衝高的可能性比較低。」建行一位理財經理稱。

「翹尾效應」減弱主因:

監管規範高息攬儲、年內貸款端利率多次下調

來自第三方監測機構的數據也顯示銀行攬儲「翹尾效應」的減弱。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從12月12日至12月18日的一周內,247家銀行共發行了1532款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銀行增加5家,產品發行量減少21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9%,較上期減少0.03個百分點。

除了前期的存貸比考核紅線刪除、理財淨值化管理轉型等因素外,對於今年銀行攬儲大戰進一步「熄火」,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直接原因是在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靠檔計息產品等領域的監管加強,相當數量的銀行主動攬儲競爭行為受限。

「其次,在銀行讓利實體經濟、降低貸款端成本的政策背景下,信貸的總體利率水平有所下調,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提高利率吸收存款的做法受到來自負債端和監管導向兩個方面的壓力。」陶金稱。

他所提到的靠檔計息產品,是指提前支取定期存款產品時,收益可根據存款時間分段計算利率。不過包括工農中建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已陸續「下架」了此類產品。

更進一步來看,監管對高息攬儲行為的規範一直在加碼。去年12月,央行組織利率自律機制發出倡議,約定各銀行立即停止新辦並逐步壓降存量不規範的存款創新產品;今年3月,央行又下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還對貝殼財經記者提到,更深層的原因是銀行經營理念的日趨成熟,以及受今年貨幣政策環境影響,流動性相對寬裕,貸款端利率在持續下行,所以銀行存款的價值,尤其是利率較高的定期存款的價值對銀行的吸引力在下降。

曾剛表示,絕大多數銀行,尤其是儲蓄資金來源廣泛穩定的銀行,面臨的並不是拉存款的問題,而是資金端的使用問題。

「好資產的規模、數量是有限的,在收益率下降的情況下,如果還在不計成本地擴大存款規模,實際上不利於銀行價值的創造,有可能還會降低銀行的收益。」曾剛表示,從長遠看,中國的平均利率水平還處於下行趨勢,未來銀行應更好地去統籌資產負債,根據資產的運用情況來選擇增加存款的方式和規模。

曾剛強調,在利率變動的大趨勢下,銀行經營理念日漸精細化是一個必然結果。在遠洋資本高級研究員蓋新哲看來,監管部門規範高息攬儲可以避免攬儲競爭過度導致負債成本抬升,為降低企業貸款融資成本營造良好條件。

追問 1

資本市場分流存款將提速?

近日,證監會提出要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對此,陶金認為,目前競爭居民儲蓄資源的除了商業銀行,還有資本市場。隨著家庭資產配置中的房產偏好逐漸弱化,房貸和存款也都會減少,居民手裡的資金越來越與銀行脫鉤,而向理財和投資市場靠攏,投資權益類資產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

股市對存款的分流現象此前已有顯露。如今年7月股市大漲時,當月人民幣存款同比少增561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7195億元。曾剛稱,每當資本市場繁榮時,必會形成較強的儲蓄分流,但該趨勢能否持續,變成長期現象,與資本市場整體發展密切相關。他認為,如果這種分流成立的話,會對銀行儲蓄形成一定挑戰,但不見得造成非常大的打擊,因為銀行也在轉型,一方面可以通過多元化融資渠道的制度化發展來彌補存款的減少;另一方面,可以加快轉型參與到市場中,其中銀行理財可能發揮重要作用。

「我國儲蓄率處於下降過程中,有必要更有效地利用儲蓄資源,來支持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發展,提高金融和融資效率,同時也會在長期增加居民收入來源,提高居民的收入增長速度。」陶金稱。蓋新哲認為,證監會提出促進儲蓄向投資轉換的背景主要是為了推動我國從間接融資體系向直接融資體系轉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追問 2

攬儲將成歷史還是會加劇分化?

在陶金看來,從當前的監管趨勢看,未來銀行業的儲蓄業務將會繼續分化,當價格被監管,銀行之間的攬儲競爭重新回歸到原有模式中,大型銀行仍然能夠憑藉多網點和多渠道獲得更多的儲蓄資源,中小銀行則可能將面臨更大壓力。

他同時稱,但在同一區域內,中小銀行可以通過線下的存款營銷手段積極拓客,並通過信貸等其他服務增加客戶黏性,走出不同於傳統攬儲的新路子。

曾剛則表示,不同的銀行有不同的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穩定的儲蓄存款還是銀行作為間接融資機構、穩定發展業務重要的壓艙石。所以銀行對存款尤其是核心存款的需求長期存在。

「隨著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以及其他類型金融工具的發展,對儲蓄形成分流是一個必然趨勢。」曾剛說,所以不同類型的銀行要根據自己的稟賦特徵差異化發展,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效率,優化負債結構,有條件的銀行應該把握直接融資市場發展的契機,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有4000多家銀行,曾剛也進一步強調,銀行的內部差異太大,很難用統一的儲蓄變化行為模式去刻畫整個行業。 (記者 胡萌 程維妙)

相關焦點

  • 花式攬儲不再 有銀行定存利率不升反降
    高息產品難覓:理財收益率未明顯「翹尾」,有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不升反降「現在不像原來那樣,您閉著眼買一個理財都是5%以上收益率,現在三年的大額存單,可以申請到3.95%,而且僅限新開卡的客戶,這是目前最高的了。」浦發銀行(600000,股吧)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在記者近日走訪中,不少銀行理財經理都如此表示。
  • 利率上浮 年底攬儲如約而至!閒錢存銀行正當時
    每到年底,隨著年終獎、分紅的到帳,很多人的錢包鼓起來,同時各家銀行開始備戰年終考核,攬儲大戰如約而至。由於今年流動性較為充裕,銀行普遍「不缺錢」,因此各家的攬儲情況不一。實力雄厚的國有行和股份行「開門紅」比較冷清,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動作更多,比如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引流,設置了禮品和較高的存款利率,為攬儲增加含金量。一般來說,銀行的「開門紅」活動會從12月一直延續到明年一季度末,如果手裡有閒錢需要存銀行,可以趁著這個節點挑選一些高利率的產品。
  • 六大銀行取消定存靠檔計息,取消後對攬儲有什麼影響?
    目前國有大行銀行活期利率在0.3%。什麼是靠檔計息?所謂靠檔計息指的就是,原本你與銀行約定存款五年期的定期存款,但是你在存款第三年就要提前支取現金這肯定是違約了,可銀行最終還是按照三年期的利率給你計算。
  • 年末攬儲大戰,銀行存款利率上漲30%,正是「薅羊毛」的好時機
    為了完成攬儲任務,銀行可謂使出渾身解數,比如存款送福利,達到什麼樣的存款標準送什麼級別的福利,這些福利也可謂豐富多彩,常見的有米麵油這些常見生活用品,還有送得大氣一點的豆漿機等稍微有點檔次的廚房用品。福利是有,但是具體到利率,大銀行就有點摳摳搜搜的,儲戶最為關心的定存利率漲幅並不明顯。
  • 年末銀行攬儲大戰開啟?各家銀行都在漲利息,我們該咋辦?
    根據都市快報的報導,「現在定存利率和月初時一致,3年定存利率提升至3.85%,要求是從他行轉入的資金,之後可能不會有更多的年底活動了。」一家國有行理財經理表示。就像上述國有行一樣,記者發現,規模較大的銀行的定存利率漲幅並不明顯。相比之下,中小行更有節日的氣氛。
  • 中小銀行「花式攬儲」 50元存款利率超大額存單
    來源:第一財經中小銀行「花式攬儲」 50元存款利率超大額存單作者: 陳洪傑[ 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攬儲叫停後,不少中小銀行開始了「花式攬儲」。例如,動員員工將存款產品分享朋友圈,讓客戶邀請好友、賺現金,支持定期產品隨時支取等。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最重要的一招仍是在存款利率普遍下行的情況下,用較高的利率通過手機銀行進行獲客。
  • 銀行年末攬儲競爭激烈?1年以內存期利率上浮超30%?
    由於今年流動性較為充裕,銀行普遍「不缺錢」,因此各家   每到年底,隨著年終獎、分紅的到帳,很多人的錢包鼓起來,同時各家銀行開始備戰年終考核,攬儲大戰如約而至。
  • 銀行定存5年,利率達到5%,你會存嗎?
    如果現在有哪家銀行五年期定存利率5%的話,我肯定會存,而且是要存到期自動轉存的;因為我認為銀行定期存款年利率5%已經偏高了,一定要珍惜這個存款利率。 下面進行分析,為什麼現在銀行五年定存利率5%,我肯定會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定期存款5%利率已經很高了
  • 年中銀行多數「不差錢」?哪些銀行有創新存款
    年中歷年是銀行拉存款的重要節點,銀行為了攬儲往往會開展「花式營銷」,比如定存送禮返現金,或推出具有較高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等。但今年年中,與往年相比卻顯得「靜悄悄」。
  • 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為3.85%,但要求8萬起存,值得存嗎?
    所以現在儲戶想要找到利率比較高的產品可以說是非常不易的,或者是找到了也不知道該不該存?如標題所述,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達到了3.85%,但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起存門檻上升至8萬元,這就讓很多儲戶「心裡打鼓」了,看中了這個利率,但又擔心會不會有風險,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國有大行中的定期存款一般起存門檻也就是50萬,而這款產品直接上升至8萬,想讓人不擔心都沒辦法,那該產品值得存嗎?下面一起來分析下。
  • 存款競爭激烈 民營銀行「花式」攬儲
    來源:中國經營報存款競爭激烈 民營銀行「花式」攬儲本報記者/張漫遊/北京報導臨近年底,銀行業對存款的爭奪愈發激烈。記者對比了部分股份制銀行的存款產品,發現上述民營銀行的產品確實較有競爭力。如某家股份制行推出了3年期按月付息的存款產品,起存門檻為5000元,存款利率為3.49%;這家股份制銀行收益再高些的3年期按月付息的存款產品,利率為3.79%,但存款門檻為10萬元。
  • 濟南銀行"靈活計息"加入攬儲大戰對抗"寶寶軍團"
    攬儲大戰再度升級,「靈活計息」成為部分銀行的「新式武器」。□CFP供圖  攬儲大戰再度升級,「靈活計息」成為部分銀行的「新式武器」。記者電詢工商銀行客服得知,該行推出了「節節高增值服務」:如果客戶定存一年,在存了9個月零7天時需要取出這筆錢,那麼這筆錢將分三段計算利息。前6個月按6個月定期利率計息,接著的3個月按3個月定期利率計息,最後7天按7天通知存款利率計息。以1萬元為例,按活期利率可獲利息10000×0.35%×278/365=26.66元。
  • 2020年銀行定存利率是多少,哪個銀行存款利率高?
    銀行定存利率2020年是多少呢?進入了新的年度,不少人非常關心存銀行的利率有沒有變化,畢竟事關自己的錢袋子,還是知道為妙。接下來康波財經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現在銀行定存利率是多少的問題。
  • 2020年銀行存款利率是多少?簡單介紹一下
    比如銀行存款就是保守型投資者最受歡迎的一種理財形式。很多人願意把錢存進銀行,主要就是因為銀行存款安全。銀行存款受到了存款保險保障,50萬以內的金額都可以得到全部償付。2020年銀行存款利率2020年銀行存款利率是多少呢?
  • 2020年銀行存款利率是多少?如何存款利率更高
    現在的理財產品有很多,比如銀行存款,國債,銀行理財,網際網路理財,基金,股票,貴金屬等等。儲蓄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投資理財方式了,銀行存款具備安全性,雖然收益不是很高。100萬的銀行存款每年能有多少收益以及如何存款收益才能更高呢?
  • 一年定存,利率竟然高達4.2%,比理財還高,銀行怎麼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對於安全,現在很多儲戶已經不考慮了,因為只要是正規的銀行存款,都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所以即便是銀行倒閉,財產也不會受到影響。既然如此,當然就要找一家利率最高的銀行去存款了。不過,銀行的存款利率再高,其實也不如理財。但是,理財有風險,很多人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這又該如何是好呢?
  • 「一哥」滙豐銀行上調定存利率,香港加息搶跑?
    美聯儲還未動,香港滙豐銀行已經宣布上調定存利率,這會是一個信號嗎?19日,滙豐銀行香港宣布,因應近日拆息變動,滙豐將由9月20日起上調港元、美元及人民幣新資金定存利率優惠。以港元為例,3個月至1年期存款加0.1釐,18個月加0.05釐:圖:新定存利率據香港經濟日報,滙豐剛於本月3日調升港元存息。
  • 有20萬存款,國有銀行利率3.98%,小銀行定存利率4.5%,怎麼選?
    除了房產投資以外,銀行應該說是最讓老百姓信任的了,畢竟把錢存在銀行中雖然跑不贏通貨膨脹,但不得不說在安全性方面那是絕對比較高的,再者說只要你會理財,這利息也不算低。說實話,一旦如此的話,那小銀行面臨的只有破產這條路了。按標題所述,有20萬的存款,如果存在國有銀行的話,那利率能達到3.98%,而如果是存在小銀行定存的話,那利率能達到4.5%,這該怎麼選擇呢?
  • 微信上新「銀行儲蓄」功能 存取隨意利率還更高
    存款可以不用跑銀行了!上周開始,部分微信用戶發現,微信錢包裡多了一項新服務——銀行儲蓄。通過點擊銀行儲蓄,用戶可免費開通工商銀行存款帳戶,之後存取款等所有操作不需要跳轉工商銀行客戶端或APP就能完成。存款利率為三年期3.85%,且隨時可取。
  • 根據最新銀行定存利率,30萬定存選擇多少年比較划算?
    30年打算存銀行定期,綜合銀行存款利率高低和資金流動性考慮,當然是存三年期的比較划算。定存三年或者五年利率為2.75%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央行的基準存款利率與定存的時間進行分析,同樣的存款30萬本金,選擇不同的存款時間,最終都會存在利弊之處:1、30萬選擇定存三年定存三年利率為2.75%,本金是30萬元,每年有多少利息呢